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帶學生坐公交車外出參觀,中途無學生給老師讓座,老師站到目的,你怎麼看?

十二橡樹莊園


我不相信沒有學生給老師讓座,除非老師人品很差。不過,這似乎又和問題矛盾了,既然老師的人品很差,學校怎麼會要他帶大學生出去參觀呢?學生敢不讓座,當然也敢不跟著老師去參觀。題主說的的大學老師帶著學生乘公共汽車去參觀,學生又不讓座,這顯然就是矛盾了。所以,我認為出現老師站到下車的情況,是因為老師自己不願意坐,也許那個大學老師也很年輕,站一站也沒有什麼受不了的。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們很刁鑽,大學老師逆來順受,這樣的學生就應該教育了。這種情況應該很少很少,既然能夠讀上大學,都是受過聖賢書教育的人,怎麼連最基本的禮貌都不懂呢?也許會有少部分學生自私自利的,不願意給老師讓走,但是多數學生還不致於那樣的吧。

不管怎麼說這種學生不給老師讓座的情況,我是那樣理解的。如果學生真的不願意給老師讓座,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那麼我們的教育方式就值得反省了。對孩子不光是教育文化知識,品德更加重要,沒有好的品德的話,讀書還有什麼意義呢?孩子的教育要從很小的時候做起,如果已經長大了,要想糾正教育他們的品德就很難。


記憶之鷹


能夠包車,為什麼要坐公交車?這其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坐公交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包車要好很多。

所以這個組織工作肯定是很有很大的問題的。另外,老師跟學生肯定還沒有打成一片,平時投入的感情太少了。反正都年輕。一站到底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不過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投入了多少?

記得09年我代班的時候去木蘭天池遊玩,當時從包車到餐飲,所有的工作都是由班幹部負責。根本不存在著沒座位坐,你說的這種情況,簡直是不可思議。



高考諮詢郭青松老師


這件事情還是讓人感覺不舒服的。就公交車不讓座這件事來看,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這位老師不是這群學生的任課老師或班主任

因為你不是這群學生的任課老師或班主任,學生便和你不熟,自然沒有人主動給你讓座。他們沒有與你建立起感情,也不用擔心考試給他們59分,這樣就不把你當老師看待。


第二,距離太長或太短

距離太長,讓座會有些“不捨",距離太短,覺得意義不大,反正很快就到了,誰站一會兒都無所謂的。

第三,班幹部沒有上車

如果車上有班幹部,一定會安排為老師讓座的。班幹部或者學生會幹部,經常主持一些活動,也經常和老師接觸,而且出發之前是應該有預案的。

第四,老師主動不願意坐的

這次活動可能學生參與下來會很累,所以老師不願意與學生“爭座”,讓他們養精蓄銳,好完成後面的任務。

這種情況也確實有,比如帶學生參加即將開始的體育測試或者其他考試之類的,老師會全程呵護孩子,不讓他們因此而受到影響。

第五,人多不如人少

這位老師如果只是帶著幾名學生,一般都會讓座的。人多了,反而“美德"就會消失。大家都覺得,反正有人會讓座的。這樣,在一種“別人會做的"心理支配下就容易出現“冷場"的情況發生。


不管咋說,“師道尊嚴"在現今社會里已經漸漸地被“淡化"了,老師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在“賞識教育”“快樂教育"“學生主體"等理念的影響下,老師的“威嚴"漸漸喪失,學生意識裡“尊師"的概念也就沒有了吧。


愛河北人


頭條經常發些莫名其妙的問題。

1、學校包車外出,不可能沒有老師的位置。

2、你知道這種現象,說明你就在現場,你不是老師,你肯定是學生,說明你是一個道德素養不高的人。

3、這明顯是一個杜撰的現象。這是挑撥是非,製造族群對立,挑起社會矛盾的卑劣手段。其心可誅,其人不齒,


守護圓融


關於這樣的問題,我也曾經遇到過。可以這樣說,現在的學生絕不像以前,不論您教過他,沒教過他,都會對您特別尊敬。可是現在就不行了(相信這也是一個共識),是您教過的學生,可能還好點,如果不是您教的學生,可能就要另當別論了。所以說,對於這種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

有時,老師和學生同處一輛公交車上,有的學生能主動的和老師打個招呼,並站起來為老師讓座,那時的學生是那樣的畢恭畢敬,是那樣的虔誠,這時老師會很本能的說聲:“不用,不用,一會就到了”,這時的學生,表現的是那樣的真心實意,並強烈要求老師坐下來,這時老師才會心存感激的坐下來。可有些學生就不同了,對您根本置之不理(大多是自己沒教過的學生),有的也只是泛泛的說說,很表面的讓一讓,其實老師這時是達心裡最清楚的,這時的老師,相信也不會去坐。這時的公交車上,他們(學生)是那樣的高談闊論,是那樣的歡聲笑語,那樣的洋洋得意,彷彿身邊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就不要說老師了。

所以,對於現在的學生,其基本素養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至於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或許這就是現在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一種缺失。

一點個人看法,不當不妥,敬請多多諒解。


促成教育


我曾包車帶學生去參觀企業,就全程沒坐,不是學生不知道給我讓座,而是要時刻關注學生,大學生並不省心,坐在車上嘰嘰喳喳,興奮異常,作為老師,要時刻關注有沒有亂動喧譁的,另外路上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安排各組負責人,講解企業規章,強調注意安全,要聽指揮,不要亂摸亂碰,不要隨意拍照,還要安排觀察內容。試問,如果你是教師,能否安穩的坐在那裡,記住,你要對每個學生負責,而學生,他誰的責都不負,包括他自己。


fisher16246770122



用戶夕陽幾許


沒學會做人,讀多少書都是白讀!

大學生外出參觀,老師一直站到目的地也沒有一個學生讓座,這決不是普遍現象,只能是個案,此種情況極為少見!

一個人的成長從家庭教育開始,就接受了有禮貌.知禮數.懂禮節.講禮儀的教育。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核心就是仁義禮智信,講禮教.講同理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書達禮是對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大學生已經屬於成年人,連關心.禮待他人,尊敬老師這點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只能說這些年的書白讀了!

但是問題的根源在於家庭,在於家長的言傳身教!其次在於學校教育重智輕德,在於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

一段時間以來就連應不應該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這樣的不是問題的問題都成了熱點話題,討論來討論去,可見不僅是大學生有問題,是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問題。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滯後了。

出現這樣的問題決不單單是教師的責任也不能說是學校應負全責,公平地.客觀的.實事求是地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作為家長你做到文明禮貌了嗎?你的孩子你教育好了嗎?你的言傳身教正確嗎?

作為大學生不懂禮貌不尊敬老師書白讀了,既是個人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甦醒459


初看題目的時候,心中便產生了不解的情緒,嘆息這個社會是怎麼了?老師帶著學生去參觀考察,而途中竟然沒有學生給老師讓座,沒有學生理解老師的辛苦。我們辛苦培養出的孩子,都上了大學還不懂得尊師敬道?這是教育的悲哀麼?回想我的大學時光,那還是個青澀的年代。尊師敬道,基本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好像是餓了知道吃飯,困了知道睡覺一樣,天經地義。大學的教課老師不像中學或者小學的老師是固定的,每天像走馬燈一樣去上各位老師的課,去參加各種活動。自己喜歡的老師的名字會牢記於心,不喜歡的科目去上課的次數也不多。

再看此題目,這一車的學生可能連哪位是老師都不知道吧?把這次參觀當成了春遊了吧?完全不想這次參觀還是有人組織和安排的。現在的學生,被教育的過於自私和任性。就好像我那個外甥一樣,自己知道上學交了學費就是給老師發的工資,老師做的一切都是為消費者服務的,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學到這種觀點的,家裡的大人都沒有教過他,把別人辛苦當成理所當然。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自私和任性在孩子身上是一種普遍顯現。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麼?還是社會問題?


歐7米


我一輩子是教師。我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

我已退休十二年,這些年一直被過去的學生邀請參加他們的聚會和活動。有三四個群體的活動已固定下來,最遲二三個月就要見面,學生對老師的認可和熱情遠勝對以往領導的感情。

所以在我看來,坐車一路,老師始終站著而且站到終點,沒有一個學生讓座,這是不可思議的。

若説真的有這事,那隻能說這位教師太失敗了,或者說他師德有問題 被學生所不屑和鄙視。

只要是正常情況,學生肯定是尊師的。現在社會上説老師如何差,差到上課不講 收費補課講;説學生差,差到大學生都不懂基本的禮儀和做人的道理。不知道是何種心理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