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上色”和“包漿”一直以來都是橄欖核圈子中爭論的焦點。對於一個老玩家來說,隨著盤核時間的推移,有兩個變化是最大的,一個是顏色的改變,再一個就是手感的變化。而這種手感的變化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橄欖核的包漿。那麼,包漿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先說說包漿的原理:

包漿,顧名思義:包裹著一層漿體。這個詞的定義是很準確的,橄欖核的包漿,確實是從表面這層漿體逐漸演變而來的。那麼這層“漿”的來源是什麼呢?這就要從瞭解人手掌分泌物的成份開始了。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從百度上可以很輕易的瞭解到人手上的皮膚會分泌兩種物質:汗液和皮脂。汗液是由小汗腺分泌的,對於橄欖核的上色來說,汗液起主導作用。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它是一種混合物。其中包含多種脂類物質,主要有飽和的及不飽和的遊離脂肪酸,甘油三脂、蠟類、固醇類、角鯊烯及液體石蠟等。皮脂排洩到皮膚表面,一部分附著在毛髮上,起潤澤毛髮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皮脂和汗液混合後在手掌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乳狀的皮脂膜,這種物質就是包“漿”的前身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包漿

乳狀皮脂膜因為含有脂類和蠟類物質,其本身兼具“油”和“蠟”的屬性,在接觸橄欖核的木質時,會迅速滲透進木質纖維中,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一個月以上。這段時間會感覺橄欖核變色快、吸收感強。總是手感澀澀的,行話叫“咬手”。過了這個階段,乳狀皮脂膜與木質纖維受到填充物影響會進一步收縮,隨著混合物的水分逐漸蒸發,乳狀皮脂膜還原為皮質混合物,其中多種脂類物質進入木質深 層,進一步與木纖維融合,而另外一部分蠟類混合物析出到核桃表層堆積下來,凝固為類似結晶體的透明漿層,這就是俗稱的“包漿”了。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橄欖核包漿與上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