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带学生坐公交车外出参观,中途无学生给老师让座,老师站到目的,你怎么看?

十二橡树庄园


我不相信没有学生给老师让座,除非老师人品很差。不过,这似乎又和问题矛盾了,既然老师的人品很差,学校怎么会要他带大学生出去参观呢?学生敢不让座,当然也敢不跟着老师去参观。题主说的的大学老师带着学生乘公共汽车去参观,学生又不让座,这显然就是矛盾了。所以,我认为出现老师站到下车的情况,是因为老师自己不愿意坐,也许那个大学老师也很年轻,站一站也没有什么受不了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们很刁钻,大学老师逆来顺受,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教育了。这种情况应该很少很少,既然能够读上大学,都是受过圣贤书教育的人,怎么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呢?也许会有少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的,不愿意给老师让走,但是多数学生还不致于那样的吧。

不管怎么说这种学生不给老师让座的情况,我是那样理解的。如果学生真的不愿意给老师让座,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就值得反省了。对孩子不光是教育文化知识,品德更加重要,没有好的品德的话,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孩子的教育要从很小的时候做起,如果已经长大了,要想纠正教育他们的品德就很难。


记忆之鹰


能够包车,为什么要坐公交车?这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坐公交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包车要好很多。

所以这个组织工作肯定是很有很大的问题的。另外,老师跟学生肯定还没有打成一片,平时投入的感情太少了。反正都年轻。一站到底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不过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投入了多少?

记得09年我代班的时候去木兰天池游玩,当时从包车到餐饮,所有的工作都是由班干部负责。根本不存在着没座位坐,你说的这种情况,简直是不可思议。



高考咨询郭青松老师


这件事情还是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就公交车不让座这件事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位老师不是这群学生的任课老师或班主任

因为你不是这群学生的任课老师或班主任,学生便和你不熟,自然没有人主动给你让座。他们没有与你建立起感情,也不用担心考试给他们59分,这样就不把你当老师看待。


第二,距离太长或太短

距离太长,让座会有些“不舍",距离太短,觉得意义不大,反正很快就到了,谁站一会儿都无所谓的。

第三,班干部没有上车

如果车上有班干部,一定会安排为老师让座的。班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经常主持一些活动,也经常和老师接触,而且出发之前是应该有预案的。

第四,老师主动不愿意坐的

这次活动可能学生参与下来会很累,所以老师不愿意与学生“争座”,让他们养精蓄锐,好完成后面的任务。

这种情况也确实有,比如带学生参加即将开始的体育测试或者其他考试之类的,老师会全程呵护孩子,不让他们因此而受到影响。

第五,人多不如人少

这位老师如果只是带着几名学生,一般都会让座的。人多了,反而“美德"就会消失。大家都觉得,反正有人会让座的。这样,在一种“别人会做的"心理支配下就容易出现“冷场"的情况发生。


不管咋说,“师道尊严"在现今社会里已经渐渐地被“淡化"了,老师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在“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学生主体"等理念的影响下,老师的“威严"渐渐丧失,学生意识里“尊师"的概念也就没有了吧。


爱河北人


头条经常发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1、学校包车外出,不可能没有老师的位置。

2、你知道这种现象,说明你就在现场,你不是老师,你肯定是学生,说明你是一个道德素养不高的人。

3、这明显是一个杜撰的现象。这是挑拨是非,制造族群对立,挑起社会矛盾的卑劣手段。其心可诛,其人不齿,


守护圆融


关于这样的问题,我也曾经遇到过。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学生绝不像以前,不论您教过他,没教过他,都会对您特别尊敬。可是现在就不行了(相信这也是一个共识),是您教过的学生,可能还好点,如果不是您教的学生,可能就要另当别论了。所以说,对于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有时,老师和学生同处一辆公交车上,有的学生能主动的和老师打个招呼,并站起来为老师让座,那时的学生是那样的毕恭毕敬,是那样的虔诚,这时老师会很本能的说声:“不用,不用,一会就到了”,这时的学生,表现的是那样的真心实意,并强烈要求老师坐下来,这时老师才会心存感激的坐下来。可有些学生就不同了,对您根本置之不理(大多是自己没教过的学生),有的也只是泛泛的说说,很表面的让一让,其实老师这时是达心里最清楚的,这时的老师,相信也不会去坐。这时的公交车上,他们(学生)是那样的高谈阔论,是那样的欢声笑语,那样的洋洋得意,仿佛身边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就不要说老师了。

所以,对于现在的学生,其基本素养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至于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或许这就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种缺失。

一点个人看法,不当不妥,敬请多多谅解。


促成教育


我曾包车带学生去参观企业,就全程没坐,不是学生不知道给我让座,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大学生并不省心,坐在车上叽叽喳喳,兴奋异常,作为老师,要时刻关注有没有乱动喧哗的,另外路上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各组负责人,讲解企业规章,强调注意安全,要听指挥,不要乱摸乱碰,不要随意拍照,还要安排观察内容。试问,如果你是教师,能否安稳的坐在那里,记住,你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而学生,他谁的责都不负,包括他自己。


fisher16246770122



用户夕阳几许


没学会做人,读多少书都是白读!

大学生外出参观,老师一直站到目的地也没有一个学生让座,这决不是普遍现象,只能是个案,此种情况极为少见!

一个人的成长从家庭教育开始,就接受了有礼貌.知礼数.懂礼节.讲礼仪的教育。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讲礼教.讲同理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书达礼是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连关心.礼待他人,尊敬老师这点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只能说这些年的书白读了!

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其次在于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在于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就连应不应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样的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成了热点话题,讨论来讨论去,可见不仅是大学生有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问题。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滞后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决不单单是教师的责任也不能说是学校应负全责,公平地.客观的.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作为家长你做到文明礼貌了吗?你的孩子你教育好了吗?你的言传身教正确吗?

作为大学生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书白读了,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苏醒459


初看题目的时候,心中便产生了不解的情绪,叹息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老师带着学生去参观考察,而途中竟然没有学生给老师让座,没有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我们辛苦培养出的孩子,都上了大学还不懂得尊师敬道?这是教育的悲哀么?回想我的大学时光,那还是个青涩的年代。尊师敬道,基本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好像是饿了知道吃饭,困了知道睡觉一样,天经地义。大学的教课老师不像中学或者小学的老师是固定的,每天像走马灯一样去上各位老师的课,去参加各种活动。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名字会牢记于心,不喜欢的科目去上课的次数也不多。

再看此题目,这一车的学生可能连哪位是老师都不知道吧?把这次参观当成了春游了吧?完全不想这次参观还是有人组织和安排的。现在的学生,被教育的过于自私和任性。就好像我那个外甥一样,自己知道上学交了学费就是给老师发的工资,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观点的,家里的大人都没有教过他,把别人辛苦当成理所当然。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自私和任性在孩子身上是一种普遍显现。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么?还是社会问题?


欧7米


我一辈子是教師。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

我已退休十二年,这些年一直被过去的学生邀請參加他们的聚会和活动。有三四个群体的活动已固定下來,最迟二三个月就要見面,学生对老師的认可和熱情远胜对以往領導的感情。

所以在我看來,坐車一路,老師始终站着而且站到终点,没有一个学生讓座,这是不可思议的。

若説真的有这事,那只能说这位教師太失败了,或者说他師德有问题 被学生所不屑和鄙視。

只要是正常情况,学生肯定是尊師的。現在社会上説老師如何差,差到上課不讲 收費补课讲;説学生差,差到大学生都不懂基本的禮仪和做人的道理。不知道是何种心理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