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是醫生還是病人?

就是不要你


如果一定要說,在診療中,無可置疑患者是弱勢。

 

一是信息單向不透明。醫生了解病人的各種信息,而病人對自己的病情、診療的方案、包括醫生內心的利弊權衡都並不可能真正理解。雖然醫生有講解的義務,患者有決安的權力,但是都是極期有限的,僅僅基本保證了患者的知情權,而這種知情權並不足以完成患者的自我保護。對患者的保護還是依賴於醫療規範,而醫療規範的執行實際上處決於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主觀意願甚至會受到當時身體、心理狀況的影響。

二是在診療中,醫護人員實際上是做為一個整體、一個嚴密組織的機構站在患者前面。它因此有強大的服務力量,也因此對患者造成輾壓的優勢。我們常抱怨三分鐘見醫生三小時奔波排隊各種檢查,也常常傳出醫政科處理糾紛花樣百出,患者更是普遍不理解也不信任所謂的醫療鑑定。這都是患者一個人面對一個大機構的具體體驗。

 

話說回來,醫療鑑定除了誠意碰瓷,不然有什麼意義呢?這實際反映了醫患關係中患者處於弱勢的第三點,也是決定性的核心內容——診療的結果主要是由患者承擔的。醫療服務與其它服務不同,其服務結果對患者的嚴重程度一般都超出患者的承受範圍。

你到飯店吃飯,廚師煮砸了,沒關係,賠償與顧客的損失是可以基本對等的。一般比較不對等的也就是航班延誤了——但是診療關係中,患者承受的結果仍然遠高於此。

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反對討論患者還是醫者誰處弱勢。這種說法本身將醫患關係導於誤讀。在醫患之間,根本就不能援例一般服務行業,根本就無從談論強勢弱勢的問題。

你爭到了強勢,醫生弱到跪式服務、護士打針一針不見血就殺頭,可以了吧?但是解決患者的問題了嗎?

“健康所繫,生命相托”,這句常說的口號反映了醫患這種獨特的關係的本質。用弱勢或者強勢來解決前面所說的一個人面對一個組織、信息單向不透明等問題並不是一個好主意。跟醫者爭強勢的患者是愚蠢的。

 

誰強誰弱的討論本質上是在服務過程中爭奪主導權,但依賴的是人際交系、個體對個體的直接服務。而越是服務專業化、體系化,這種在擦皮鞋中才典型可見關係越弱。醫患關係則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角色轉化的一個典型。

我們正從原來服務業個體對個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到專業分工社會大協作之下必然的個體與機構、個體與規範的關係。想一想吃連鎖店,你跟KFC說多放點辣有意思嗎?

在這種服務業從個體關係向社會專業體系轉變中,有傳統道德過度、過快破壞的問題。大家不用直接負責了,那麼偷工減料等等就出來了,甚至用專業技術加三聚菁胺了。大家願意早餐去吃老街坊的小店就是這個原因。如何在現代服務業中重建人性是一個難題。

但我想強調的是,絕不是要回到過去老中醫街頭坐診一世口碑的醫患關係中。檢驗科的小醫生出了問題一樣能廢掉主任的武功,外科高手並不能解決術後恢復問題。在現代服務業中對人的具體信任並不能解決問題。

因而也決不是要在服務中回覆傳統道德。其實它之所以被破壞,根本上講是因為它並不適應當代社會,一個對孩子父親般感情和責任感的老師,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未必是好事,親戚借錢要寫借條今天也並不認為是不給面子。我們要做的是以新的社會規範為基礎重建新道德。

題外話:在這一點上我是覺得90後,00後,特別是從小離開農村、小鎮的年輕人,有著天然的道德優勢。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天然比農村中、小鎮中變老、可能來到了城市但仍然不習慣現代生活、現代理唸的50後、60後來說,天然地更道德。60後往前要不就是打司機打不讓座女生的壞老頭,要不最多不走人行道。70後和80後則在糾結,吵吵嚷嚷的多半也就是這一批人,電動車違章撞汽車非要跟你講小車弱勢、孩子被老師罰會依法索賠……

 

怎麼建立一個更好的,不是單方臆語的醫患關係,與怎麼建立新的師生關係、警民關係、官民關係、專業人士與專業對象的關係,是大話題,在此不論。但首先要明白這種關係的建立依賴穩定的角色規範。不管這種休繫好與不好,總得先陪著它走,在走的同時去調整。別想著去跟醫生爭強鬥弱,要想著在現行的醫療系統中怎麼儘量實現合理利益。不管對面的是醫生、護士、服務員、乘務員、小警查……這種個體與個體的爭鬥都是沒有意義的——最近上海仁濟醫院警查銬醫生也是一例。一個打遍天下的大俠,今天無非是給橋上的看客添一場戲。


比鏡子多一點


肯定是患者 作為當事人,我想說一下自己的體會,我母親在2018年11月在上海華東醫院做了一個腸梗阻手術,手術當天醫生告知手術很成功,這對於我母親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在術後恢復期,由於護士不專業的失誤,腹腔管子插錯,將腹腔引流管紅色進水管誤輸注腸內營養液,導致期間輕度昏迷,電解質混亂,二氧化碳過高酸性中毒,出現了房顫多種現象,經過長期時間的住院治療,表面病情穩定後第一次通知出院,但出院一週不到出現吐血癥狀,120急救車又入華東醫院住院部治療,經過醫生保守治療二週後告知病情穩定第二次通知出院,出院當天下午又出現吐血現象,再次120急救車送入華東醫院治療,本以為這次治療會治癒後出院,期間配合做了多個項目,多次做了胃鏡,(母親要求做無痛,但被醫院拒絕),期間受了不少苦。沒想到在今年初年二中午,母親吃過午飯,發現注射液吊完,自身坐起打鈴,護士前來在打蘭蘇推針的過程中,母親突然捂胸大叫一聲,心跳驟停人無知覺的頭朝下倒在了地上。由於過年期間,都是值班醫生,經搶救送icu觀察,8天后就這樣不辭而別的離開了我們,從年初二至初十,一直深度昏迷連一句交代的話都沒有,就這樣走了。\r隨後華東醫院醫療處派人過來,表示對於我母親的死因至今未解,也很同情我們家屬心情,看在醫方處理及安慰家屬激進的態度上,我們按照他們的要求,配合結算了費用,家人商量後表示不願做屍檢先為母親辦理喪事,隨後可以再來處理相關賠償。但隨後的態度就180度轉變,從主動聯繫我,到我無數次電話聯繫院方,從院方表示有部分責任到院方否認有醫療損害,讓我們走相關流程,是問無論走申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還是人民法院起訴,對我們患方來說都是弱勢一方,大量的時間影響了日常生活之外,取證的侷限性和片面性都很難受到保護,所有的文字證據,都是院方提供的,打交道的調解方醫院比我們熟悉多的多,如何來維護患者的權益?至今說好的給予協商答覆到現在都沒有個回覆溝通。我們患者家屬不僅受著離別的痛還受著院方杳無音訊等待答覆的痛。


用戶8424636056599


我認為還是患者,優其是無錢無勢力的患者,我親身體驗了兩把了,二月二十六號住院以來由於沒認識人,又沒錢送紅包,造影時就得等著,後來的做完了一個一個的都走了咱才做上,當時我屋的主治醫生叫徐晗,三十來歲吧,我說了她幾句,這才壞事了,本來文件中寫著,七天後來拿病歷,第八天,也就是昨三月二十日我去了,從我家到車站打的,七元,平莊到赤峰十二元,到了長青公圓下車,走到赤峰市醫院得十五分鐘,到了病案史抓了個五十一號排到跟前,工作人員說沒有你的病歷,你去找你的主治醫生,我趕緊上了十二樓找到徐醫生把情況說明,當時她說我上午沒時間去,下午兩點半給你辦,我說可以,傲到兩點半做為我一個六十七歲人來說,從上午到下午真難傲啊,可二點半到了,她沒來等了一會還不見影,我想可能她在給我做吧,趕緊到樓下又抓了個164號,排到跟前還是沒有,我又上樓問別的醫生說她下午休,我說即然休,為啥說二點半給我辦呢,總之吧樓上樓下我跑五次也找不到這個醫生,四點多了再不走沒車了,只好掃興而歸,這一夜啊,反覆睡不著啊,想想看得罪了醫生的窮人活在這個世世界上多沒意思啊,今天下雪了去不了啦,明天再去等待我的又是什麼命運呢,我茫然了,


王樹林929


患者弱勢,信息壁壘下缺乏自主掌控權

很多患者之所以對醫生詬病、黑醫乃至噴醫,或多或少都是因為受到過就診傷害,因為缺乏對等的信息,所以就會滋生過度醫療、小病大醫等個別亂象。所以患者對醫生是又忌又恨,因為生病離不開醫生,但是又對醫生不信任,總覺得醫生都是想辦法在其身上撈錢。所以,被動接受診療的患者,通常也會被稱作醫患關係下的弱勢方,這也是事實。

醫生弱勢,過度勞累且沒有自主決定權

而醫生也並非患者想的那樣風光,好像個個都收紅包手軟、賺大把錢似的。事實上超一半以上醫生年收入不足10萬,收入高的醫生只是金字塔尖極小部分。而且醫生普遍過度勞累、沒有固定休息時間,不被患者理解、忍受罵名不說,還得擔驚受怕,哪天突然來個人打死自己,還一堆鍵盤俠叫好。醫生沒有定價權、決定權,受醫院限制,也是弱勢群體。

醫患都是弱勢群,應該相互理解和信賴

醫患雙方都是弱勢群體,而真正強勢的群體反而是醫院、政府部門、媒體這些單位機構。所以緩解醫患關係,醫患雙方都應該相互理解和信賴,同時也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醫院自律,媒體公正報道事實,多傳播正能量,這樣多方共同努力來推動陽光醫療環境。


醫療百曉生


醫生和病人都在同一條船上的兩隻螞蚱,共同的目標是對抗疾病。

醫生作為掌管生命健康的專職人員,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但醫生不僅要全身心醫治病人,還要照顧形形色色病屬的情緒。病人在不幸得病的時候,也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媽各懷鬼胎、各種刁難。禍不單行,不是每個病屬都希望病人很快康復,醫生卻最希望病人活下來。

強勢弱勢都是相對來說,如果病人一直都很強勢,根本不用求醫治病。醫生對於疾病需要強勢出擊,肯定不能夠隔靴搔癢了,否則會耽誤病情貽誤診療。

如果說打架,醫生有專業的人體解剖學,對人的要害部位瞭如指掌。但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救人要緊從不挑事,病人求醫治病也不想垂死掙扎還要大吵大鬧逞英雄。

醫生最擅長背黑鍋,“某主任中秋收禮得鉅款”,好像貌似跟醫生一點關係都沒有,某些人依然藉機對醫生痛罵一頓。還有道聽途說連蒙帶猜的,只要跟醫生沾邊恨不能咬上一口。

醫療環境惡劣,醫生急劇減少,最終實現了【看病難】醫生荒的目標。醫療產業化、市場化、企業化實現了【看病貴】的“宏偉藍圖”。

強勢弱勢都是相對的。老人摔倒本來弱勢,訛詐扶者就變成強勢了。病人痛苦不堪本來弱勢,病屬心情不好打砸搶大鬧醫院就變成強勢了。碰瓷、訛詐,醫暴、醫鬧、車鬧成為主流,價值觀扭曲受害的還是人民群眾。


腦力王子範知旭


都是弱勢群體,立場不同。

病人一輩子積蓄,可能一病返貧,自然心情不好,特別是有些慢性疾病,每年都要用很多錢,比如肝硬化,每年反反覆覆住院,輸血,套扎,肝昏迷,手術,最後可能面臨肝移植,但患者仍然緩慢加重,在過程中家屬及患者早就失去耐性,最後患者一但離去,人財兩空,這個時候也許在平時都不是事的事都可能導致患者變成醫鬧,雖然在治療過程中反覆溝通,但當時病人想活,家屬期望值高。

其實我們現在應該探討的是如何完善制度,不至於讓患者因病返貧,二,如何構建陽光醫院,提高醫院、醫生在人民群眾的公信力。

現在人民不相信醫生,其實是在還債,還過去30年來在金錢至上,監管不到位,部分醫生無醫德的賬。

我希望人民理性思考,如果我們今天不理性,苛責、辱罵醫生,也許將來也會面臨病無可醫的賬。

我也不希望媒體把個別問題放大,導致輿論一邊倒。

請大家想想如何構建全民醫療報帳,如何構建陽光醫院,如何製造和留住優秀而有醫德的醫生,謝謝。


很滑


從任何方面看,對醫院病人和病人家屬永遠是弱勢方,因醫療過錯造成病人死亡的,醫院建議病人家屬對屍體解剖,這樣做快速正確知道造成病人身亡真正的死因,方便事故責任認定。還說這樣做另一個用途對醫學有貢獻的。對啊反正死的又不是它的親人,以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又有多少病人家屬會答應醫院對病人遺體進行解剖。而拿著醫院給家屬對病人的病理報告去仲裁,去打官事你們認為病人家屬會有多少勝算?對於公薪層階,醫院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是無法等量比較的。醫院有專職人員和律師團處理這類事情,在道個公道相對慢長的路上,家屬需要付出大量金線和精力,家屬無法為了道個公道而放棄自己工作和生活,比盡家屬還有家人需要照顧。作為對小孩的父母必須扶養,作為老人的子女必須近孝。


手機用戶6052568616


醫患關係,從狹義上來說就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係;從廣義上來說就是醫療團體和社會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挑撥是非的嫌疑,因為你說一方是弱勢另一方覺得自己更弱勢,所以回答需謹慎,留言勿噴。

第一如果從治療和被治療的關係上來說,從醫學關係上來說,病人是弱勢,醫生是強勢。因為醫學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從醫學技術問題上來說,基本上患者都是聽醫生的,由醫生說出治療方案,病人自願選擇。在這個問題上,患者提不出專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所以從這點來說患者是弱勢。

第二如果從出了醫療事故後,醫生必定代表的是一家醫院,患者如果只是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協商,去打官司。其實患者也是弱勢群體。因為不管從專業角度來說,還是從經濟條件來說,都是無法和醫院比較的。

第三如果出了醫療事故,被新聞媒體曝光後。不管責任如何,不管事故大小,不管誰是誰非。網上對醫生必定是一片討伐之聲,因為那時候都覺得患者是弱勢,所以都會把口誅筆伐面對醫生。就好像一個年輕人扶一個老人,如果被老人訛,在不明真相情況下,多數人都會討伐年輕人。

所以不管弱勢強勢,旁觀者不要自以為是;不管聲援同情,不辨是非就是就如同烏雲遮晴。


健道ABC


這個提問,邏輯上是個病句,實不敢苟同。

醫患關糸就是醫患關係,就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由於治療疾病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關係,何來弱勢群體?誰又是弱勢群體?弱勢是相對強勢而言,得出的一種結論而已。

我去百度上查了一下,弱勢群體的概念是:指社會生活中由於群體的力量,權力相對較弱,因而在分配獲取社會財富時較少、較難的一個社會群體,比如農民、農民工等。這和醫患關係中的那一方都對不上號,當然病人中有較貧窮的,也有富裕的,對多數人來說,患病也只是一個階段或者一種暫時現象,實在不能用弱勢群體來表達,醫生也就更不能說是弱勢群體了。

醫患關係就是一種治病與被治病之間的關係,這種關糸越和諧,越親合,治療的效果就會越好。只有“醫生把病人當親人,病人把醫生當恩人”。醫患關糸才會進入到一個最好狀態,治療的水平才能有一個新的提升。

然而,當下由於各種原因,醫患關糸並不令人滿意,甚至矛盾很多,個別地方醫患關糸緊張,對醫生和病人都是一種傷害,做為病人尊敬醫生應成為一種習慣,做為醫生愛護病人應成為一種責任,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醫患關係,才是最好的關係,醫生與病人都應當共同為之而努力才對!


木子一一劉旭春


醫患關係沒有強弱之分,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患者就醫時可以選擇醫生,可以選擇治療或拒絕治療,正常付費後可享受規定範圍內的一切診療服務;醫生看病時可幫患者診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在徵求患者同意後實施。醫生要滿足患者在合理範圍內訴求,有義務保證患者在診療過程的安全。

醫患之間的關係不是矛盾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讓患者早日康復在共同努力著。如果把醫生和病人分出誰強勢誰弱勢,那就是有意製造矛盾,破壞了本該和諧的醫患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