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開始炒氫能源了?別急,你可能需要知道這些……

又开始炒氢能源了?别急,你可能需要知道这些……

2019年的春天,A股市場的熱點比花開得還茂盛。

不僅豬肉、OLED、工業大麻等概念被熱炒,“氫能源”也多次上榜。

但與資本市場的“激情燃燒”不同,不少氫能行業人士對行業發展持冷靜態度。為何行業人士會“潑冷水”?可能因為這個充滿前景的行業,實際上還面臨諸多挑戰。

N+財經(微信號:njcjnews)記者發現,多達30~50家上市公司頭頂氫能概念,但有些公司可能只是在“蹭熱點”……

哪些上市公司真正涉足氫能源?

有了21世紀終極能源之稱,氫能源彷彿自帶光環,眾多上市公司“蜂擁而上”,試圖分一杯羹。

雖然上市公司說得天花亂墜,但投資者想必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目前,氫能源主要應用在氫燃料電池方面。涉足這一領域的上市公司包括雄韜股份(002733,SZ)、濰柴動力(000338,SZ)、中國動力(600482,SH)等。

雄韜股份旗下有多家從事氫燃料電池業務的子公司;2018年11月,濰柴動力與相關方設立公司,涉足業務為氫燃料電池產業鏈;中國動力目前正在對氫燃料電池的工程化應用進行實地測試。

而氫燃料電池產業鏈,自上而下還包括了制氫、儲氫、運輸、配套等環節。類似充電樁與純電動汽車的關係,氫能源汽車需靠加氫站補給能源。

上市公司方面,厚普股份(300471,SZ)已在加氫站領域逐步形成了覆蓋整個產業鏈的服務能力,京城股份(600860,SH)子公司去年也曾收購一家從事加氫站設備業務公司的股權。

氫氣來源一般為工業副產或水電解制氫,目前還沒有公司專門開展這部分業務。儲氫方面,中材科技(002080,SZ)等公司均有涉及。

氫能源概念炒得火熱,不少公司也在想方設法與氫能聯繫起來。例如鋰電設備製造商先導智能(300450,SZ),近日對外表示,公司已成立燃料電池事業部以作相關儲備。

還有上市公司被投資者硬生生安上了氫能源概念

,比如華菱星馬(600375,SH),3月初因視為氫能源概念公司而股價大漲,弄得公司不得不出來“澄清”:氫燃料車型尚在籌劃階段。

連八竿子打不著的貴研鉑業(600459,SH),也因為金屬鉑可在電解水制氫過程中充當催化劑,被部分投資者及媒體視為氫能源概念股。

4月18日,貴州鉑業婉言拒絕了這一“好意”並直言,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尚處於實驗室階段,距商業化還存在較大差距。“截至目前,公司不涉及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的產品。”

業內冷靜看待火爆炒作

氫能行業的具體發展情況如何,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但這並不影響資本市場對於該板塊的炒作。

舉幾個例子,2月28日至3月8日,華菱星馬股價區間漲幅高達91%。而2月1日至4月19日,厚普股份的股價區間漲幅甚至高達253%。

在東方財富上,涉足加氫站業務的美錦能源(000723,SZ)還取代浙江龍盛成為最高關注度股吧。但氫能行業的火熱,遠不止於此。

4月22日,某氫能行業會議在成都舉行。N+財經(微信號:njcjnews)記者注意到,活動的多場論壇都比較火爆——內容再專業,現場都是人頭攢動。以至於因為參觀企業名額有限,不少沒能成功報名的人多次與主辦方溝通,只為求一個參觀名額。

氫能源領域受關注的程度,或許能從這些小細節中窺見。

面對資本市場的“激情燃燒”,行業內亦有一些冷靜的聲音。

上述會議中還有一個小插曲,一位投資界人士向行業學者提問:“最近氫能股票不錯,買了嗎?”這位學者表示“沒買”,之後又說道:“可能是因為我對行業目前的發展情況更瞭解吧。”

新能源領域相關企業對於氫能發展的難度是最清楚的。

某上市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此前曾提道:

“氫燃料車的系統比較複雜,需要燃料堆、控制系統、水處理等環節。氫燃料車現在的用途比較特殊,加上出於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它的商用化普及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應用和發展。”

又开始炒氢能源了?别急,你可能需要知道这些……

與此同時,新涉入該業務,似乎也難給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帶來足夠支撐。

厚普股份曾表示,公司氫能業務屬於起步初期,目前在手訂單1000萬左右,不足以影響公司的收益;2018年度公司氫能業務收入不超過合併報表營業收入的5%。

東方電氣的氫燃料電池已有少量應用,此前其旗下公司投建的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已投用。但東方電氣一位內部人士向N+財經(微信號:njcjnews)記者表示,目前氫能規模不大,業務短時間內難給公司帶來支撐。

一位新能源行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氫能源目前在技術、成本及安全性方面都存在不少課題需要攻關,行業雖景氣度很高,但究竟能發展到哪一步還有待觀察。

作為頗具前景的朝陽行業,資本市場先行反映氫能行業的價值也屬合理,但行業尚處起步階段,未來還有較長髮展時間,期間可能蘊藏的風險因素也須警惕。

資本放慢腳步,行業才有好發展

氫燃料汽車產業鏈也吸引了不少目光,但與純電動汽車相比,這一產業鏈的有效運轉更加依賴加氫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換句話說,氫燃料汽車產業化,需要加氫設施建設先行一步。那麼在我國有多少加氫站呢?答案是很少。

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有望建成100座加氫站。而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共建成12座加氫站並投入運營,在建的加氫站有33座。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告訴N+財經(微信號:njcjnews)記者,目前國內實際運營的加氫站可能還不足10座,要達到規劃的加氫站數量還存在不小的挑戰。

加氫站建設難點之一,在於土地問題。在日前於成都舉行的氫能行業會議上,舜華新能源加氫事業部總經理劉邵軍指出,加氫站所用土地的性質目前屬於模糊地帶,有人說應按照工業用地規劃,也有人說應按照商業用地規劃,不同土地性質將對加氫站的建設成本構成重要影響。

又开始炒氢能源了?别急,你可能需要知道这些……

廣東佛山國鴻雲浮加氫站 圖片來源:東方IC

種種因素之下,真正擁抱加氫站領域藍海的公司還不多。

一位涉及加氫站建設的企業內部人士向N+財經(微信號:njcjnews)記者坦承,目前“兩桶油”雖佈局油氫合建站等氫能源相關業務,但兩家公司對加氫站的長遠規劃其實還未最終定調。

雖然兩家大型油氣企業可能認為氫能是能源轉型的一個方向,但考慮到相關建設成本情況,大型央企仍比較慎重。

而業內人士也直言“並不希望資本太快進入加氫站等領域”,在二級市場方面,資本放慢腳步對行業更有好處,“就產業而言,資本進入後希望儘快獲利,但在目前行業情況下,這一點很難實現”。

借用該人士的話來作一句總結:對正處在起步階段的氫能行業來說,二級市場地大漲容易讓人們忽視行業的真實發展情況。

記者丨謝宏辰

本文為丨N+財經 njcjnews 丨原創

往期文章

☑熱點丨九價HPV疫苗售假始末:醫院撇清關係、“工作人員”消失,真相撲朔迷離...

☑深度丨解密褚時健收官之作褚橙果汁:有多少輝煌可以重來,有多少競爭在等待?

☑人物丨“民營石油大亨”薛光林沉浮錄

嗨,我就知道你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