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逐渐成长为世界上经济、科技实力最强的大国。而经过二战的洗礼,又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的科技实力更是遥遥领先全世界。而我国由于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积贫积弱又遭逢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经济实力太差,科技就更谈不上了。然而经过共和国7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也取得了飞跃。此外,我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是什么呢?

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创天


该项科研成果叫做:KBBF晶体,中文名氟代硼铍酸钾晶体。是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能够将激光转化为史无前例的176纳米波长(深紫外)激光,从而可以制造出深紫外固体激光器。这个成果是中科院陈创天院士创造的。

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中国手握这项技术到底实用性在哪?估计广大媒体都可能没注意到,就是制造CPU所必须的光刻机!这个被誉为光学工业之花。深紫外激光就是人造激光光源中难得好光源,有了这样的光源对于精密加工测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加工精度更高,测量范围更准。因为绝大多数材料对于深紫外是不透过的,以至于要制造这套设备,单台造价成本就要上千万美元。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光刻机已经完成了所有部件的国产化工作并且通过了相关测试,这可以确保我们在32nm以下CPU技术领域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中国人的锲而不舍,终究把这个东西给做出来了。

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中国智造

陈创天院士从1965年开始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陈创天带领研究团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在国际上首先生研发出大尺寸KBBF晶体。2002年,陈创天研究组研制出新型晶体器件———氟硼铍酸钾棱镜耦合装置。中国最初向全世界的研究者开放提供KBBF晶体。到了2009年,中国意识到这种晶体的战略意义,随即停止对外出口。也就是说这项技术是中国独有的。2013年,我国又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我们不仅实现了中国制造,更实现了中国智造

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KBBF晶体

这项技术有多难呢?2016年2月,美国APC(先进光学晶体)公司网站宣布该公司与克莱门森大学合作,用15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氟代硼铍酸钾晶体(KBBF),这种激光晶体能够用于制造深紫外激光器。这一突破被美国人称之为战略级物质突破,全美别无它家!不少研究人员喜极而泣,终于拿下了中国人20年前的研究成果了。

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陈院士和杨振宁教授

然而,中国也在进步。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网站公布,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2015年8月,中国福建物构所发现新型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LSBO,其有望成为下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优秀候选材料。中国再次领先了。

KBBF晶体激光材料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陈创天院士因为突出的贡献屡屡获得大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也曾为陈院士颁奖。2013年8月14日,陈创天获得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之一——Laudise奖。这是中国科学家获得的首个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

中国院士的一项科研小成果,领先美国20年!至今追不上

大国重器

2018年10月31日,陈创天院士因病不幸去世。

陈院士是中国科技进步的代表人物。我们中国在追赶的路上越走越快。中国为登陆月球制定的“嫦娥计划”,中国高铁,中国华为和中兴的5G技术,基建技术等等都是中国在不断进步的明证。一句话:大国重器,为中国技术点赞。

本文未经作者授权任何其他平台不得抄袭本文,违者追究相关责任。欢迎大家订阅“米君说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