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拼三星,台积电3nm制程进展神速

说起半导体技术发展,总是离不开「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Gordon Moore 高登摩尔提出的,这定律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积体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效能也会增加一倍。

摩尔提出定律后,半导体产业一向坚持以18个月为周期,升级半导体的纳米制程,而外界普遍盛行摩尔定律将淘汰的舆论下,台积电则相当尽心尽力的履行这一步调。

3 纳米制程技术就定位


据《EE Times》报导,台积电正朝 3 纳米制程、封装技术进步和特殊模组应用发展。今年第25 届的北美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指出,目前正研究开发3 纳米制程和2 纳米制程等技术。

半导体芯片制程经常使用所谓的几nm,指的是积体电路电晶体栅极的宽度,也称为栅长。栅长越短,就可在相同大小的矽片上整合更多电晶体。

台积电研究发展/ 技术发展资深副总经理米玉杰(YJ Mii) 表示,硫化物和硒化物的2D 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因为沟道厚度每低于1nm,可以提供比7nm 栅极长度更高的驱动电流。

封装技术的进步


去年,台积电宣布推出封装技术Wafer-on-Wafer(WoW),透过TSV 硅穿孔技术,实现真正的3D 封装,而这项封装技术,主要也会用在未来的7nm 及5nm 制程。

在封装方面,有关其最新选项的新细节。WoW 适用于相同尺寸的两个芯片晶圆体,而SoIC 则可堆叠多个不同尺寸的芯片晶圆体。两者都专攻高性能计算系统,不过仍在开发中,预计到2021 年才会出现实质的商业产品


力拼三星,台积电3nm制程进展神速


上图显示奈米工艺节点的制程(图截自EE Times)


与此同时,台积电今年也正在扩展其2.5D CoWoS 技术(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以支援比光罩(reticle) 大两倍的基板。

CoWos 技术,是将逻辑芯片和DRAM 放在硅中介层(interposer)上,然后封装在基板上之技术。

台积电也报告,为嵌入式存储器,图像传感器,MEMS 和其他组件提供的七种不同专业流程的进展。

至于5G 手机,台积电表示,正在优化,用于毫米波(mmWave) 前端模组的28 至22 纳米。

台积电营运兼晶圆厂营运资深副总经理王建光表示,今年公司计划在资本支出上,投入约105亿美元,将产能略增至2%,达每年约1200万片12吋晶圆。

Tirias Research 的分析师Kevin Krewell 更表示:「这对台积电来说,是一个相当稳扎稳打的未来发展路线,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和三星都已提升极紫外光刻机(EUV) 并领先于英特尔。」

【如果你喜欢EDA365的文章,记得关注和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