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有些人接觸烘焙後常有一些疑惑:

烘焙百分比到底是什麼鬼?

配方中的茶匙是要稱多少克?

烤箱溫度好像不準怎麼辦?

……

諸如此類的疑惑還有很多,而這些都涉及到烘焙至關重要的「數學」問題。

無論是準備材料、製作麵糰、等待發酵甚至是最後烘烤,在烘焙中的每一個步驟我們幾乎都離不開數字,重量、時間、溫度……一個小小的數字變量都在影響著最終成品。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烘焙是一門講究精準的科學,想要做好烘焙,那麼下面這些「數學」你不得不搞懂!

01計量問題

拿到一個配方,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將材料備好。如果沒有精準的計量儀器,很可能每個人稱出來的材料重量/體積不一樣,從而導致同一個配方做出來的產品都有所偏差。

我們常用的計量工具就有電子秤、量勺和量杯。在使用時,我們要注意電子秤要去皮(除外包裝及容器的重量),看量杯刻度時平行看液體的凹液麵最低處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在配方中,我們通常會用克(g)或者毫升(ml)來註明所需的量,也有不少的配方中會用到茶匙(teaspoon)、湯匙(tablespoon)或是杯(cup)等作為計量單位。

量勺和量杯可以進行換算: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1tsp(茶匙/小勺)=5ml(毫升)

1Tbsp(湯匙/大勺)=15ml(毫升)

1cup(杯)≈250ml(毫升)

日式1cup(杯)=200ml(毫升)

而同樣是一茶匙,材料根據體積和質量的不同,重量(g)都會有所差異(下面表格僅供參考)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02溫度&時間

溫度和時間在烘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溫度和時間的變動會直接影響產品的最後成型。比如製作一個麵包,我們不僅要控制它的發酵溫度和溼度,還要控制它的發酵時間和烘烤時間。

一般溫度會使用華氏度(℉)或是攝氏度(℃),兩者的換算關係為:

F=C×1.8+32

C=(F-32)÷1.8

舉個例子:0℃=(0×1.8+32)℉=32℉

在烘焙的不同階段和步驟中,我們所使用的溫度計也不一樣。比如在測試室溫時,會使用溫溼度計;在測試麵糰溫度或其它材料溫度時,會使用針型溫度計;在烤箱烘烤時,要知道自己烤箱的實際溫度,就會用到烤箱溫度計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在時間把控上,我們就需要用到計時器,但要尤其注意的是,時間在很多時候只是作為重要的參考,實際會受到模具、溫度、材料等不同,所需的發酵時間、烘烤時間不同,最終要配合實際的狀態進行判斷。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03烘焙百分比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麵包配方上沒有標明實際克數,取而代之是使用百分率(%)的標識,它們使用的就是「烘焙百分比」。

它不以材料總和計量為100%,而是以配方中麵粉的重量為100%,而其他材料的百分比則是相對於麵粉比例的表示方法。比如麵粉是100%,砂糖則有可能是5%,鹽2%……

之前我們有具體講解烘焙百分比

☟直接戳下圖認真再學習一遍☟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04換算問題

除了最開始講的量勺量杯等計量的換算,烘焙中還涉及到模具尺寸比例換算、常用材料換算等數學問題。

當自己現有的蛋糕模型和配方要求尺寸不一樣時,我們就要根據蛋糕不同模型採用不同的換算方式,換算出適合模具的配方量: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想要提升你的烘焙數學技能,公眾號後臺對話框回覆【模具換算】直接可以學習哦~

某些常用的原材料,也可以用其他作用功效相近的材料替換。

比如吉利丁粉跟吉利丁片的使用量基本一樣,可以根據原配方等量兌換即可,5克的吉利丁片直接用5克的吉利丁粉替換。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小蘇打和泡打粉的功效比較接近,通常情況下兩者可以相互替代,而小蘇打的發酵強度大約是泡打粉的3倍,即1g的小蘇打可用3g的泡打粉等量替換。

收好了!這些烘焙數學知識幫你避開88%的失敗!

數學無時無刻滲入在烘焙裡

當我們瞭解並弄懂它們就能事半功倍

學生時代逃過了數學的魔爪

現在做烘焙的你還是逃不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