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多伊跟腱斷裂後的恢復前景如何?

痰盂


跟腱是人體最為粗壯的肌腱。對人體跳越、行走、站立等運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跟腱斷裂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診斷及治療,會產生跟腱攣縮,下蹲障礙、跛行等後遺症。

如果能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其實恢復還是很好的。 一般情況下跟腱斷裂後都要接受手術治療,進行跟腱重建。

跟腱斷裂的術後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中必須遵循跟腱癒合的病理生理機制,既要防止對未癒合的組織施加過度負荷,又要預防制動、廢用對已癒合組織的負面影響。

第一階段:1至2周

  • 戴夾板或穿帶鎖的鉸鏈式行走靴;

  • 使用柺杖,完全不負重;
  • 抬高患肢,活動足趾;
  • 鎮痛,術後首次複診時拆除縫線和夾板;
  • 切口完全癒合之前不得碰水。

第二階段:2至4周

  • 使用行走靴或者“拆除石膏”;

  • 使用柺杖,部分負重;
  • 抬高患肢,主動或輔助下主動活動足趾和踝關節;
  • 鎮痛,開始使用阻力小的彈力帶進行對抗蹠屈活動;
  • 3-4周開始水中慢跑,腳不觸地。

第三階段:5至8周

  • 脫離柺杖;

  • 繼續穿行走靴,並過度為帶有足跟墊的鞋子,夜間可使用夾板支具;
  • 穿彈力襪,繼續主動或輔助下主動活動,知道恢復至正常;

  • 停用鎮痛藥,增加彈力帶阻力繼續對抗訓練,BAPS和本體感覺訓練;
  • 水中慢跑,在齊胸深的水中走路游泳,開始固定的自行車訓練。

第四階段:8至12周

  • 過渡至完全負重行走;


  • 穿彈力襪,訓練背屈活動直至正常,必要時可進行輕柔的被動拉伸;
  • 水中行走,游泳,繼續練習自行車並增加阻力,步行。

好了,跟腱術後的恢復過程非常嚴格,建議去專業機構進行康復治療,以免錯失恢復的最佳時機。希望對您有用,祝假期愉快。

銳博康復陳博聞


什麼是跟腱?

跟腱的英文是Achilles(阿基里斯),就是希臘神話裡那個刀槍不入的戰神,只有傷害跟腱才能殺死他,所以在特洛伊之戰中,被特洛伊王子Paris殺害了。這是否預示著,跟腱是如此的脆弱嘛~

跟腱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之一,長約15cm,在比目魚肌,腓腸肌下端遊走的肌腱結構,止於股骨結。臨床上,體表測量和影像測量的算法不一樣,因為跟腱起始端位於肌肉之下,影像測量會更精準一些;一般認為肌腱影響彈跳能力,所以很多人說NBA球星跟腱長度,長於普通人。

對解剖結構不太瞭解的朋友,大體可以理解為,跟腱是小腿肚子底部到腳踝的這個範圍。

跟腱斷裂有哪些原因?

1.肌肉緊張

人在運動中,急停急轉彈跳,踝關節背伸20%-30%,發力蹠屈(腳背向小腿前靠攏,勾腳狀發力彈跳),此時跟腱處於緊張狀態,成為主要受力點,易發生斷裂。

2.血運不足

跟腱的血運分佈不均勻,中段血運明顯少於上下段,容易發生跟腱結構性缺血退變,進而發生撕裂,斷裂;這也是跟腱斷裂,多發生於跟腱止點上方2 ~6cm 的原因。

3.炎症誘因

急性跟腱斷裂患者很多合併跟腱炎及跟骨結節滑囊炎。在平時的運動中,因為過度磨損,會使跟腱產生輕微退變或局部小撕裂,在受力大的時候,就會容易產生完全的斷裂。就好像劉翔,一直有炎症舊傷,突然爆發用力時,跟腱就斷了。

總結:跟腱斷裂易發生於踝背伸位,急轉急停時,且多發於跟腱止點上方2 ~ 6 cm,有跟腱炎等病症的患者,要注意防範。

適應患者:局部凹陷斷端不清晰,跟腱仍有鏈接可以採用保守治療;斷裂時間大於14天,瘢痕組織脆弱的患者或合併糖尿病,毛囊炎等病症的患者,不太好進行手術處理,可以考慮保守治療。

適宜患者:比較年輕患者,對運動功能要求比較高,特別是運動員;或是跟腱斷裂位置低,或是長期跟腱炎有局部注射史的病人,建議手術縫合。

跟腱斷裂術後早期康復方案

CAOS(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循證指南顯示,跟腱斷裂的病人,早期負重對功能指標改善有明顯提升作用,可以讓患者儘早恢復到工作、運動、行走中。根據臨床研究表明,早期負重的病人比不負重的病人,在術後6周及6個月後,日常活動受限更少,功能指標恢復的更快。但12個月後,已經沒有明顯差異。

一般來說,術後2周內的患者,可以藉助支具或是石膏,限制背伸活動,進行保護性負重。當然要遵循醫囑,個性化診療,每個人能夠承受的訓練程度不同,不要盲目負重,造成再次斷裂。

而且,每個人的恢復結果因人而異,日後是否能恢復到沒斷裂前的彈跳能力,不能定論。所以這種傷病對運動員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清風計劃#


骨科張還添醫生


運動員受傷,鍛鍊很正常,他們的營養合運動的血管比一平長人大的多,血液循環也快,好的就快,如果用我家膏藥,接骨丹最多3次,1次10天左右,最好別冰敷,當然止血快也止痛了,但在活血化瘀很難達通


用戶6746178674072高


受傷是運動禁忌,特別是腳部受損是大忌


我是茶來泡我


不看好,跟腱撕裂對於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