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 謹防“病從口入” 青島市疾控中心5月份健康提示

國搜青島訊 5月正值春夏之交,隨著氣溫升高,腸道傳染病發病將逐漸增多,特別是部分病原體容易在海鮮等食品中存活繁殖,如飲食不當,易導致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同時部分呼吸道傳染病發病仍處於較高水平。“五一”小長假期間人們外出活動、旅遊增多,我市也進入旅遊旺季,青島市疾控中心提示市民及來青遊客要注意防範食源性疾病、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傳染病的發生,郊外遊玩防止蜱蟲叮咬。


春夏之交 謹防“病從口入” 青島市疾控中心5月份健康提示

一、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臨床上主要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乏力等症狀。發病形式可表現散發,亦可呈群體性發生。魚、蝦、蟹、貝類海鮮食品是我市的地方特色,但如果被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等病原體汙染,加上儲存、加工不當,很可能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預防此類疾病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平時儲存食物和做飯時,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不食用的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並不要儲存太久。

2.食用海鮮類要燒熟煮透,不吃生、半生水產品及不潔、不衛生、腐敗食品。

3.市民及遊客應選擇正規、衛生的餐館就餐,不要光顧無牌證的餐飲單位及路邊攤店。

4.如果意識到已經進食了腐敗變質的食物,應進行催吐,還可口服鹽水補充電解質以防脫水;情況嚴重應及時去醫院救治,不可自行亂服藥物。

5.每年5到10月份是腸道門診開放的時間,若出現腹瀉、發燒等症狀要及時去腸道門診就醫。

6.餐飲單位應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從業人員應注意食品操作衛生。


春夏之交 謹防“病從口入” 青島市疾控中心5月份健康提示

二、手足口病

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市手足口病將逐漸增多。手足口病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一週左右自愈,少數重症患兒可危及生命,因此嬰幼兒家長對該病不可小覷。其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汙染環境或器具傳播。市民需要注意以下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家庭環境的清潔衛生,居室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本病流行期間,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4.托幼機構及學校應做好晨檢,及時發現患兒。及時隔離患病兒童,防止感染他人。

5.搞好環境衛生,對患兒的玩具、餐具、便器等做好日常性消毒。

6.接種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兒童手足口病發病率,尤其是減少該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春夏之交 謹防“病從口入” 青島市疾控中心5月份健康提示

三、水痘、流腮、猩紅熱

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市呼吸道傳染病發病逐漸下降,但5月水痘、流腮、猩紅熱仍處在高發期。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粘膜出現斑丘疹、水皰,可伴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流行性腮腺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伴有頭痛、畏寒、倦怠、食慾不振等症狀,其後出現單側或雙側腮腺腫大,並伴有疼痛。猩紅熱臨床上以發熱、咽峽炎、全身皮膚出現瀰漫性皮疹為主要表現,發病以學生及幼托兒童為主,可出現關節、腎臟變態反應併發症。

預防此類疾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家庭和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合理膳食,增加營養,加強戶外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儘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注意做好戴口罩等個人防護。

4.幼托機構、學校等應加強晨檢,及時發現患兒,及時隔離並去醫院診治。

5.對兒童等易感人群可接種麻腮風、水痘疫苗進行免疫預防。


春夏之交 謹防“病從口入” 青島市疾控中心5月份健康提示

四、防蜱蟲叮咬

蜱是一種媒介生物,叮咬人後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症狀,一般均較輕微,同時蜱還可通過叮咬吸血傳播病原體(病毒、細菌、寄生蟲)使人患病,大家不可輕視。5月是蜱蟲活動高峰期,市民在郊遊爬山等戶外活動時要做好個人防護。

1.進入林區或野外,應穿淺色長袖衣服;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不要穿涼鞋。

2.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

3.裸露的皮膚塗抹驅避劑,如含有避蚊胺的市售驅避劑或花露水,可以持續保護幾個小時;活動結束後,要仔細檢查身體和衣物。

4.如果發現被蜱蟲叮咬,千萬不可生拉硬拽、強行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否則,可能會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裡,造成更大的傷害。建議及時前往醫院處理。

春夏之交 謹防“病從口入” 青島市疾控中心5月份健康提示

另外,“五一”假期期間市民仍需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外出遊玩注意勞逸結合,切勿疲勞遊玩;還要防範花粉過敏,採取穿長袖衣服、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常備息斯敏等抗過敏藥物。在外出和旅遊時要遠離貓狗,一旦被貓狗咬傷或抓傷,應及時用肥皂水與清水交替沖洗傷口並儘快到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