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優惠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1.1980開始的改革開放紅利

從1980年開始,就有改革開放的紅利出現,可以說那個時候的狀態就是,地便宜、人便宜,還不交稅。我們來看看這些年的發展歷程:

198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獲人大通過,稅制改革以適應對外開放需要、建立涉外稅收制度為突破口向前推進。而1983年到1984年的先後兩次“利改稅”,則把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係以稅收的形式固定下來,引領中國稅制改革進入全面發展階段。

歷史性的一刻定格在1994年,那一年,分稅制的引入開啟國稅地稅分設的歷史,我國對工商稅制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內容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流轉稅體系,統一內資企業所得稅,統一個人所得稅制,撤併和開徵了一些地方稅種。

這次改革後,我國工商稅制由之前的32個稅種合併為18個,稅制大大簡化,結構趨於合理。新稅制從體制上取消了隨意減免稅,為企業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

2005年12月29日,中央向全國農民宣佈取消農業稅,終結了2600餘年來農民種地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

種地免賦,是王三妮的夢想,也是全國所有農民的千年夢想。免了農業稅後,國家開始發放農業補貼,億萬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2016年5月1日零點,溫州商人陳生在北京民族飯店開具了全國首張增值稅專用發票,成為增值稅試點在全國各地各行業全面推開的歷史見證。

這一天起,實施了66年的營業稅告別中國稅收舞臺。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說,中國全面實施擴大增值稅徵收範圍的政策,完成了20年來規模最大、最漫長的一次稅制改革。

進入新時代,以營改增為代表的新一輪稅制改革,邁出了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跨越。

從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市率先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啟動試點,5年多來我國逐步實現了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我國實施營改增改革已累計減稅2.1萬億元。

如今,增值稅改革正向著更深遠的目標繼續推進:今年5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三檔變兩檔,重點降低了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未來稅率水平還將繼續調整,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增添新動能。

不僅如此,力度空前的個稅改革正在推進中。新修訂個稅法的實施細則和百姓關注的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正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更大幅度為中低收入群體減負的同時,這一改革正加速推進我國個稅制度向綜合計稅邁進。

2.淘寶發展的紅利

淘寶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紅利。用三個詞概括就是,互聯網、C2C交易、不交稅。C2C,就是消費者個人的電子商務行為。說簡單點,就是通過網絡進行 ,這種交易類型就稱為C2C電子商務。

第一波紅利就是在整個搜索場景裡面應用直通車打造爆款的商家,他們獲得了很好的發展。

第二波應用了整個展示廣告的展示場景,拉動了第一波淘寶品牌的突飛猛進發展。

第三波的紅利可能就是在2015年的時候,整個淘寶的流量從PC往無線轉移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無線流量競價邏輯和競價比例是不一樣的。

什麼時候是第四波的紅利?在2016年,整個平臺開始全面個性化推送的情況下,出現了一批精準定向人群的商家。

真正能夠抓住或者看到這四波紅利的商家,他們可以取得長足的發展。而他們所需要交的稅相比其他企業來說,是很少的。而淘寶的下一波紅利又是什麼時候呢?移動時代,消費者的注意力都在哪?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稅收優惠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