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蜀汉政权的未来会怎样?

陳康喜


诸葛亮北伐从公元228年开始,到公元234年结束,共有五次北伐,计六年。每次北伐都未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总是小有所获。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蜀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蜀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北伐对于蜀汉而言对内可以实现自己的两个现实需求,在外它有两个帮手为其助力机会难得。

蜀汉有两个现实问题必须解决:一是人才缺失,随着夷陵之战大败,精兵强将尽失,战场可是最好的练兵之地,姜维、王平等诸将皆是因军功而崛起。二是转移内部矛盾,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外来户,以李严为首的蜀地本土派之间一直存在权利之争,若能夺取凉州之地,有利于缓和内部矛盾。

蜀汉的两个帮手:蜀汉的两个帮手,一是孙吴,二是辽东公孙渊。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孙权也亲自领兵发起了第四次合肥之战,减轻了蜀汉的压力。二是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公孙渊家族历经祖孙三代,名义上是曹魏辽东太守,实际上已经是“辽东王”,曾遣使孙吴。公元237年,在击败前来讨伐的毌丘俭等后叛魏,更是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后景初二年(238年),明帝遣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讨之。公孙渊大败,并其子为魏军所斩。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姜维北伐中原。

北伐对蜀汉而言,利大于弊,可惜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历史攻略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蜀汉会提前15-20年灭亡。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耗费国力,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历史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

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让我们通过历史的细节,看看假如诸葛亮不北伐,三国的局势会如何演变。


诸葛亮时期,魏国对蜀国、吴国的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我们从三国地图看起来,魏国确实比吴蜀两国强太多了。可是,这只是一个表象。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魏国的兵力为50万,东吴20万左右,西蜀大约10万多。

这个对比看起来悬殊,但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

魏国独自承担了中华帝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任务,使得可用于前线兵力并无优势

我们不要忘记,中华帝国在古代,面临的最大的国防威胁,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三国时期,这个威胁是由魏国一家独自承担的。

以第一次北伐时魏国的配置为例。魏国的淮南和荆州两个战区大约驻有20万兵力。在北方防御公孙渊和游牧势力的,大约10多万兵力。实际派出与诸葛亮前线对峙的,大约只有10多万兵力。可以说,此时,蜀国在前线的兵力并没有劣势!

此时,如果吴国蜀国的北伐时机控制得当,多面受敌的魏国,根本抽不出兵力用于进攻。

尤其是辽东的公孙渊。

公孙渊割据辽东,串联了大量的游牧民族军队。魏国为防范他所配置的兵力,并不比防御吴蜀要少。甚至,在山东的青州,都需要配兵防御。

而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国一直都抽不出力气来平定他们。即使公孙渊和孙权眉来眼去期间,魏国也只能”干瞪眼“,有心无力!


在诸葛亮北伐停止到姜维北伐之间的3年,魏国的国力得到了爆发式增长!

在诸葛亮逝世和姜维第一次北伐之间,北伐停了3年。

这3年,魏国的国力得到了爆炸式增长!

诸葛亮234年去世,236年,司马懿被召回京城,准备对公孙渊的讨伐。238年,在姜维第一次北伐(小规模北伐)期间,司马懿就平定了公孙渊。

平定公孙渊,极大的缓解了魏国的北方国防局面。使得魏国可以抽出大量兵力用于压制蜀国和吴国。


也正是在平定公孙渊后,司马懿发出了”肃清万里,整齐八荒“的口号。

这可以看成是司马懿发出的进行统一战争的宣言。

这显示出,在解决了北方问题后,魏国已经建立起了绝对优势,可以开始考虑统一问题了!

此后,即使在魏国内部政治混乱期间,魏国也能轻轻松松拿出20多万兵力来压制东吴的进犯。这和当年曹操时,”张八百大战孙十万“的时代比起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的魏国,已经不再需要”八百破十万“的壮举来防守,凭借实力,绝对压制东吴


诸葛亮不北伐,今后不论何人来组织战役,恐怕再无生气。

如题所说,如果诸葛亮一直不北伐,他确实可以在本国休养生息,培养人才。蜀国的经济会得到进一步恢复。

不过,在古代农业社会,经济再怎么恢复也玩不出花来。本来就没有经过太多战乱的西川之地经济恢复的速度,如何和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原之地相比呢?除非,诸葛亮他老人家在家里攀科技树,提前1000多年发起工业革命!


而且,自古有”少莫入川“的说法。四川很养人,如果没有锐意进取的调动,统治者很可能安逸下去。

川中气候怡人,美女如云,人很容易安逸

在两汉交际之期。公孙述在割据西川以后,就没有及时组织扩张。直到他认为有时机了,要调兵之时,所有人全部强烈反对,以至于当时的进军根本组织不起来!

可以想见,如果诸葛亮不及时组织北伐。偏安于西川的蜀汉政权,可能颓废的速度比魏国、吴国都要快。


物质上增长比别人慢,精神上颓废得比别人快,在别人在解决后顾之忧后,胜负就已经决出了。


我认为魏国会提前15-20年灭蜀。仅仅是因为诸葛亮尚在,我认为他应该有办法自守。否则,蜀国的灭亡时间可能会更快!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诸葛亮北伐有利于蜀国发展,还是放弃北伐有利于蜀国发展。对此,多数人曾将目光聚焦在魏、蜀二国地盘大小,人口众寡之上。

因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反而会加速蜀国的灭亡。

其一、正所谓:“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真是这样吗

没有了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国策,蜀国会遭到曹魏的主动攻伐,容易引发蜀国局势的恐慌与不稳。若如此,蜀国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难道真是如此吗?看看曹魏第一次征伐蜀国的经过,就不难发现真实的结果。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魏国大司马曹真上书魏明帝曹叡,言道:蜀国多次以弱小之国侵犯我大魏国边境,应当还以颜色,建议起数路大军,共伐蜀国,以振国威。魏明帝深以为然,同意了曹真所请。

因此,魏国出动三路大军准备伐蜀(其实,后来的司马昭起三路大军灭蜀,应该就是借鉴了此时伐蜀经验)。即:曹真率一路大军从子午道攻入;大将军司马懿率一路大军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则分别从斜谷、武威等地出征。

谁知,行军途中,由于突然遭逢雨季,通行栈道被雨水冲毁,曹真耗时一月之久,才行完全程的一半,最终无功而返。

由此可见,曹魏征伐蜀汉,仅行军都极其困难,更别说已被魏延防御的如同铁壁铜墙般的汉中。就算曹魏大军前来入侵,又岂能对诸葛亮坐镇的稳固蜀汉产生动荡影响。

同时,以汉中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魏国大军远征的交通不便,当魏、蜀两国大军真正对战起来,对于曹魏的国力消耗,岂不更强于主动北伐(魏守蜀攻)时的消耗。

其二:没有了诸葛亮北伐曹魏,也就无法阻挡曹魏快速休养生息的步伐,当真如此吗

对比强出蜀国数倍的曹魏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同样的休养生息条件下,则存在明显的此消彼长。如此以来,曹魏国力将更强,而蜀汉国力将更弱。

东汉共有十三州及一部,若从魏、吴、蜀三国的辖地区划来看:

魏国拥有荆州(三分)、豫州、兖州、扬州(二分)、徐州、凉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雍州、司隶;

吴国拥有荆州(七分)、扬州(八分)、交州;

蜀国仅拥有益州一隅。

以此来看,蜀汉确实“偏安一隅”。但是,即便如此,难道诸葛亮北伐,就能延缓魏国的休养生息吗?当然不会。

一是曹魏防御蜀汉投入的兵力部署,明显不及防御东吴的兵力数量;

二是曹魏防御蜀汉的军力仅为全国兵力的极少一部分;

三是任何国家无论战时还是平时,都需要加强边防守御。

也就是说,无论诸葛亮北伐还是不进行北伐,曹魏都会在魏蜀边界布下重兵,并进行防御。所以,诸葛亮是否北伐对魏国的休养生息国策影响并不大。

同时,当诸葛亮北伐之时,不也延缓了蜀国的休养生息吗。而以蜀攻、魏守的攻防态势分析,对于蜀国的消耗应该更大才是。更为重要是,由于诸葛亮的屡次北伐,已造成蜀汉国力的匮乏羸弱,而对于魏国视乎并无太大的影响。

此外,蜀汉的灵魂人物,诸葛亮不就被司马懿耗死在了“五丈原”吗?这到底是蜀耗魏,还是魏耗蜀呢?

所以说,若是紧盯蜀、魏二国地盘、人口来判断相互实力的强弱,则有点弃本逐末之嫌。那有国与国之战,便是人口与人口、地盘与地盘之战一说这么简单。

君不见,战国七雄垫底的秦国是如何发展并统一六国的?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为何能灭亡强大的辽国和北宋帝国?还有后世的弹丸岛国日本为何敢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由此可见,蜀国的存亡,并不干诸葛亮北伐或者放弃北伐之事。而是,取决于一国的治国理念、发展快慢、强盛程度、君主英明等。

所以说,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蜀国如何修养生息,才是关乎蜀汉未来的关键。

其三:富国强民,巩固国防,在防守中寻机反攻,才是蜀汉固国之基,强国之本

为何,曾经弱小的秦国会坐上战国霸主的宝座,最后统一天下?不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带来的变化吗。为何,曾经弱小的日本敢于侵略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就是因为明治维新变法带来的强大吗。

而对魏、吴、蜀三国中最弱小的蜀汉来说,想要维护蜀汉的生命更长更久,在其未强大起来之前,应当立足根本,“高筑墙、广集粮”,去研究更加适合自身腾飞的全新治国策略,在休养生息中强本固基,富国殷民、精兵强将,“待天下有变”(而不是为魏、吴两国创造“待天下有变”的机会。如:姜维避祸沓中屯田,就给了司马昭“待天下有变”的绝好良机,并一举灭亡蜀汉。)再行出兵曹魏,必将如虎出囚笼,扬威魏地,先主遗志便不难实现了。

例如: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魏国发生的“高平陵之变”,因此又引发出“淮南三叛”,这不就是最好的“待天下有变”的绝佳良机吗?可惜,诸葛亮已被司马懿耗死于五丈原。如果蜀汉处于休养生息之中,诸葛亮又怎么可能累死在五丈原。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蜀汉的屡次北伐,非但没有取得魏国寸土之地,反而成了发展潜力更加巨大的司马家崛起的垫脚石,岂不造化弄人。

其实,以诸葛亮的治国之能,为何会“明知不可为而之”呢?或许,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才会以“鞠躬精髓,死而后已”精神立志北伐吧,其精神确实令世人赞叹。

然而,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天下大业,蜀汉丞相又怎能急于一时呢。这不明显有违当初“待天下有变”的发展国策吗?同时,也正如后世所言:“落后就会挨打,国弱就会被欺”。所以,修养生息,富国强民,“待天下有变”再行出击,在防守中寻机反攻,“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才是弱小蜀汉最好的发展战略。

所以说,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又能做到“待天下有变”,在防守中择机反攻,不但会令蜀汉国祚无限延长下去,还有可能实现先主遗志。反之,则对蜀汉国祚并无实质性的改变。


祥子谈历史


因为易中天先生是名人,又是学者,对三国时的人物掌握的材料较多,所以他对当时人物的评价较为权威,如果有谁说蜀国的灭亡正是因为那位对蜀汉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人们一定以为是故作奇论,哗众取宠,试想,邓艾偷渡阴平,仅剩两千多人马便可取江由,下成都,势如破竹,可见蜀汉国内已无可用之兵,国力衰微。

我们知道战争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综合的较量,蜀汉本为小国,从公元210年刘备入川到263年蜀汉灭亡,仅仅五十多年就有东伐孙吴,南征孟获,西拒马超,北犯中原,单就孔明本人就有举倾国之兵六出岐山,后又有孔明亲手栽培的姜维,为完成武侯遗愿,率兵九伐中原,这..ئ样一个小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有大小战争二十多次,平均每两年多就有一次战争,这期间孔明军师的聪明才智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但却给蜀汉及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就连蜀国托孤老臣李严都催办军粮不力,可见蜀国力已是国力十分匮乏。

如果我们再借助名人的评析就能看出蜀汉的灭亡确实与诸葛军师有很大的关系,清初学者王船山曾指出:“蜀恃险而立,益州之兵利于山,一逾剑阁出秦川而情摇于广野,以有险可恃而应对无方,姜维之败,乃是必然。”这段话虽未指谪孔明使蜀汉灭亡,但我们可看出,孔明北伐中原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这其中虽然演义为其虚构了几场小胜,让刘禅为其大败背锅,但也掩盖不了使成千上万人流血牺牲的战争只是他表现忠心和卖弄才情的游戏的事实,最终被困在五丈原,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临死的“锦囊妙计”也不能“克复中原”,而只能杀害对自己不满的勇猛大将魏延,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家性命。

当然也有人为其连年征战开脱为化解内外矛盾,是以攻为守,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蜀有剑阁之险,蜀道之难,易守难攻,曹魏也几次攻蜀,均未如愿。刘璋虽然暗弱,但如果没有张松、法正几个叛徒,刘备也很难入川

所以以攻为守之说很难成立。法正死后,孔明身为丞相,刘禅虽然昏庸,但还尊其为相父,他完全有能力操控国内局面,不一定非得用对外战争来化解内部矛盾。

孔明身为丞相,本应内修朝政,外恃险而守,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尚有统一之望,相反,孔明为表个人忠心,自恃才高,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置百万生灵于不顾,连年征战,就连蜀汉君臣都大为不满,真可谓天怒人怨,人神共愤,致使蜀国国力匮乏,最终导致了蜀国的败亡


塞外声3401


蜀国是三国时期中最弱的国家之一,三国时期中华大地不止魏蜀吴三国国家,吴国的东南边有山越,蜀国南边有南蛮,魏国北边有匈奴和鲜卑,还有公孙渊的燕国(只存在6年)和高句丽。

如果蜀国休养生息的发展的话,就必须收住汉中,和大散关和平阳关,这两个关口是蜀国的北方门户,这两个关口易守难攻,魏国想打下这两个关口没有5:1的优势可能是拿不下来的。如果蜀国想长治久安休养生息的话首先得考虑防御的国家应该是魏国,想在几十年内不受魏国的威胁的话就必须经营好汉中盆地。由图可看出汉中盆地的重要性。汉中进可攻退可守,是蜀国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想修养生息必须经营好汉中盆地。


蜀汉想有未来经济上:打通南夷的商道,与东吴上经济在长江的往来持续发展,减轻赋税,政治上:重视监察体制的建立防止官员严重贪污,做到政治开明,教育上: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对南方的开发与汉化。与东吴搞好关系,如此发展下去,等魏国发生动荡方可与吴国一起出兵,

如果放弃北伐的话蜀汉应该能坚持百余年吧。


看史图论史实


凭一州二十二郡之地,能和占据北方九州八十七郡的曹魏,割据东南三州四十五郡的东吴拼消耗,蜀汉能耗多久?

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这就得从两方面来说了,即诸葛亮为什么不休养生息和诸葛亮为什么执意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不休养生息?

诸葛亮此人性格是很谨慎的,轻易不动刀兵。在刘备攻汉中的危急关头,他都在犹豫是否要派兵去支援;南中叛乱,随意斩杀朝廷官员时,诸葛亮也要强忍几年,等到万无一失之时才一举平定了南中。所以若无十足把握,诸葛亮是不可能随意出兵北伐的。

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五次北伐,并多次陷入缺粮、准备不足的境况之中呢?原因就是此时魏蜀的国力已经逐步拉大,若不北伐则迟早会被吞并。

早在曹丕时期,经过七年的休养,国力大增,国库累计巨万。曹丕曾多次打败北方鲜卑,三次大规模征伐东吴,隐隐具备了多线作战的资本。到了曹叡时期,重臣孙资也表明了“只需令大将据守险要,威慑敌国,数年之后魏国日盛,则吴蜀二虏必不战而败”的观点,得到了曹叡的认同。

这才是诸葛亮不敢休养生息的原因,若不以攻为守,消耗牵制曹魏的话,时间一长则双方国力拉的更开,到时就真的只能不战而降了。


诸葛亮为什么执意北伐呢?原因有三

第一:转移国内矛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暗喻了“益州疲弊”,可是疲弊就不应该劳师动众地北伐才对,所以“疲弊”只能是出现在国内,由于蜀汉不置史官,对当时的一些内情我们无法得知。

但从诸葛亮每次北伐时都要留下几个心腹亲信镇守成都来看,“益州疲弊”的情况极有可能就出现在朝廷之上,诸葛亮留下人在成都,不止要保护后主,还要压制住朝中的反对势力。

第二:打响旗号,表明立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蜀汉的立国之本。不去履行的话则国本动摇、人心不安,迟早还是得亡国的。特别是诸葛亮明白:单打独斗是打不过曹魏的,必须争取孙吴的援助。

在孙权称帝的时候,吴蜀双方就签订了《中分天下盟书》,约定平分曹魏天下,之后在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大张旗鼓地出兵,并把出兵路线都写成信告诉了远在江东的哥哥诸葛瑾。这是诸葛亮对孙吴的“表白”,表明蜀汉的态度,拉拢孙吴。

第三:练兵。这一点很好理解,深居国内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虽然能练出极强的防守型人才,却无法培育出进攻型的选手,这对一个“坐困愁城”的政权是极度不利的。

诸葛亮北伐并不是和姜维一样“以命换命,不顾一切”的战斗,而是“稳扎稳打,守住即得战果”的打法,这一点十分适合当时的国情。从司马孚给曹叡的奏表可以看出:曹魏每次应付诸葛亮北伐都需要出动中军精锐,每出动一次都耗费巨大,又所得无几,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诸葛亮不止为蜀汉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内政人才,还消耗了曹魏国力,这才是他北伐的真正成果。

所以诸葛亮选择北伐是有道理,符合当时国情的,如果他选择了休养生息的话,那蜀汉未来会变成怎么样我不敢保证,但“坐以待毙”这四个字是肯定逃不了的。



狐史首丘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这话跟陈胜吴广的“等死,死国可否?”的味道差不多。感觉诸葛亮不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而是找死和等死的问题!那么福垊的问题来,等死与找死,那个可以活得更长久更幸福呢?福垊甚至认为,休养生息不是等死,而是增强国力,实现统一。换句说就是生养休息与兴兵伐魏,哪个更符合蜀国的利益?

关于这点,不少答友的回答都是诸葛亮北伐是对的,休养生息会灭得更早!真的是这样的吗?福垊认为——不是!弱以智胜,强以德胜,诸葛亮的找死,可是不智啊。

首先,福垊想说的是休养生息不等于只发展经济,而是要做到吴子所说的“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也就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

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第三次准备充分外,有所收获外,其余三次都是劳师动众,劳而无功。而且蜀汉最后就是灭在穷兵黩武的北伐上,以至于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反对姜维北伐。如果诸葛亮不五次北伐,也就不会去世那么早,也许会比司马懿活得更长一些。自然也能让蜀国更富强,人才更多,不至于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

其次,《孙子兵法》说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城。《六韬.文伐》里也讲述先文伐。可见休养生息,睦邻友好,励精图治,伺机而动多么重要。

而诸葛亮不顾蜀汉实力的弱小,一味地北伐,这就加深了蜀汉的经济压力,以及加深了魏国对蜀汉的仇恨。这为拖垮蜀汉,乃至于最终灭亡蜀汉奠定了基础。福垊曾说神一样的诸葛亮,竟然导致了蜀汉是三国中最早的灭亡的惨剧。做好准备,与人合作,等待甚至制造合适的时机才能取得如愿的成功。汉武帝的成功洗刷白登之围的耻辱,还不是建立在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的基础之上吗?如果当年刘邦再次对匈奴硬碰硬,那就会有什么结果?

再次、诸葛亮也曾以管乐自许。

管乐管乐,管在乐前,可诸葛亮从来没做到管乐的伟业,连学习也没有好好学习他们。只有诸葛亮经过长期而且充分地休养生息,最好再能挑起吴魏的纷争。然后迫使两国元气大伤,使吴国主动前来寻求合作。那诸葛亮才能像乐毅一样率联盟军队向北方出击。先要做到管仲治理齐国,九合诸侯,然后再做到乐毅带领联军,让弱燕差点灭掉强齐。福垊一直在想,刘备诸葛亮除了打着汉朝正统,一心统一外,另外的原因恐怕就是刘邦的成功夺取天下给了他们激励和榜样。而且福垊猜想刘备、诸葛亮应该非常推崇并努力学习刘邦统一天下的成功模式吧。然而诸葛亮太急,数次北伐劳而无功,最终却成为了三国中的个被灭的国家。

福垊猜想如果诸葛亮休养生息,积极备战,伐谋伐交,等待时机,还真有可能实现蜀汉一统天下的局面。即使实现不了,也未必能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最起码蜀汉能多坚持几年,百姓更能安居乐业一些。福垊始终认为,正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使衰弱的蜀汉雪上加霜,以至于最早灭亡。


福垊


很多人误会了诸葛亮北伐的意图,认为他穷兵黩武,加快了蜀国的灭亡。而事实上诸葛亮死后,蜀国仍存在了近三十年,足以说明把蜀国灭亡的主要责任推给诸葛亮有失公允。

在以前回答关于诸葛亮北伐作用时,我认为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北伐实现各种目标,对外尽量得实利,对内练兵,转移内部矛盾;另一个是通过北伐搅动魏国,不让它修养生息,实现三国之间动态平衡。

搞清了诸葛亮的目的后,回答问题就好办多了。如果蜀国不北伐,选择休养生息。这其实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蜀国就是这么做的。但很明显,魏蜀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蜀国因为长期不言军事,内部形成了安逸的心态。后来姜维北伐,情况与诸葛亮的时代完全不同了,外部遭遇强大的魏国,成效甚微,内部安逸心态作怪,反战声浪很高,民众负担太重,内部割裂加剧,为蜀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蜀国修养生息,只会提前灭亡。因为同是修养生息,魏国的成效远大于蜀国。


羽书迟


在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后,蜀国便已经失去一统天下可能。随后刘备不甘心失败,打出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实则是要收复荆州,争取一统天下的有利态势,无奈夷陵之战的惨败,更是使国力大损。随后诸葛亮在蜀国独撑危局,一方面要恢复国力,保持各方政治势力的平衡。一方面他大处着眼,制定了以攻为守,积极防御的策略。这样的策略其好处有二:

一是以战争的形式来转移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当时蜀国国内有由来已久的蜀中两派的政治斗争。加上刘备又有大批荆州人马入蜀,使原本就复杂的政治形势变得更加扑朔离迷。只有战争才能使国内各政治势力保持团结,才能转化矛盾。而这个战争的口号很响亮:“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使所有的政治势力都无法反对。

二是积极出击稳扎稳打,逐步壮大蜀国的力量。前文战争背景介绍过,诸葛亮不会天真的以为靠蜀国一州之地就能打败强大的魏国。所以他没有同意魏延的建议,不耗费那些有生力量,而是一方面争取占领凉州、雍州使国内异己分子偃旗息鼓,也好利用地盘平衡各方矛盾。另一方面是不坐以待毙,利用魏国且占不占,犹豫不决的心理削弱魏国的军事实力,尽量延长国祚,确保蜀国国内的安全。

也就是说,如不北伐,内部政治斗争就会把蜀国搞垮。北伐缓解了政治矛盾,延长了蜀国国祚。





熊鱼自笑z


如果诸葛亮放弃对曹魏的北伐,而是在蜀汉境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那么蜀汉政权的最终命运将会是怎么样?
首先,这个假设根本不可能存在。魏、汉(蜀)、吴三国的统治阶级,至少是其最高统治者和实权掌握者,都是以统一中华为己任的。他们之间的差异,仅仅只是看到底是以曹魏为首的统治集团,还是以蜀汉为首的统治集团,或者是以孙吴为首的统治集团,最后是谁来定鼎中华而已。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都要想定鼎中华的魏、蜀、吴三方,任何一方想静下心来搞发展,那可是万万不可能的事!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和曹魏本来就势不两立的蜀汉政权,能夠埋下头安心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国策吗?不可能!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说:“方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险恶的“国际局势”,促使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统治集团,采取了对曹魏“以攻为守”的战略对策,延缓蜀汉的覆亡时间。诸葛亮的“以攻为守”之策,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面对着蜀汉凌厉的攻势,曹魏只能是采取步步为营的防御对策,并必须抽调出它的一部分力量,防御孙吴和北方的高句丽、公孙家族,以及西北游牧民族的袭扰。诸葛亮和继任的姜维的对魏北伐,延长了蜀汉和孙吴的覆亡时间,堪称一着“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妙棋。
而如果蜀汉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国策,老实说,曹魏就会立马向它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而孙吴也会见风使舵,向蜀汉发动落井下石式的进攻。在魏吴双方的凌厉攻势下,蜀汉将会很快的灭亡。战国后期的齐国,不也是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吗?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五国既灭,齐国的覆亡,就进入倒计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