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河岸邊紅棗香

  臨縣位於黃河中游晉西黃土高原,是革命老區、資源富區、貧困山區,全縣農業資源豐富,尤以盛產優質紅棗聞名,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

湫河岸邊紅棗香

  據《臨縣誌》記載,紅棗種植在臨縣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境內古棗樹居多且保存有世界上少之又少的棗樹化石。臨縣紅棗經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鑑定,含有15種氨基酸、11種微量元素以及硒元素與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

湫河岸邊紅棗香

  臨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積溫高,晝夜溫差大,土壤多為沙土、沙壤土,氣候、土壤非常適宜紅棗樹生長。這裡生長的紅棗純綠色、無汙染,2013年,臨縣紅棗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與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用悠久的種植歷史與科研機構的營養成分檢測數據說話,臨縣紅棗是藥食兩用的健康營養食品。特別是富含具有抗癌保健作用的環磷酸腺苷。目前,全縣紅棗種植面積82萬畝,其中有機紅棗林10萬畝,遍佈全縣23個鄉鎮470個行政村,正常年景產量3.6億斤,是全國紅棗主產區;臨縣紅棗遠銷全國各地,是全國紅棗重點加工銷售區,紅棗經紀人3000多名。紅棗加工企業74戶,紅棗專業合作社115個,年加工紅棗1億公斤。2013年臨縣紅棗通過了國家農業部、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有馳名商標“天淵”、著名商標“晉奧華”。“臨縣紅棗,‘棗’吃棗知道”,中央電視臺的這句廣告語更是讓臨縣紅棗享譽全球。

湫河岸邊紅棗香

  近年來,臨縣縣委、縣政府圍繞打贏“紅棗保衛戰”,大力實施紅棗品牌發展戰略,發佈了“臨縣紅棗”公共品牌,設立了“紅棗院士專家工作站”,出臺了支持紅棗產業發展15項優惠政策,實施紅棗提質增效、紅棗標準化管理,支持紅棗等農特產品建設電商運營平臺,初步形成了“生產有基地、加工有龍頭、銷售有網絡”的紅棗產業化發展新格局,有力推進了紅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