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母親帶孩子自盡:生活固然辛苦,但情感的缺失才是致命的一擊

這兩天被一條新聞震驚了,27歲的年輕媽媽帶著三個孩子跳河自殺。這不禁讓我們感到疑惑,本是青春的年華,還有三個可愛的孩子,是什麼讓這位母親對生活感到絕望,帶著年幼的三個孩子,走上死亡之路。

能夠做出這種決定,一定是經歷了激烈的內心鬥爭,但又無法對別人說起,只能自己一個人承受,當到達極限時,就做出了令人惋惜的行為。

我想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不僅僅是這位母親心理不夠強大,不夠堅強,而是和這個家庭有著莫大的關係。

從孃家人反映的情況來看,死者從未向他們提起過自己的壓力,自己的抑鬱症。也就是說她是一個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的人,有什麼事情都自己一個人承擔。

這樣的人往往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找不到發洩的地方,只能將這些不斷的悶在心裡,而她老公經常不在家,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自己一個人照顧三個孩子,又沒有人來幫忙,並且孩子有什麼問題,家人就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指向她。

27歲母親帶孩子自盡:生活固然辛苦,但情感的缺失才是致命的一擊

所以壓垮她的不是照顧三個孩子的辛苦,而是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卻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甚至孩子一有問題都是她的責任,這樣的痛苦才是她不能忍受的。

我相信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帶孩子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她不光是要保證孩子能夠吃飽穿暖,更是要關注孩子的健康以及安全。

帶一個孩子就已經把人累得夠嗆,何況是三個,而且都是爬上爬下的年齡階段。估計那緊繃的神經從來沒有鬆懈過。就像她在遺言中說的:“生了雙胞胎以後,我沒有睡過一個晚上的熟覺”這樣的生活如果只是一段時間,那麼也許忍忍就過去了,但是在她的生活裡,這樣的生活卻是無止境的,看不到頭。

看到遺言中說的:“我真的太累了,儘管這樣,沒有誰真正的體諒過我,這幾年我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切,可在家人眼裡,這都是應該的,沒有人能真正的體會她內心的痛苦。

27歲母親帶孩子自盡:生活固然辛苦,但情感的缺失才是致命的一擊

這就讓人想起了“喪偶式的婚姻”這個詞,在社會壓力巨大的現在,很多男人認為,只要掙夠足夠的錢,供老婆孩子花,對他們就已經是極大的恩賜。

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女人一個人在家帶兩個孩子,公公婆婆藉口說自己身體不好,不幫他們帶孩子,兒子給的老公在外地的一個工廠打工,一年也回不來幾次。

每次和男人視頻的時候,就向男人訴說自己的辛苦,兩個兒子太調皮了,自己一個人根本管不過來,就想讓男人把公婆接過來一起幫忙照顧孩子。

每當說起這個話題,男人就會說她成天在傢什麼也不幹,就是看倆娃,有什麼好辛苦的,別人不都是這樣子嗎。

每次聽到這,女人就憤怒地掛斷電話,她覺得男人說這樣的話很沒良心。難道兩個孩子每天都乖乖坐在那等著吃飯睡覺嗎?難道每天的屋子不用收拾嗎?難道每天不用給孩子做飯洗衣服嗎?自己一天在家裡乾的活操的心不比誰多。

27歲母親帶孩子自盡:生活固然辛苦,但情感的缺失才是致命的一擊

再加上男人本身就在外地上班,一點忙也幫不上,家裡水管壞了自己修,漏水了自己找人處理。總之一句話,有老公的日子過得還不如沒老公。

最可氣的是自己的辛苦換不來男人的一絲憐惜,很多時候,她都想離婚算了,孩子給男人,讓他感受一下這樣的生活。

除了“喪偶式的婚姻”,還有一種說法叫“殭屍式的育兒”。就是說男人在孩子的成長髮育中從來都不插手,可一旦孩子出現什麼問題,男人就會像殭屍一樣蹦出來指責女人,怎麼沒看好孩子,怎麼做媽的。

就像本案中女人的遺書中說的那樣:“每次孩子生病或是什麼事,都是自己的責任”。我相信,每個女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孩子生病或者磕著碰著的問題,心裡也都會自責,但是能讓她形成這麼強的概念,肯定是少不了家人的抱怨以及責怪。

27歲母親帶孩子自盡:生活固然辛苦,但情感的缺失才是致命的一擊

加上她本身就已經出現了產後抑鬱,對很多問題容易鑽牛角尖,這個時候少了家人的安慰和開導,才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從而走上不歸之路。

所以真正導致她走上絕路的的原因是這幾點:

性格的因素讓她無法將心中的委屈痛苦壓力發洩出來,就連他的孃家人也沒有看出一點預兆,也不清楚她有抑鬱症。當女人在家庭裡遇到困難和委屈時,就要找個通道將它發洩出來,而不是悶在心裡讓它一步步惡化。

家人對她的不理解也是導致悲劇的原因,在這個家庭中,丈夫本應是那個最能理解妻子,也最能幫她走出困境的人。可是由於經濟的壓力,讓他忽略了妻子的處境,才讓悲劇上演。

任何一個家庭,都需要家庭成員的互相理解、互相幫襯、互相愛護,才能經得住任何事情的打擊。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自己身邊人的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