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熱情有限。

抱歉,熱情有限。

文 / 姑姑

01

不太會表達愛意。

早幾年看親子類真人秀,get不到裡面的相處模式,一口一句我愛你,孩子離了爸,哭得不行,孩子犯了錯,又是鼓勵,又是耐心講道理,隨便一個鏡頭,不是親吻就是擁抱,總體展現出來的親子關係溫情又膩歪。

沒那個體驗,代入不了那個情境。

記憶中的我從沒親過爸媽,也沒聽過他們說我愛你,小時候總一個人待著,心裡其實沒多大起伏,也沒太多不適應的,不哭不鬧,留口飯吃就行。

見面少,溝通自然也少。

再加上我爸性子急,不會和我細講道理,嘴毒,只喜歡否定我,從不鼓勵,犯了錯,直接罵,沒犯錯,也罵。

幫他幹活,沒幹好,幹慢了,都會罵,說我傻。

打擊多了,有了條件反射,我爸一喊,我就害怕,讓我幫忙找東西,我就慌張,怕自己找慢了,又會被罵,又會拿來作比較,又會讓他不開心,又會讓他不喜歡我。

02

其實他也挺疼我的,好吃好玩的,都會單獨給我留一份,但脾氣壞,嘴上不饒人。

然後我就養成了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看人臉色的習慣,從來不會向父母講自己的訴求,覺得說了也沒人聽,反正都是否決,不如不說,藏著掖著,還能給自己留點臉面。

時間長了,情感上的那套東西就越來越生疏,習慣了各司其職的關係,你做家裡的父親,她做家裡的母親,我做家裡的女兒。

“責任和穩定大於愛。”

我不太表達愛,只從責任上做個好女兒。

和父母相處,過節過生日,送禮物,生病不舒服,買藥帶他們看醫生,每週一次電話問候,看到好的東西給他們捎一份,碰到他們喜歡的會馬上帶回家。

03

或許是年紀大了,人就會缺乏安全感,總想抓到點什麼來證明子女的愛。

所以我媽時常給我打視頻電話,冬天手指凍傷了,會抬起手,在視頻裡一點一點分析她的傷口。

這個時候,我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我已經習慣在背後給她買好藥寄過去,完全不適應面對面的關心。

我看著她的手,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我該怎麼表達?在她期待的眼神中,我像個直男,乾癟地讓她多喝熱水。

我們母女真的很像,她也不擅長安慰,小時候我有一次被水泥板磨傷了,流了一腿的血,哭著走回家,把傷口亮出來,試圖尋求安慰。

她也像個直男,乾癟地把我丟進醫院,告訴我要堅強,不要哭,就去工作了。

所以我也對她說堅強點?想想有點好笑,又顯得不孝順。

我只能努力牽動自己僵硬的嘴角,乾笑兩聲,然後轉移話題,問她想吃點什麼。

她看我反應不強烈,又問:你愛不愛媽媽?你都不心疼嗎?

當下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被女友質問愛不愛的渣男,想不通本來相處好好的,怎麼突然來了這一出。

“心疼啊,可是現在不是上藥更重要嗎?”

掛電話前,她顯然有點失落,我又開始自責,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突然像炮仗一樣,噼裡啪啦地說愛,晃過神又覺得實在尷尬,企圖以一種口齒不清的音節糊弄過去。

我媽眼睛一亮,抓住機會,讓我多說幾句。

說個鬼哦。

“多喝熱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