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從新都的清明時節美食“葉兒粑”,

到蒲江春筍節上的筍子宴,

到成都名小吃軍屯鍋盔,

再到農家小院的柴火雞……

這個春天,成都英文門戶網站gochengdu.cn帶領身在蓉城的外籍人士變身“老饕”,跟隨“這味兒夠成都——蓉城麻辣之旅”春遊活動,在成都這一眾多美食的原產地,尋找地道的“成都味兒”!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4月29日,“這味兒夠成都——蓉城麻辣之旅”春遊活動來到簡陽,12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以色列、波蘭、阿塞拜疆共和國等國家的美食愛好者跟隨GoChengdu網站,繼續尋找地道成都美食。


酸甜農家味

櫻桃溝裡體驗採摘樂趣

成都人的週末,

有一半都在周邊區縣度過的。

夏季去有水的地方,

漂流、玩水、納涼;

冬季帶著裝備,

去爬山、滑雪、看雪……

一年四季都有人揹著帳篷去徒步、登山、露營,休閒點的也會找個心儀的農家樂,喝茶、打麻將、吃農家菜。

而在春夏之交的現下,隨著櫻桃上市,尋找能夠採摘櫻桃的農家樂,親手從樹上摘下新鮮的櫻桃,洗去浮塵後立即入口品嚐,則是週末之旅中最令人心馳神往的一刻。在最後一場春遊活動中,春遊團成員們親赴簡陽櫻桃溝,開啟尋味農家樂之旅。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品嚐櫻桃

在位於山脈陽面的一片櫻桃林中,春遊團成員們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櫻桃採摘比賽。面對紅燦燦的櫻桃掛滿枝頭,外國朋友人手一個籃子,在每棵樹上仔細尋覓優質櫻桃,一筐、兩筐……滿滿的櫻桃裝著春天的收穫,也載著外國朋友們的笑容。

“自己親自摘櫻桃的體驗特別有意思,今天一定要把櫻桃吃個夠!”來自阿塞拜疆的Tarana Mammadova開心地說。最終,來自波蘭的Aleksandra Kinga Mroz、來自南非的Wezley John Monk和Dale Smit獲得了摘櫻桃前三名。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柴火農家味劈柴

烹飪體驗鄉村美食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30年前詩人海子在他著名詩篇中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而今天,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穿過海洋和大陸來到成都,在這裡體驗劈柴,也是一種奇妙的人生體驗。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體驗劈柴

柴火是製作柴火雞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為了讓自己的午飯更加美味,外國朋友們紛紛模仿劈柴師傅的架勢舞起斧頭砍柴。遺憾的是,鮮有人能劈出完美的木塊。

來自南非的Dale Smit見狀二話不說從同伴手中接過斧頭,三兩下就將一堆木塊劈成了柴,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大家都驚呆了。被評為“柴火終結者”的Dale自豪地解釋,“在南非我們會自己砍柴生火燒烤,砍這些柴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體驗炒制柴木雞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品嚐鍋邊饃

劈好的柴放入灶臺下,燒熱了鍋,就可以做美味的柴火雞了。

來自美國的Helen Vanessa Loaiza嘗試了炒制柴火雞。自己做的雞,果然格外香。“這是我們第一次吃柴火雞,雞肉吃起來特別香。”外國好吃嘴兒們嘗第一口就對這個美味讚不絕口,“完全可以吃出來是柴火燒的菜,柴火冒煙出來的香味融入濃濃肉湯,簡直欲罷不能。”在一旁的老闆不禁感嘆,這群外國朋友果真“會玩、會吃”!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文化農家味

撫琴書畫體驗中國文化

在農家樂,下午的時光總是有很多玩法,書法、繪畫、古琴、糖畫、麻將……春遊團成員們被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民俗活動深深吸引。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體驗中國文化

來自以色列的Ido Ettinger,中文名叫“義道”。到中國才兩個月,但他已經能流利地說中文。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學習書法

在和原簡陽市書法協會主席鄭傳福老先生交換了姓名後,義道與老先生一起合作了一幅作品。義道寫道“我很喜歡中國”,鄭老先生為他寫下了署名“以色列義道”。老先生稱讚義道說:“這小夥子好好學書法,以後能寫一手好字!”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屬於市級非遺項目的張氏古琴製作技藝的傳人張勇用一曲《流水》引眾人由俗入雅。大家安靜坐著,屏息凝聽,摒棄了語言後,音樂成為人與人的精神橋樑。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春遊團成員學唱《簡陽》

眾人學唱《簡陽》,亦領悟“大道至簡,陽光致遠”的人文精神。

在簡陽市內的海底撈,春遊團結束了行程。發源於簡陽,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不僅走出中國,還在美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開了20餘家分店。


“這味兒夠成都”收官之旅——簡陽櫻桃溝尋成都農家味


歡樂的就餐時光

離開簡陽時Tarana戀戀不捨,“我對大自然有著別樣的憧憬和嚮往。但是因為對中國不熟悉,錯過了很多風景。如果不是GoChengdu,我不會知道這個美麗的地方,感謝GoChengdu!”

澳大利亞人Michael激動地說:“我會推薦我的外國朋友們來玩!成都周邊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美食也探索不盡”。

轉自:簡陽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