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蜀漢政權的未來會怎樣?

陳康喜


諸葛亮北伐從公元228年開始,到公元234年結束,共有五次北伐,計六年。每次北伐都未能畢其功於一役,但總是小有所獲。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北伐對於蜀漢而言對內可以實現自己的兩個現實需求,在外它有兩個幫手為其助力機會難得。

蜀漢有兩個現實問題必須解決:一是人才缺失,隨著夷陵之戰大敗,精兵強將盡失,戰場可是最好的練兵之地,姜維、王平等諸將皆是因軍功而崛起。二是轉移內部矛盾,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外來戶,以李嚴為首的蜀地本土派之間一直存在權利之爭,若能奪取涼州之地,有利於緩和內部矛盾。

蜀漢的兩個幫手:蜀漢的兩個幫手,一是孫吳,二是遼東公孫淵。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孫權也親自領兵發起了第四次合肥之戰,減輕了蜀漢的壓力。二是割據遼東的公孫淵。公孫淵家族歷經祖孫三代,名義上是曹魏遼東太守,實際上已經是“遼東王”,曾遣使孫吳。公元237年,在擊敗前來討伐的毌丘儉等後叛魏,更是自立為燕王,建年號紹漢,並置百官有司。後景初二年(238年),明帝遣太尉司馬懿率軍四萬討之。公孫淵大敗,並其子為魏軍所斬。也是在這一年,開始了姜維北伐中原。

北伐對蜀漢而言,利大於弊,可惜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歷史攻略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蜀漢會提前15-20年滅亡。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北伐耗費國力,加速了蜀漢的滅亡。歷史沒有假設,但是,歷史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

國力,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讓我們通過歷史的細節,看看假如諸葛亮不北伐,三國的局勢會如何演變。


諸葛亮時期,魏國對蜀國、吳國的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我們從三國地圖看起來,魏國確實比吳蜀兩國強太多了。可是,這只是一個表象。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魏國的兵力為50萬,東吳20萬左右,西蜀大約10萬多。

這個對比看起來懸殊,但實際上問題並非如此。

魏國獨自承擔了中華帝國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防禦任務,使得可用於前線兵力並無優勢

我們不要忘記,中華帝國在古代,面臨的最大的國防威脅,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而三國時期,這個威脅是由魏國一家獨自承擔的。

以第一次北伐時魏國的配置為例。魏國的淮南和荊州兩個戰區大約駐有20萬兵力。在北方防禦公孫淵和遊牧勢力的,大約10多萬兵力。實際派出與諸葛亮前線對峙的,大約只有10多萬兵力。可以說,此時,蜀國在前線的兵力並沒有劣勢!

此時,如果吳國蜀國的北伐時機控制得當,多面受敵的魏國,根本抽不出兵力用於進攻。

尤其是遼東的公孫淵。

公孫淵割據遼東,串聯了大量的遊牧民族軍隊。魏國為防範他所配置的兵力,並不比防禦吳蜀要少。甚至,在山東的青州,都需要配兵防禦。

而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國一直都抽不出力氣來平定他們。即使公孫淵和孫權眉來眼去期間,魏國也只能”乾瞪眼“,有心無力!


在諸葛亮北伐停止到姜維北伐之間的3年,魏國的國力得到了爆發式增長!

在諸葛亮逝世和姜維第一次北伐之間,北伐停了3年。

這3年,魏國的國力得到了爆炸式增長!

諸葛亮234年去世,236年,司馬懿被召回京城,準備對公孫淵的討伐。238年,在姜維第一次北伐(小規模北伐)期間,司馬懿就平定了公孫淵。

平定公孫淵,極大的緩解了魏國的北方國防局面。使得魏國可以抽出大量兵力用於壓制蜀國和吳國。


也正是在平定公孫淵後,司馬懿發出了”肅清萬里,整齊八荒“的口號。

這可以看成是司馬懿發出的進行統一戰爭的宣言。

這顯示出,在解決了北方問題後,魏國已經建立起了絕對優勢,可以開始考慮統一問題了!

此後,即使在魏國內部政治混亂期間,魏國也能輕輕鬆鬆拿出20多萬兵力來壓制東吳的進犯。這和當年曹操時,”張八百大戰孫十萬“的時代比起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的魏國,已經不再需要”八百破十萬“的壯舉來防守,憑藉實力,絕對壓制東吳


諸葛亮不北伐,今後不論何人來組織戰役,恐怕再無生氣。

如題所說,如果諸葛亮一直不北伐,他確實可以在本國休養生息,培養人才。蜀國的經濟會得到進一步恢復。

不過,在古代農業社會,經濟再怎麼恢復也玩不出花來。本來就沒有經過太多戰亂的西川之地經濟恢復的速度,如何和一個百廢待興的中原之地相比呢?除非,諸葛亮他老人家在家裡攀科技樹,提前1000多年發起工業革命!


而且,自古有”少莫入川“的說法。四川很養人,如果沒有銳意進取的調動,統治者很可能安逸下去。

川中氣候怡人,美女如雲,人很容易安逸

在兩漢交際之期。公孫述在割據西川以後,就沒有及時組織擴張。直到他認為有時機了,要調兵之時,所有人全部強烈反對,以至於當時的進軍根本組織不起來!

可以想見,如果諸葛亮不及時組織北伐。偏安於西川的蜀漢政權,可能頹廢的速度比魏國、吳國都要快。


物質上增長比別人慢,精神上頹廢得比別人快,在別人在解決後顧之憂後,勝負就已經決出了。


我認為魏國會提前15-20年滅蜀。僅僅是因為諸葛亮尚在,我認為他應該有辦法自守。否則,蜀國的滅亡時間可能會更快!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諸葛亮北伐有利於蜀國發展,還是放棄北伐有利於蜀國發展。對此,多數人曾將目光聚焦在魏、蜀二國地盤大小,人口眾寡之上。

因此,一些人錯誤地認為,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反而會加速蜀國的滅亡。

其一、正所謂:“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真是這樣嗎

沒有了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國策,蜀國會遭到曹魏的主動攻伐,容易引發蜀國局勢的恐慌與不穩。若如此,蜀國又怎麼能夠長久呢?

難道真是如此嗎?看看曹魏第一次征伐蜀國的經過,就不難發現真實的結果。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魏國大司馬曹真上書魏明帝曹叡,言道:蜀國多次以弱小之國侵犯我大魏國邊境,應當還以顏色,建議起數路大軍,共伐蜀國,以振國威。魏明帝深以為然,同意了曹真所請。

因此,魏國出動三路大軍準備伐蜀(其實,後來的司馬昭起三路大軍滅蜀,應該就是借鑑了此時伐蜀經驗)。即:曹真率一路大軍從子午道攻入;大將軍司馬懿率一路大軍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則分別從斜谷、武威等地出征。

誰知,行軍途中,由於突然遭逢雨季,通行棧道被雨水沖毀,曹真耗時一月之久,才行完全程的一半,最終無功而返。

由此可見,曹魏徵伐蜀漢,僅行軍都極其困難,更別說已被魏延防禦的如同鐵壁銅牆般的漢中。就算曹魏大軍前來入侵,又豈能對諸葛亮坐鎮的穩固蜀漢產生動盪影響。

同時,以漢中易守難攻的地利優勢,魏國大軍遠征的交通不便,當魏、蜀兩國大軍真正對戰起來,對於曹魏的國力消耗,豈不更強於主動北伐(魏守蜀攻)時的消耗。

其二:沒有了諸葛亮北伐曹魏,也就無法阻擋曹魏快速休養生息的步伐,當真如此嗎

對比強出蜀國數倍的曹魏人口基數和國土面積,同樣的休養生息條件下,則存在明顯的此消彼長。如此以來,曹魏國力將更強,而蜀漢國力將更弱。

東漢共有十三州及一部,若從魏、吳、蜀三國的轄地區劃來看:

魏國擁有荊州(三分)、豫州、兗州、揚州(二分)、徐州、涼州、冀州、幽州、青州、幷州、雍州、司隸;

吳國擁有荊州(七分)、揚州(八分)、交州;

蜀國僅擁有益州一隅。

以此來看,蜀漢確實“偏安一隅”。但是,即便如此,難道諸葛亮北伐,就能延緩魏國的休養生息嗎?當然不會。

一是曹魏防禦蜀漢投入的兵力部署,明顯不及防禦東吳的兵力數量;

二是曹魏防禦蜀漢的軍力僅為全國兵力的極少一部分;

三是任何國家無論戰時還是平時,都需要加強邊防守禦。

也就是說,無論諸葛亮北伐還是不進行北伐,曹魏都會在魏蜀邊界佈下重兵,並進行防禦。所以,諸葛亮是否北伐對魏國的休養生息國策影響並不大。

同時,當諸葛亮北伐之時,不也延緩了蜀國的休養生息嗎。而以蜀攻、魏守的攻防態勢分析,對於蜀國的消耗應該更大才是。更為重要是,由於諸葛亮的屢次北伐,已造成蜀漢國力的匱乏羸弱,而對於魏國視乎並無太大的影響。

此外,蜀漢的靈魂人物,諸葛亮不就被司馬懿耗死在了“五丈原”嗎?這到底是蜀耗魏,還是魏耗蜀呢?

所以說,若是緊盯蜀、魏二國地盤、人口來判斷相互實力的強弱,則有點棄本逐末之嫌。那有國與國之戰,便是人口與人口、地盤與地盤之戰一說這麼簡單。

君不見,戰國七雄墊底的秦國是如何發展並統一六國的?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為何能滅亡強大的遼國和北宋帝國?還有後世的彈丸島國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由此可見,蜀國的存亡,並不幹諸葛亮北伐或者放棄北伐之事。而是,取決於一國的治國理念、發展快慢、強盛程度、君主英明等。

所以說,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蜀國如何修養生息,才是關乎蜀漢未來的關鍵。

其三:富國強民,鞏固國防,在防守中尋機反攻,才是蜀漢固國之基,強國之本

為何,曾經弱小的秦國會坐上戰國霸主的寶座,最後統一天下?不就是因為商鞅變法帶來的變化嗎。為何,曾經弱小的日本敢於侵略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不就是因為明治維新變法帶來的強大嗎。

而對魏、吳、蜀三國中最弱小的蜀漢來說,想要維護蜀漢的生命更長更久,在其未強大起來之前,應當立足根本,“高築牆、廣集糧”,去研究更加適合自身騰飛的全新治國策略,在休養生息中強本固基,富國殷民、精兵強將,“待天下有變”(而不是為魏、吳兩國創造“待天下有變”的機會。如:姜維避禍沓中屯田,就給了司馬昭“待天下有變”的絕好良機,並一舉滅亡蜀漢。)再行出兵曹魏,必將如虎出囚籠,揚威魏地,先主遺志便不難實現了。

例如:蜀漢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魏國發生的“高平陵之變”,因此又引發出“淮南三叛”,這不就是最好的“待天下有變”的絕佳良機嗎?可惜,諸葛亮已被司馬懿耗死於五丈原。如果蜀漢處於休養生息之中,諸葛亮又怎麼可能累死在五丈原。

更為關鍵的是,由於蜀漢的屢次北伐,非但沒有取得魏國寸土之地,反而成了發展潛力更加巨大的司馬家崛起的墊腳石,豈不造化弄人。

其實,以諸葛亮的治國之能,為何會“明知不可為而之”呢?或許,是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才會以“鞠躬精髓,死而後已”精神立志北伐吧,其精神確實令世人讚歎。

然而,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對於天下大業,蜀漢丞相又怎能急於一時呢。這不明顯有違當初“待天下有變”的發展國策嗎?同時,也正如後世所言:“落後就會捱打,國弱就會被欺”。所以,修養生息,富國強民,“待天下有變”再行出擊,在防守中尋機反攻,“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才是弱小蜀漢最好的發展戰略。

所以說,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又能做到“待天下有變”,在防守中擇機反攻,不但會令蜀漢國祚無限延長下去,還有可能實現先主遺志。反之,則對蜀漢國祚並無實質性的改變。


祥子談歷史


因為易中天先生是名人,又是學者,對三國時的人物掌握的材料較多,所以他對當時人物的評價較為權威,如果有誰說蜀國的滅亡正是因為那位對蜀漢忠心耿耿的諸葛亮,人們一定以為是故作奇論,譁眾取寵,試想,鄧艾偷渡陰平,僅剩兩千多人馬便可取江由,下成都,勢如破竹,可見蜀漢國內已無可用之兵,國力衰微。

我們知道戰爭是一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綜合的較量,蜀漢本為小國,從公元210年劉備入川到263年蜀漢滅亡,僅僅五十多年就有東伐孫吳,南征孟獲,西拒馬超,北犯中原,單就孔明本人就有舉傾國之兵六出岐山,後又有孔明親手栽培的姜維,為完成武侯遺願,率兵九伐中原,這..ئ樣一個小國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就有大小戰爭二十多次,平均每兩年多就有一次戰爭,這期間孔明軍師的聰明才智可謂發揮的淋漓盡致,但卻給蜀漢及中原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就連蜀國託孤老臣李嚴都催辦軍糧不力,可見蜀國力已是國力十分匱乏。

如果我們再借助名人的評析就能看出蜀漢的滅亡確實與諸葛軍師有很大的關係,清初學者王船山曾指出:“蜀恃險而立,益州之兵利於山,一逾劍閣出秦川而情搖於廣野,以有險可恃而應對無方,姜維之敗,乃是必然。”這段話雖未指謫孔明使蜀漢滅亡,但我們可看出,孔明北伐中原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這其中雖然演義為其虛構了幾場小勝,讓劉禪為其大敗背鍋,但也掩蓋不了使成千上萬人流血犧牲的戰爭只是他表現忠心和賣弄才情的遊戲的事實,最終被困在五丈原,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臨死的“錦囊妙計”也不能“克復中原”,而只能殺害對自己不滿的勇猛大將魏延,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家性命。

當然也有人為其連年征戰開脫為化解內外矛盾,是以攻為守,這種說法似乎有些牽強,蜀有劍閣之險,蜀道之難,易守難攻,曹魏也幾次攻蜀,均未如願。劉璋雖然闇弱,但如果沒有張松、法正幾個叛徒,劉備也很難入川

所以以攻為守之說很難成立。法正死後,孔明身為丞相,劉禪雖然昏庸,但還尊其為相父,他完全有能力操控國內局面,不一定非得用對外戰爭來化解內部矛盾。

孔明身為丞相,本應內修朝政,外恃險而守,使人民得到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尚有統一之望,相反,孔明為表個人忠心,自恃才高,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置百萬生靈於不顧,連年征戰,就連蜀漢君臣都大為不滿,真可謂天怒人怨,人神共憤,致使蜀國國力匱乏,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敗亡


塞外聲3401


蜀國是三國時期中最弱的國家之一,三國時期中華大地不止魏蜀吳三國國家,吳國的東南邊有山越,蜀國南邊有南蠻,魏國北邊有匈奴和鮮卑,還有公孫淵的燕國(只存在6年)和高句麗。

如果蜀國休養生息的發展的話,就必須收住漢中,和大散關和平陽關,這兩個關口是蜀國的北方門戶,這兩個關口易守難攻,魏國想打下這兩個關口沒有5:1的優勢可能是拿不下來的。如果蜀國想長治久安休養生息的話首先得考慮防禦的國家應該是魏國,想在幾十年內不受魏國的威脅的話就必須經營好漢中盆地。由圖可看出漢中盆地的重要性。漢中進可攻退可守,是蜀國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所以想修養生息必須經營好漢中盆地。


蜀漢想有未來經濟上:打通南夷的商道,與東吳上經濟在長江的往來持續發展,減輕賦稅,政治上:重視監察體制的建立防止官員嚴重貪汙,做到政治開明,教育上:重視後備人才的培養,重視對南方的開發與漢化。與東吳搞好關係,如此發展下去,等魏國發生動盪方可與吳國一起出兵,

如果放棄北伐的話蜀漢應該能堅持百餘年吧。


看史圖論史實


憑一州二十二郡之地,能和佔據北方九州八十七郡的曹魏,割據東南三州四十五郡的東吳拼消耗,蜀漢能耗多久?

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什麼?這就得從兩方面來說了,即諸葛亮為什麼不休養生息和諸葛亮為什麼執意北伐。

諸葛亮為什麼不休養生息?

諸葛亮此人性格是很謹慎的,輕易不動刀兵。在劉備攻漢中的危急關頭,他都在猶豫是否要派兵去支援;南中叛亂,隨意斬殺朝廷官員時,諸葛亮也要強忍幾年,等到萬無一失之時才一舉平定了南中。所以若無十足把握,諸葛亮是不可能隨意出兵北伐的。

那諸葛亮為什麼還要五次北伐,並多次陷入缺糧、準備不足的境況之中呢?原因就是此時魏蜀的國力已經逐步拉大,若不北伐則遲早會被吞併。

早在曹丕時期,經過七年的休養,國力大增,國庫累計鉅萬。曹丕曾多次打敗北方鮮卑,三次大規模征伐東吳,隱隱具備了多線作戰的資本。到了曹叡時期,重臣孫資也表明了“只需令大將據守險要,威懾敵國,數年之後魏國日盛,則吳蜀二虜必不戰而敗”的觀點,得到了曹叡的認同。

這才是諸葛亮不敢休養生息的原因,若不以攻為守,消耗牽制曹魏的話,時間一長則雙方國力拉的更開,到時就真的只能不戰而降了。


諸葛亮為什麼執意北伐呢?原因有三

第一:轉移國內矛盾。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暗喻了“益州疲弊”,可是疲弊就不應該勞師動眾地北伐才對,所以“疲弊”只能是出現在國內,由於蜀漢不置史官,對當時的一些內情我們無法得知。

但從諸葛亮每次北伐時都要留下幾個心腹親信鎮守成都來看,“益州疲弊”的情況極有可能就出現在朝廷之上,諸葛亮留下人在成都,不止要保護後主,還要壓制住朝中的反對勢力。

第二:打響旗號,表明立場。“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是蜀漢的立國之本。不去履行的話則國本動搖、人心不安,遲早還是得亡國的。特別是諸葛亮明白:單打獨鬥是打不過曹魏的,必須爭取孫吳的援助。

在孫權稱帝的時候,吳蜀雙方就簽訂了《中分天下盟書》,約定平分曹魏天下,之後在第二次北伐時,諸葛亮大張旗鼓地出兵,並把出兵路線都寫成信告訴了遠在江東的哥哥諸葛瑾。這是諸葛亮對孫吳的“表白”,表明蜀漢的態度,拉攏孫吳。

第三:練兵。這一點很好理解,深居國內的軍隊是不堪一擊的,雖然能練出極強的防守型人才,卻無法培育出進攻型的選手,這對一個“坐困愁城”的政權是極度不利的。

諸葛亮北伐並不是和姜維一樣“以命換命,不顧一切”的戰鬥,而是“穩紮穩打,守住即得戰果”的打法,這一點十分適合當時的國情。從司馬孚給曹叡的奏表可以看出:曹魏每次應付諸葛亮北伐都需要出動中軍精銳,每出動一次都耗費巨大,又所得無幾,白白浪費了人力物力。諸葛亮不止為蜀漢培養了一大批軍事、內政人才,還消耗了曹魏國力,這才是他北伐的真正成果。

所以諸葛亮選擇北伐是有道理,符合當時國情的,如果他選擇了休養生息的話,那蜀漢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我不敢保證,但“坐以待斃”這四個字是肯定逃不了的。



狐史首丘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裡說:“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諸葛亮這話跟陳勝吳廣的“等死,死國可否?”的味道差不多。感覺諸葛亮不是“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而是找死和等死的問題!那麼福垊的問題來,等死與找死,那個可以活得更長久更幸福呢?福垊甚至認為,休養生息不是等死,而是增強國力,實現統一。換句說就是生養休息與興兵伐魏,哪個更符合蜀國的利益?

關於這點,不少答友的回答都是諸葛亮北伐是對的,休養生息會滅得更早!真的是這樣的嗎?福垊認為——不是!弱以智勝,強以德勝,諸葛亮的找死,可是不智啊。

首先,福垊想說的是休養生息不等於只發展經濟,而是要做到吳子所說的“內修文德,外治武備“也就是發展經濟,積極備戰。

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第三次準備充分外,有所收穫外,其餘三次都是勞師動眾,勞而無功。而且蜀漢最後就是滅在窮兵黷武的北伐上,以至於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反對姜維北伐。如果諸葛亮不五次北伐,也就不會去世那麼早,也許會比司馬懿活得更長一些。自然也能讓蜀國更富強,人才更多,不至於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了。

其次,《孫子兵法》說上戰伐謀,其次伐交,其次攻城。《六韜.文伐》裡也講述先文伐。可見休養生息,睦鄰友好,勵精圖治,伺機而動多麼重要。

而諸葛亮不顧蜀漢實力的弱小,一味地北伐,這就加深了蜀漢的經濟壓力,以及加深了魏國對蜀漢的仇恨。這為拖垮蜀漢,乃至於最終滅亡蜀漢奠定了基礎。福垊曾說神一樣的諸葛亮,竟然導致了蜀漢是三國中最早的滅亡的慘劇。做好準備,與人合作,等待甚至製造合適的時機才能取得如願的成功。漢武帝的成功洗刷白登之圍的恥辱,還不是建立在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的基礎之上嗎?如果當年劉邦再次對匈奴硬碰硬,那就會有什麼結果?

再次、諸葛亮也曾以管樂自許。

管樂管樂,管在樂前,可諸葛亮從來沒做到管樂的偉業,連學習也沒有好好學習他們。只有諸葛亮經過長期而且充分地休養生息,最好再能挑起吳魏的紛爭。然後迫使兩國元氣大傷,使吳國主動前來尋求合作。那諸葛亮才能像樂毅一樣率聯盟軍隊向北方出擊。先要做到管仲治理齊國,九合諸侯,然後再做到樂毅帶領聯軍,讓弱燕差點滅掉強齊。福垊一直在想,劉備諸葛亮除了打著漢朝正統,一心統一外,另外的原因恐怕就是劉邦的成功奪取天下給了他們激勵和榜樣。而且福垊猜想劉備、諸葛亮應該非常推崇並努力學習劉邦統一天下的成功模式吧。然而諸葛亮太急,數次北伐勞而無功,最終卻成為了三國中的個被滅的國家。

福垊猜想如果諸葛亮休養生息,積極備戰,伐謀伐交,等待時機,還真有可能實現蜀漢一統天下的局面。即使實現不了,也未必能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最起碼蜀漢能多堅持幾年,百姓更能安居樂業一些。福垊始終認為,正是諸葛亮的窮兵黷武,使衰弱的蜀漢雪上加霜,以至於最早滅亡。


福垊


很多人誤會了諸葛亮北伐的意圖,認為他窮兵黷武,加快了蜀國的滅亡。而事實上諸葛亮死後,蜀國仍存在了近三十年,足以說明把蜀國滅亡的主要責任推給諸葛亮有失公允。

在以前回答關於諸葛亮北伐作用時,我認為諸葛亮北伐主要是兩個目的,一個是通過北伐實現各種目標,對外儘量得實利,對內練兵,轉移內部矛盾;另一個是通過北伐攪動魏國,不讓它修養生息,實現三國之間動態平衡。

搞清了諸葛亮的目的後,回答問題就好辦多了。如果蜀國不北伐,選擇休養生息。這其實在諸葛亮死後二十年,蜀國就是這麼做的。但很明顯,魏蜀實力差距越來越大。蜀國因為長期不言軍事,內部形成了安逸的心態。後來姜維北伐,情況與諸葛亮的時代完全不同了,外部遭遇強大的魏國,成效甚微,內部安逸心態作怪,反戰聲浪很高,民眾負擔太重,內部割裂加劇,為蜀國滅亡埋下了伏筆。

蜀國修養生息,只會提前滅亡。因為同是修養生息,魏國的成效遠大於蜀國。


羽書遲


在關羽敗走麥城,丟失荊州後,蜀國便已經失去一統天下可能。隨後劉備不甘心失敗,打出為關羽報仇的旗號,實則是要收復荊州,爭取一統天下的有利態勢,無奈夷陵之戰的慘敗,更是使國力大損。隨後諸葛亮在蜀國獨撐危局,一方面要恢復國力,保持各方政治勢力的平衡。一方面他大處著眼,制定了以攻為守,積極防禦的策略。這樣的策略其好處有二:

一是以戰爭的形式來轉移國內激烈的政治鬥爭。當時蜀國國內有由來已久的蜀中兩派的政治鬥爭。加上劉備又有大批荊州人馬入蜀,使原本就複雜的政治形勢變得更加撲朔離迷。只有戰爭才能使國內各政治勢力保持團結,才能轉化矛盾。而這個戰爭的口號很響亮:“復興漢室,還於舊都。”使所有的政治勢力都無法反對。

二是積極出擊穩紮穩打,逐步壯大蜀國的力量。前文戰爭背景介紹過,諸葛亮不會天真的以為靠蜀國一州之地就能打敗強大的魏國。所以他沒有同意魏延的建議,不耗費那些有生力量,而是一方面爭取佔領涼州、雍州使國內異己分子偃旗息鼓,也好利用地盤平衡各方矛盾。另一方面是不坐以待斃,利用魏國且佔不佔,猶豫不決的心理削弱魏國的軍事實力,儘量延長國祚,確保蜀國國內的安全。

也就是說,如不北伐,內部政治鬥爭就會把蜀國搞垮。北伐緩解了政治矛盾,延長了蜀國國祚。





熊魚自笑z


如果諸葛亮放棄對曹魏的北伐,而是在蜀漢境內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那麼蜀漢政權的最終命運將會是怎麼樣?
首先,這個假設根本不可能存在。魏、漢(蜀)、吳三國的統治階級,至少是其最高統治者和實權掌握者,都是以統一中華為己任的。他們之間的差異,僅僅只是看到底是以曹魏為首的統治集團,還是以蜀漢為首的統治集團,或者是以孫吳為首的統治集團,最後是誰來定鼎中華而已。所謂的“樹欲靜而風不止,”都要想定鼎中華的魏、蜀、吳三方,任何一方想靜下心來搞發展,那可是萬萬不可能的事!

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和曹魏本來就勢不兩立的蜀漢政權,能夠埋下頭安心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國策嗎?不可能!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就說:“方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憊,此誠存亡危急之秋也。”險惡的“國際局勢”,促使以諸葛亮為首的蜀漢統治集團,採取了對曹魏“以攻為守”的戰略對策,延緩蜀漢的覆亡時間。諸葛亮的“以攻為守”之策,還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面對著蜀漢凌厲的攻勢,曹魏只能是採取步步為營的防禦對策,並必須抽調出它的一部分力量,防禦孫吳和北方的高句麗、公孫家族,以及西北遊牧民族的襲擾。諸葛亮和繼任的姜維的對魏北伐,延長了蜀漢和孫吳的覆亡時間,堪稱一著“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妙棋。
而如果蜀漢採取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國策,老實說,曹魏就會立馬向它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而孫吳也會見風使舵,向蜀漢發動落井下石式的進攻。在魏吳雙方的凌厲攻勢下,蜀漢將會很快的滅亡。戰國後期的齊國,不也是採取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嗎?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五國既滅,齊國的覆亡,就進入倒計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