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年輕時有過一段瀟灑的經歷

歷史有時候會給人們一種錯覺,秦始皇嬴政出生在前259年,漢高帝劉邦出生在前256年,他們其實只差3歲,但他們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生活在兩個時代的人。

漢高祖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年輕時有過一段瀟灑的經歷

秦始皇嬴政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嬴政的人生有詳盡的記述,對劉邦的人生則是後半生精彩,前半生簡略: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只看這段話,劉邦給人的形象是長相英俊、性格豁達,但是好酒好色,不務正業、喜歡耍賴,後世有人稱劉邦為流氓,大概來源自這裡。這段描寫更接近中壯年時期的劉邦,劉邦不可能一出生就這樣,他年輕時又有著什麼樣的經歷,讓他成了現在這樣呢?接下來,讓我們根據《史記》的一些細節來看看劉邦早年有著什麼樣的經歷。

漢高祖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年輕時有過一段瀟灑的經歷

漢高祖劉邦

人生太多巧合,劉邦有一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鄉盧綰,老劉家和老盧家關係特別好,兩人到了讀書的年齡後,又在一起學習,所以關係特別鐵,鄉里人多次擺設酒宴慶賀兩家人的情誼,劉邦和盧綰因此成了鄉里人的美談。

劉邦這時候還是一個人見人誇的好孩子,後來慢慢變了,變化的原因則是他有了崇拜的偶像信陵君。劉邦為了追隨自己的偶像,多次離開家鄉,不辭勞苦,遠赴百里前往他鄉。

魏國信陵君招納賢才,養客三千,輔佐國君治理國政,當秦軍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時(前257年),信陵君違背君命,盜竊虎符,領兵十萬救援趙國,擊退秦軍,信陵君的大名因此傳遍山東六國,成了六國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漢高祖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年輕時有過一段瀟灑的經歷

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後來又回到魏國(前247年),帶領五國聯軍討伐秦國,再次大敗秦軍,兵臨函谷關,使秦軍不敢再出關。前243年,劉邦13歲,他威震天下的偶像受到魏國國君的猜忌,抑鬱而終。劉邦長大後,已經不能再追隨信陵君了,便去追隨信陵君曾經的門客張耳。

信陵君死後,張耳在岳父的幫助下成為魏國的外黃縣縣令,他效仿信陵君招攬門客,名聲傳遍千里。青年劉邦一腔熱血,從家鄉沛縣(今徐州沛縣)出發,隻身前往外黃(今商丘民權)追隨張耳,一去就是幾個月,只為實現自己心中的俠客夢。從沛縣到外黃的直線距離約為150公里,戰國時代的交通並不發達,可以想見劉邦路程之艱難,儘管如此,劉邦不止一次往返沛縣和外黃,直到魏國在前225年滅亡。

漢高祖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年輕時有過一段瀟灑的經歷

秦滅六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劉邦曾去咸陽服徭役,當他看到秦始皇豪華的車馬依仗後,不禁感嘆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劉邦從此樹立了一個更加遠大的志向。

進入中年後,做過俠客的劉邦不喜歡枯燥無味的農活和家務活,更喜歡四處結交朋友,和朋友們在一起吃喝玩樂,豐富自己的交際圈。在沛縣擔任小吏的蕭何、曹參、夏侯嬰,以殺狗為業的樊噲,給人吹喪樂的周勃等人都成了劉邦的朋友,還經常袒護他。劉邦成為泗水亭長後,與沛縣縣令關係十分好的呂公看上了他,還把他招為女婿,使劉邦的名望在當地更加被豪傑承認。

漢高祖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年輕時有過一段瀟灑的經歷

蕭何

陳勝吳廣起義後,劉邦正是靠著自己廣泛的朋友圈,在沛縣豪傑的擁護下成為起義軍的領袖,開始了傳奇的創業之路,而盧綰、蕭何、曹參、夏侯嬰、周勃和呂公的家族都是他值得信賴的創業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