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現在的農村還有人情味嗎?

八二蜀黍


農村的人情味實際是困難時候互相幫助 共渡難關留下來的傳統,現在經濟好了生活條件好了,並不代表就沒有人情味了,只不過相比較於以前淡了點。

我是80後的一個農村孩子,從我自己的所見所聞,感受經歷來談一下吧,記得小時候大家都困難生活都不好,紅白喜事整個村子的人都會去幫忙,哪家有結婚的,可能就幾塊錢的份子錢,老老少少都來湊個熱鬧,樂呵樂呵,哪家有去世的,全村人都會來送,雖然也就幾百人,但裡面包含的卻是濃濃的人情味,哪家生孩子了,來看的人可能就是幾個雞蛋,東西雖然少,當年困難的時候就是靠著每家每戶互相幫持,才共同走了過來,農村人是沒有錢,但是也沒把錢看得那麼重。

現在生活好了,很多人也都走出了農村,為生活計四處奔波,可是隻要農村有事,他們也都會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無論你走多遠,不論你官多大,農村家裡有你永遠割捨不掉的那份情,那份暖暖濃濃的人情味。


沂蒙阿亮


許許多多人的人都在說:今天這個社會農村人越來越沒人情味,都是金錢惹的禍!這話說的沒錯,農村人人情味越來越淡,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記得小時候,鄰居家晚上被賊偷了,有人發覺後就大喊捉賊,大家聽到喊聲就立即起床幫忙抓賊;張家孤寡大叔不小心燒了房子,全村人都捐錢捐物並上門撫慰幫助重建;王家大嬸上山拾蘑菇因不小心摔下山坡,去醫院住院治療,村子就都去醫院看望,祝她早日康復……

可今日的農村,老人摔倒無人扶,賊偷張家鄰居叫好,王家奶奶被車撞了,村人都說那是警察的事,和我們沒關係;五保戶老人死了很多天,村人看到都裝著沒看到,最終臭氣熏天,才由村上出錢安埋……

農村人情味越來越淡,甚至發展到冷漠無情這一地步,真令人悲哀嘆息!目前農村人還不富裕,生活質量也有待提高,本應團結互助,抱團發展,無奈嫉妒攀比,相互踩踏,自我作踐。

農村人人情味淡化,必將助推這一弱勢群體的快速衰退,這是十分悲哀的事情!農村要強盛,要和諧、要幸福,人情味應必須迴歸,也只有農村人人情味越來越重,越來越好,這才說明農村人真真實實地過上幸福生活!否則,那都是曇花一現。



手機用戶嶺南風情


相對來說農村人比城市人有人情味,但是近年來以錢為綱人情味在慢慢逝去。

在城市就是一個院子裡住了二十多年老鄰居見面點個頭算不錯了,但是有些人為一點雞毛蒜皮小事翻臉不認人,農村人這一點比城市強。

過去農村一家有難大家幫忙,現在大的方面做得還比較好,比如說誰家有紅白喜事大家都是無條件幫忙,當然根據條件還要送禮。

去年春節我回農村過年,正好遇上了一個嫁女,一個夫人去世,我也送禮,入鄉隨俗。

我弟弟做了幾次手術,他們每戶送100元以示慰問。

但是如果像我們這些在外工作,平常對他們沒有幫忙,遇上需要請人地方還是要付報酬,前年我父親墳墓做一次養護,請幾個人做一上午,兩餐飯,一包煙,一個人100元,他們也沒賺少。

但是有些地方比較人情是有,沒有過去那種無私奉獻,也有時候為了錢六親不認也過點過了。

人情在於來往,沒有來往人情就沒有了。


王老歪49681976


你覺的現在農村還有人情味嗎?有,可是越來越談,舉個例子,前年秋天,我去北京,正好路過老家,當時,整好有有些亊情需要下車去解決,而真正回村後,(因為我老家的至親,有好幾個以經不在人世,但房地產全部保留著),我又沒個晚上居住的地方,我原舊院房前有一家人,並和我的老根上還多少沾點親,我也只能在他們家留住了,同時,我還去小賣部給這家人,買了5斤多豬肉,並一套沒開包裝的新工裝,可晚上吃飯時,我買的豬肉,那是連個照面也沒打,只給煮了一大鍋小米稀飯和幾個隔夜的舊饅頭,第二天,我一看,趕緊走吧,之於說以後在去家鄉的農村,我寧願住旅店,也絕對不會在次落下他們的狗屁人情,其次,我今年開春回老家上墳,還又做了這麼一回傻事,而這次,是在同學的家裡。


李德才21


哪個地方都一樣,有人情味的有,沒人情味的也有。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前天剛回老家,沒在城裡,因為回老家看我爸媽,就直接回農村,也看到人間情味。以前在我們農村挨著住的農村老伯孃剛好在我回家的當天過世,我們晚上回家她家人可開心了,他兒女說真是有緣,以前二十多天沒吃飯就打電話向我借房子用,我鑰匙沒在家,剛好我到家那天那伯孃喝水挨八十四天才走了,可能是等我回家,因為她家農轉城了沒房子,就在她家拆的屋基壩壩搭棚做喪房,我們回家就在我家放東西,廚房燒洗臉洗腳水,喊我老公天天幫忙。也拼了我們院子另一家煮飯睡覺,我家也給她家鋪了張床,剩下張床他們自己拿棉絮鋪,因為是冬天,要鋪暖和,老家就鋪了三張床。但她侄子家就在城裡沒回來,可能等坐夜天才回來吧,這人情說不完的,我們本來老家有家裝修材料都買了,也得等幾天忙幫完才去做。隊裡還是有人幫忙,人情味還是有的。


吳安秀13


我是農村人,出生於七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進入學堂,那時候我們村窮,偏僻,進出村沒有一條好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樣的環境造就了窮則思變,村裡學習氛圍很濃,誰家有子女考上學校了,大擺宴席,鞭炮電影,甚是風光,更讓人欣慕的是孩子吃皇糧了,離開這窮地方了。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大批有志青年考上學校,吃上了國家糧,剩下的那些,由於分田到戶,農閒時就都外出做工,我們村是當地有名的浴室村,家家戶戶,父子,兄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女子也可進男浴室做技工,這樣一來,平時村裡的青壯年幾乎見不著,他們逢年過節才會回來。九十年代做浴室技工收入高,個個都賺到了錢,臉上笑容滿面。亦工亦農,不亦樂乎。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房地產開發如火如荼,城鄉差別越來越大,尤其是教育。手頭有些錢的就在城裡買了房,落了戶,孩子也在城裡讀書了。年齡相近的這代人,即70末80初的,陸續在城裡買房了。所以,儘管現在農村道路柏油化,村村有路燈,基礎設施越來越好,但隨著時代的變遷,4050後這代人漸漸老去,農村已沒有多大生氣了。


毛家寄賣行77161659


我20歲離開老家,今年70多歲了,回到家鄉真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家鄉變了。原來只是一個山清水秀的,住著幾十戶人家的小鎮。低矮的房屋,人煙浠少。除了政府機關及其它單位學校的工作人員老師之外其於全是農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過著原始的農耕生活。可是現在是一個住著七千多人的集鎮。除了機關學校高大的樓房外,其於全是打工仔們掙錢回鄉修的樓房,一家比一好,一家比一家漂亮。整潔的街道,不俗的行人,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古老的偏僻的鄉鎮。

遊子歸鄉,看到家鄉的變化,萬分激動。

去年94歲母親病故,護送母親骨灰回鄉,老鄰居,老街坊自發買紙買炮迎接我母親還鄉,一直送到墓地。令我們全家感動不以。鄉親們一見面問長問短,回憶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這件事後,我一直在思考,人們生活變了,環境變了,但親情,鄉情依舊,古老的,真誠的鄉土之情依舊。


傲骨迎霜1


農村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第一,以前農村比較閉塞,人們都是集中坐村頭村尾一起聊天,打發無聊.現在不一樣了,農村相對發達了,生活節奏也相對快起來了,人一人之間的交流也少了

第二,以前,大家都是耕田的,有共同的話題,現在很多人都搬出了農村,去城裡住了,餘下的那一部分人,有一部分是出城裡打工了,一年回來一次,大家平時見面少了,感情就慢慢生疏起來了

第三,以前農村都是自己一家族人住的,都是同一個父親,或者爺爺或者爺爺的爸爸發下來的,大家關係自然好了,到了現在,又隔多了一兩代人了,雖然還是親戚,但是已經疏遠了,關係已經發生變化了,而且近些年,村裡出現外姓人入住了,大家都不熟了,所以人情味也少了


任吃不胖


講個真事吧。

我媳婦的爸媽生活在農村,有一次秋收之後每家玉米都在自己家院子裡,爸媽隔壁是一個老太太和她光棍兒子生活,老太太有點精神問題似的,說我丈母孃跳牆到她家偷了幾棒玉米,就天天在牆邊上罵我們家,罵了幾天我丈母孃受不了了把隔壁牆增加到一人多高,她家還不依不饒的,後來我家報警了警察來說她家這倆都有點腦袋那個,還是別和他們一樣了,接下來她家接著罵,我急眼了去她家找到他兒子嚇唬他幾下,我也害怕捱打啊,必定他腦袋不靈光,後來效果不錯嚇住了,我就告訴我丈母孃咱們還是搬走吧,這農村太氣人了。

第二件事我家門前有塊空地放玉米杆,前面的鄰居想借一塊地方放她家的玉米杆,我丈母孃好說話,那就放吧,放完之後我家一年玉米杆多說你家今年少放點,人家沒答應,我去放別人家地方還這麼理直氣壯,借出去要都要不回來了,我對象爸媽都是老實人,我就勸算了反正也用不到,佔著就站著吧。現在他們還在用我家的地方。因為我丈母孃給我家看孩子沒多少時間回去,我老丈人常年打工夏天不在家。

第三件事我對象爸媽有點口糧田,不多,後院還有一小塊房場種地了,後院這塊地別人家為了種自己家地,就在我家地裡開了一條路,這下我丈母孃真生氣了,生氣了還吵不過人家不講理的,後來村上隊長來了解決了這事。

我想說現在農村很多都太自私,佔別人便宜可以,而且臉皮厚著站,自己家不佔便宜就幾眼就別提吃虧了。

我現在就是攢點錢給媳婦爸媽接過來,天天生氣都趕不上,身體最重要,讓那些小利的人在那舞扯吧,太氣人了,我們兒女還不能去和人家吵架,都上過學道理講不了,還能去罵街啊。惹不起躲了


說真的美好


你覺得現在的農村還有人情味嗎?

我覺得,農村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什麼時間都比城市人具有人情味兒,這一點永遠無法改變。當然,隨著社會快節奏的變化,農村人情味兒也有所淡化,這是不爭的事實,應該引起社會各個層面的廣泛關注。

什麼是農村的人情味兒

人情味,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情交流,是人性之中最溫情的一面,來之於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交織、親情和友愛,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以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和經常交流為體現,往往能給人溫暖的感覺,給人生活的勇氣和希望。由於農村人特殊的居住和生活方式,親情廣泛交織,家族聚結而居,交流範圍較少,造成了農村人的特有的人情味兒。這種人情味兒就是一家有難百家幫,紅白喜事全村請,蓋房造屋都幫工,有病有災都同情,鄰里親戚常走動。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對農村的人情味兒有深刻的體會。

為什麼農村的人情味兒會越來越淡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最首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過去全村人都在一個村裡生活和勞動,白天一起生活,晚上一起乘涼聊天,夏天的大街上常常草蓆一鋪,大人們南朝北國的講故事,孩子們東街西巷的捉迷藏。來了放電影的,全村圍著看。後來有了電視,全村人圍著看一塊電視,這些造成了人和人之間的交際非常親密。

改革開放以後,農村青年人紛紛外出打工,老年人各人種各人的地,生產方式變成一家一戶,白天交織的機會很少。到了晚上呢,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機,都在自己家裡看電視,互相串門和一起在外乘涼聊天的機會大會減少。

快節奏的生活,以錢為綱的生活和生存觀念,磨殺了很多人純真的天性。過去農村打牆造屋的,全村人都去義務幫工,上世紀80年代初期,農村蓋個房子僅用200多元錢,很多料都是就地取材,人工都不計費。現在呢,大家都掙錢,已經沒有了幫工或傍工這一說,一切以錢來計算,自然感情就比以前淡漠了。

由於大家都外出打工,親戚之間難免聚少離多,只要沒有大的紅白喜事,農村人即使親戚之間,也很少能湊到一起了,最大也就是春節期間還能互相拜望一下,其實都各自奔前程,沒有了過去的那種牽腸掛肚。

總之,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方式的轉變,世界觀的改變,都使農村的人情味兒越來越淡。但是,只要農村還存在,只有在外打拼的農村人心中還有農村的根,農村的人情味兒,就永遠不會消失,永遠都比城市給人以溫暖。我想,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必將成為令人羨慕的家園,農村的純樸,農村的幽靜和優美,將會慢慢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