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汽車行業,為何華為和小米、樂視、蘋果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華為進軍汽車行業,5G版“汽車”,還會遠嗎?

最近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道在說華為進軍汽車行業,首先第一反應是造汽車嗎?和賈躍亭的樂視一樣、蘋果製造汽車、小米做貼牌的方式來做汽車嗎?可是樂視和蘋果在汽車領域的夢想算是破碎了,小米和華為的汽車夢想到底會怎樣

進軍汽車行業,為何華為和小米、樂視、蘋果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突然發現並不是,華為卻在從他的技術角度幫助汽車如何進入新能源時代,例如為了增加汽車的續航里程。華為將自己的專業技術石墨烯電池技術應用在汽車行業,當然華為最核心還是做智能網絡系統,所以華為也在積極的幫助汽車廠商打造智能網絡系統以及無人駕駛的輔助系統!

進軍汽車行業,為何華為和小米、樂視、蘋果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在年前的時候華為的榮耀魔法2(Honor Magic 2)手機和汽車行業聯合來了一次手機輔助無人價值的技術!確實也算很強大的。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其實華為在進軍汽車行業和很多其他的領域很聰明,並不是一味的追求大統一,貼牌自己的品牌商標。而是通過自己的技術和智能化軟件和硬件體系來幫助這些家電、汽車等產業進行智能化操控的打造!

進軍汽車行業,為何華為和小米、樂視、蘋果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這和小米的做法完全不同,小米更多是打造自家的米家品牌延伸,要麼是代加工後融合自己的智能系統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到最後都變成了這家(小米)的產品鏈。所以這樣自己的投入很大,而且品牌運作方面也確實就成本很高!但是在汽車領域最近好像小米是和奔騰合作推出的產品,我覺得這一方面還是明智的!

而華為我看到了華為商城有些產品就是別的品牌,小米的智能家居體系也是有很多其他品牌的產品。對於汽車領域更多的是採用了技術化的幫助,這樣可以說讓他的技術進入到更多行業,其實也可以說可以實現和更多企業聯合進行跨界合作。

進軍汽車行業,為何華為和小米、樂視、蘋果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小米並不是沒有跨界合作,例如和長虹的合作,例如和美圖的合作,可是後來美圖卻放棄了製造手機,硬件完全交給了小米。其實這個無疑也還是有遺憾的!那麼隨著5G時代的不斷推進,汽車5G網絡傳輸,汽車實現5G物聯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交通汽車方面也是5G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前段時間就傳出高通也在積極的和汽車行業對接,在汽車產品裡融入高通芯片,所以5G芯片的研發不僅僅是利於手機,更多是會進入更多的產業,手機智能家居下的很多產品。

進軍汽車行業,為何華為和小米、樂視、蘋果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所以無疑從近期華為幫助的體系中,無論是電池石墨烯技術也好還是網絡通訊系統的建設,還是以後會加入更多的智能數據軟件技術、以及智能攝像的技術,都可以說是很有利的推動社會價值,而且自身的投入也沒有小米那樣發展獨立品牌成本那麼高!而且最終還是歸為了華為大數據體系,因為以後畢竟數據和硬件終端的數量才取決於你的成敗,大家怎麼看,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