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薑還是老的辣,這句古訓,在職場上並不適用了

最近,一個調查顯示:受訪者中,工作10年以上,月薪過萬人數比例僅為22.44%

換句話說,近8成受訪者工作10年,月薪沒過萬!!!


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扎心的是,不少90後的評論是這樣的:


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工作10年的叔叔阿姨們暴雨哭泣

不過,摩碼君覺得,這個“平均數值”意義並不大

比如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0.8平方米,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報告,我國家庭的戶均人數為3.02

兩者一結合,我國平均每戶家庭的居住面積約為123.2平米......



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最近跟父母聊天,他們跟我說:你們就是趕上了好時代,我們那時候哪有這種新興行業,工資一個比一個高,工作沒兩年,工資就過萬,這在我們當時,想都不敢想。我要是現在年輕30歲,肯定比你們乾的好!賺得多!

沒錯,時代在變化,現在90後的月薪可能比工作10年的人賺的還要多,但試想10年、20年、30年後,自己是不是也會被後來者趕超,被拍死在沙灘上呢?

為防止這種現象出現,就需要加快自己財富積累的步伐了

不過,除了工資之外,如何加快財富積累?甚至賺另外一筆收入呢?


有人覺得自己賺的都是小錢,花的都是碎錢,沒有必要記賬,麻煩又耽誤時間

但,即使你每個月只有幾千塊的收入,也要合理規劃自己資金,養成記賬和做預算的好習慣

你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記賬:

固定支出:日常開支(衣食住行類),房貸或房租等;

不固定支出:人情應酬,保險理財等;

生活備用金:“打死不動用”的款項,即“意外救命錢”,必須保證隨時都能取出使用

記賬只是一種方式,可以讓你清晰直觀看到每一筆收入的來源和開支的去向,優化自己花錢的領域和比例,併成為選擇合適理財產品期限的參考數據


隨著大部分人對理財觀念的重新樹立,理財是一件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情,已經慢慢成為陳舊的觀念了,不管錢多錢少,都願意拿出來理財賺收益

在公元前農耕社會的一本古書《塔木德》就有過這樣經典的記載——

每個人把自己的資產分為3部分:1/3投資於土地,1/3投資於商業,另外1/3作為現金儲備

在綜合考慮家庭收支結構的前提下,把部分閒散資金用於理財,很符合現代人的理財觀

普通的工薪階級,更需要增強理財觀念,強制儲蓄,每月將到手的工資先進行儲蓄,再進行花銷分配


我辛苦工作10年,月薪卻不如新來的


富人和窮人在收入與支出上面的差距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是富二代或拆二代,因此理財是必學技能之一,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後,更需要花時間學習和管理理財。選擇一家靠譜的平臺,持之以恆進行理財,讓你的財富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才能在不斷變化的時代潮流中,不慌不忙,慢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