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溼”到底有什麼危害,同時該怎麼調理呢

古人說痰溼

中醫學理論中,

“痰”的概念較為寬泛,大略而論,其有“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之分。前者為狹義之“痰”,主要是指積存於肺系之中的痰液;後者指廣義痰溼之“痰”,是機體水液輸布障礙而生成的病理產物,具有汙穢、黏滯、稠厚的特點,可影響至多個臟腑經絡的功能,或積存於人體不同部位而罹病,即所謂“痰之為物,隨氣上下,無處不到”。

,也有 “外溼”與“內溼”之分。 外溼多由外在水溼之邪入侵所致。 內溼常與脾失健運,津液停滯,釀溼成痰有關,具有重濁、屬陰、粘滯、趨下的特點。

“痰溼”到底有什麼危害,同時該怎麼調理呢

痰溼體質容易導致的疾病

1、肥胖

“胖人多痰溼,瘦人多內熱”痰溼者極易發胖。

2、高血壓

一般伴有胸悶、噁心、眩暈、腫脹症狀的高血壓。

3、高血脂

痰溼提高了血液粘稠度,容易引發高血脂。

4、脂肪肝

飲酒、飲食肥膩、熬夜引起的脂肪肝,多數與痰溼體質有關。

5、冠心病

痰溼引發高血脂,再進一步發展就可能引發冠心病。

6、腦血管疾病

高血脂、高血壓很容易引發腦血管疾病,如: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

7、青春痘

痰溼體質的皮膚以油性居多,很容易長痘痘。

8、胃病

痰溼體質者往往由飲食不節制,長久下來就容易患胃腸疾病。

9、月經不調

容易形成月經延後、月經量少甚至閉經。

“痰溼”到底有什麼危害,同時該怎麼調理呢

痰溼體質該怎麼辦,以下幾種方法可參考

1、行氣祛痰法 

氣滯為停痰之機要,痰阻則氣亦不通,故行氣化痰為祛痰蠲痛之通用法。

《杏苑生春》曰:“使氣暢達,而痛自息”。《丹溪心法》則謂:“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利一身之津液隨之而行。

2、祛風化痰法

風為陽邪,善動不居,“痰復乘風而上”(《王孟英醫案》),故風邪挾痰上攻頭目胸脘,旁及四肢肩背,其痛處不一,治當祛風化痰。

3、清熱化痰法 

痰阻化熱,或熱鬱痰結,痛而面赤,口乾口苦,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化痰法。

4、燥溼化痰法 

胸脘疼痛,痞悶脹滿,嘔惡痰涎,苔白膩,脈滑。痰溼同源,責任中焦運化失司,治當燥溼化痰,和中助運。

“痰溼”到底有什麼危害,同時該怎麼調理呢

5、和中化痰法 

中焦失運生痰,痰阻中焦氣機失和,胸脅脘腹作痛,脹滿悶滯,或嘔惡痰涎,或下利洩白積,治當和中化痰。

6、降逆化痰法 

痰因氣逆而上攻,頭痛昏蒙,目眩而暈,嘔吐、飲食不下,苔白滑或膩,脈弦滑,則宜降逆下氣,化痰蠲痛,宜旋覆花散《(醫門法律)》;若肝氣挾痰飲上逆,頭痛痰多,嘔吐不止,則當降氣平肝,滌痰化飲。

7、化痰通絡法 

痰病日久,又能流注經絡,則其病癒為難治,《王孟英醫案》所謂:“餘波奔流經絡”,“痰邪襲於隧絡,”痰阻於絡”,其痛經久不愈,或腫硬結塊,舌暗苔膩。治必化痰通絡。

8、益氣化痰法 

脾虛失運,氣虛痰阻,證見頭痛,或脘腹作痛,面色無華,苔膩,脈弱。治宜健脾益氣化痰。

9、滋陰化痰法 

痰病日久,陰液損傷,或素體陰虛,停痰內阻,疼痛不愈,形體消瘦,氣機不暢,口乾便結,舌瘦,苔膩或少,脈弦細滑,為陰虛痰滯之候。治當滋陰化痰。

10、通陽化痰法 

陽氣素虛,津停痰阻,痛處喜得溫熱,皮色不變,或冷而色白,舌淡,苔白膩,脈沉細,則當溫陽氣以化凝痰。

“痰溼”到底有什麼危害,同時該怎麼調理呢

痰溼體制的危害

痰溼的人容易出現疲勞、汗多、頭重、四肢乏力、皮膚瘙癢、溼疹、腹脹等症。

痰溼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血瘀。痰溼多了體內不好的液體多,聚集在我們的細胞、組織、臟器和血液中,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暢,因此,痰溼多了容易造成血瘀。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小結一下

中醫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鬱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溼熱鬱結,痰溼不化,肝氣鬱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症等五臟相關症狀,調理首要也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痰溼”到底有什麼危害,同時該怎麼調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