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司禮監稟筆太監和內閣首輔誰的權利大?

一德格天1


肯定是司禮監的大太監權力大,明朝首輔,也只有張居正算是擁有了真正的決策權,而且是在萬曆皇帝年齡小,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和萬曆母親李太后的支持下得到的。

明朝有宰相的時候,決策權在皇帝和宰相兩個人,然後六部九卿負責執行,自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後,明朝就沒了實際的宰相,然後,由皇帝本人親自兼領六部和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

這就相當於皇帝把宰相的決策權拿到了自己手裡。而一般情況下,六部九卿只有執行權,沒有決策權,所以廢除宰相,所有的決策權都集中到了皇帝一個人手中。

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時候,明朝又引進了內閣學士,設置了內閣制度,也就有了內閣輔臣,其中為首的稱為內閣首輔,在內閣學士裡最重要。

然而,內閣輔臣,只是皇帝的諮詢顧問,也就是現在的秘書,負責給皇帝收到的下面的奏疏提建議的。根本就沒有決策權。即便到了後來,內閣的重要性增加,內閣輔臣也沒有真正的決策權,甚至直到明朝崇禎帝時期,明朝都快滅亡了,內閣輔臣——無論是首輔還是次輔——都還沒有決策權。

決策權還是在皇帝那裡。

明朝處理政務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下面的府州縣,把重要的事,以奏疏的方式,呈交到六部都察院等部院,然後部院呈交到內閣,內閣輔臣此時可以看奏疏,然後根據奏疏的內容,提出合理的建議,寫到一張紙條上,粘貼到該奏疏上,這稱為票擬。

然後內閣把票擬呈交給司禮監,司禮監有兩個大太監,一個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另一個是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秉筆太監還有幾個,但是都不如首席秉筆太監重要,這兩個大太監負責什麼呢?

皇帝看過奏疏和票擬以後,認可了內閣的建議,那麼就由司禮監太監代為批紅,蓋印,然後發回給內閣,內閣發回到六部或下面府州縣去執行。

如果皇帝看完奏疏和票擬,不認可內閣的建議,就由司禮監太監打回內閣,讓內閣首輔等人重新票擬。

說白了,內閣首輔雖然在內閣裡是老大,但是整個內閣都是提建議的,沒有決策權,等同於內閣首輔也沒有決策權。

甚至,明朝的內閣首輔有時候都沒有六部裡的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的權力大。兵部尚書還能調兵遣將,吏部尚書還能選拔審查官吏,這時候,內閣首輔根本插不上手,除非這個內閣首輔同時也是吏部尚書。明朝的內閣學士只有五品官銜,但是,一般能進內閣的,都是六部或都察院的堂官,他們的本職工作反而官銜比較高。比如高拱,既是吏部尚書,又是內閣輔臣。

但是司禮監太監就不同了,他們有批紅的權力,也就是有了代皇帝決策的權力。

有很多明朝的皇帝,懶政怠政,對於每天看很多奏疏很是不耐煩,他們自己就不看票擬,讓司禮監太監自主批紅,說白了,皇帝放權給了司禮監太監,司禮監太監也就有了決策權。

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司禮監最大,所以,他的權力很明顯大過內閣首輔的。

例如明朝的天啟皇帝,整天在後宮做木工,不理正事,把批紅的大權全都交給了司禮監的兩個大太監魏忠賢和王體乾,所以在天啟朝,魏忠賢敢稱九千歲,敢對著內閣一陣亂打,因為他掌握著批紅的權力。實際上就是代理皇權行使決策。甚至他能隨便把幾個閹黨的人塞到內閣裡。

這在以前,大臣進內閣是需要廷推的,也就是把內閣學士們,和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院的堂官集中起來,一起推舉哪個人可以進內閣,然後皇帝再俯允,魏忠賢不經過廷推,就直接把人塞到內閣裡,內閣首輔都無可奈何。

實際上,司禮監成了真正的宰相,而不是內閣。只要皇帝放權,整個大明朝,除了皇帝以外就是司禮監最大。

但是,明朝皇帝也不傻,為了限制司禮監,明朝還有一項制度,就是司禮監最大的太監掌印太監的人選,需要由內閣首輔推薦,從而也限制了司禮監太監內部坐大。這搞的都是平衡那一套。

明朝隆慶帝時期,馮保一直想做掌印太監,可是內閣首輔高拱推薦了其他兩個人,就是不推薦他,結果他記恨上了高拱,等到隆慶帝駕崩,小皇帝萬曆繼位,馮保趁機跟張居正合謀,在遺詔裡說隆慶帝臨死之前,封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並且在兩宮皇太后那裡說高拱的壞話,聯合張居正把高拱趕出了內閣,高拱這個內閣首輔也是無可奈何,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癱在了當地,還是張居正把他扶出皇宮的。

至於張居正被稱為明朝第一權臣,原因就在於他跟馮保是同盟,關係好,他搞什麼馮保都同意,他才有了決策權,才能持續推進他的變法。

明朝的其他歷任首輔,都沒張居正運氣好,張居正碰上了小皇帝,又得到兩宮皇太后和司禮監大太監的支持,在朝廷裡,威權大過任何其他明朝首輔。


西堤君


首先,斗膽指出提問者的一個誤區:秉筆太監並不是司禮監最高職務。

要對比,也應該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內閣首輔相比。

為什麼呢?因為司禮監的最高行政職位是掌印太監(最高職位應該是提督太監,但掌印太監的行政職權更大),且只有一個人,而秉筆太監卻不止一人。

所以,回答問題前我覺得司禮監和內閣應該這麼做權力對比才對:

司禮監掌印太監<=>內閣首輔;

司禮監秉筆太監<=>內閣次輔以及其他閣臣。


明宣宗時期,為了壓制內閣權勢,將國家的決策權分成“票擬”和“批紅”。

“票擬”,熟悉明朝內閣制度的都知道,是內閣成員對國家重大事務決策時的投票權,然後內閣首輔會將投票結果以藍筆在奏疏上寫下了,呈報給皇帝。

皇帝收到奏疏,要用紅筆進行審批,來定內閣的決策可行不可行,所以這一環節又稱作“批紅”。

但是,明朝的皇帝疏於政務,於是司禮監應運而生。

內閣奏疏呈上司禮監,由太監替皇帝代為批紅,這些代為批紅的太監便是秉筆太監。

但如內閣次輔等其他閣臣沒有藍批權力一樣,秉筆太監的紅批要再次上呈司禮監掌印太監審批,掌印太監看後覺得沒問題,蓋上皇帝印璽,這紅批才算生效。

所以說,在皇帝不勤於政事的情況下,司禮監掌印太監擁有對國家決策的最終定稿權。

那麼,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內閣首輔誰的權力大呢?

通過上述處理政事的流程不言而喻,掌印太監和內閣首輔的權力對比視皇帝而定。

皇帝若是勤於政事,批紅用印皆親力親為,那麼掌印太監就是個跑腿打雜的;

但若是皇帝疏於朝政,那麼司禮監掌印太監可以說是權力通天,遠勝過內閣首輔的權力。

內閣首輔必須要巴結討好著掌印太監才能將自己的政治抱負付諸實踐。

例如,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就和當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寶關係深厚,才得以讓自己的改革政策順利落實,成為受後人敬仰的改革家。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內閣首輔代行的是相權,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的是皇權。理論上說,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力更大,因為皇權大於相權。但實際上,只要不是皇帝昏聵導致宦官坐大,一般都是內閣首輔的權力更大。因為宦官畢竟是宦官,是皇帝的奴才,而內閣首輔是正兒八經的國之重臣。

當然,不排除像魏忠賢這樣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一手遮天的情況出現。但這畢竟不是常態。

要徹底分析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內閣首輔的權力問題,需要從內閣和司禮監這兩個機構的設立原因入手。

內閣出現於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但它的根源,卻在太祖朱元璋那裡,因為是老朱廢除了丞相嘛。

丞相,是替皇帝幹活的。上達天聽,下系百官,稱為百官之長。千百年來,它一直以各種名義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春秋時,丞相不叫丞相,叫做“相邦”。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了漢朝開國。因為漢高祖名諱劉邦,為了避諱,便把“相邦”改成了“相國”。

我們常說的秦國相國呂不韋,其實不對,應該是秦國相邦呂不韋。可是,由於司馬遷是漢朝人,他把呂不韋寫成了相國,那他就只能是相國了。

兩漢結束後,“相國”又更名為“丞相”,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諸葛亮,都做過丞相。

在民間,大家喜歡把丞相叫做宰相,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但是很遺憾,“宰相”從未作為一個正式的官名在歷史上出現過,它只是百姓的一個通俗叫法。

丞相的名號,一直延續到明朝開國。

丞相既然替皇帝幹活,就要分走皇帝的一部分權力,形成“相權”。剛剛當上皇帝的朱元璋,對此很不習慣。他大概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希望“皇權”完整無缺,不願意被分走哪怕一丁點。

於是,他就搞了個轟轟烈烈的“胡惟庸案”,搞掉了丞相胡惟庸,順便取消了“丞相”這個官位。

沒了丞相,這部分活兒誰來幹呢?朱元璋說,我自己幹。

於是,朱元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沒辦法啊,一個人幹倆人的活兒,自己選的嘛,跪著也得把活兒幹完。

朱元璋是個工作狂,不代表他的兒孫們也是。比如明成祖朱棣就覺得這事兒太累人了。好在他聰明,就從各部抽調幾位能幹的尚書,給予其大學士的名號,然後讓他們定期到自己身邊值班,替自己幹活。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內閣。

但歸根結底,內閣只是一個秘書機構。內閣首輔有權無名,乾的都是丞相的活兒,卻沒有那個名分,所以只是代行相權。

內閣首輔代行相權的方式是“票擬”。也就是替皇帝起草文字。比如皇帝要頒行一條詔令,或者發佈一條聖旨,都會事先把自己的意思告訴內閣,然後由內閣首輔帶領閣員們起草文字。這些文字只是草稿,要送到皇帝手裡用硃筆批示,是為“批紅”。皇帝修改完畢,同意了,這些文字才會成為真正的聖旨、詔令。

批紅,是決策權,是皇權的核心部分。皇帝本該把它牢牢地握在手裡。但是很遺憾,有些皇帝覺得批紅也很累。於是,司禮監批紅太監應運而生。

司禮監這個機構,其實在朱元璋時期就有。但那時候的司禮監,只是一個普通的內廷機構,負責管理太監的一些事情。

直到明宣宗時期,司禮監出現了批紅太監後,司禮監的地位就扶搖直上了,儼然與外朝的內閣分庭抗禮,人們稱內閣首輔為外相,稱司禮監秉筆太監為內相。

獲得了替皇帝批紅的權力後,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是在代行皇權了。

皇帝如果不昏庸,那麼司禮監與內閣形成互相牽制的關係,外臣和宦官都翻不了天,皇帝高高在上,裁決一切。他不用幹苦活兒累活兒,依然活得很滋潤。這看起來聰明得很。

但如果皇帝昏庸,那麼司禮監與內閣就會互相傾軋,直至一方勝出。或者出現權閹,或者出現權相。不管哪種情況,皇權都會被削弱。


趣談秘史


沒有大小之分,只不過是統治者為鞏固皇權雙方互為制約罷了,大明後期的黨爭已經嚴重威脅皇權了,由於後代君主沒有開國前幾任皇帝的霸氣跟能力,又不能任東林黨做大,使皇權旁落,所以在萬般無奈之下,只有扶持宦官集團來制衡東林黨,其實效果還不錯,以至於朱由校臨死時告誡朱由檢,千萬不要殺魏忠賢,其實事實也證明朱有校是對的,魏忠賢活著的時候,遼東經略大軍沒欠過一分錢軍餉,關寧防線也一直壓制著後金,崇禎殺魏忠賢以後,天天為軍餉發愁,最後北京城破之時,大太監王承恩跟崇禎說,魏公公如果還在時局斷到不來了現在這樣,最後崇禎也是後悔的,所以後事很多學者認為明亡於黨爭。


沂蒙阿亮


肯定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利大一些,但是司禮監權利最大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可是,究其大明一朝還是有特殊的,在萬曆朝時,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權利更大一些。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叫做司禮監秉筆太監,秉筆太監就是替皇帝用筆的太監,而且一般秉筆太監還提領東廠提督,還掌控錦衣衛。由此可見秉筆太監的權利有多大?明朝有廷議的風氣,一般就是內閣成員和司禮監太監一起在皇上面前討論朝政,內閣負責提出,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批紅”,說白了內閣就是一個秘書處,一切都是把握在皇帝的手裡,司禮監秉筆太監還掌握特務機構,故此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利要更大一些。


大太監

但是在萬曆朝是特殊的,萬曆首輔張居正那個時候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因為大太監馮保和張居正的關係非常好,而且李太后和小萬曆都非常的依賴張居正。


張居正

綜上,明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利要比內閣首輔的權利更大。


風雨奕生局




但這裡也有一個梗,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是誰。這讓我想起了親眼目睹的一件事:我們村的書記和村長意見產生分歧,村長指著書記的鼻子破口大罵,而書記像個受訓的小學生,低著頭一言不發。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按理說書記官職大於村長,可緣何在村長面前如此低聲下氣?原因很簡單,村長能力很強,性格也很強勢,村裡大小事務一手遮天,書記就是個擺設。

同理,內閣首輔和秉筆太監也是如此。其實明朝的首席太監並非秉筆太監,而是掌印太監。以掌印太監為首,下設若干秉筆太監,首席秉筆太監主管東廠、詔獄等特務刑訊機構,就位置而言,秉筆太監的權力在掌印太監之下。通俗一點說,秉筆太監是寫字的,掌印太監是蓋章的。



司禮監諸太監的權力來源於明朝的票擬批紅制度,內閣首輔、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三者各司其職,互相制約。明代廢相,內閣和各部大臣奏議國事先行票擬,遞交皇帝最終拍板。由於國事繁重,皇帝力不從心,再加上明朝中後期若干皇帝不務正業,荒廢朝政,就產生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皇帝批紅的制度。

各類國事奏議公文秉筆太監代為批紅後,加蓋掌印太監公章,下發各部正式執行。明朝歷史上,那幾個赫赫有名權傾朝野的太監,如劉瑾、汪直為掌印太監,王振、馮寶、魏忠賢為秉筆太監,除了馮寶之外,幾個太監的權勢完全碾壓內閣首輔。




尤其是魏忠賢,號稱“九千歲”,內閣首輔見了他都得下跪,終明一朝,內閣首輔和秉筆太監一直明爭暗鬥,勢同水火,尿不到一個壺裡。

內閣首輔張居正是個例外,他和秉筆太監馮寶是一對好基友,張居正主外,馮寶主內,配合默契,相益得彰,大明國力蒸蒸日上。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死後很快遭到政治清算,文官集團與宦黨之爭愈演愈烈,張居正嘔心瀝血打造的“萬曆中興”,只不過是大明王朝大廈將傾前的迴光返照而已。

所以,官職大不代表權力大,二者之間不一定是正比例的關係,關鍵在於人。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司禮監,主要負責一些禮儀事務。司禮監,最高權位者是掌印太監,下設數名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早期的職責起草一些佈告,為皇家書寫婚喪禮儀所需的一切。掌管筆墨紙硯。


明朝早期的司禮監沒有多大實權,直至明宣宗時期,這一現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明宣宗為了壓制內閣的權勢,設置了“票擬”“批紅”兩個部分,前者是內閣閣員擬定對事情的處理意見,然後請皇帝審批,由於皇帝審批用紅筆,所以叫“批紅”,明朝中後期,皇帝無心朝政(也有一說太監專權,壓制了皇帝行駛權力的機會)於是“批紅”的權力落到了太監手裡。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用紅筆批示處理意見是否可以執行,皇帝看到的都是經過秉筆太監篩選的,此時太監的權力已經凌駕於了大臣的權力之上。直接影響了皇帝的視聽。但是秉筆太監卻沒有最終決定權,因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要再次審核,如果認為可以,就蓋上公章。如果認為不好,有權打回去重新批紅。所以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太監最終決策者。


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首輔,全朝文武官員之首,主持內閣事務。首輔以文人居之,所以說首輔是文官集團的首領,是除皇帝以外的國家政府行政權力的最高掌控者。首輔的決定往往代表了百官的決定,使皇帝權力受限制。直接影響到皇權,在明朝宣宗年間就出現了批紅,以示決定權在皇帝手裡,讓百官忠於朝庭,而不是忠於首輔。

常言道,人與群分 ,物與類聚。宦官與文官本來就屬兩個不同集團。太監打回或壓制的奏摺。如果大臣要反對也沒辦法,因為他們送上去的奏章都都須批紅蓋印,所以當然必輸無疑。

秉筆太監和內閣首輔權力決定於皇帝,一個睿智英明的皇帝當政,兩者都只是輔助工具,他們只是跑腿的奴才而己。


娛樂新劇情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力絕對大於內閣首輔!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具體分析明朝司禮監和內閣的制度,弄清權力的運行機制,就不難看清楚了。



明初朱元璋廢宰相,有人說宰相的權力被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分拿了,簡直是胡說!朱元璋掀起胡惟庸案,殺了兩萬多人,就是為了把宰相的權力分給別人?別扯了,宰相的權力一直在皇帝手裡,一直到明亡都沒改變過。


那內閣都有什麼權力呢?內閣的權力就是出具意見,其他啥權力沒有!不信?那你就不懂明朝的官制。朱元璋廢了宰相,並沒有連整個尚書省都廢了,所以他還算在制度下進行了權力調整,他都得遵守這個制度,何況內閣大學士?內閣大學士只是五品官,為什麼權重了呢?那是因為他們兼了一部尚書!六部尚書在明代權力並未減小,兵部尚書甚至都可以向地方督撫直接下命令的。尚書的權力加上出具意見的權力構成了閣臣的權力,內閣就算首輔也是臣子,他怎麼也無法跟太監比,因為太監代表的是皇權,是皇帝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手,是皇權的延伸。


朱元璋定下規矩,皇帝要總宰相之權,一天上三次朝,一天處理幾百件上千件事情,他是開國皇帝,是可以完成這樣繁重的任務,可是他的後代尤其是朱棣之後哪裡有精力有能力這麼幹,不設宰相的事後代遵守了,但皇帝一個人處理這麼多事的規矩因為皇帝實在精力不濟給徹底破壞了,但事情總要有人做,皇帝不做,又不能分權給六部,那麼太監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難不成讓宮女上?

司禮監就應運而生,司禮監的太監分為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一個負責代替皇帝蓋章,一個負責代替皇帝批紅,本質上講,政權還是牢牢把持在皇帝手裡,他們只是個工具,但是很多不是軍國大事的人小事,皇帝有時候也會放心交給他們去做,所以他們在某些問題上就是真皇帝了。




明朝在朱棣之後的皇帝,往往和大臣們不多照面,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內閣首輔就要根據司禮監太監的行為來判斷皇帝的意思,司禮監太監也要藉助內閣成員的行政權力來鞏固和強化自己的地位,而爭鬥也在所難免,無非是誰掌印,誰秉筆,誰當首輔的問題,他們兩個部門也是確實意義上的相生相殺,互為制衡,然後皇帝總其成。這也是明代皇帝不上朝也能把持大權的原因之一。

但太監畢竟是代表皇帝的,就是奴才也是主子的奴才,是皇權的延伸,任何臣下都是無法邁過這個坎的,包括首輔。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史書上冬眠的蛇


司禮監是明朝大內的管理機構,基本都是由閹人來擔任,根據司禮監的配置,掌印太監一員,秉筆、隨堂太監八名。“

因此,如果我們從司禮監的官員設立來看,問題中所謂的秉筆並不是就是司禮監的頭子了,起碼還有掌印太監,其他的秉筆、隨堂太監以及司禮監提督等職員。

但從職務來看,秉筆太監並不是什麼權力很大的職位,因為從官位上去理解,秉筆太監不過是輔助皇帝在批閱或者起草奏摺時候的一個侍從而已。

而相比於司禮監,明朝的內閣的權力就大了。內閣是明朝的行政權力中樞,其對朝廷的施行的各項政策方針是起到了上陳下達的一個角色,同時內閣還可以自己起草一些政策。

如果講權力,從流程上來說,只能說是內閣和司禮監是明朝朝廷政策施行的流程中的兩個不同環節,一般是內閣提出建議和實施意見,報到大內後,由皇帝協同司禮監針對內閣的意見進行審批。

內閣和司禮監之間的權力隨著不同的時代,也有著互相制約,互相配合,互相對立的不同特點,不能簡單地說誰大誰小。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明朝內閣的形成更早,朱元璋廢除宰相後,事無鉅細要朱元璋自己處理,再精力旺盛也感到力不從心,為此找了一些年輕的進士幫助自己讀讀奏摺等事情。到明成祖朱棣開始,內閣制度就算是有端倪了,大才子解縉就是朱棣的內閣學士,相當於工作秘書。

到明宣宗朱瞻基的時候,專門在皇宮設立太監士官學校---內書堂來培訓機靈的小太監,請翰林院的才子來教他們;學成後幫助皇帝在皇宮內處理文件、接受諮詢,比如王振就是這時期培養的。因為皇宮內除了女人,只有太監,如果三更半夜皇帝想起了個什麼事,想找人問,要去傳喚大臣進宮太麻煩,不如問太監方便,太監有文化就是這個原因來的。



但大白天上班處理政務總不能完全依靠太監,國家的具體行政管理工作更不能依靠太監,所以內閣制也必須要有,正常情況下,政務工作由內閣負責協助皇帝。最後明確內閣對文件有“票擬權”,就是對各單位報給朝廷的文件提出處裡理意見,皇帝批准後負責分發執行。內閣一開始沒有首輔,內閣大學士都是一樣大的,到明英宗的時候才有首輔一說。

內閣總體上相當於朝廷的辦公廳,有協調權、提意見權,沒有決策權。內閣提出意見後,皇帝要將內閣的意見抄上去當做批示,很累,為了輕鬆一點,皇帝就請司禮監的太監代表皇帝幫助將內閣的意見用紅筆抄上去,就算是皇帝自己的批示,司禮監由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掌印太監是司禮監的老大,秉筆太監是具體抄寫員。不要小看抄寫員,這個抄寫員相當於是管蓋章的,你以為蓋個章那麼容易嗎?



司禮監最開始只負責按照內閣和皇帝的意圖抄寫,發展到後來司禮監不只是當抄寫員了,因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後來越來越有文化,內書堂的辦學水平太高了,培養了許多有博古通今的太監,素養一點不輸內閣大學士,比如萬曆年間的馮保。

文化水平這麼高,內閣的“票擬”報到大內,“票擬”提出的意見妥不妥,皇帝可能不知道,比如皇帝年幼的時候,但是司禮監的太監看得出來,這就是司禮監的太監參與政務分析處理的基礎。

太監天天跟皇帝在一起,如果對“票擬”有意見,難免會告訴皇帝內閣的“票擬”不妥,要修改。若是皇帝覺得太監說的確有道理,於是就會推翻內閣“票擬”,這樣司禮監實則上就是皇帝的另一套“辦公廳”,這個“辦公廳”能通過向皇帝提意見從而更改內閣“票擬”,所以這個司禮監變成真正的“辦公廳”,從重要性和權力實際運作上說,司禮監在內閣之上。



明英宗之後,內閣基本不敢和司禮監鬧翻,但兩者經常不和,都不服輸。太監有天天跟著皇帝的優勢,但是劣勢很明顯,以為自己是太監,歷史名聲從來不好;內閣也有優勢,內閣是光明正大的國家機構,協調國事天經地義。

總體上說,明朝中後期的內閣還是佔了優勢,連強勢的張居正都要讓馮保三分。魏忠賢是天啟年間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他把內閣整的服服帖帖,但明朝從沒有過文官能把司禮監整的服服帖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