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破爛酥皮


湯若望是在明末清初時期,非常著名的外國傳教士,同時,也為當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湯若望,德國傳教士,本名約翰·亞當,“湯若望”實際上是根據其本名的音譯所取的名字。

在中國生活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在明清朝廷曆法修訂、火炮製造、宮廷醫學等方面多有貢獻,康熙朝時期被封為“光祿大夫”。湯若望對於中國歷史發展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修了《時憲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農曆”,直至今日依然為人所使用。

除此之外,湯若望深得滿清皇室的信任,他先後使用西方醫學醫治好了孝莊太后以及孝惠章皇后的疾病,並且在順治臨終前立保得過天花的康熙皇帝繼位為帝,康熙皇帝更是尊稱其為“瑪法”。而在湯若望去世後,更是被允許葬在北京,並且葬在同樣是著名傳教士的利馬竇陵墓的左側。

這些都說明湯若望在清朝事情享有極高的威望。


康熙朝時期,湯若望先後被捲入了“曆法之爭”以及“洪範五行案”,最終拿下問罪。

由於湯若望不斷受到皇帝的重視與重用,並且湯若望及其學生長期掌管欽天監,這就引得了以楊光先為首的清朝官員們的強烈不滿,於是他們紛紛想盡辦法來構陷湯若望,其中,最為致命的就是“曆法之爭”以及“洪範五行案”。

首先是“曆法之爭”。

早在順治時期,楊光先等人就對湯若望等人制定的新式曆法提出了挑戰,於是藉助一次日食的觀測,來檢測湯若望編寫的《時憲曆》,明朝時期使用、也是楊光先等人力主的《大統歷》,以及元朝郭守敬等人編寫的《授時歷》。儘管楊光先等人從中作梗,但是《時憲曆》還是最為準確的預測了日食的時間,而得到了順治皇帝的欣賞。

在順治皇帝去世後,楊光先再度捲土重來,撰寫《辟邪論》對於湯若望等人編寫的《時憲曆》大肆批判,一方面,楊光先等人打出了“寧可使中夏無好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直接挑起了華洋矛盾,另一方面,他又吹毛求疵的提出,《時憲曆》之編寫兩百多年,就是詛咒大清王朝只能延續兩百多年的江山。

最終在鰲拜的主持下,支持了楊光先等人的主張,廢黜了《時憲曆》,進而重新使用落後的》《大統歷》。

其次,便是“洪範五行案”。

這件事情的起源還要追溯到順治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皇帝最為寵愛的董鄂妃所生下的兒子榮親王未滿一歲便不幸夭折。

而當時再給榮親王確定下葬時間的時候,沒有按照正五行進行演算,而是使用了洪範五行確定了下葬時間。然而在這之後過了三年,董鄂妃因為天花去世,順治皇帝在董鄂妃死後不久也因為感染天花去世。

所以楊光先等人就將矛頭直指湯若望,認為是湯若望誤用洪範五行,才最終導致了董鄂妃以及順治皇帝的死,畢竟當時的人還是非常迷信的,隨即也將罪名按在了湯若望的頭上。

也正是因為這兩件事情,湯若望及其學生均以重罪論處。


實際上,當時的康熙皇帝並沒有親政,真正要除掉湯若望的正是鰲拜。

順治皇帝去世後,當時朝堂之上有三股勢力,即滿洲官員勢力、漢族官員勢力以及以湯若望為首的西洋官員勢力。鰲拜等人自輔政開始,就確定了“獨尊滿洲”的策略的,對漢族官員及西洋官員進行打壓,與此同時,也開始整頓和梳理八旗內部的勢力劃分。

此時的鰲拜正好藉助了楊光先等人與湯若望在權力、地位、利益上的矛盾衝突,進而大力支持楊光先對湯若望等人進行彈劾與構陷,最終導致了湯若望被問罪,其學生或被殺、或被流放,而鰲拜也藉此消除了西洋官員在朝中的影響力,將權力進一步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湯若望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楊光先也只是鰲拜除掉湯若望等人的工具。

此時的康熙皇帝尚未親政,並沒有掌握實權,所以,並不是康熙皇帝要除掉湯若望,而是鰲拜等人想要除掉他。


最終,湯若望沒有被凌遲處死,之後也被平反昭雪。

康熙四年(1665年),在鰲拜的主持下,楊光先彈劾湯若望等人的奏摺得到了確認湯若望被判處凌遲,南懷仁被流放,欽天監中與傳教士合作的中國人如李祖白等被處決,史稱“康熙曆獄”。

然而就在行刑之時,天空出現彗星,京城一連五天發生地震,孝莊太后認為處死湯若望必然引得天怒人怨,最終改判湯若望、杜如預、楊宏量免死,但是李祖白等五人依然被斬。

康熙五年(1666年),湯若望去世,享年75歲。

康熙八年(1669年),除掉鰲拜之後的康熙皇帝馬上為湯若望進行了平反昭雪,同時嚴厲的處罰了當年構陷湯若望的楊光先等人,並在康熙九年(1670年)恢復使用了由湯若望等人編寫的《時憲曆》。


雍親王府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白了,這是滿清初期以鰲拜為核心的一群人,實行閉關鎖國,排斥西方文明的一場爭鬥。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

湯若望是德國科隆人,虔誠的傳教士。他早在明末就來到中國傳教,終身沒有回國。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神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其中,湯若望的文天水平最高。

他來到大明宮廷不久,就成功地預測了當年10月8日出現的月食,後來又成功地預測了第二年(1624年)9月的月食。

大明官員都是漢人,思想比較開通,不排斥西方文明。禮部尚書徐光認為湯若望人才難得,經過崇禎同意將他請入欽天監。

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工作,湯若望幫助欽天監終於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禎曆書》,共計46種137卷。《崇禎曆書》是對中國傳統曆法的重大改革。

崇禎皇帝對湯若望很是欣賞,給予很大封賞。

受到鼓舞的湯若望,不但為崇禎鑄造了20門西洋火炮,還翻譯了1550年德國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撰寫的論述16世紀歐洲開採、冶金技術的鉅著《論礦冶》。

但大明很快滅亡,滿清入關。

入關初期,滿清留用了很多大明的大臣,也包括湯若望。

1644年清兵佔領北京,需要頒佈新的歷法,湯若望的“西洋新法曆書”獲得頒行,為《時憲曆》。

然而順治皇帝死後,小皇帝康熙登基。

輔政大臣鰲拜實行鎮壓內部的文字獄和閉關鎖國政策。對內大力鎮壓中國知識分子,對外試圖驅除任何西洋文明。

正好無恥文人楊光先揣摩鰲拜的意思,對湯若望等人進行誣告。

於是,康熙三年(1664年)發生“曆獄”,湯若望被判凌遲死刑,和他一起工作的5名中國官員也要一同被處死。

楊光先的誣告現在看來很搞笑,完全荒誕不經。

楊光先指責湯若望為滿清編訂的《時憲曆》是按照西洋方法。那麼,作為國家根本的歷法就是西洋人的,就是將西洋當做祖宗,而摒棄中國傳統文化,這就是意圖謀反。

另外一個,《時憲曆》只編寫了200年,楊光先認為這是詛咒滿清只有200年。這是標準的妖言惑眾。其實,無論湯若望怎麼做,楊光先的攻擊都是可行的。

即便湯若望把時間延長到1000年,也是詛咒滿清短命,一樣是妖言惑眾。

最後一個,楊光先認為湯若望的觀點荒謬。

而楊光先這個腐儒對於湯若望的駁斥,今天看來真是啼笑皆非,最好體現了他自己的無知。

比如,楊光先認為湯若望說的地球是原形,是荒謬的。因為地球如果是圓的,那麼中國人站在球頂自然是沒有問題,那麼西洋人站在球的側面甚至底部,是如何站得住的?難道和壁虎一樣,吸在牆壁上嗎?

比如,楊光先認為基督教是旁門左道。他們的十字架是用來釘死強盜的。那麼耶穌就是強盜,就是土匪,怎麼能作為神子呢?而基督教用十字架,豈不是崇拜強盜。基督徒每個人都佩戴十字架,肯定是旁門邪教的暗號。

楊光先甚至認為望遠鏡是不需要的,因為太陽和月亮都看得見,何必用這種西洋的怪東西。

還有很多。

自然,楊光先是聰明的揣摩了鰲拜等人的意圖。

鰲拜他們對西洋多少有一些瞭解,也知道西洋人頗有力量。但滿清並不像大明一樣勇於學習西方文化,而是乾脆閉國鎖國。

對於這些西洋知識分子,鰲拜認為只要將他們殺掉,再把和他們合作的中國官員殺掉,就一了百了。

於是,已經70多歲癱瘓在床的湯若望和7名中國官員都被判處凌遲。鰲拜還順勢廢除了新曆。

搞笑的是,楊光先因此從安徽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一躍成為北京的高官,取代了湯若望的地位。

沒想到,隨後出了2件事。

不久天上出現被古人認為不祥之兆的彗星。接著京城又突然發生了大地震,"且一連地震三日,人皆露宿,惴惴不安。" 皇宮在地震中遭到破壞,而且有宮殿著火。

當時滿清高層認為,這是胡亂處決高官的結果。

於是,他們將湯若望和2名中國官員改為流放,另外5箇中國官員還是被處決。

另外就是,楊光先上臺以後根本沒有能力取代湯若望。

鰲拜被捕後,康熙親自將楊光先和湯若望的繼任者南懷仁請來,進行曆法的推算。

結果楊光先幾乎全部推算失誤,而南懷仁則非常精確。

康熙大怒,將楊光先革除官職,趕出北京。楊光先羞愧無比,在回家的路上病死了。

由此,湯若望被徹底平反,但已經去世3年了。

不過,康熙以及後來的滿清皇帝,仍然秉承鰲拜的政策,嚴格限制對西洋文化的學習和了解。

到了鴉片戰爭時期,一些清朝官員看到英艦不用帆槳也能行駛自如,竟然認為“英人使用妖術”。於是,這些官員請來法師助陣破敵。

法師想出了點子,就是派人用小船將黑狗血和屎尿澆到英艦上,妖術就會失效。

滿清官員大喜,卻找不到敢靠近英艦潑大便的勇士,最終不了了之。


薩沙


作為寫在歷史教科書上的西方傳教士總共就那麼幾個,前者以利瑪竇最為著名,而湯若望是繼利瑪竇之後再一個知名傳教士,兩個人並稱“耶穌會之二雄者”。

湯若望於1622年(天啟二年)來到中國,中國是一個對宗教信仰並不是很感興趣的國家,因此,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很少取得成功,當時受“南京教案”的影響,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又受到嚴重的影響,湯若望此時在中國傳教,環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由於明朝掌管歷時的官員推算的數據與天體運行規律不合,因此需要聘請一些傳教士幫助校正曆法,湯若望藉此機會於1630年進入朝廷。

崇禎七年,編寫的《崇禎曆書》就是湯若望參與其中,由徐光啟主持的,崇禎十六年崇禎要改《崇禎曆書》為《大統曆法》,準備在全國進行推廣,結果第二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

清軍入關後,湯若望就將傳教的希望放到了滿清的身上,當時多爾袞下令要城內的居民遷到城外去,湯若望就上書多爾袞,請求准許他仍住在天主堂傳教,多爾袞允許了。

隨後湯若望為了能夠傳教,在清廷面前積極表現,以曆法之事請求清廷錄用,多爾袞因此下令讓湯若望修正曆法,清廷後將湯若望修訂的歷書定名為《時憲曆》,開始在全國推廣。

正是因為湯若望在曆法方面做出的貢獻,清廷乃任命湯若望奉命掌管欽天監印務,順治帝后來更是給湯若望加官進爵,成功加官進爵,在清廷中獲得了很高的地位。藉助這個身份,再加上順治皇帝對宗教的痴迷,天主教在中國迅速發展。

湯若望在清廷得勢,遭到了一部分的忌諱,有人就指責湯若望傳邪教,所傳曆法也存在問題,當時有順治皇帝撐腰,湯若望自然不受影響,但是順治帝去世較早,年紀輕輕就死了,康熙登基之後,反湯若望者開始對湯若望進行攻擊,康熙三年開始審理湯若望案。

插播重點,康熙8歲登基,康熙三年也就是康熙十歲左右的時候,當時還沒有親政,朝政把持在鰲拜等人的手上。

在審理中,反對湯若望者圍繞曆法、宗教傳播等多方面進行指控,經過一番折騰,曆法好不好用是一說,針對傳教這件事就把湯若望拉下水了。

可能對於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大家都沒有什麼印象,但是一直有傳野史說順治曾剃度出家,就可以知道在清初的時候宗教的影響力有多大,正是針對於此,順治帝死後,一些守舊的滿清貴族開始針對這些宗教勢力進行清算,不止是天主教,佛教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案件發生不久,湯若望就被革職,並且在各省範圍內將傳教士緝拿京城,並且將湯若望所在的天主堂的天主像銷燬。

當年年底,刑部審理後給出意見,就是湯若望等人謀立邪教,編造新書,蠱惑重任,主張將湯若望凌遲處死。

當然,這只是一種意見,在隨後的審理過程中,各部門意見出現分歧,以和碩康親王等人經過審理後,認為湯若望按照罪當處死,但是念在為清朝效力多年,現在又年老多衰,可以免除死刑。

最後基本形成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處罰原則,想將湯若望流放,實際上湯若望被革職後,於第二年就死在了寓所。

也就是說整死湯若望的其實並不是康熙,而是鰲拜等人,從康熙後來對西方文化的推崇程度來看,還是挺尊重西方的。

當然在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上,康熙其實也比鰲拜強不哪去,他們都知道西方文化的厲害之處,但是想要將技術普遍傳播開來,尤其是傳播宗教這個是萬萬不行的。


史論縱橫


其實呢,等到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明清時代的時候,中國封建社會已經進入了晚期,這個晚期,當然相比較於同時的人而言,封建社會正在逐步的遭到了淘汰,民主共和的理念正在燃燒著整個事情,就在這個時候,中國想要阻止這些民主共和的觀念進入中國,為什麼封建主義要完成對於中國的統治,就必須得阻止這些理念進入中國!

封建統治者就是阻撓中國發展的最主要的阻礙!別和我說那些有的沒的,我奮進者支持什麼資本主義發展,那都是虛的,他們要的是錢,陽物主義一開始打出來旗號就是要錢!

包括殺這個湯若望,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也是考慮到這個從外國來的傳教士,可能會影響皇帝這個名詞,究竟在中國人民的心裡擔任著什麼樣的地位。

以前中國的皇帝都什麼真命天子,真龍天子,那都是跟神話掛鉤的,什麼皇帝出生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祥瑞,各種各樣的意向,那都有一大堆的考究!這是要幹什麼?這是要保證中國皇帝這個權力是由上天賜予的!

你不可能只是憑藉著編謊話才能夠保證你的權利都是來自於神的說謊話誰不會呀,所以皇帝手裡得掌握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日曆,比如說農耕的時機,比如說上天的賞賜,上天的祭祀儀式!

總之四個字,裝神弄鬼,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每年到不同的時間,皇帝就會發出自己的提醒,就是告訴農民該種地了,或者是該收割了,或者是該慶祝節日了,這都是皇帝親自來的,其他人都代替不了。

這個湯若望,就是弄到了這一塊兒皇帝的禁忌,滿清的八旗子弟進入關中以後,也就是路過山海關,打下了中原和整個中國以後做事情那是小心翼翼,謹慎無比,(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無論幹什麼,總得考慮如何去愚民如何去加強中央集權,如何讓這支有100多萬的八旗子弟統治這幾億人的中國人。

這就好像當初在歐洲,歐洲教廷為了能夠愚化當地百姓,把那些精美的書籍或者是歷史書,科學知識的書全部燒了個乾乾淨淨,並且鼓勵人們不要去學習知識!

康熙雖然當時只執政了三年,但是鰲拜這個時候腦子是特別清醒的,明白滿清政府相比較於中國人來講一種什麼樣的政治結構和關係,因此對於文化方面的打壓,那是不能夠有任何的猶豫,或者是任何的鬆口。

其實我們去看一下康熙,再後來遇見郎世寧的時候,郎世寧曾經給康熙帶來很多西方的科學知識,包括西方的油畫,康熙自己特別喜歡,但是他嚴重批評郎世寧這種貨郵畫的時候汙染了華職,或者是這些科學知識,天文知識,都是一些奇技淫巧!一種矛盾的做法,因為對於滿清政府來講,這些東西都是用來開化民智的,人民老百姓都聰明瞭,要我們這些政府幹什麼用?


漩渦鳴人yy


傳教士湯若望德國人士,基督教教徒。明朝末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進入中國,湯若望對中國歷史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幫助明朝築火炮抵抗清軍,清軍入主中原後,湯若望又幫助清朝編修曆法,在中國的聲望很大。

湯若望受到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的器重與賞識,也受到了順治皇帝的重用,並讓他擔任欽天監官員,編修天文曆法。湯若望不負眾望修訂了《時憲曆》,為中國的天文曆法做出了巨大貢獻。

順治臨死之前湯若望建議康熙為皇位繼承人。主要是清朝非常恐懼天花,天花在清朝可以說是不治之症,順治本人也患有天花。眾皇子中只有三皇子玄燁患天花而不死,清朝認為出天花不死的乃是被神靈眷顧之人。於是湯若望極力推薦康熙為繼承人,順治皇帝也採納了湯若望的建議,立玄燁為皇位繼承人。

康熙皇帝並沒有要殺湯若望,要殺湯若望的是權臣鰲拜。那麼鰲拜為什麼要殺湯若望呢?主要是清廷看到湯若望發展的教徒越來越多,達到十來萬之眾。鰲拜認為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會威脅到清朝的統治,於是指使官員告發汙衊湯若望聚眾謀反,被抓入獄。全國三十多處教堂被毀,眾多傳教士被抓。清廷判湯若望罪名有三:潛謀造反;邪說惑眾;曆法荒謬;被判處凌遲處死。

當時康熙才十一歲,還沒親政,生殺大權都在鰲拜手裡,所以根本沒有康熙說話的份。但湯若望最後沒有死,湯若望被判刑後,京城連續發生5天地震,再加上孝莊皇太后的力保,湯若望被判無罪。

康熙5年,湯若望病死。




笑談趣史五千年


康熙三年安徽歙縣的官生楊光先在權臣鰲拜的支持下,控告湯若望以修日曆的名義,內外勾結,圖謀不軌,湯若望立即被抓進監獄。清廷自康熙三年八月初六到康熙四年七月曆時將近一年審理此案,最後做出在中國禁止基督教傳教的決定。並把全國各地傳教的三十多位傳教士抓進北京,判處湯若望凌遲處死。宣判後北京城連續五天發生地震,加上太皇太后(順治母親)力主,才免除湯若望死刑。1666年(康熙5年)8月15日湯若望在南堂去世,終年75歲,1669年(康熙八年)9月康熙皇帝給湯若望恢復通玄教師的名譽,把湯若望的屍骨重新隆重安葬。


歷史的背面


湯若望是因為滿州八旗騎兵非火炮不能相抗才請到大明的火炮專家。

而清政府不可能不知道火炮的厲害以及兵器專家的重要性。

為什麼放著湯若望這樣的人才,不用在製造火炮平定天下,而是放在曆法修定上,不覺得奇怪嗎?

個人猜測是清政府猜忌湯若望是否真心歸順,而放在欽天監觀望。

而身為顧命大臣的鰲拜則以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才決定殺掉湯若望。


難得浮生閒半日


據我知道的是湯若望對中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明朝時期為明朝做火炮,為清朝修訂《時憲曆》對中國的天文曆法做出了巨大貢獻,順治時期被清政府保護起來。

判湯若望凌遲的是輔政權臣鰲拜。當時康熙才十一歲,沒有執政,是個傀儡皇帝,根本沒有任何權利。當時的政權都在四大輔政大臣手裡,鰲拜勢力最大。但是,後來沒有執行凌遲,康熙五年湯若望病死。湯若望後期半身不遂,應該是中風。


左手右手244764019


湯若望後來被皇后赦免了,兩年後1668年病故在北京。


天上凡間11159448497


神的使徒,墮落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