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人像攝影,用反光板補光好?還是相機內閃光燈補光好?怎麼選擇?

哨爺侃攝影


居室人像攝影,我一定會選擇反光板和手持光源補光,不會用到相機內閃光燈補光的。

原因很簡單,相機內置閃光燈室內拍攝人像,真心是雞肋,不好用。不易控制,光線過硬。如果說有大神說,自己在沒有其他布光情況下,只用內置閃光燈,能很好的拍攝室內人像的話,我一定頂禮膜拜。


也可能自己是一葉障目,我也研究過相機說明書關於內置閃光燈的運用,說明書上示例圖片,就不是很完美,折騰了一頓之後,我就徹底放棄了在室內使用內置閃光燈。

有好用的手持光源和反光板,我自己就沒有必要去退而求其次的,再用光線生硬的內閃了。當然拍攝環境的光線生硬,單單靠反光板也不能很好的解決,這時候要藉助紗簾、床單、牆壁等漫反射面,將光線由直線改為漫反射,將生硬的光線變成柔和的光線。


所以,反光板有時候補光,不僅僅是補給被拍攝主體的。比如你可以嘗試將室外直射進來的光線,用反光板折射給白色的牆壁,讓模特靠近牆壁擺出姿勢,這時候拍攝的人像就會很柔和、恬靜。

我拍攝人像作品,用光的原則,就是有自然光不用人造光,直射和生硬的光線,先考慮使用柔光罩的原理,變成漫反射的柔和光線,有了這兩點,一般情況下的室內人像都是可以滿足拍攝的。

如果你對室內人像拍攝的用光要求再高的話,可以考慮比較專業的布光拍攝了。


陌上小麋鹿


居室人像攝影,用反光板補光好?

還是相機內閃光燈補光好?怎麼選擇?


居室人像攝影,我首選反光板補光。

如果有外閃,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使用。

相機內閃光燈補光……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我的段位不夠,相機的閃光燈我用不好。

具體分析一下題目中所交待的條件。

居室人像攝影——既然拍攝環境是在“居室”,那麼拍攝距離和光線就會受限制。

一般情況下,居室越小,光線越少;居室越小,模特和相機之間的拍攝距離也就越近。

如果是用全畫幅的機身,最多是用個24-70,或者乾脆就直接上個廣角鏡頭了。

如果是正常的居室,理論上,不會有一面玻璃牆透光的,頂多是一扇小窗戶。

而且窗戶大小的比例肯定是跟著居室面積走的,不可能小房間有個大窗戶——沒有哪個設計師會這麼設計的,除非是房間的主人房間要這麼要求。

那麼,在“房間小、光線少,距離近、需要補光”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的補光道具,就是外閃、內閃、反光板。

如果是讓我給這三項補光設備定個順序,那麼我會依次挑選:

1、反光板;

2、外閃;

3、內閃。

為什麼?

反光板是漫反射光啊!外閃還能套個柔光罩啊!

最主要的是這倆補光設備的光線比較柔和。

內閃我用過,光線不是一般的硬,補光距離還短。

而且,如果你用的是廣角鏡頭,你拍的照片,會因為開內閃的原因,在中間下半部分,有個小半圓的黑坨坨。

有人說去掉遮光罩?

不管用的。

除非,你把鏡頭砍半個!

為什麼?因為內閃離著鏡頭太近了,如果是用外閃,離鏡頭遠,就不會被遮擋出一片小半圓的黑坨坨!

你問後期能不能去除?

能!這個必須可以有。

但是……憑啥呢?

前期用反光板或者外閃就能夠搞定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用內閃拍完,再用後期浪費時間呢?

自虐麼?

我自問段位不夠,駕馭不了內閃。我也不想在後期上浪費時間。

所以,我還是用反光板吧……反正也不貴,反光的距離還能調節呢!

我是柳侍墨,悟空問答的“優質提問官”就是我!

我喜歡把攝影軼事寫成段子,讓你們開心是我最大的快樂!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轉發~~O(∩_∩)O~~

喜歡我就來關注我吧!


柳侍墨


不論室內還是室外拍攝都是用反光板比較好。因為反光板出來的光比較柔和、均勻、可調節放射角度、從而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相機內置閃光燈雖然也能達到補充我們主光源照射不到的地方的光線,但是他所反射出來的光線是比較局部光線層次不夠強!所以我們不論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還是使用反光板來補充我們所需要的光線比較好!






湖南小花生


反光板~記得相機色閾值提前調整好~後期再調整會比較硬~除非你得後期非常牛逼~環境反光儘量避開!個人觀點~環境反光可能是金屬~牆壁~玻璃等等~反光板用暖色~除非特定需求~儘量使用暖色反光板~漫射反光板~別用直射的亮面~亞光的好用~原配機閃出來的光線能讓你想吐~


ZIV_HANK


兩個同時用。閃光燈對著天花板乃至後牆,靠反射照明,反光板放在地上,從下面補光。


老饅頭簸箕


當然是用反光板樸光好,因為光照射在反光板上,在反光到人上,光實現了慢反射,分散了光,光到人上就很“均勻”。光有反光板還不行,還需要其他攝影燈配合用,才好。

儘量不要使用相機內置閃光燈,內置閃光燈是直接閃光在人身上,光太硬,不太適合拍攝。




攝影任


相機內閃對牆壁比較好,反光板時候室外有明顯方向性光線才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