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胡雪巖生於1823 年,卒於1885 年,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人,幼年時候,家境十分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但胡雪巖貧不夭志,少年時即表現出誠信不貪的品德。有一次給東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盡是白花花的銀子。他把牛拴在路邊吃草,將包袱藏起來,然後坐在路邊等待失主。幾個時辰後,失主慌慌張張地找了來,胡雪巖問清情況後,從路邊草叢中將包袱取出交還給失主。這位失主原是杭州的大客商,不久,他又來到績溪,把胡雪巖帶到杭州學生意去了。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胡雪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謀私利,加上他膽大心細,自信誠實,很快從一個小夥計一躍而成為阜康錢莊的老闆,再躍而成為徽商巨頭。咸豐十一年(1861 年),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食接濟清軍,獲得左宗棠的信賴,被委任為總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餉,使阜康錢莊大獲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初在杭州城“仁德錢莊”做跑街,後因擅自借錢給官兵被開除後在湖州買賣糧食為生,後在杭州設銀號,又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 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為左宗棠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 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兩千萬兩以上,是當時的“中國首富”。獲得慈禧親授的紅頂戴和黃馬褂,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人!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白手起家

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幹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夥計。正是在這一時期,胡雪巖靠患難知交王有齡的幫助,一躍而成為杭州一富。

王有齡,字英九,號雪軒,福建侯官人。在道光年間,王有齡捐了浙江鹽運使,但無錢進京。胡雪巖慧眼識珠,認定其前途不凡,便資助了王有齡五百兩銀子,叫王有齡速速進京混個官職。後來王有齡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經其推薦到浙江巡撫門下,當了糧臺總辦。王有齡發跡後並未忘記當年胡雪巖知遇之恩,於是資助胡雪巖自開錢莊,號為阜康。隨著王有齡的不斷高升,胡雪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錢莊外,還開起了許多的店鋪。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庚申之變成為胡雪巖大發展的起點。在庚申之變中,胡雪巖處變不驚,暗中與軍界搭上了鉤,大量的募兵經費存於他的錢莊中,後來又被王有齡委以辦糧械、綜理槽運等重任,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咸豐十一年(1861 年)十一月,太平軍攻杭州,光墉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委胡雪巖為總管,主持全省錢糧、軍餉,因此阜康錢莊獲利頗豐。京內外諸公無不以阜康為外庫,寄存無算。他還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採運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經 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獲得大量回傭。他還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操縱市場、壟斷金融。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亦官亦商

胡雪巖之所以可以迅速倔起,除了得益於王有齡之外,另一個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人就是左宗棠。1862 年,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經曾國藩保薦,左宗棠繼任浙江巡撫一職。左宗棠掌管的部門在安徽時晌項已欠近五個月,餓死及戰死者眾多。此番進兵浙江,糧餉短缺等問題依然困擾著左宗棠,令他苦惱無比。急於尋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巖又緊緊地抓住了這次機會:他雪中送炭,在戰爭環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內籌齊十萬石糧食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宗棠的賞識並被委

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的信任後,胡雪巖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來於寧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間。他在經辦糧臺轉運、接濟軍需物資之餘,還緊緊抓住與外國人交往的機會,結識外國軍官,為左宗棠訓練了千餘人、全部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這支軍隊曾經與清軍聯合進攻過寧波、奉化、紹興等地。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胡雪巖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職期間,胡雪巖管理賑撫局的事務。他設立了粥廠、善堂、義墊,修復名寺古剎,收鹼了數十萬具暴骸;恢復了因戰亂而一度終止的牛車,方便了百姓;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後財政危機等事務。胡雪巖因此名聲大振,信譽度也大大的提高。這樣,財源滾滾來也就不在話下了。自清軍攻取浙江後,大小將官將所掠之物不論大小,全數存在胡雪巖的錢莊中。胡雪巖以此為資本,從胡雪巖: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事貿易活動,在各市鎮設立商號,利潤頗豐,短短几年,家產己超過千萬兩。

晚清時期著名的洋務運動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發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國戰爭中,認識到了西方先進軍事技術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學習、自強禦侮,但由於他們的特殊身份,不便與外國人打交道。這樣,與左宗棠聯繫極為密切,諸通華洋事務的胡雪巖在洋務運動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協助左宗棠創辦了福州船政局、甘肅織呢總局;幫助左宗棠引進機器,用西洋新機器開鑿徑河。毫不誇張地說,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著胡雪巖極大的功勞。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協辦船政

同治五年(1866 年),朝廷批准了左宗棠的奏摺,命其在福建馬尾主持興辦船廠,監造輪船。胡雪巖找來法國的技師,協助左宗棠籌建船廠。但就在船廠剛剛動工不久,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薦江西巡府沈葆楨任船政大臣,一面又竭力推薦胡雪巖協助料理船政的一切具體事務。

同治八年(1869 年)秋船廠的第一艘輪船“萬年清”號下水成功。這艘輪船從馬尾試航一直行駛到達天津港,當人們首次看到中國自己製造的輪船時,萬眾歡騰,盛況空前,連洋人也深感驚奇。同治十年(1871年)初,“鎮海”號兵輪又下水成功。遠在邊陲的左宗棠得知這些消息,特別寫信給胡雪巖:“閩局各事日見精進,輪船無須外國匠師,此是好消息……閣下創議之功偉矣。見在學徒匠日見精進,美不勝收,駕駛之人亦易選擇,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國一大轉機,由貧弱而富強,實基於此。”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功成名就

作為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巖叱詫商場,寫盡人間風流。更令後人稱道的是,他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眾多義舉,在贏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黃馬褂加身的同時,亦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在他的這些義舉中,胡慶餘堂藥號的開辦,尤為後人們所稱道。

至同治十一年(1872 年)阜康錢莊支店達20 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 萬餘兩,田地萬畝。由於輔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是一個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籌設胡慶餘堂雪記國藥號,光緒二年(1876 年)於杭州湧金門外購地10 餘畝建成膠廠。胡慶餘堂雪記藥號,以一個熟藥局為基礎,重金聘請浙江名醫,收集古方,總結經驗,選配出丸散膏丹及膠露油酒的驗方400 餘個,精製成藥,便於攜帶和服用。其時,戰爭頻仍,疫癘流行,“胡氏闢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等藥品備受歡迎。此後,胡雪巖親書“戒欺”字匾,教誡職工“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及“採辦務真,修制務精”。其所用的藥材,直接向產地選購,並自設養鹿園。且招牌為“真不二價”,胡慶餘堂現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全面配製中成藥的國藥號,飲譽中外,對中國醫藥事業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被譽為“江南藥王”。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光緒八年(1882 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 萬兩銀子,生絲價格日跌,據他觀察,主要原因是華商各自為戰,被洋人控制了價格權,胡雪巖高調坐莊。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佔據上風。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就是中法戰爭爆發,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事已如此,胡雪巖已無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賤賣,虧耗1000 萬兩銀子,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十一月,各地商號倒閉,家產變賣,胡慶餘堂易主,宣告關門倒閉。接著,慈禧太后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胡雪巖遣散姬妾僕從,姬妾僕從寧死都不離開胡雪巖,他的棺木埋於杭州西郊鸕鷀嶺下的亂石堆中。1921 年紗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給亂墳堆裡的胡雪巖一個遲到了30 年的告慰。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胡慶餘堂

胡慶餘堂在1880 年時,資本達到二百八十萬兩銀子,與北京的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南北相輝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之稱。而胡雪巖,胡慶餘堂的創辦者,也因其不恥下問、勇於探索,以一個錢莊出身、不熟悉藥業的人在中國藥業史上寫下了光彩奪目的一筆,使胡雪巖的聲名不被時間所沖淡。這也算是善有善報吧!

除了創辦胡慶餘堂以懸壺濟世的義舉之外,胡雪巖還為左宗棠的西征舉借洋款,為左宗棠成功收復新疆,結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蠻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又書寫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筆。

1866 年,左宗棠由閩浙總督調任陝甘總督,奉命出關西征。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西征軍經費雖然由各省共同籌集,但為數不多,且經常拖欠。為解決經費問題,左宗棠只好奏請借洋款救急。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自然,具體經辦借洋款事務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巖的肩上。胡雪巖通過在上海匯豐銀行任幫辦一職的朋友古應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國渣打銀行借款。胡雪巖與該銀行經理首次面談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結果不歡而散。後來在胡雪巖的精心策劃下,自稱中國通的渣打銀行駐中國地區總經理被收拾得服服貼貼,雙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償還方式等細節達成一致。胡雪巖為西征籌得了第一筆借款。此後,為幫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巖先後六次向洋人借款,累計金額為一千八百七十萬兩白銀,而利息至少佔總數的一半,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高利貸。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一借款舉動是值得的。

當然,圖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巖也無法脫俗,他浮報了利率,利用借貸款實付利息與應付利息之間的差額,吃了“回扣”。但總的來說,在當時西征大軍欠缺糧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艱難時刻,胡雪巖能夠挺身而出,不辭勞苦擔負起籌借洋款的重任,協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還是表現了他的愛國之情。雖然,我們常常把奸字與商字連在一起,甚至更有無商不奸一說,但就事實而論,生意場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巖算得上其中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後,他並未忘記家鄉百姓,為杭州百姓做了許多義舉。他開設錢塘江義渡,方便了上八府與下三府的聯繫,並設船,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還極其熱心於慈善事業,樂善好施,多次向直隸、陝西、河南、山西等澇旱地區捐款賑災。到1878年,除了胡雪巖捐運給西征軍的藥材外,他向各地捐贈的賑災款估計已達二十萬兩白銀。更鮮為人知的是,在轟動朝野的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聲譽活動京官,贊助錢財,為此案最終昭雪立下了汗馬功勞,並藉此案使他的義聲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還兩度赴日本,高價購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國文物。從這一切舉動中可見他行俠仗義的仁厚之心和一顆拳拳愛國之心。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慘然離世

古語有云:福兮禍之所伏。胡雪巖在商場馳騁多年,靠官府後臺,一步步走向事業的頂峰,風光無限,但其最終的失敗,卻也是由官場後臺的坍倒和官場的傾軋所致。胡雪巖雖為商人,但他的發跡以及鼎盛與政界要人的庇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胡雪巖緊緊把握住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齡開錢莊,又以左宗棠為靠山創辦胡慶餘堂,為西征籌借洋款,恢復因戰事而終止的牛車,為百姓、為國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從而一步步走向事業的巔峰。

作為一名商人,他被御賜二品頂戴,被賞黃馬褂,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但就是這樣一位己名利雙收、事業有成的人,卻在幾天之內垮掉了,他的事業也隨之走到了盡頭。胡雪巖生意的失敗是由於他野心過大,急於擴充,出現決策性失誤,試圖壟斷江浙生絲生意出口從而激怒洋商,生絲銷不動使錢莊因缺乏流動資金而被擠兌,致使其經營的生絲鋪、公濟典當、胡慶餘堂等紛紛關閉。但導致胡生意失敗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敵人的打擊。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胡雪巖雖聰明一世,與官場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卻因為不諳官理、剛愎自用、不懂變通而成為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成為李鴻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實在令人為之扼腕嘆惜。導致胡雪巖資金鍊斷裂的,還有號稱“洞庭山幫”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買辦的締造者,他為匯豐銀行工作。胡雪巖陷入的是國外金融資本勢力和國內金融買辦勢力的內外夾擊,其失敗在戰略上早已無可挽回。

胡雪巖破產之後,把所有的姨太太都叫到他跟前,每人給了幾百兩的銀子,讓她們另找歸宿。同時他也把債主們劃了三個等級,有權的、當官的為一等——這些人得罪不起;生活過得貧困的,每月只有幾銀子的為三等。最後就是二等了,他們的銀子每月一百兩,同時他們也不愁用這些銀子過日子,可還可不還;留在胡雪巖身邊的,除了正房還有一個九姨太,為什麼留下九姨太呢? 九同“久”一個音,預意長長久久。靠著胡慶餘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巖淒涼地度過了他的晚年,於光緒十一年 ( 公元1885 年),黯然離世。

顯赫一時的一代豪商胡雪巖,終於一貧如洗。他曾經擁有的萬貫家財和浮華一生,都沒能給後人留下基業與嚮往。倒是他精心創下的胡慶餘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價”的優良傳統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世人都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可是到底學他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