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電影《過春天》的主人公是名叫劉子佩的十六歲姑娘,她是一名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母親在深圳以小三為職業,父親則在香港做著貨車司機的工作。

佩佩住在深圳,去香港上學,每天上下學往返於深圳和香港,她雖然說著一口流利的粵語和普通話,卻既不是純粹的內地人,也不是純粹的香港人。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佩佩在學校有個好閨蜜名叫Jo的好閨蜜,兩人約好聖誕節一塊去日本北海道看雪。Jo訂酒店,佩佩買機票,看上去非常公平。

但實際似乎又有些“不公平”,因為Jo的家境要比佩佩好太多了,Jo的姑媽家有大游泳池,家裡的魚缸甚至養著鯊魚,她的爸爸則打算送她去新西蘭留學。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佩佩想要融入集體,和代表富裕階層的Jo一塊去旅行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機會,為了攢錢買機票,她放學後去香港的餐飲店打工,一個小時32.5港幣,一天做5個小時,總共162.5港幣。

這樣打工畢竟過於辛苦,在一次和Jo參加某大佬在遊船上舉行的生日派對上,佩佩認識了Jo的男朋友阿豪,通過阿豪,Jo進入了賺錢更為容易的蘋果手機走私的行業。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佩佩有做走私得天獨厚的兩個條件:

1. 每天揹著書包往返於深圳和香港;

2. 外貌青春的女學生不容易引起海關懷疑。

做手機走私的人,被稱為“水客”,過海關用行內話叫“過春天”。

正是因為蘋果手機的暢銷,讓大量的人們趨之若鶩,而香港的手機又比內地要便宜,這才使得很大一部分人選擇做起了“水客”。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每天在書包中帶上一兩個手機,過個地鐵站再把手機給相應的接頭人,就能賺200~300元,這樣得來的錢比起在飯店做5個小時的服務生要輕鬆很多。

佩佩很快攢夠了機票錢,解決自己在經濟上跟不上Jo的矛盾,但與此同時,她又陷入了另一個矛盾。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Jo和佩佩在一起玩耍時,曾漫不經心地告訴佩佩,等她去了新西蘭,就把阿豪讓給她。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可Jo不知道的是,用不著她讓,佩佩已經在走私過程中和工作夥伴阿豪建立了感情。

沒有哪個少女能拒絕阿豪,他留著酷酷的中分發型,身上有著恰到好處的肌肉,手上戴著時尚的念珠串,平常說話也拽拽的。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也許是日漸生情,也許是佩佩就是想得到她相較於Jo所缺失的東西,她去了阿豪所工作的大排檔,幫著忙不過來的阿豪當服務生,她精心親手DIY了手機殼送給阿豪。

而阿豪也很照顧佩佩,他幫她解決走私路上遇到的麻煩,比如不小心摔壞了屏幕無處找人修,阿豪還帶著她去了飛蛾山俯瞰香港的夜景。

他朝著山下的夜景大喊:“我是香港之王!”阿豪本質上和佩佩是同一種人,兩人都想做一個香港人該有的樣子。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阿豪告訴佩佩,這個地方他從沒有帶過其他人來,佩佩是第一個。

佩佩心裡很開心,但卻假裝矜持要走,阿豪抓住她,低下頭想去吻她,到了關鍵時刻卻說“好癢,這裡好多蚊子啊。”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的手”,阿豪是喜歡佩佩的。

佩佩似乎成了人生贏家,買到了機票,有帥哥帶她去兜風,Jo在她面前抱怨阿豪最近和她聯繫變少了,她則用一臉無辜來回應。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事情很快暴露了,Jo得知阿豪沒給她打電話的那天晚上,是帶著佩佩去了飛蛾山。

她當著佩佩的面撕了那兩張機票,並當著眾同學的面罵佩佩和她媽。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佩佩的母親是個不務正業的女人,她以當小三為主業,平常沒事就在晚上和一幫貴太太打麻將,她的生活以交際為主,她也靠交際為生。

但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佩佩的媽媽愛她,她供她去香港上學,就是希望她的圈子可以“高貴些”。富裕階層流行出國,她也想帶佩佩出國,甚至開始學起了西班牙語。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佩佩的母親和佩佩一樣,想要獲得某種認同感,喜愛一切雲端上的東西。

“別人女兒有什麼,你必須要有。”

只是她的執念並沒有換來應有的東西,她的慾念被渣男利用,所以被騙了錢,西班牙也去不成了。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佩佩想要賺更多的錢,所以答應幫阿豪走私一批貨,結果卻被海關給逮了個正著。

電影中“香港”、“蘋果手機”、“出國”是高逼格的象徵,是自卑的人、底層的人想要彌補缺失的部分,強行在一個不恰當的時機去融入一個不屬於他們的階層。

可靠空氣支撐的絢麗的五彩泡沫終會破滅,佩佩沒法和Jo去日本看雪了,她的媽媽也只能斷了去西班牙的念頭。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影片結尾,母女倆來到飛蛾山俯瞰香港,佩佩的媽媽感慨:“原來這就是香港啊!”

這時,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雪花,沒出過遠門的佩佩從未看過雪,如今竟然讓她在香港看到了。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客觀來講,西班牙的景色也許並不比香港高貴,日本的雪也並不比香港的雪要美麗。所有的幻夢,竟然在眼前都變成了現實。

佩佩去香港的一家餐飲店打工,店長問她家在哪裡,她含糊其辭地說:“很遠。”那是因為她想融入香港這座城市,她不想告訴別人她住在深圳。

2018年,深圳GDP達到了24222億元,超出香港221億元人民幣。

2019年,由我國科技公司華為研發的手機華為P30因其強大的拍照性能與時尚的外觀,成了老外排隊購買的對象。最振奮人心的是,華為手機的售價國內要比國外便宜。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每一個自卑少女,都有一個讓她仰望的閨蜜,她想通過拼命融入閨蜜的圈子來體現自己的存在感。

正如《過春天》的主人公佩佩,她想強行融入Jo的圈子,明明不會游泳卻硬著頭皮跳海,為了攢足去日本的機票錢不惜去做“水客”。

《過春天》:每一個自卑少女的背後,都有一個令她仰望的閨蜜

可就算過了春天,回頭一望,卻又缺失了自己珍貴的那部分東西。

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缺憾會被彌補,自卑會變成自信,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專注於自身的發展而不是去追逐他人的資源稟賦。

國家如此,個人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