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电影《过春天》的主人公是名叫刘子佩的十六岁姑娘,她是一名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母亲在深圳以小三为职业,父亲则在香港做着货车司机的工作。

佩佩住在深圳,去香港上学,每天上下学往返于深圳和香港,她虽然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却既不是纯粹的内地人,也不是纯粹的香港人。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佩佩在学校有个好闺蜜名叫Jo的好闺蜜,两人约好圣诞节一块去日本北海道看雪。Jo订酒店,佩佩买机票,看上去非常公平。

但实际似乎又有些“不公平”,因为Jo的家境要比佩佩好太多了,Jo的姑妈家有大游泳池,家里的鱼缸甚至养着鲨鱼,她的爸爸则打算送她去新西兰留学。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佩佩想要融入集体,和代表富裕阶层的Jo一块去旅行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为了攒钱买机票,她放学后去香港的餐饮店打工,一个小时32.5港币,一天做5个小时,总共162.5港币。

这样打工毕竟过于辛苦,在一次和Jo参加某大佬在游船上举行的生日派对上,佩佩认识了Jo的男朋友阿豪,通过阿豪,Jo进入了赚钱更为容易的苹果手机走私的行业。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佩佩有做走私得天独厚的两个条件:

1. 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深圳和香港;

2. 外貌青春的女学生不容易引起海关怀疑。

做手机走私的人,被称为“水客”,过海关用行内话叫“过春天”。

正是因为苹果手机的畅销,让大量的人们趋之若鹜,而香港的手机又比内地要便宜,这才使得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做起了“水客”。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每天在书包中带上一两个手机,过个地铁站再把手机给相应的接头人,就能赚200~300元,这样得来的钱比起在饭店做5个小时的服务生要轻松很多。

佩佩很快攒够了机票钱,解决自己在经济上跟不上Jo的矛盾,但与此同时,她又陷入了另一个矛盾。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Jo和佩佩在一起玩耍时,曾漫不经心地告诉佩佩,等她去了新西兰,就把阿豪让给她。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可Jo不知道的是,用不着她让,佩佩已经在走私过程中和工作伙伴阿豪建立了感情。

没有哪个少女能拒绝阿豪,他留着酷酷的中分发型,身上有着恰到好处的肌肉,手上戴着时尚的念珠串,平常说话也拽拽的。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也许是日渐生情,也许是佩佩就是想得到她相较于Jo所缺失的东西,她去了阿豪所工作的大排档,帮着忙不过来的阿豪当服务生,她精心亲手DIY了手机壳送给阿豪。

而阿豪也很照顾佩佩,他帮她解决走私路上遇到的麻烦,比如不小心摔坏了屏幕无处找人修,阿豪还带着她去了飞蛾山俯瞰香港的夜景。

他朝着山下的夜景大喊:“我是香港之王!”阿豪本质上和佩佩是同一种人,两人都想做一个香港人该有的样子。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阿豪告诉佩佩,这个地方他从没有带过其他人来,佩佩是第一个。

佩佩心里很开心,但却假装矜持要走,阿豪抓住她,低下头想去吻她,到了关键时刻却说“好痒,这里好多蚊子啊。”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爱是想触碰却又收回的手”,阿豪是喜欢佩佩的。

佩佩似乎成了人生赢家,买到了机票,有帅哥带她去兜风,Jo在她面前抱怨阿豪最近和她联系变少了,她则用一脸无辜来回应。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事情很快暴露了,Jo得知阿豪没给她打电话的那天晚上,是带着佩佩去了飞蛾山。

她当着佩佩的面撕了那两张机票,并当着众同学的面骂佩佩和她妈。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佩佩的母亲是个不务正业的女人,她以当小三为主业,平常没事就在晚上和一帮贵太太打麻将,她的生活以交际为主,她也靠交际为生。

但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佩佩的妈妈爱她,她供她去香港上学,就是希望她的圈子可以“高贵些”。富裕阶层流行出国,她也想带佩佩出国,甚至开始学起了西班牙语。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佩佩的母亲和佩佩一样,想要获得某种认同感,喜爱一切云端上的东西。

“别人女儿有什么,你必须要有。”

只是她的执念并没有换来应有的东西,她的欲念被渣男利用,所以被骗了钱,西班牙也去不成了。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佩佩想要赚更多的钱,所以答应帮阿豪走私一批货,结果却被海关给逮了个正着。

电影中“香港”、“苹果手机”、“出国”是高逼格的象征,是自卑的人、底层的人想要弥补缺失的部分,强行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去融入一个不属于他们的阶层。

可靠空气支撑的绚丽的五彩泡沫终会破灭,佩佩没法和Jo去日本看雪了,她的妈妈也只能断了去西班牙的念头。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影片结尾,母女俩来到飞蛾山俯瞰香港,佩佩的妈妈感慨:“原来这就是香港啊!”

这时,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雪花,没出过远门的佩佩从未看过雪,如今竟然让她在香港看到了。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客观来讲,西班牙的景色也许并不比香港高贵,日本的雪也并不比香港的雪要美丽。所有的幻梦,竟然在眼前都变成了现实。

佩佩去香港的一家餐饮店打工,店长问她家在哪里,她含糊其辞地说:“很远。”那是因为她想融入香港这座城市,她不想告诉别人她住在深圳。

2018年,深圳GDP达到了24222亿元,超出香港221亿元人民币。

2019年,由我国科技公司华为研发的手机华为P30因其强大的拍照性能与时尚的外观,成了老外排队购买的对象。最振奋人心的是,华为手机的售价国内要比国外便宜。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每一个自卑少女,都有一个让她仰望的闺蜜,她想通过拼命融入闺蜜的圈子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

正如《过春天》的主人公佩佩,她想强行融入Jo的圈子,明明不会游泳却硬着头皮跳海,为了攒足去日本的机票钱不惜去做“水客”。

《过春天》:每一个自卑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令她仰望的闺蜜

可就算过了春天,回头一望,却又缺失了自己珍贵的那部分东西。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缺憾会被弥补,自卑会变成自信,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去追逐他人的资源禀赋。

国家如此,个人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