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01

前陣子,好爸爸Kispa在網上發起了一個萌娃吐槽挑戰賽,徵集孩子們對自家爸爸的吐槽。

最後發現,爸爸們對寶寶們說的最多的,不是“寶寶我愛你”,而是各種充滿指令性的禁令。

“不許吃冰淇淋!”

“不要睡懶覺!”

“不要滾草地!”

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雖然父母總是滿口的“不要、不許”,但很多時候,孩子不僅不會乖乖照著指令做,還會感到煩躁、不解、抗拒,“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02

為何說了那麼多次不要,孩子卻“偏要”

為何我們千叮萬囑,讓孩子不要做的事,孩子反而要去做。他們是聽不懂、記不住,還是壓根就是故意跟我們作對的?

其實,孩子真的不是故意跟我們作對的,只是我們在“下達指令”的方式出了問題。

(1)每一次重複“不要”、“不許”,都是在反覆提醒

去廣場玩,正碰到同事把兒子打得哇哇哭。因為他反覆告訴兒子剛買的小汽車很貴,要小心,不要摔。結果,兒子拿過來不久就噼裡啪啦地摔了好幾次,就這樣,剛買了一天不到的小汽車就這樣報廢了。

我問孩子:這麼好的小汽車,你為什麼要把它摔壞呢?

孩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抽泣著說:爸爸囑咐說不讓摔,我本來也不想摔,可不知怎麼回事,就經常摔。

其實,我們也經常有這樣的經歷。越叮囑自己不要犯錯,卻越容易犯錯。原來,人類的大腦的特殊構造,讓我們自動忽略抽象的否定詞語,記住具體形象化的內容。

同事每重複一次“不要摔車車”,都是在強化“摔車車”這個行為,讓虎虎忍不住要去摔。

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教授開創的“白熊實驗”便說明了這個道理。

魏格納教授讓參與人員閉上眼睛,放鬆心情,自由地去想象任何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想白色的北極熊。

而實驗結果表明,所有的參與人員無一例外都想到了那隻白色的北極熊。

很多父母都希望下達禁令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改掉孩子的一些壞習慣,殊不知,越是缺乏耐心的教導,越容易使壞習慣加劇。

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2)父母的禁令違反了孩子成長的規律,讓孩子走向“叛逆”

對於很多父母來講,好奇和探索,意味著“不聽話”,意味著“製造麻煩”,還意味著“危險”,於是便成了難以縱容的“叛逆”。

所以,一方面出於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便於管理孩子,很多父母會習慣性地用下達禁令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杜絕孩子“叛逆”的源頭。

父母覺得狗狗會咬人,身上有細菌,便呵斥孩子:“不許碰狗狗”。

然而,孩子本就對狗狗這種動物存有好奇心,父母的禁止反而加重了他的好奇心。在父母在顧著發佈禁令,並沒有教導好孩子如何與狗狗相處的情況下,孩子冒然去侵犯狗狗,反而更容易受到狗狗的攻擊。

別說他還是個孩子,就算大人,遇到越是不讓做或想的事情,反而越想要去做。

更何況,那本就是他成長過程本應去接觸、去體驗、去探索的。

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3)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更容易“分心”

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很多個上學日的早晨,你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囑咐孩子自己穿好外套和鞋子。等你收拾完,準備帶孩子去學校了,發現孩子正埋頭玩他手中的玩具,外套還在沙發上,鞋子還躺在地上。

放學接孩子回到家裡,你讓孩子自己把書包放到房間的書桌上,不要隨便扔在沙發上,可是無論你叮囑了多少次,孩子還是會把書包隨手丟到沙發上。

其實,這時候,孩子很可能並沒有聽到你的叮囑。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掌握專注能力的前額皮質還沒有發育完全,這就導致了他們很容易分心。

你苦口婆心地重複了很多遍“把書包放到書桌上,不要丟到沙發上”,以為孩子聽進去了。事實上孩子很可能正在經歷“非盲性注視”,也就是說他正在分心於其他事情上,對於你提及的事情,他缺乏關注的意識。

03

怎樣說,孩子才肯聽

親子節目《我要好爸爸》的嘉賓烈兒寶貝說,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育兒專家口中“理智”和“冷靜”都是理想狀態。面對自控力不夠的兒子,擔心他玩剪刀等各種危險物品,烈兒寶貝總會忍不住給他定下各種規定。

有一次,幼兒園進行防拐演習,沒有任何防備心理的兒子輕易就被小姐姐拐走了。烈兒寶貝嚇壞了,每天都忍不住跟兒子囉嗦上幾百遍“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許給陌生人開門”。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聽進去你的叮囑呢?

(1) 忍不住說“不要”時,請告訴孩子“不要”理由

李誕講過這麼一個案例,他有個朋友整天跟兒子說“不許吃冰淇淋”,卻從不解釋不能吃的原因。兒子特別想吃啊,卻又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吃,急壞了只好跑去問李誕:為啥我爸不讓我吃冰淇淋啊。

李誕也懵逼:做父親的自己不告訴兒子為什麼不能吃,丟給我,萬一我使壞故意跟他說,因為你爸爸不愛你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明白,這些嚴厲或囉嗦的叮囑,背後的意義。

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所以,如果改不掉動不動就說“不要”的習慣,那就蹲下來,耐心跟他解釋,為什麼“不要、不許”,解釋多幾遍了,孩子慢慢就懂了。

(2)用“要”代替“不要”,告訴他要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

正如上文所說的,家長每一次說“不要”、“不許”反而是在提醒孩子那件事情的存在。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說否定的事情時,情緒一般是比肯定要激烈的,激烈的情緒不僅會加深孩子對該事物的印象,還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感到煩躁不安,久而久之,對親子關係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相反地,當我們說肯定的事情時,不僅可以讓孩子只關注到正面的事情,在對話的過程中情緒也較為平穩,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不希望孩子大吵大鬧吵到別人時,可以跟他說:你看叔叔阿姨們都很累了,我們小點聲,讓他們休息一會好不好。

希望孩子不要睡懶覺,直接跟他拉鉤約定好起床的時間:說好了,明天7點就要起床,拉鉤了就要遵守約定哦。

(3)明白孩子成長的需要,適當地放手,不給予過多的限制和要求

孩子畢竟是個孩子,他對新鮮的事物都有好奇心。

與其各種阻攔,不如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盡情地去“玩”、去“鬧”,保留孩子的創造力和求知慾。

就拿“蹦床”這項運動來說,很多孩子都喜歡“蹦床”,但大多數父母出於孩子的安全考慮,會直接禁止孩子玩這項運動。

其實適當的“蹦床”運動有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所以與其攔著捆著,不如帶他去專業的運動場所。讓他在安全的環境中“蹦床”,既能消耗他的精力,保住他的這點樂趣,還不會破壞你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我們總是出於安全的擔憂,或怕孩子惹麻煩,定下各種各樣的“不要”、“不許”,不僅會影響到親子關係,還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遺憾。

正如節目中一個奶爸所說的:

作為孩子的爸爸,我更需要做的是帶孩子去瘋,去開心。讓他以後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更多的是開開心心的事情,而不只是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為什麼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所以,各位老父親老母親,學著放手吧,孩子需要成長,而我們只要站在背後,守護他們的安全就夠了。

END

作者 | 王小辭,婚姻家庭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情感、育兒作者,背靠一位愛人,懷抱一隻橘貓,手握一杆筆,愛我所愛,寫我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