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對你而言,旅行是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是不是不自覺地眉頭一緊?哈哈。

放心,不必回答,因為我正是要來推薦一本書給你——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

讀完這本書,相信會對你會有一些啟發和觸動。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旅行的藝術》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圍繞旅行展開,卻又高於旅行,充滿著智慧和哲思。

全書雖然講的是旅行,但它更像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在情感上、文化上、思想上的一些有趣的思考和發現,並且融入了許多情感化和微妙的東西,讀來很驚喜又很舒服。

讀到某些章節和句子的時候,甚至忍不住想對作者說:“瞎說什麼大實話!哈哈哈…” 有這麼一種感覺,書中許多觀點,是自己內心一直認同的,但是從未表達出來,而作者替你說出了你想說又說不出的話。

作者阿蘭·德波頓被譽為“英國文壇奇葩”,畢業於劍橋大學,是個才子型作家。

他在大學時期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便一直泡在圖書館和學校附近的書店裡讀書,度過了大學的時光。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涉獵廣泛,對文學和藝術頗有見地。除此之外,德波頓還擁有良好的哲學素養,曾經擔任過大學的哲學講師。是位兼具邏輯思維和哲學思想的文人。

沒錯,他就是傳說中那個“左手數理化,右手筆生花”的男同學。羨慕嫉妒恨不?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9個章節,分別是旅行的期待、旅行中的特定場所、異國情調、好奇心、鄉村與城市、壯闊、令人眼界大開的藝術、對美的擁有、習慣。

章節順序遵循了旅行的過程,包括心理準備、開始、路上、結束等。每個章節圍繞一個主題,講述一個旅行地。並結合與當地相關的文人和藝術家,用他們的故事、思想貫穿該章節。有意思的是,作者採用自己在現實世界中的經歷和名人故事交替閃回的方式來講述,這一點很像一些電影中的手法,頗有鏡頭語言的力量感。

每個章節不同的哲思,以及各種細碎的小體悟,共同構成了這部旅行藝術之書,使得它豐富而有層次。

本書的語言也是一大亮點,表達精準,細膩優美,畫面感極強。畫面和情感的結合恰到好處、呼之欲出。

1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他的房間裡。”

先從結尾說起。

本書的結尾很巧妙,寫的是迴歸,使得從頭到尾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迴環,走出去,再走回來。就好像一支酣暢淋漓的舞蹈,起承轉合後,收於起始的動作,平靜中深藏意猶未盡。

作者引用了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的一句話:“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他的房間裡。” 帶著一種上帝視角的審度,好似看透了人性和世間情感的運行規律,樸素但一針見血。一個人的思維、知識體系、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網狀發展,不就是這樣一種規律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如何安靜待在自己房間裡的人,應該就是所謂活得通透的人,他必定經歷豐富,又善於洞察、沉澱和提煉。近如黃磊老師,遠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看清了想要追尋的,明白了人生本無圓滿,心中有愛,認真生活,果敢又冷靜。想起一句很喜歡的話:“身在名利中行走,心在荒村中聽雨。”

所以,作者說:“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我們常說近處沒有風景,其實只是司空見慣罷了。人是不安分的動物,愛好捨近求遠,並且喜新厭舊。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臥室旅行

書中,梅伊斯特的臥室旅行,像是要通過行為藝術,給這種本能一個響亮的耳光。我們不禁反思,如果帶著遊山玩水的好心情,欣賞熟悉的一切,感恩遇見,是不是會很好?當然,不只是對身邊的一草一木、街道建築,更包括我們親近的家人和朋友。

那麼,對自己呢?

“獨自旅行似乎有一個優點。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受到我們周圍人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但是獨自一人行走在哈默史密斯的正午,我卻沒有這樣的顧慮。”在這個追求個性的時代,這一點顯得尤為珍貴。的確,每個人身上都有太多的標籤,漸漸淹沒了自己。

這些標籤緊緊纏繞,組成了一個管道,很直又很窄,通過這個管道看世界,難免管中窺豹;而世界反過來通過這個管道看你,也是了了。人生是個追尋的過程,如果過早地被束縛住了,又怎麼能夠用發散的方式去探尋更多可能性呢?我們的路途,該像樹枝一樣發散,而不是像管道一樣筆直。

2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的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讓人傾聽到內心的聲音。”

作為一個喜歡坐車看移動風景的人,深有體會。當眼前的景色不斷刷過,大腦便處於一種無意識的放鬆狀態,像是腦袋裡面的雜念被景物帶走了似的,某種程度上和飲酒後微醺的狀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狀態下會喜歡思考一些東西,且不覺得有任何負擔。

這種思考不像平時刻意的思考狀態:越是想認真思考,越是容易開小差。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會,明明很想集中精神想事情,大腦中卻總是冒出各種的小插曲:“午飯吃什麼?聽小李說附近一家新開的日料店不錯……”“週末要去爬山,驅蚊水還沒買……”這就是大腦的“叛逆”,需要我們去調節。

一種方法是練習冥想,通過訓練來提高大腦的控制力,即“技術手段”;另一種方法則是上文說到的看風景鬆弛思考法,屬於“技巧手段”。顯然,冥想法的難度更大。所以,如果你正心煩意亂,不能靜心思考,那麼,讓自己出發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旅途中,我們的心情也會有奇妙的變化。

在飛機上,或其他旅行中的場所,我們的心情往往是不一樣的,有時甚至會處在一種莫名奇妙的亢奮狀態。是對即將見到的景物的期待也好,對未知的小緊張也好……總之,是不同的,且興奮的。“飛機上的食物,如果是坐在廚房裡享用,可以說是毫無特色,甚至讓人倒胃,但現在,因為面對的是雲海,這些食品卻有了不同的滋味和情趣。”

旅行中,能體會到別樣的歸屬感。由於孤獨的共鳴而產生的歸屬感,有種別樣的溫暖。

在陌生的環境包圍中,卸下包袱,不需要防備和假裝,誠實地面對孤獨,反而輕鬆自在。“這一次,孤單是如此的溫柔,因為此時的孤獨不是那種置身於歡笑和群鬧中,讓我意識到心境和環境之反差並覺得痛苦的那種孤獨;它源於陌生的人群,在這裡大家都明白,溝通的障礙客觀存在。”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霍珀《加油站》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霍珀《自動販賣店》

作者在這一章引用了好幾幅霍珀的畫,如《自動販賣店》《加油站》等,畫面營造的意境和作者的語言描述十分貼合,相得益彰,代入感強,一下子就能體會其中的意蘊。

比如對《自動販賣店》這幅畫的解說:“家庭氣息的缺失、明亮的燈光和毫無特色的陳設把我們從種種所謂家的舒適中解脫出來。同家裡掛著掛著相框和貼著牆紙的客廳相比,在這些地方,我們更容易擺脫心中的感傷。”

3

“只要將眼睛睜開,我們就能見到許多美景,但是這份美在記憶中存留多久卻要依賴於我們領悟它的用心程度。”

相信大家都有在旅行地買紀念品的經歷吧,買時恨不得全都抱回家,可是回家後卻多數落得了在某個角落吃灰的命運。我們為什麼還樂此不疲,屢教不改呢?因為紀念品是一種情感寄託,我們想通過它們把旅行地的美景、畫面、記憶留住。

不過,這樣真的有效麼?

英國作家羅斯金對此有深刻的見解。人們對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想要擁有的渴望,而正確地用擁有美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去深刻理解美而“擁有”美。比如訴諸於藝術(書寫、繪畫等)就是其中的一種典型方式。

反觀當下流行的各種“打卡”:地標打卡、網紅店打卡……這種走馬觀花式的狀態顯然不夠明智,它更多的是在尋找認同感,而不是出自本身的欣賞。許多人在隨波逐流中迷失自己,在旅行團的流水線式經典路線裡尋找認同感,在朋友圈和微博中享受被稱讚的滿足感。

當然,我們是需要認同感、需要被欣賞、需要社交和分享的,並沒有diss這些的意思,而是輕重緩急的順序弄反了,這些應當只是小插曲、小點綴,而不是主要目的。

“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不是速度。”我們需在欣賞、理解和深深體會後,再小心地將這一段的美景和自己的心情裝進盒子裡小心珍藏,就好像珍藏一個裡面有著小聖誕樹和小房子、會下雪的玻璃水晶球。而類似“打卡”這種方式,比較適合作為盒子上的一個個小標籤,以供自己記錄和歸檔。

“許多東西打動我們,因為它體現了一種對於我們而言十分重要的價值或心境。”帶著一顆觀察與感受的心去旅行,用心看而不是隻用眼睛,用心體會而不是隻用頭腦,用心記錄而不是隻用相機,那麼這趟旅行一定是值得的。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美,我們可以藉助繪畫和語言來刻畫它。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繪畫最珍貴的意義在於它教我們去觀察不是簡單地、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注。

我們總是對小時候的事物記得特別清楚,時間也似乎慢很多,因為我們會花大把大把的、足夠足夠的時間去觀察,也更善於觀察。

對很多東西的瞭解和興趣,也都發生在那個時候:看到足球運動員在賽場上帥氣馳騁,便也想當一名運動員;看到芭蕾舞演員美麗優雅,便也夢想成為一隻白天鵝……等等。長大之後我們去追的夢,就是這樣一個個小的時候種在我們心裡的種子。我們去灌溉這些種子,它們慢慢地發芽、抽枝、茁壯成長,直到變成參天大樹。

會觀察的人總是能發現更多的美和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可惜的是,這原本是我們生命之初自然習得的能力,卻隨著年歲增長漸漸丟失。如果我們能一直保持年少時的觀察勁兒,看到的世界也許會大不一樣。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三味書屋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說到這裡想起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來充滿童趣。不僅是觀察的典範,語言也是極準確、活力、有趣的。

《旅行的藝術》這本書中的語言文字,十分的優美細膩、生動形象,同樣是典範。

不用乏味而寬泛的詞來形容眼前的美,我們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一個簡單的方法:下次旅行時,對於自己喜愛的點(可以是一個畫面、一個場景、一句話、一個舉動、一個陌生人等),花幾分鐘時間,用自己的語言儘可能生動地描繪出來,寫下來或記在手機裡都可以。同時,是不是發現自己也觀察得更用心了?

借用朱光潛先生的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

4

“這個世界除了大人物的事業,還有在原野鳴叫的草地鷚。”

不久前去貴州一個未經開發的山裡旅行,途中和司機聊天。我一直在讚歎窗外心曠神怡的景緻,而司機師傅則一直在表示對城市現代化生活的嚮往。多麼有趣的反差。說到底,我們都在追求各自所缺少的東西。司機師傅和我,恰恰分別代表了,從自然中來和回自然中去,這兩面。

而這來去之間,便是如今的狀況。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慢慢地便忘記了自己的來處——城市只是人創造出來的集合體,而大自然才是我們的本源。追名逐利不是我們的天性,樸實真誠之美才是蚌中之珠。

身處城市,時刻都能感覺到它的喧囂,人心也跟著浮躁。本性來說,沒有人不喜歡自然、不喜歡純淨和質樸,人心之所以會變,都是因為身處塵世、身處競爭和壓力中,慢慢地由於各種原因便悄然變化了。這種變化就像腐蝕,很緩慢,每一天是看不出差別的,但日積月累後,再回過頭看以前的自己,會唏噓不已。也許在哪一天的旅途中,躺在草原上看著遼闊無垠的星空,會不由得淚流滿面吧。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無垠星空

記得梁靜茹那期的《我想和你唱》,素人合唱環節中,有個52歲的清潔工阿姨。生活的辛勞在她身上刻下了歲月的痕跡,在一眾青春靚麗的俊男靚女中顯得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但是她一出場、一開口,所有人的眼眶都一下子溼潤了。大概,像這樣無關名利的小人物,也許不被生活善待卻依然熱愛生活,那種無法掩飾的真誠,最能觸達我們心裡的柔軟。在她身上,我們看不到所謂城市人的浮躁,有的只是善良和純淨。外表的光鮮千篇一律,真誠的心靈萬里挑一。

所以作者說:“詩人譴責城市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包括對我們所處社會地位的焦慮、對他人成就的羨慕,以及在陌生人面前炫耀的慾望。他直言不諱地表示,城市人毫無主見,只限於在街邊或飯桌上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所幸,我們可以常常回歸自然,從自然中汲取能量。“人們在大自然中所見到的景象可能永遠留在我們一生的記憶中,每當它們進入我們的意識中,便能與我們眼前困境形成對比,給予我們慰藉。華茲華斯稱這些自然界的體驗為’凝固時間點’。”就像集郵一樣,我們存儲好這些凝固的時間點,即使沒有處在自然之中,我們仍然能夠常常拿出來重溫一番,建立和大自然的連接,愈療疲憊的精神。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與大自然連接

在壯闊的自然面前,人是很渺小的。所以,生活中的事情,大多也都是小事。這樣我們可以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可惜我們時常會忘記這一點。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溫柔浩瀚之心,就像很喜歡的一句話:“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5

“如果我們能夠依據好奇心的驅使決定什麼是有趣的,而不是被一本有著綠色封面《米其林馬德里道路指南》所左右。”

當下,各種旅行攻略和tips鋪天蓋地,方便大家的同時,也帶來弊端,正如硬幣的兩面。所有人的旅途都變得那麼相似:去青海湖就該揮舞絲巾隨風飄揚,去日本就該買買買,去海邊就要比比誰跳得更高……

旅行之所以讓人興奮,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由於世代先人留在我們基因中的天生的探索慾望,當面對陌生的環境、事物,我們會自然產生出好奇心和探索欲,去滿足這種訴求時便會感到快樂。旅行攻略變相地剝奪了,對陌生旅行地的這種探索權利。失去了探索的樂趣,旅行不再充滿新鮮感和讓人興奮不已。“多數的景物不會讓遊客產生質疑,他們也因此失去了他們應得的刺激和情趣。”

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許多事物也許本無對錯,而其中的某一面被多數人反覆確認後彷彿變成了真理,有如每道數學題總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探索世界的過程是沒有真理的。且不說科學界那無數個未解之謎,即使近在咫尺的“今天走哪一條路回家”,都不宜武斷評判孰是孰非。

那些在文明前進過程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等,必定是不拘泥於所謂“真理”、敢於質疑、樂於探索的果敢之人,是探索世界的踐行者。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卓然拔群,影響了時代。

正如《烏合之眾》裡所說,群體是沒有智慧的。因此,在歷史的浩瀚星河中,最閃耀的總是那麼一些零星散落的一顆顆星星,也就不足為奇。

偉人難得,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做自己世界裡的探索者。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探索

旅行不僅要“你帶著我,我帶著錢”,更要帶著心靈和大腦。如若能夠有思考與探索,那麼“我們從旅行中帶回來的,或許就不是1600種新植物,而是一系列細微、不顯著但卻能豐富人生的想法。”當然,這裡說的旅行,區別於旅遊/度假,後者主要目的是放鬆身心,不應有過多要求。

人生亦如旅行。生命不止,探索不息。

6

“我們就像這樣一個人,有一個詞語在他耳邊已經被提及多次,但是隻有他體會到這個詞語的含義時,它才開始傾聽到它。”

正如科學家探索科學世界一樣,藝術家是藝術世界的探索者和先驅者。

藝術家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細膩的心,他們善於觀察世界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美,正是藝術家去描繪和表現出來以後,人們才開始去注意和欣賞。

作為我們認知世界和欣賞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藝術究竟如何表達?是儘量精準地復刻嗎?不是。

事實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寫實”,即所謂的精確捕捉世界的一小片,因為“自然最小的部分已是無窮!”藝術家其實是選擇和提取了事物中的某部分特徵,進行突出和描繪,過程中還可能會加入情感。而決定我們喜歡哪些藝術作品的,可能正是藝術家選擇的這些特徵是否對自己的胃口、對自己有價值。

“一個詩人,在描述一件事時雖然比不上一名記者來得真實,但是卻可能揭示出在記者嚴謹的文字框架內無法找到的事件的真相。”感性的真相和現實的逼真往往並不完全相等,而藝術所要表現的是前者。

所有的藝術都是相通的,它們都來自於自然與生活,並建立起情感的通道。

“藝術不可能完全憑藉自身力量創造熱情,也不可能是從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產生,它只是推波助瀾,誘發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們不至於因匆忙和隨意而變得麻木。”我們本就對身處的世界萬物懷有各種各樣的情感,但卻有可能忽略它們,藝術使我們注意到這些情感。因而,它也喚起我們對世界的更仔細的注視和更耐心的傾聽。

所以,藝術的本意,是啟發我們更多地去關注和欣賞我們身處的這個實實在在的世界,而不是讚歎於藝術品精湛的技藝或是對現實的復刻多麼精準。

本書第七章,作者講述了梵高在創作法國南部相關畫作時的一些生活片段和想法。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梵高《星空》

讀書|《旅行的藝術》——藝術源於生活,才能藝術地生活

▲梵高《麥田與柏樹》

對於自然,大師和我們一樣,也是一位觀眾,但他同時也是出色的表達者。他比普通觀眾更善於觀察,並且通過自己的畫筆使其躍然紙上。他對色彩格外敏感,也著迷和執著於表現色彩。除此之外,他也總是能注意到一些其他畫家忽略或不在意的東西,並敢於獨樹一幟地表達,因而他的畫作充滿魅力。

作者的筆觸裡,沒有高深的解析和華麗的讚揚,而是在講故事——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畫家的故事。此時,我們和大師的距離很近,就像身邊的一位老朋友,這種距離讓我們更懂他了。

我很喜歡這個章節,因為我一直不太會欣賞名家的畫作,總是看得似懂非懂,覺得很遙遠,但讀過了這一章便有所改觀:和藝術家們同為自然世界的觀眾,我們欣賞藝術作品,從自己出發就好,用心去“看”,便能看懂。

莫名想起《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那位畫家,他也是一位偉大的觀眾和表達者。

小結

縱觀本書,其實是在探討人、世界、旅行三者的關係。

人通過旅行探索世界,世界通過旅行對話人。把自己丟入世界,和它碰撞,一次次反彈回來,從而逐漸看清自己。

除了講述和探討旅行之外,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場旅行。和一般意義上的旅行不同,本書是一場帶著哲思的——跨時間、空間、文化的——思想之旅。這是一種至高境界的旅行,可由此生髮出關於生命和自然、個體和社會、景物和精神、藝術和現實等的層層思考。而後,或訴諸筆端,或凝固成手中的藝術品,或其他任何表達方式。旅人的心智得到昇華,並由此踏上通往傑出和偉大的道路。

這場旅行,可以短到須臾,也可以長到一生。人生亦是旅行。

作者本人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思維,在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既有著哲理的思辨色彩,又通過優美的語言將這些理性的東西融化在文字之間。在西瓜汁裡面加入綿綿的碎冰,而不是一大塊冰,喝起來更加沁人心脾。

這本書是經過了很深的洞察和思考寫出的,所以即使在寫作本文時,它也總能激起我綿綿不絕的想法和思路。大概是因為:作者深層次發覺並準確表達出了人們的心理特徵和共鳴,看到這些故事和感悟,一些片段立刻就與自己完美的重合了,好像故事中的人就是自己一樣,代入感很強。不由感嘆,作者阿蘭·德波頓不愧為英國文壇的一枚才子。

回到最初的問題,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作者並沒有回答,但是他恰恰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看完本書,相信每個讀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回答或是思索,並且有一種情緒久久留在心中,餘音繞樑。

你,準備好下一次的旅行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