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菁醫生,被警察帶走後,還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

01

對職業的尊重

前幾天上海仁濟醫院醫生趙曉菁被警察用手銬帶走的新聞上了熱搜。

事後醫生和警察也分別發表了聲明,還原了事情的詳細經過,

原來醫生因為拒絕患者插隊而與患者家屬發生了推搡,患者便報了警。

出警民警到達後,由於與醫生後缺乏有效溝通,

雙方處理問題方式也都欠妥,導致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

雖然醫生在對待患者以及民警,在言行都有不合適的地方,

但醫生的當時的做法,以及事後的發言卻令我印象深刻。

當民警希望他去警局配合問詢時,

他首先想到的是後面排隊的患者,希望民警能讓他把後面的病人看完

雖然趙曉菁醫生被帶去警局都由患者而起,但他在事後還這麼說:

“雖然經過這個事情,患者對我的信任可能下降了很多,但我還是想把病情分析情況告訴對方。”

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都由患者插隊而起,

可趙曉菁依然懷著一名醫生的責任心,關心患者的病情,

這應該算是對職業最大的尊重


趙曉菁醫生,被警察帶走後,還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


02

缺乏責任心的年輕人

在幾十年前,人人對工作都有著強烈的責任感,

把做好本職工作當作是最基本的底線。

責任心,就像愛國、尊老愛幼一樣被刻在人們心裡。

正因為如此,才湧現出王進喜、時傳祥、李素麗這樣的愛崗敬業之人。

近幾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很多人年輕人在更在意薪酬和是否“996”之後,

卻把責任心給置之腦後。

給領導提交的報告經常從網上找些資料來糊弄,

甚至連裡面的內容都沒怎麼改。

到點就下班,即使工作沒有完成,也絕不多在公司多呆一秒,

還美其名曰“老闆只買了我白天的時間”。

本著不做就是少出錯的思想,

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

絕不多做一點。

我有個前同事,在我公司當前臺,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每天得第一個來開門。

有幾次我們其他同事比她先到,看她路遠也就沒過多指責。

可有一次,當天早上有個重要會議,需要提前準備好會議室,

連公司的老總都比平時提前幾十分鐘到。

可結果這個同事竟然遲到了,

原因是”昨天睡得太晚,外加今天堵車“。

在她那裡,遲到總是有原因的,

不論是何種原因,沒有一條是自己的責任心問題


趙曉菁醫生,被警察帶走後,還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


03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有人說老闆錢給夠,自然工作起來會認真負責;

也有人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上心;

還有人認為,我要是老闆,我也會有責任心。

公司的本質就是用員工的勞動換取公司的發展,

同時付給員工一定的報酬。

而這其中幾乎每一個公司付出的報酬都是遠小於員工創造的價值。

在給你足夠的工資時,公司也會要求你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於員工來說,沒有真正的給夠一說。

有項統計顯示,只有很少數人能夠從事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大部分人是把工作當成養家餬口的方式。

如果只有對自己喜歡的工作才能上心,

那這個世界的工作豈不是大部分都是在敷衍下完成?

老闆說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而員工是把工作當成事來完成,

責任感不強的員工會把工作當成別人的事來做。

責任心一種心態,是一種”為己任“的豪情。

它有沒有,與金錢、興趣和公司中的角色無關。

責任心的缺乏只是表明你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消耗著本屬於自己的機會

不過所幸社會上也不全是沒有責任心的人。

那些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那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

那些能一直忍著著重複性勞動的人,

他們都有著一份強烈的責任心,

為了工作能夠付出精力、犧牲家人,甚至奉獻了生命。

之前有新聞,一名公交車司機在工作時心臟病突發,

臨昏迷之前,忍著劇痛,把汽車停靠在路邊,

他用他一個人的生命挽回了全車人的安全。


趙曉菁醫生,被警察帶走後,還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


前不久荊州市有名醫生,

在連續做了七臺手術之後,她倒在了手術臺上,再也沒有起來。

她救回了多個生命,卻沒能救自己一命。

她帶著對病人的責任,對自己職業的尊重離開了大家。

04

責任心並非天生


一些人覺得責任心是天生的,

任你如何灌雞湯,如何強調其重要性,

他來一句:”不好意思,沒用。“

實際上,責任心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具體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

1、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我們沒有責任心多半抱著”這事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的想法,

為此,我們要意識到工作對整個項目乃至整個公司的重要性,

發現自己的使命感

我朋友做保險的,別人做保險是為了拉客戶,掙提成。

她做保險,是切切實實想幫助身邊的人,

用少量的保額,應對未來難以承受的風險。

2、把其他事看得很重要

就如同遲到忘開門的前臺,她把開門這件事看得沒那麼重要,

即使知道公司開會,那也只是公司的事,和自己無關。

為此要把工作上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

要有”老闆思維“中的把工作當成事業的想法,

要把工作這件事看得比其他的事情更重要。

趙曉菁醫生,

在事後想的不是埋怨,

不是考慮事件對自己的影響,而是關心患者的病情。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想到的是手頭上的工作,

沒完成會給公司帶來多大的損失。

這才是意義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