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父母花了一輩子的積蓄為兒子付完了城裡的首付,如果將來兒子不孝順,他們值得嗎?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現在農民如果在城裡給兒子買樓房,確實付首付有錢,幾乎用掉了父母一生的積蓄。

至於說將來兒子不孝順,這樣做值不值得?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會考慮這種問題。更不會因為,怕兒子將來不孝順,就放棄現在應該做的一些事。請問那一個父母,為兒女做事考慮過值不值得!哪一個父母,為兒女做事,是為了得到回報!

作為父母撫養子女,是他們的責任,為兒女做事無怨無悔。

反過來父母老了,子女贍養老人,更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父母辛苦一生都是為了兒女,兒女更應該,讓父母有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不可否認,確實有少數兒女,對父母不孝順,甚至虐待老人。這樣的人,會受到社會的譴責,法律的制裁,自己的良心也不安。我希望,這樣的人及時悔改,應該給自己的兒女做一個好榜樣,否則將來自己也會深受其害!

祝所有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其他想法的朋友,請說出來,在評論區給大家分享。

謝謝關注,期待您的評論。





農民身邊事


為給孩子買房,結婚而付出大半輩子甚至一輩子積蓄的父母,無論城裡農村比比皆是。父母的付出都是無私的。他們的付出是不計回報的,他們但求子女能夫妻和睦,生活幸福美滿,家庭興旺發達就滿足了。

而對於子女孝順不孝順的問題,其實是有家庭傳承,會有遺傳的。若作為父母的你,本身是位孝子,那末你不必擔心小孩不孝。你們待長輩的一言一行早就被你的子女銘記在心,他們也會像你們一樣孝敬你們的。若你們對老人也是不孝之人,那就很難說了,因為自己是沒良心的,你有什麼理由要你的子女對你有良心。這隻能怪你自己的言傳身教了。

過去有個不孝兒子的父親就對他孫兒說過:“不怪我兒不孝順,但願我孫像我兒。”家教是有傳承的。這就像俗話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所以給孩子買房是普遍現象。孩子不孝還是先從自身找原因。希望大家都是敬老愛幼的家庭。年輕人要學會感恩,也要給你們的後代樹立一個好榜樣。


山上人279


給兒子拿了首付,心裡舒服多了,這就是每個老農民省吃儉用把錢拿出去的心情,沒有一點後悔的感覺。生了兒子,幹活就有幹勁了,看著他一天天長大,在怕冷怕熱關懷中上了小學,又上大學,總怕他吃不好穿不暖,要生活費總是多給一些,上完學結婚怕別人家笑話,東求西借也辦的儘量風光些。別讓兒子在岳母面前丟面子,只有把日孑過得緊巴點了。小兩口工作去城裡,又攀算給兒子攢首付錢了。.兒子雖然沒開口,做父母心中是有數的。農村這幾年收入低,但只有更加努力起早貪黑了,等把首付款交到兒子手裡的時候,心算稍微鬆懈幾天了。也確實累了,但從沒想到有什麼回報,因為我們還乾的動,兒子孝不孝道都是自已說出去的。禮儀出於富足,我想信如兒子他們真有錢了不會不管我們的,就是真不孝,我們也不說,說了也無濟事,更會增加煩腦。錢花在兒子身上了,不會後悔,也不能後悔!


老俠客79557916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問一句天底下有哪個父母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在農村家庭如果有一個兒子長大了快要結婚了,那麼這一件事就會被父母看成頭等大事來操辦,甚至不惜掛掉自己半輩子的所有積蓄。

農村的家庭現狀

現在在農村70年代到80年代的家庭裡兄弟姐妹們特別多,90年代的農村家庭基本都是每家一兒一女,到了現在這個年代一家一個子女的特別多,所以現在農村的父母對待自己的子女那可真是全心全意的付出。


無論是農村父母還是城市父母對待自己的子女都是一樣的。

農村父母

大多數農村的父母都是在家裡不辭辛苦的種著那幾畝田地,一年到頭如果風調雨順了可以收穫的多一些,如果遇到不好的年成那可真是減產啊。

本來農村父母在家種地一年也存不上什麼錢,好一點的可以存5000元,不好的根本就存不上錢,父母這麼辛苦為了什麼,還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子女能夠過上好日子,過上餓不著的生活。


農村都說養兒能防老

兒子成家以後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了,但是現在的生活都是兒子在外買房父母拿首付成了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其實這樣想想對嗎,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畢竟自己長大成年了,自己也應該成就事業孝敬父母才是。

而不是成年了還讓父母為你操心,就像問題當中的父母為兒子買房拿了自己一輩子的收入去做房子的首付,要知道這些錢都是血汗錢啊,都是一點一點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啊。


所以我們要善待自己的父母,讓二老以你驕傲,如果到時孩子真的不懂得孝順,我認為做父母的這樣無私的付出真的不值。


紀錄鄉土


父母都是深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的愛都是無私的。作為父母他們別說給自己孩子在城裡買房花盡全部積蓄,有好多農村父母為了給孩子在城裡買房已是債臺高築了。

當父母的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心甘情願。假如他們知道孩子將來是個不孝子,他們該怎麼做還會怎麼做,該怎麼樣付出還是怎麼樣付出。這就是父母。無論你犯了多大的錯誤,能原諒你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無論你在外地生活的是好與不好,天天惦記著你的永遠是父母。所以說父母們為了孩子,一輩子任勞任怨。

中國是幾千年來的文明大國 ,在過去人們就講究百善孝為先。作為子女不管你生活的好與壞,忙與不忙,當父母年齡大了,人也老了。都應該對父母多儘儘孝心。抽時間多陪一下他們。父母為了孩子一輩子不容易。

這年頭,有的農村父母真的是要給孩子當一輩子牛馬。等孩子成家立業當父母的為孩子出力花錢不說,關鍵是得不到子女的好臉色。

最近我們村裡就有這種事情,老兩口今年都六十多了。前幾年兒子結婚,他們用大半輩子讚的全部積蓄給孩子在縣城首付買了一套房,結婚前又全款買了一輛車。這些年老兩口沒少遭罪到處掙錢給兒子還房貸。聽說這幾年房錢也給兒子掙足了,但是老兩口身體也累壞了,一身毛病。現在男的只能在家種地了,女的被兒子接到縣城裡給他看孩子。(去年剛生了個二胎)可能是因為老兩口不能在繼續外出給他們掙錢的原因,女的在兒子家不但要精心照顧孩子,還要照顧全家,什麼洗衣服做飯啥活都幹。這樣還經常被兒子訓,兒媳婦罵呢。

每次回村裡和平時關係不錯的村民談起此事就眼淚汪汪,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但是他們就這麼一個兒子沒辦法,只有繼續忍下去。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這樣的日子哪天能到頭?

既便孩子這麼不孝順,可是在父母心裡還是很疼愛自己孩子。為了孩子在苦在累也得忍著。像這種現象在農村算是及個別的,大部分人還是挺孝順父母。

父親是天,母親是地,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有父母在的每一天,你永遠都是一個孩子,有父母在永遠都有依靠。


凌宗金


父母為了子女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一切,這些都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父母不要有指望回報的想法,更不能期望太多的回報,

等父母老了,子女孝不孝順,那是子女的事,作為父母的也是沒有什麼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存夠養老錢,不要等著自己老了伸手找子女要錢,要來要不來,還是個未知數,再說了伸手要錢的滋味也不好受啊,還要看看孩子的臉色,更不能因為父母要錢,影響了兒子兒媳婦之間的感情,因為父母要錢的原因,導致兒子兒媳婦之間鬧矛盾吵架了或者鬧離婚,那樣的結果,父母就是罪人了,所以父母老了不能幫孩子,也不能拖累兒女!

父母要是老了,或者病的臥床不起,就去養老院吧,子女孝順,就把財產給孩子,不孝順,財產就給能照顧你的人了


懂你3868


(不論出身)的關點,

其實這個問題是普通性,也是大眾性,父母幸苦一輩子把所有的錢,在城裡買房給兒子付首付,怕將來兒子不孝順,這個事情也是有的,對父母來說是不會擔心的,

世上的每一位父母都是為了孩子,沒有孩子為父母,包括我們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就知道了,至於孝順、這個就看你家庭情況,如果你自己沒有對你的父母孝順,那你也別指望你的孩子孝順你,我們那裡有句古話:妹妹做鞋、姐姐有樣,

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做對自己父母不孝順的事,這就是因果報應吧!

也就不存在父母拿錢買房,買車,取媳婦,去擔心兒子將來不孝順,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多幹點,不要去拖累子女也是好啊?


不論出身


值不值得,咱誰也不知道,只有自己心裡有數,但我覺得,大多數都還是值得的,父母既然這樣做,這也算是作為父母的一個願望,一個想法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過的好,這就是大愛之中的養與孝

人世間的愛唯有父母之愛是無私的。不索取任何的費用匯報,他們從子女呱呱墜地到自己白髮蒼蒼悄然離去,在這期間,每時每刻,他們都想把自己最好的,給到子女,只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回過頭來為人子女,首先一定要自己努力拼搏,儘量少給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機會,少讓父母擔心,少給父母添麻煩,更應該努力付出,為父母付出,這是最基本的孝道。

我個人不提倡父母花盡畢生的積蓄,為子女買房或者是為子女做超出自己能力所承受範圍的任何事情,如果父母有能力另當別論,我經常見到有的父母 年邁體弱,還在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生病都捨不得花錢看,一家老小都為了買個房子,而苦苦掙扎,這就沒有必要。孩子長大,應該有他自己的立身之本和責任擔當,他也有奮鬥付出的義務和權利,父母不要包辦,在子女進入社會之前,父母應盡全力把精力財力花在培養子女上,進入社會之後,至於該承擔的一定讓子女承擔,我們沒有必要,總是操下一代的心,替下一代吃苦,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大合渝網


1.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只要稍微想一下,你就會恐懼那種父母不在後心裡空落落的感覺。

無論何時,在潛意識裡,父母都是守護我們心中最柔弱的那一方存在。

甚至我們在自己的伴侶面前都要表現出偽裝的堅強和樂觀,而只有在父母那我們會無條件的撒嬌甚至會無端的發小孩子脾氣,因為你知道世上只有他們會無條件的寬容你。

2.養兒防老的實質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這體現了中國人的特點:人不能自己為自己負責,需要別人為自己負責。但養兒防老在現代不是一個好工具。養兒防老之形成的原因是兩大傳統基石:戶口制度造就的穩定“家族制”和精神制度“孝道”。

3.現在的女方都是比較現實,結婚的基礎必須在城裡有套房,當父母的能怎麼樣,不可能看著孩子結不成婚。在苦在累也要湊錢買房。做兒子的希望能明白父母的這份苦心,哪天該你孝順時,你要做到你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祝:天下父母長命百歲,健健康康。


壹9捌7


這不能用值不值得去說事,但一定要去孝不孝順來說事。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們能過得幸福,因此,都會傾囊相助,甚至可以說是費盡心力!

但目前在農村,有一個很不樂觀的現象,就是自己買車,向父母要錢,自己買房,也向父母要錢,甚至生活開支都有向父母索要的。眾所周知,一個農村家庭能有多少收入來源,無非就是靠一點薄地,外出務工賺點而已,一年生活開支下來,還能剩下多少呢?有時家裡建築物得補補修修,這說是補修,但一用點錢就得過千上萬,生個病住個院就拮据了。

但即使如此,父母還是拼命的省下一些積蓄去支持孩子,就只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在父母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孩子有出息就再苦再累也值了!

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上並沒有多少的上進心,沒有多少的拼博精神,特別是農村裡一些孩子,本來就沒什麼能耐,還不肯去努力,把自己的將來,都依託在父母身上,一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姿態。

我在想的問題是:這樣的孩子會懂得感恩嗎?

也難怪有很多人在這樣叫苦:生活壓力大啊!甚至有一些把養老的問題推給社會,找一些“很有”道理的話去埋怨社會環境。卻沒有想過父母在年輕的時候生活壓力比現在要大得多!

有些人在這樣疑惑:為什麼農村七八十歲的人還下地幹農活?

我可以很明確的給一個答案:人都是有貪圖安逸的心,但為什麼老人了還要下地幹活?因為背後要供養一尊尊的活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