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者,繳納社保基數都是100%,退休金有差別嗎?

嚮往天堂的青年


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在一定條件下他們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也是一樣的。

這個問題其實大家關注的點就是靈活就業人員,因為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費是全部由自己承擔的,所以大家更加的關心自己在退休後領取的待遇是不是和職工一樣的平等,畢竟從繳費金額的角度來說靈活就業人員的壓力稍大一些,不像企業職工那樣,單位承擔31%,個人只承擔10%。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雖然只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是承擔的比例差不多在35%,那麼哪些情況下他們領取的待遇是一樣的,哪些情況是不一樣的,下面一一給大家說明:

職工和靈活就業者養老金待遇一樣的情況

如果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年限一樣、繳納基數一樣、退休時的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一樣,這種情況下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待遇時標準是持平的,但不是相等的。

如果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期初年月相同,退休年月也相同,繳納的年限也相同,繳費基數一致,在同一座城市退休,那麼這種情況下領取的養老金是一模一樣的。

職工和靈活就業者養老金待遇不一樣的情況

題主的問題中說的是基數為100%,如果此處的100%指的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00%,那麼靈活就業人員與那些工資高於社平工資的職工相比,領取的養老金也會比這類職工少,因為社保的繳費基數上限可以達到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也就是說你按8467(北京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的基數繳納時,工資收入高的職工可能是以25401(北京2017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作為基數的,這種情況下,則是職工領取的養老金更多一些。

如果題主所說的100%是指當月的足額工資,那靈活就業人員依然是按照社會平均來衡量100%到底是多少,而職工的漲薪是不確定的,工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將來領取的就會比靈活就業人員少,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將來領取的養老金也是會高於靈活就業人員的。

所以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金唯一的區別就是領取養老金的時候金額會有差異,其他的並無什麼區別!


筆記簿杏豆


職工繳納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繳費基數都是社平繳費基數的100%的話,退休金是沒有差別的。


前提是都是同一時間退休,同一年齡退休。為什麼這麼說?

同一時間退休

按照我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退休的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乘以一定的計算結果。

退休年度不一樣,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就不一樣。社會平均工資一般是省或者設區市公佈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一般是有5~6月份發佈。

各個地方在計算基礎養老金,使用社會平均工資的時間也不一樣。比如青島和北京都是從1月1日起使用新標準。如果是5月份發佈,會進行調差或者重新調整養老金。天津、上海、武漢等一些地區是從4月1日開始使用新標準,也有相應的調差一說。江蘇、廣東、河南等地是從7月1日開始使用新工資標準,基本上社會平均工資就公佈了,接著使用新工資標準就行了。

所以,地區不同,辦理退休時間不同,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退休待遇還是不一樣的。

不過好處在於國家年年調整養老金,使用新的社會平均工資就不能養老金調增了。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差額。但實際上按照現在的養老金調整套路,退休越晚,養老金越高。一位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比晚退休5年的職工退休待遇低五百多元。

同一年齡退休

這裡主要牽扯到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問題。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小,同樣金額的情況下,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高。

個人賬戶餘額有5萬元,50歲退休每月領取256元,55歲退休每月領取294元,60歲退休是360元。個別人員,可以到70歲退休,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893元。

所以,養老金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也是有細微差距的。

另外,企業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社保,錢數是完全不同的。企業個人只需要承擔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3~1%。個人繳納社保需要將企業和個人部分共同承擔,交養老保險一般都在20%的繳費比例,加上醫療保險會更高。但是相反,如果是個人找企業代掛勞動關係,企業繳納的保險和費用還是比個人繳納高的。

所以,從付出角度來講,還是有更大的不同,應當結合個人的條件適當選擇。


暖心人社


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者,繳納社保基數都是100%,退休金有差別嗎?

首先,城鎮在職職工與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都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退休時享受的待遇稱為養老金。

第二,如果在職職工與靈活就業人員兩者的退休地、繳費年限、歷年的繳費係數都相同,那麼,個人賬養老金也肯定相同,在退休年齡一致的情況下,養老金是完全相同的。

第三,如裡兩者都是1996年之後參加工作或是開始繳納社會保險的,且在前述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那麼養老金是沒有區別。

但是,企業在職職工如果1996年前在國有企業或是集休所有制企業工作,且屬於固定工或全民所有制合同工,檔案中有記載,那麼是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這樣一來,養老金就會遠比靈活就業人員要高了。

第四,雖然按前述標準兩者的養老金相同,但是,兩者所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尤其是養老保險費用是完全不同的。靈活就業人員要比企業在職職工多繳150%。

舉個例子說吧,假設某地的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企業在職職工每月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為400元,而靈活就業人員則需繳納1000元。要看清楚,這裡是換成以月為單位來計算的,要是以年來計算,或者是整個繳費週期,那麼相關就很大了。

不知道是否表述的清楚,如有疑問,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老王觀職場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也不完整的。如果要想退休金沒有差別,僅僅是參考繳費基數是否是100%,最終還是有差別的。

第一,繳費年限長短的問題。

如果都是按照100%來繳費,那麼繳費年限長的,肯定比繳費年限短的退休金要多,哪怕只有差別一年也是有差別的。

第二,繳費基數的問題。

繳費基數是按照社平工資來確定的。由最高繳費基數和最低繳費基數,最高繳費基數的100%和最低繳費基數的100%,其繳費金額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城鎮職工繳費中還有的公司時是按照實際工資來確定的繳費基數,這和社平工資確定的繳費基數也是有很大的差別。

第三,退休地的選擇問題。

退休地的選擇,主要涉及到退休時的社平工資。社平工資高的地方退休,肯定比社平工資低的地方退休金要高很多,大概兩百元左右的差別;還有退休年份的選擇也有差異,早一年退休和晚一年退休,也涉及到社平工資的問題,社平工資每年都在增長,晚一年有可能比早一年多一百到二百元也是有可能。

總之,無論是在崗職工還是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都是按照100%來繳費,但由於還受到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地選擇、社平工資等因素的影響,退休金還是有差別的。


幫兄愛唱歌


若繳費年限一致,且同一年度同一地區退休,其養老金是一樣多的。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均適用如下養老金計算公式:

關於基礎養老金

“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由當地統計部門每年6月份公佈,反映的是該地區所有職工月平均工資,每年都是一個固定數。很多人誤認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指的個人繳費基數,故而在退休前一年,想方設法將繳費基數變更為最大值,其實不起任何作用。

“平均指數”指的是歷年社保繳費基數佔社平工資的比例,再取平均值。如果繳納社保基數都是100%,那麼該值都為1。

所以從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同一年度同一地區退休,繳費年限一致,那麼基礎養老金肯定是一樣的。

關於個人賬戶養老金

無論是城鎮職工還是靈活就業者,其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劃撥比例為8%,既然繳費基數一致,那麼個人養老賬戶金是一樣多的,這個毋庸置疑。

關於過渡性養老金

該養老金是為社保“中人”設置的,多指1994年以前參加工作並繳納保險的人。多數情況下用不到,可不用考慮。即便有過渡性養老金,因兩者繳費年限和平均指數一致,其養老金也是一樣多的。

綜上,若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年限一致,且同一年度同一地區退休,其養老金是一樣多的。這裡還要再補充一點,其性別也得一致。否則,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金是不一樣多的。


社保說


樓主您好,城鎮職工和靈活就業者繳納的社保實際上都是同一類的社保,他們都是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當然在繳費基數上也完全一致的話,也就是說都是按照100%的一個社保繳費基數來繳納這個社保的話,那麼這種情況就符合了這個退休金計算的一個條件!

但實際上我們在計算退休金的時候,它主要取決於三個條件。第1個條件最重要就是這個繳費年限一定要保證這個繳費年限是相同的,那麼退休金才有可能會是一致的。第2個條件就是要同一個地區同一年退休,因為只有是同一個地區在同一年退休,他的這個社會平均工資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說計算出的退休金才有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說不但要保證自己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是相同的,還要保證一個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限也是完全一致的,當然還要就是這個退休年齡也要一致,因為退休年齡的不一致,他的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不相同的,所以說也會導致退休金的不相同。


社保小達人


兩個概念別弄混了。

退休金是為國做具體事項或完成國指定事務者,年老後的工資待遇。

養老金是居民單幹者,向保險公司購買的保險額支付。

退休金額由三部分構成,國家支付部分.所在企事業支付部分.具體個人存備支討部分。

養老保險金額僅個人購買保率到期後支付一項。只不過養老保險由國家主辦,同社會各式保險公司,因不良經營倒閉使投保本息盡失不同,而永保無風險損失憂患罷了。

因此同是具體個人及個人繳費額完全一樣,但單幹者與有單位者一個無任何其它助力,一個有本企業及國家助力,從而所得益差很多很多。

這是單幹者無剩餘價值被滯後,而集體企業.地方國營企事業.國家企事業.中央企事業都有滯後剩餘價值積累造成的。剩餘價值在個體企事業有外貿的單位上也存在,因而有外貿的個體企事業在每年底有外匯結算利返還的收益。而非私企事單位剩餘價值存入國庫,不撥付具體單位的。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繳費百分百也不一定一樣,繳費基數不一樣,繳費數額就不一樣,有的還有補充養老保險呢,還有不同的社會平均工資,還有繳費年限不同,還有指數化平均工資不同呢。當然,年限相同,平均指數相同,個人帳戶相同。退休年令相同,退休費也就相同了。


泰山1407542


我已繳足15年,是繼續繳,還是等6年後退休,


張月姿899


大道之簡,同年退休同年參加工作,工齡一致,退休時養老金也應該一樣的。工齡不一致,可能出現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