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怎麼吃?

0呼吸新空氣0


陳皮,又稱為橘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陳皮所儲藏的時間越久越好,故稱“陳皮”,其以廣東所產的陳皮為佳,常稱其為廣陳皮,而廣陳皮裡面最好的還是屬於新會陳皮。

陳皮藥性苦、辛,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在現代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溼阻之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嘔吐、呃逆、溼痰寒痰、咳嗽痰多、胸痺等。一般用量為3~10克即可。

陳皮治療寒溼中阻的脾胃氣滯證,常與蒼朮、厚朴等配伍,可行氣止痛燥溼,如平胃散;治療脾虛氣滯證,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配伍,可健脾和中,如異功散;治療溼痰咳嗽,陳皮常與半夏、茯苓等配伍,可燥溼化痰,如二陳湯,等等。同時我們也可以自己利用陳皮來治療一些小病,如腸胃不適、有口臭,可用陳皮9克水煎服,每日兩次,半個月為一個療程。總的來說,陳皮辛散通溼,氣味芳香,長於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又能行氣寬中,用於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

人們常用陳皮來化痰下氣,消滯健胃,常見的配伍川貝陳皮、蛇膽陳皮、陳皮膏、甘草陳皮等,同時陳皮也是我們煲湯、煮粥、泡水、泡茶等很好的調料,日常飲食生活中常常有她的身影。

那麼,陳皮可以怎麼吃呢?當然,陳皮的做法數不勝數,但常常也用來做增香的調料,比如燉煮羊肉、牛肉、狗肉等等肉類都會用到它,可以起到去腥增香,使肉類更容易燉爛。

下面就簡單介紹幾個陳皮的食療方吧。

陳皮鯽魚—準備陳皮10克,鯽魚250克,薑片、胡椒、料酒、蔥、醋、鹽、雞精各適量。將陳皮泡開切絲,鯽魚去鱗、洗淨,將陳皮、姜、胡椒、蔥放入魚腹內,再將魚放入碗中,撒上薑片,再加入料酒、鹽、醋、雞精,隔水燉熟即可。此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對於胃寒、食慾不振的人群尤其適用。

陳皮海帶粥——準備陳皮2克,海帶、粳米各100克,白糖適量。海帶溫水浸軟洗淨,切沫;陳皮洗淨切絲。粳米洗淨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煮沸後加入陳皮絲、海帶沫。不時攪動,小火熬製成粥,加入適量白糖調勻即可。此粥可補氣養血,清熱利水。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直接用陳皮簡單的泡水喝,搭配幾顆冰糖,咽喉腫痛者配伍若干個胖大海,比如,陳皮3g,胖大海5g,冰糖適量,一起泡水喝可起到燥溼化痰、理氣消食,利咽開音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品辛散苦燥,溫能助熱,因此,內有實熱、舌赤少津者應慎用。


小叨健康匯


我有靠譜答案。

我記得我在新會的時候,看到整筐整筐剝了皮的橘子,扔掉,實在心疼的不得了。後來我就問剝橘子的阿姨,這個賣不賣?他說你要這個幹嘛?想吃的就拿去吃這橘子又不好吃…結果我給他們幾位,每個人買了一大瓶水。後來一滿筐橘子就回去了。然後吃到吐,從那以後看到橘子就冒酸水。


也就是這個時候,認識陳皮的。在廣東吃的最多的就是陳皮骨了。後來,在澳門的時候正趕上舌尖上的中國,在說陳皮鴨。我就專門跑了一趟去吃,發現超級不對我的胃口。太鹹了,陳皮味還不夠。可能比較適應當地人的舌頭吧。本來聽說這是蔡瀾先生最喜歡的,那就恍然大悟了,因為蔡瀾先生推薦的,我也吃過幾樣,沒有一樣覺得合胃口…

陳皮自帶口感回甜,北方菜以鹹鮮為主,與用途不多,我拿回洛陽後,絞盡腦汁想的幾道菜,口感還不錯,現在拿出來給大家分享。


第1道,陳皮滷花生。



洛陽,夏天吃燒烤的時候要吃五香煮花生。我就想了,要不要搞一個甜口的花生來下酒。後來實驗了一次,大家都非常喜歡吃,做法也非常簡單。

準備話梅糖,鹹話梅,陳皮,冰糖,甘草,桂皮全部倒入鍋中,加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半個小時,不完全吧,各種香料的味道煮出來,另外湯的甜鹹味重一點,這樣才能把花生泡入味。

把清洗乾淨的花生放入,如果是帶殼花生的話,要先把花生捏開。然後放入湯中,大火燒10分鐘,轉小火煮25分鐘後,關火浸泡。一般過夜就可以吃了。

這個花生,酸甜微鹹,陳皮話梅味道濃厚,特別適合下酒,而且特別受女孩子的歡迎。

第2道,陳皮豬腳。



他做起來稍微有點麻煩,但是,做過一次以後,家裡面便點明年夜菜,一定要有。

豬腳,洗乾淨後,從中間一劈兩片。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去掉血水後撈出下鍋中加清水,薑片,料酒,花椒,大火燒開後焯水5分鐘,撈出清洗乾淨。

豬腳重新下鍋。把薑片,料酒,大火燒開後撇沫,小火燉20~30分鐘左右撈出沖涼。

起油鍋,7成熱是把擦乾水分的豬腳塗上一層從唐江下鍋炸到金黃撈出。

鍋內放油,下薑片炒香。倒入清水,陳皮,鹽,生抽少許蠔油,大火燒開後,將豬腳放入,轉小火燉一個小時左右,豬腳完全酥爛就可以了。

第3道,陳皮燒魚塊。



吃膩了糖醋魚。就想著換一下口味。所以就想出來,用陳皮的甜味來取代單獨的糖醋味。結果做出來也非常好吃感覺洛陽人還是能吃吃點甜的。

做法也非常簡單,先把草魚剁成塊。先放入清水中,搓洗浸泡,去掉血水。然後控幹水分,加鹽,料酒,胡椒粉醃20分鐘。

陳皮切碎,蔥薑蒜切片,另準備一些冰糖和番茄醬注意啊,是新疆番茄醬,不是番茄沙司。

鍋內放多點油,先把醃製好的魚片下鍋煎到兩面金黃。撈起控油。

鍋內留底油,先下蔥薑蒜片,炒香,然後下番茄醬,炒到香味出來後,加鹽生抽,冰糖。倒入清水燒開,放入魚塊,陳皮末,大火燒開三分鐘,轉小火燉20~25分鐘到湯汁濃稠就可以了。


洛城蟲蟲


九制陳皮你吃過了嗎,酸甜開胃,這種零食到現在我還是喜歡吃,不過做菜還是第一次,當然並不是用外賣零食那種做的,因為那東西不耐煮,添加劑也多,其實做零售陳皮用的是滷肉那種香料,所以九制陳皮骨就是用生曬的陳皮、香料、香醋等做出來,口感酸甜,特別是那些陳皮絲吸收了肉味, 非常芳香開胃好吃,也下飯,老公小孩還特意挑陳皮吃呢

九制陳皮骨

BY 火鍍紅葉

主料
  • 排骨600克
  • 陳皮1個
  • 姜10克
  • 花椒3克
  • 小茴香3克
  • 桂皮5克
  • 八角2個
  • 香菜3克
輔料
  • 老抽10
  • 鹽2克
  • 冰糖20克
  • 醬油10克
  • 香醋30克
九制陳皮骨的做法
1.

各材料,排骨選的是肉較多的部位,陳皮泡水待用

2.

排骨泡水,儘量除掉血水

3.

陳皮切絲泡著水待用(泡陳皮的水留著煮排骨用,不要倒了)

4.

煮沸一鍋水,把排骨焯至轉白色,撈起,濾去水分,待用

5.

燒熱鍋,下油把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爆出香味

6.

把焯好的肉排放鍋內煸炒一會

7.

把調味料(鹽除外)倒入鍋內,加入陳皮絲與泡陳皮的水

8.

開大火把材料煮沸15分鐘,再轉小火燜煮40分鐘左右

9.

把汁收至8成幹後,下鹽調味,稍微煮 一會後,就可以關火

10.

盛出九制陳皮骨,把香菜用手扭細碎,撒入排骨上(裝飾用的,也可以不放),即可食用

如果你覺得美食傑的問答能幫助到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美食傑官方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陳皮這種食物。

陳皮是柑橘皮經陰乾或通風乾燥後而成的。中醫認為,陳皮氣香,味辛溫微苦,歸脾、肺經,有健脾和胃,理氣調中、燥溼化痰的功效,特別在理氣方面功效尤為明顯。

但胃熱的人(常有胃痛拒按、愛吃冷食、舌苔黃膩等)一般不宜服用陳皮。 另外,陳皮雖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卻不適用與熱咳的情況。熱咳常表現為咳嗽、氣喘時帶有黃白色的痰,這時吃陳皮,反而會加重病情。

在瞭解其功效和禁忌之後,我們說說,陳皮如何吃。以下介紹三種陳皮的食療方——

一、大棗陳皮湯

將10枚大棗洗淨,加6克陳皮,用沸水沖泡,十分鐘左右即可飲茶吃棗。陳皮理氣降逆,大棗補脾益胃,此方可治消化不良。

二、蜂蜜陳皮茶

將陳皮放入燒沸的水中,蓋上蓋,燜5分鐘作用,然後冷卻至40攝氏度後,加蜂蜜調食即可。此茶男女老少皆宜,能理氣和胃。

三、陳皮油爆蝦

將500克的蝦洗淨去蝦線,油爆七八分熟,然後與泡軟的陳皮快炒,加入黃酒、醬油、醋、食用油、食鹽、蔥、姜即可。此菜可開胃健脾,解油膩。21


家庭醫生雜誌


陳皮是曬乾後柑橘的皮,皮比肉貴。陳皮聞上去柑香舒服,被作為傳統的調味食材,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化痰健脾。其中廣東新會的陳皮最有名,被製成茶,泡喝一流。甘香醇口,喝後喉嚨非常舒服。

陳皮也可以做菜,陳皮鴨,四美認為粵菜中最好吃的鴨子做法,鴨肉濃郁,陳皮的甘香滲入到肉中。


陳皮紅豆沙,陳皮的特殊香氣,加入紅豆沙算是粵式糖水裡很經典的組合了,紅豆甜蜜但不膩口,爽滑清甜,融合陳皮的甘香,簡直好吃得不得了。今日頭條關注:四美覓食。專注探店尋味,四美帶你穿街過巷吃好吃的。


四美覓食


陳皮怎麼吃?

朋友,您好。很高興可以和您一起交流“悟空問答”美食版塊的內容。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有回答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陳皮就是乾的橘子皮。,作為一種中藥,陳皮有行氣健脾、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用。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道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菜品——“陳皮牛肉”。

一、原料配方

1\\主輔料:鮮牛肉(無筋瘦肉)500克,陳皮40克,

2\\調味料:幹辣椒段60克,生花椒3克,拍破的姜50 克,蔥段50 克,鹽3 克,紹酒40 克,白糖25 克,芝麻油25 克,湯450克,植物油750克(大約耗100克)。

二、操作步驟

1.將牛肉洗淨,切成長4釐米、寬2.5釐米、厚0.3釐頭的片子;將牛肉片子放入碗中,加鹽15 克、蔥25 克、姜25 克、紹酒,拌勻,醃15-20分鐘;陳皮切成1.5 釐米見方的片塊,用溫水泡後洗淨。

2.炒鍋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牛肉片、炸至表面變色略翻硬時撈起,千萬別炸得太狠。潷掉油,鍋中只留油約50克,油一燒熱,即下幹辣椒段、生花椒、陳皮,一起炒出香味。這個時候用的油溫不能太高,油溫太高了,辣椒容易炒煳。作料炒出香味後,將牛肉和剩下的姜、蔥、鹽、紹酒及白糖一起炒勻,入湯。湯燒開了以後,改用小火慢收,一直收到現油並略顯汁的時候,下芝麻油,拌勻,起鍋。


美食千百味


柑皮是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等多種柑類的果皮乾製而成。它的主要功效是,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溼化痰。陳皮主要是用來治療,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所以我們使用的時候,要區別好它們的功效,選擇合適的。

柑皮,這是炮製陳皮的佳品。用陳皮熬粥,具有:安神、理氣、健脾、消積、祛溼、化痰、止嘔、清熱的作用。下面簡單說一說幾種家庭常見粥,希望你能喜歡。

陳皮大米粥

原料:大米100、柑皮10--15克(乾燥皮)

1、陳皮洗淨,切絲或者掰成小塊,有的朋友也採取研磨碎,都是可以的。

2、大米淘淨,下鍋,倒入鍋,把準備好的柑皮絲倒入鍋中熬粥,鍋開轉文火多燉10--15分鐘。

3、注意:一天吃一次即可。

陳皮黃芪粥

原料:陳皮5克、梗米100克、黃芪20克

過程:

1、黃芪,用不沾油的鍋,一碗水,熬製濃縮汁液。

2、粳米淘淨,下鍋,柑皮切絲下鍋、倒入黃芪汁液,然後熬成粥即可。

其他粥

例如:五仁大米柑皮粥、花生柑皮大米、大棗枸杞柑皮大米粥等等。

注意:

不管哪裡的陳皮柑皮都能煮湯,不過四會柑皮要少放一點,放大概1/4橘子皮那麼大就夠了,因為四會產地味道足夠濃郁了。

煮的時候可以少放一點點鹽,大概1/4橘子皮一抹鹽那麼多就夠了,如不是單獨的柑皮湯,可以放些南北杏,大概四五顆,還有瘦肉之類,茯苓也可以一起煮。

可以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溼化痰。


老三在鄉村


今天小懂教大家一種陳皮的做法——“陳皮菊花煮白茶”,非常適合清熱降火,對腸胃也有好處。

陳皮性溫,味辛、味苦,入脾經、胃經、肺經。陳皮有三大作用 :一是導胸中寒邪,二是破滯氣,三是益脾胃。主要用於脘腹脹滿(理氣),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散風清熱,平肝明目。而白茶也是性清涼,老白茶茶性轉平。

<strong>

原料:菊花5朵(1.1g),陳皮(1.3g),三年陳白牡丹茶包(4-5g),涼水(約500ml)

製作方法:煮壺煎煮約10分鐘

▲陳皮

▲菊花

▲白牡丹茶包

如果沒有煮茶的條件,也可以沖泡,只不過浸泡的時間需要比較長,而且滋味會比煮茶淡許多。如果喜歡甜的滋味,可以加一點點冰糖或蜂蜜。

以上材料的重量,只是這次實驗的具體分量,親們在實際製作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適當調整比例。不過要注意,陳皮經過煎煮,湯水的滋味比較重,如果不希望味道太濃,可以適當減量哦!

▲煮好後的茶湯

關於原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適當增減一兩樣,例如,可以加幾片甘草,味道會更好;如果腸胃不太好,可以加幾片山楂。不過要注意,複合花草、藥材的配伍,最好不要超過三種,否則不僅滋味凌亂,而且藥效也很容易相沖,甚至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

山楂,是中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性味酸甘,微溫。入脾、胃、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症。

甘草,味甜而特殊,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抗炎、抗過敏等。

我們這次實驗選用的是三年陳的白茶包(兩三年以上的白茶即可),其實不一定是白茶,普洱茶或紅茶也是可以的。只不過,白茶性清涼,更適合夏天煮。

另外,煮好後別太猴急哦,茶湯要晾一會兒再喝,或者晾涼了之後再喝,味道更佳。


懂茶帝


分享一個老白茶燉陳皮的方子。

老白茶燉陳皮

用料:

水,320ml

老白茶,6~8g

陳皮,四分之一個

煮制:

大火煮沸,小火慢煮10分鐘。

老白茶,味甘醇厚,暖胃暖心。陳皮,健脾和胃,行氣寬中。手捧一杯老白茶,氤氳茶氣,帶著甜甜的棗香味,藥香味。有溫情的暖意。

  • 取三年以上老白茶6~8g。

品飲口感:

貢眉、壽眉會有藥香味,藥香味或者荷香味。

白毫銀針、白牡丹會有毫香味、花香味、藥香味。

  • 取陳皮四分之一個

這次用的是15年的新會陳皮。陳皮的加入,讓煮燉的茶香更濃郁溫暖。茶湯滋味更加香甜醇厚糯滑。

  • 大火煮沸,小火慢煮10分鐘。

<strong>在煮的過程中,可以感受老白茶的香味瀰漫在整個空氣中,勾著鼻子忍不住去嗅。待茶湯煮成橙黃色便可飲用。捧一杯茶在手中,嫋嫋的霧氣上旋。湯感糯滑,又如此綿密,棗香,糯香,陳皮香沁人。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答案來源於東家茶人茶規。

東家APP


陳皮,以廣東新會出產較為出名,新會陳皮是“廣東三寶”之首,“十大廣藥”之一。新會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它不僅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可作為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現在不僅行銷全國,也遠銷南洋、美洲等地區。

陳皮能理氣、健胃、除燥溼、祛痰,可以用來製作涼果、酒、菜餚甚至甜品,比如陳皮梅、陳皮酒、陳皮鴨、陳皮豆沙等。今天就來講下傳統的陳皮鴨的製作。

《舌尖上的中國》2中,曾介紹過澳門的陳皮鴨,這是道經典的粵菜,味道極佳,深受大家喜愛。具體做法:

1.準備好五年以上陳皮,用清水泡軟,用小刀颳去內瓤後洗淨,切成陳皮條備用。


2.準備好冰糖、薑片、老抽。



3.將鴨洗淨,去內臟,去頭與尾備用。

4.坐鍋燒水,放入薑片,將洗淨的鴨焯燙,最好是三提三放,即放下去,再提起來,反覆三次,可以讓肉收的更緊。

5.將鴨撈出,清水衝去表面浮沫,用吸油紙吸乾鴨子表面水份,用老抽擦一遍上色。然後用麥芽糖和陳醋調製緊皮水,把擦過緊皮水的鴨子,放在通風地方自然風乾。用風乾的效果,可以把鴨子裡的油份吹出來,鴨肉更緊更香。

6.坐鍋入油,將風乾的鴨子放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色,然後將煎好的鴨子用清水衝去多餘油份。


7.再將鴨子放回鍋中,加入老抽、冰糖、陳皮,倒入清水沒過鴨子。


8.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悶煮一小時左右,中途需要翻轉一下,以防糊鍋。燜至水分差不多時取出,晾涼後斬件,裝盤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