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認真吃瓜追劇聽音樂,認真寫評論。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第一次看《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時,10000年我並不特別喜歡電影主題歌《亞歷桑德拉》。因為它的風格樸實無華,我當時年齡太小,更愛宛轉悠揚、蕩氣迴腸的類型。只是這首歌旋律朗朗上口,所以也能跟著哼哼“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現在有了點閱歷,開始愛上了這種簡單的旋律,因為它有著令人羨慕的單純和活力,還擁有我所追求的淡定和從容。

就像經歷了生活的迷惘,會吟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將來臨”來為自己加油鼓勁兒,會特別想跟著電影一起哼唱:羅馬不是一日建成,莫斯科也是如此。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亞歷山德拉,亞歷山德拉,莫斯科與我們同在……無論遇到多少荊棘,他會趕走所有憂愁。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是一部經典的女性勵志片,曾經還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雖然前蘇聯已不存在,但莫斯科依然屹立。發生在莫斯科的“三姐妹”的故事,現在看來依然很美。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上世紀50年代,三個年輕的女孩卡捷琳娜、冬妮婭和柳德米拉像現在的“北漂”一樣,是當時的“莫漂”。她們在莫斯科打工,也把莫斯科看成是一個大獎池,希望通過努力而中個大獎。

其中,聰明的女孩卡捷琳娜在前進的路上走了段彎路,交友不慎遇到“渣男”,結果成為年輕的單身媽媽。不過看似柔弱的卡捷琳娜有著女強人潛質,她化“悲痛”為力量,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當人生來到40歲這個節點時,卡捷琳娜逐漸進入收穫的季節:事業上功成名就,成為三千人大廠的廠長;生活上女兒長大成人貌美如花,還遇到了新的愛情和新的愛人——果沙。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一心想中大獎的姑娘柳德米拉總是想走捷徑,就像《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一樣時刻找機會“掐尖兒”。她運氣很好,第一次還真的掐到手了,掐下一個有名的冰球運動員謝廖沙。但婚後由於謝廖沙酗酒,戒酒不成後倆人感情破裂,最終離婚。

在40歲來臨時機,柳德米拉在掐尖兒的路上已奔波的力不從心,好在有兩個好閨蜜一路相伴相隨。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三個姑娘中最樸實的冬妮婭是個賢妻良母,早早地“定下了”同樣樸實的尼古拉,倆人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沒有走彎路,也沒有做什麼大事。在40歲來臨之際,冬妮婭有穩定的生活、負責的丈夫,帥氣的兒子,就像種田文裡的女主角,告訴你什麼叫平平淡淡才是真。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卡捷琳娜和果沙的戀情並沒有一帆風順,中間還出現了點誤會。不過在兩個閨蜜(柳德米拉、瑪利亞)和一個好友(尼古拉)的幫助下,倆人很快重歸於好,演繹了經典的對話。

卡捷琳娜對果沙說,你知道我找了你多久……(8天)你知道我找了你多久……

不管找了多久,40歲的時候終於找到了,不只是這個人,是這份願意攜手與共的感情。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這種態度,正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和《亞歷桑德拉》最讓我欣賞的!

在這個時代大談理想似乎有點兒不合時宜,那更像是屬於上世紀的東西;在這個時代大談淡定也有點兒勉強,因為整個社會都像被996工作制壓抑的神經緊繃。所謂的“佛系人生”不過是種自我調侃,不論看多少修仙文都知道世界沒有桃花源……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但10000年我還是覺得,70後應該最懂這部電影和《亞歷桑德拉》想表達的東西,我們每個人也該努力去懂那些東西。

70後也正處在40年齡段,風雨過後見彩虹,該擁有的伸手可及、得不到的懂得剋制。功名利祿、家庭美滿甚至新的感情,固所願而,“該請則請”。

還能不忘初心,也夠堅強理性,努力保持那一份從容和尊嚴,多麼難得。

亞歷桑德拉,亞歷桑德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

歌裡唱:莫斯科會讓所有的樹木都枝繁葉茂,莫斯科會為每顆小樹尋找一方之地;

10000年說:到處都是莫斯科,相信真愛,堅強生活的人們得會得到莫斯科的祝福。亞歷桑德拉,你同意嗎?

本文由“萬年影視/影視10000年”原創,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問題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