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告别林清玄

“你知道,故事的结尾并不重要,生活唯一确保我们的就是死亡。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让那结尾,夺走了故事的光芒。”

这句话出自《漫长的告别》,一如既往地带有雷蒙德.钱德勒式风格的洒脱。过去的2018年是不断逝去的一年,斯蒂芬.威廉.霍金、李敖、单田芳、朱旭、李咏、金庸、二月河......等名人相继离世,让人难以接受,难以承受!

艰难又无奈地告别了2018年,告别了这一年里我们所失去的那些伟大的生命,他们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曾散发无限光芒,正如李咏所说,“没有遗憾,只有不舍”,这是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了。

没有浪费,没有辜负,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到最后一刻,这样的生命即使逝去,也是带有光芒的逝去。“只有永不遏止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生命也是如此!

和时间赛跑的人,今天也离开了。

长大过程中的这些年,每当我意识到自己在挥霍光阴浪费时间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想起小学课本里那个和时间赛跑的小男孩。奇怪的是,我对作者毫无印象,反而是课本里那张图片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一个当时和我一样大小的男孩,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在与那天傍晚还未下山的夕阳赛跑,那个奋力奔跑的身影曾给我无数次鞭策。

长大以后的很多年,我甚至不知道,那个教我们要和时间赛跑的人就是作家林清玄。

和很多人一样,我在大学里也曾有过一段专属于林清玄作品的时间。那个时候,我总是喜欢坐在图书馆一侧的地板上,因为那个位置排列着的全都是他的书,我可以尽情地看,很方便,不用拿来拿去。而且,由于书架排与排之间距离并不大,只能坐地板,平常人并不多,所以我一般都是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席地而坐,随手可达。更重要的是,我会感觉整个环境里只有我和作者在进行交流,那种感觉很纯粹,精神上很愉悦。

林清玄的名字就如同他的文字一样,很优美,让人感到舒服!第一次对这个名字留有印象是在中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偶尔读到的优美的散文,大多都是他写的,当时我对林清玄这个名字极度喜爱,我一度认为写散文的人是不是名字都这样好听!

后来读到林语堂、丰子恺的文章,我更加确信了,是的,写散文的人名字都很好听!以致我常常分不清他们谁是谁,闹了诸如“一树一菩提”的作者是林清玄之类的笑话,直到大学,才结束了这种模糊的印象,开始分别去“认识”他们。

喜欢一位作家,总是会去特别留意关于他的生平介绍。当我第一次在其中一本散文书扉页上看到林清玄的出生年份是1953年,我是暗自窃喜的,我还有机会去真正地认识他,去听他的演讲,以读者的身份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一直对此充满期待!

没有想到,这一天再也不会到来!今天从网上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是错愕的,怎么会?他才65岁!我总以为他是能够活到一百岁的那种人,个性豁达又有悲悯情怀,不急不躁,安然自若!

显然,我是忘记了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生活意外的存在性,也忘了那篇《和时间赛跑》曾教会我的东西。我找来这篇文章,重新读了三遍,才开始相信,散文大家林清玄是真的去世了,他走完了自己的时间。

没有说出口的告别往往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来不及告别却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可能,后者比前者更多了一种让人痛苦的成分,因为无可奈何!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

虽然来不及告别,但我还可以重新去阅读,去缅怀,就像今天这样,重新读《和时间赛跑》,我仿佛又回到那年的小学课堂,待老师教完之后,我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要和时间赛跑!

那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也曾和时间赛跑来着,比平时回家的时间早了许多,因为我是跑回去的!

后来,我和书里那个小男孩一样,常常和时间赛跑。

只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做了,甚至已经忘了,原来,我曾经那么认真地和时间赛跑过!

来不及告别林清玄,我还来得及重新踏上与时间赛跑的征途,去做那些我从他的作品里早已学会的事,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