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表妹家孩子比我家娃晚10天出生,到現在也兩歲多了,但是隻會說爸爸媽媽等這些疊音詞,給家裡人急壞了,害怕孩子語言發展遲緩,帶孩子去檢查了一通,醫生說沒問題,這才放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一個發展規律,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開口晚,我們不要強求,順應其發展適時引導就好,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有個朋友生了倆娃都是快三歲了才開始說話,老大那時候急的要死各種去檢查,到老二呢就淡定太多了。最主要的是他們兩口子都是語言工作者,那普通話標準的,還經常給別人講課教人家怎麼說話,竟然碰上倆說話這麼晚的孩子,最後只能用“貴人語遲”來安慰自己了。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孩子說話晚,可以先從各方面觀察一下

首先他每天吃得好睡得好,起床也開開心心的,這樣的孩子多數不會有什麼問題。

再有他即使不會說很多話,也完全可以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哪怕是簡單的“嗯嗯”,用手比劃一下,大人一下就看懂了,這種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可能還會從側面反應出來孩子的肢體語言相當豐富。這也是好事。

如果到三歲了,還是不開口,一點表達慾望都沒有,那建議去看看醫生,排除一下病理因素。但其實孩子到底正不正常家長應該最瞭解的,如果他各方面都沒問題,只是說話晚一般都沒啥事。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原因

語言環境太單一

就比如表妹家,平時基本是奶奶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奶奶不咋愛說話,可能也是覺得跟一個啥都不懂的小孩沒啥可說的。妹夫經常出差,表妹呢就下班能陪孩子那一會兒,跟婆婆都的交流也不多。

這就造成了家庭語言環境的缺失,孩子聽的少,自然說的也會少。

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注,孩子喪失了表達的機會

很多家長會特別寵愛孩子,尤其是隔輩親的老人們,會時刻盯著孩子,有一點兒需求都要馬上滿足,這就導致了孩子不用說話,一個眼神家長就馬上到位,其實也間接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家長給孩子貼標籤

經常出門會聽見沒有的媽媽說:“我家孩子就是有點兒認生,見到陌生人不愛說話。我家孩子天生就膽小...”

家長特別願意給自己孩子貼上諸如此類的標籤。其實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你給他越積極的暗示他就會更積極,相反你每天越是給他貼上不愛說話等的標籤,他可能真就不愛說了。

本來出門孩子還在給自己打氣想說叔叔好,但是媽媽這時候因為怕別人覺得自己孩子沒禮貌,自己開口說孩子擔心不愛說話,那孩子就會真的變成這樣。久而久之也會變得不自信,這也會導致不想開口說話。

語言環境過於複雜

雙語家庭或者老人說方言的家庭可能都會多少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但這種通常沒什麼大問題,正常說就好,慢慢的他哪種語言都能聽得懂。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我家倆娃是32周出生的早產寶寶,在一歲前大運動等很多方面都是落後,但唯獨語言發展的特別快。

6個月的時候急了就無意識的喊了媽媽。

8個多月的時候就會每天說很多次爸爸爸爸爸爸。

1歲左右的時候疊詞說的很溜了,像“高高、拿拿、哥哥等這些都會說。

1歲半就能簡單的表達了,5、6個字的短句,想要幹什麼都能簡單的說。

到2歲因為所以、但是等這些因果關係轉折關係的句式用得也很溜了,還經常會說一些繪本里聽過的成語,運用的也很恰當。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總結了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1.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

記得娃們小月齡的時候,姥姥就每天抱著孩子跟她們說話,不睡覺哭鬧了,姥姥就跟她們嘮嗑,然後孩子們就很神奇的不哭了。

平時也是隻要有一點兒寶寶睜著眼睛的時間就逗她們。我當時還覺得這麼小的孩子能聽懂啥啊,太有耐心了吧一直逗她們。

而且我家裡人特別多,姑姑小姨舅舅等等都會經常來家裡,平時也是家裡一般都有3、4個大人,經常嘰裡呱啦的說個不停。

事實證明這些都是好的語言環境刺激。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2.多帶孩子去戶外,鼓勵孩子打招呼

我們家娃基本一年四季都會在外面玩兒,大東北嚴寒的天氣也不例外,除非颳大風下大雨。

其實戶外運動開始就是想讓孩子增強體魄,慢慢的發覺接受的人越來越多,孩子們也會越來越自信大方的跟別人去打招呼,交流。

剛開始讓他跟別人簡單的打招呼就是擺擺手,到後來會說“你好、再見”等,慢慢會自己去跟小朋友溝通交換玩具,其實這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開始也會觀察,會慢熱,會不開口,但是多鼓勵,慢慢的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記得孩子第一次自己去跟小朋友交換成功玩具的時候,她也非常開心有成就感,之後想要玩什麼都會自己主動過去溝通。

戶外活動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讓孩子處於一個非常好的語言環境,慢慢的都會嘗試開口說話的,家長多鼓勵就好,從跟別人打招呼開始吧。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3.讀繪本

從孩子小月齡那時候給她們看黑白卡,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給他們看簡單的圖片,讀故事,也讓她們自己去翻翻,當然那時候基本會放到嘴裡去咬。

但是到一歲的時候孩子們就非常喜歡聽大人讀繪本了,從開始的只能聽一兩頁到現在兩歲多點,連著聽完幾本事不成問題,只要一有空就會拿一堆書來讓你講。

這是特別好的語言刺激,因為你會發現,孩子慢慢的都會把書中涉及到的詞語等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所以,真的建議家長們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時間少就每天少讀一點,但要堅持。這不僅能刺激孩子說話,還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等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4.親子游戲

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陳幗眉教授曾經說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就是跟孩子做親子游戲。”

因為遊戲會影響寶寶的社會行為、認知和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通過遊戲,孩子在語言、合作和解決問題等方面變得更加成熟。

寶寶可以通過遊戲來學習怎麼發音、表達和交流。還可以在遊戲中教孩子指認物品,這些都能幫助孩子提升語言的能力。

像我們家每天都會有半小時跟孩子的遊戲時間,遊戲呢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比如促進精細動作的,大運動發展相關的,也可以有一些語言相關的。比如常玩兒的躲貓貓、過家家,跟孩子一起唱有韻律的童謠,他不會說的時候媽媽就唱給她聽,會說了就鼓勵他一起唱。

所以,家長動起來,親子游戲不僅能促進孩子語言發展,也是跟孩子建立親密鏈接非常好的紐帶。孩子的很多認知都是來自於遊戲呢。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5.多放手,讓孩子自由表達

比如孩子用手指水杯想要喝水,你可以問她:“是不是想要喝水啊?”可以鼓勵他說:“寶寶要喝水可以跟媽媽說,我想喝水。”而不是馬上就跑去倒了水給孩子。

孩子即使有很多時候表達的不正確也不要總指出她的錯誤,比如有個階段孩子會分不清你我他,經常會說:“抱抱你”實際是想說“抱抱我”,這時候呢不要說比說得不對,就直接說:“你想讓媽媽抱抱你啊?”就好了,多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孩子慢慢發展自然而然就會分清了,重要的是先得多說,說對誰錯都沒關係。

寶寶不開口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正確引導,早產寶寶都能早說話

孩子說話確實有早有晚,但是我始終認為這跟家長的努力也分不開,你輸入的越多才會輸出。

就像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說有個小孩生下來就是被狼養大的,他長大後也只會狼叫不會說話。

孩子就是這樣,你給他放在什麼環境他就會長成什麼樣子的。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