劉伯承最佩服的開國元帥之一,打仗是高手,不到半月就拉4000武裝

劉伯承最佩服的開國元帥之一,打仗是高手,不到半月就拉4000武裝

(電影《太行山上》)

長樂村之戰是反“九路圍攻”中決定性的一仗,繼苫米地部隊受到重挫後,各路日軍見勢不妙紛紛撤退。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八路軍和國民黨友軍收回長治、榆社、武鄉、遼縣等18座縣城,日軍進攻晉東南的計劃完全破產。

日軍華北方面軍匆匆結束“九路圍攻”,與正在進行中的徐州會戰也有一定關聯——第十四師團被抽去參加徐州會戰,“九路圍攻”的主力第一○八師團需南下接收第十四師團留下的黃河防務。

實際上,日軍為了能夠集中兵力投入徐州會戰,已從華北調走了兩個多師團,其在華北的機動兵力由此大為減少,晉東南的日軍全部退縮到了鐵路沿線據點,與其毗鄰的冀南、豫北、魯西等平原地區也形成了相對空虛的局面。

晉東南是下棋的“眼位”,這個“眼”首先要做起來。1938年4月下旬,正式成立了晉冀豫軍區,對外稱一二九師後方司令部。軍區以下按基幹遊擊支隊的活動地區劃分為五個軍分區。至此,晉冀豫軍區的基幹武裝由原來的幾千人發展兩萬人,並且將游擊隊和遊擊支隊提高為遊擊兵團。

劉伯承最佩服的開國元帥之一,打仗是高手,不到半月就拉4000武裝

(電影《太行山上》)

在此基礎上,一二九師的主力兵團也同時得到加強,增加了由陳錫聯任旅長的新三八五旅,下轄七六九團、獨立團和汪乃貴支隊。

根據中央指示,一二九師還要派部隊到冀南、豫北開展平原游擊戰。此前,劉伯承已經向冀南派去東進部隊,在當地有一定的基礎,他在解釋新的戰略意圖時說:“我們這是一箇中央突進,兩翼配合的部署。只要我們背靠太行山,腳踩大平原,加上冀南已有的力量,三個方向共同努力,一定會很快打開一個新局面。”

4月26日,徐向前親率七六九團、六八九團和第五支隊前往冀南。一二九師主力部隊的到來,進一步打開了冀南的局面。至1938年上半年,冀南已有20餘縣掌握在八路軍手中。

劉伯承對此連聲稱讚:“向前有辦法,去了不到半個月,就有了兩個捷報,增加了四千的抗日力量。”

劉伯承最佩服的開國元帥之一,打仗是高手,不到半月就拉4000武裝

(電影《太行山上》)

“中央突進”之後是“兩翼配合”。6月上旬,劉伯承派七七一團、汪乃貴支隊由太行出冀南,當初的戰略意圖得到了實現。

豫北的情況也很樂觀,在陳賡率三八六旅進入後,很快就有大片游擊區被開闢了出來。7月下旬,劉伯承下山到三八六旅進行指導,陳賡高興地對他說:“這幾個月的發展真是迅速,冀南、豫北差不多已成了我們的天下!”

劉伯承的態度很冷靜:“形勢確實令人鼓舞,可是沒有遠慮,必有近失。”

到1938年7月,日軍已經攻陷徐州,正進攻隴海路中段和武漢。劉伯承的“遠慮”就是,日軍為了能夠在正面戰場上集中兵力,暫時不得不放棄華北後方,但武漢會戰只要一結束,必然還會回過頭來對付八路軍。

這次劉伯承之所以親自下山,一方面是為了配合正面戰場的作戰,阻止日軍向洛陽、潼關運送部隊和物資,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三八六旅的情況,為解決“遠慮”作準備。

劉伯承最佩服的開國元帥之一,打仗是高手,不到半月就拉4000武裝

(電影《太行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