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天邊吳大海的傳說,是整個長臨河地區流傳的諸多故事中,情節較為曲折的一個。這個傳說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有些版本說,外國使臣問皇帝:為何烏龜能躺在荷葉上?皇帝一籌莫展,朝廷來人問王老先生,老先生說:“千年龜、輕似灰。”解決了這一難題。結果皇帝一高興,召王老先生入朝為官,而王老先生竟突然說不出話,落得個流放到“天邊吳大海”的下場。


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借用網絡圖片,近似作者想象中的王老先生



但是流放到天邊吳大海又有什麼壞處呢?總之,得到了自由,雖然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看似輟手可得的榮華富貴。長臨河人的內心世界分為兩級:一是有極為強烈的進取精神,二是有非常質樸的土地意識。世世代代的長臨河人,幾乎都把不斷進取作為努力方向,但同時也特別愛護鄉土,視鄉土為最後的歸屬。這是這一地區文化極為重要的組成。


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長臨河 老街



(因為這個原因,吳大海、烏金陂、施口,都是長臨河的文化聖地。如果能將這幾個區域,以王老先生為主題加以串聯,其實可以形成極為有趣的文化母題。這一母題的背後,有追求智慧、認同協助、讚美勤勞、崇尚自由的多重要素。是長臨河本土文化極為斑斕的色彩)。

從吳大海村走出,不遠能看到蒼茫無盡的巢湖。姥山島如臥龜在湖中浮著。文峰塔挺立指向蒼穹,夜晚降臨,對岸燈火輝煌,發人無盡幽思。

這個能看到姥山島和燈火的岸灘,是吳大海的另一處絕美景觀。岸灘上的砂由幾種有趣的東西組成,一、粗砂。這種砂顆粒較大,踩上去發出很響的聲音,二,螺殼,由巢湖裡沖刷而上,有白色的貝殼,有白色的小螺螄殼,三,湖底的塊石。呈多孔狀,如太湖石,十分有趣。四、是各種古代器物的殘片。


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吳大海湖灘上的漢代器物



這些殘片,包括各個時期的遺物。但以漢代前後為主。包括盆、豆、瓦、磚等。由於從巢湖中衝上,因此多被磨的圓圓的,像小卵石。巢湖沿岸流行“陷巢州”的傳說,據說久遠時代,這個地區有一座城市,叫巢州,城中的人貪吃了一條誤入港汊的大魚,它是龍的兒子,結果觸怒了龍王。有一天,龍王託夢給城中唯一一個沒有吃龍肉的善良的焦母,讓她日日去城中看石獅,見眼中有血,則立刻逃避即將到來的災難。焦母聽了以後,又為頑童所戲,頑童把豬血塗在石獅眼中,結果立刻引發了一場城市下陷為湖的驚天災變。


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吳大海村邊的湖灘



事實上,對於這場災變的有無,歷史上早已有過定論。比如唐代詩人羅隱曾在《姥山》裡說: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說明唐代人早已流行這個傳說。而且明確知道是從秦漢而來。明代和清代,巢湖有兩次乾涸,人們都從巢湖湖底,發現大量城磚。據說當時從湖底向縣城賣城磚者絡繹不絕。而巢湖各處,也有各種類似的遺址。都說明,巢湖湖底的水下城市毫無爭議。這是一座因為歷史原因而被湮沒的城市。


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明代和清代兩次發現城磚的位置



由於這座城市的存在,以及和它有關的大量傳說的不確定性,人們都很容易把散落在巢湖周邊的各種遺址當做“巢州”的遺址。雖然這些推測和認定並不準確,但正如吳大海“海灘”上到處能撿到的陶片所表明的那樣,“陷巢州”本身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任何一個陶片,都是這個故事的講述者,這一切又勝過枯燥的學術研究。這些和陷巢州有關的陶片所展現給我們的,是吳大海悠久文化的另外一面。


巢湖的傳說:吳大海與陷巢州

吳大海 村



(文章參考張靖華、陳浩《三國時期巢湖變遷與居巢縣的陷沒——“陷巢州、長廬州”現象的回溯性考察》)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