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讓鄉村教學點實現“小而美”

教育觀察:讓鄉村教學點實現“小而美”

教育觀察:讓鄉村教學點實現“小而美”

教育觀察:讓鄉村教學點實現“小而美”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步伐加快,城鄉基礎教育出現了許多新的現象和問題。農村學校生源減少,農村學生進城讀書增多,城市學校生源暴漲,出現了“農村空、城市擠”的現象。現在,隨著國家對基礎教育的投資加大,應該說,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辦學硬件上的差距已經不大了,差距關鍵表現在辦學軟件(如師資力量、教育管理水平等)上。

過去,隨著學生生源的減少,許多鄉鎮農村為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紛紛實行“撤點並校“,這樣雖然集約了有效的教育資源,但也給一些農村特別偏遠地區的學生家庭增加了讀書成本和負擔,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說明盲目一窩蜂“撤點並校”一刀切是不合適的。相信,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出臺,再過七八年,農村生源又會上漲。所以,鄉村保留一些鄉村教學點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偏遠地區。目前,“地位低、經費少、師資缺、質量差等問題已成為鄉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早年,已經有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懇請國家加強農村教學點建設,打通我國鄉村義務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最後一公里”。

委員們表示,農村教學點並不是我國獨有的辦學形式,在印度人口分散的偏遠農村地區,單一教師學校的比例為31%。美國曾經有成千上萬所“一師一校”小學,現在仍有463所。委員們認為,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看,要高度重視農村教學點的發展價值,採取強有力措施方能破解教學點發展困局,實現農村教學點從“小而差”到“小而美”的蛻變。委員們建議:政府應賦予農村教學點獨立的合法身份,將農村教學點發展納入國家教育統計指標,納入地方教育發展規劃。賦予農村教學點獨立的經費核算權,保留農村教學點獨立的賬戶,防止教學點經費被挪用和擠佔。要切切實實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觀察:讓鄉村教學點實現“小而美”

教育觀察:讓鄉村教學點實現“小而美”

振興農村教學點應採取“科學定位、分類發展”的政策,對需要關閉、過渡期保留和永久保留的教學點分別實施配套政策,同時在小班化教學、學校文化建設、鄉土特色課程開發、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和家校合作等方面給予專項經費支持。“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薄改工程”、“校安工程”等項目應涵蓋農村教學點,確保每一所學校,無論學生人數多少,都是安全、穩固的學校。 實行“基數+補助”的農村教學點公用經費撥款模式,以學校生存對資金最低需求為基數,加上體現學生需求、教師需求的綜合補助,滿足農村教學點差異化需求。

實施傾斜性的師資政策,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教學點任教。如大幅提升農村教學點教師收入水平,在優秀師資的配置上劃定一定比例,優先保障農村教學點的需求,強化對農村教學點教師的在職培訓,推廣並完善“聯校走教”、“強弱捆綁”等模式。切實加強鄉村中小學師資力量。

繼續大力實施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構建“虛實結合”的數字學校;給予專項經費支持,實施全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依託國家數字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農村教學點積極開展“一課一名師”、“一師一優課”、“優課優資源”等資源創建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