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呢?

無奈的蒼鷹


●自劉邦建立漢朝以後,華廈民族就被北方匈奴族稱為漢族。漢武帝劉徹時期,匈奴兵屢屢入侵中原,漢朝將士作戰勇猛,匈奴兵稱漢兵為勇敢的“好漢子”。到了南北朝時匈奴族人就叫漢族男人為“漢子”。“漢子”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史學家李百藥的《北齊書》中,“何物漢子,我與官不肯就。”後來豪邁雄壯的男人被稱為“男子漢”。從此,“漢族”“漢字”“漢語”“漢服”“男子漢”應運而生。 ●龍在秦代之前就有描述,《山海經》中有“雷澤有神,龍身而人頭。”的記載。《左傳》:“故帝舜氏世有蓄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古時龍曾被描繪為一種能量極大的怪獸,常出現在大海與天空之中。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每當風雨欲來時在天邊電閃雷鳴的黑雲加電光的形象,古人便認為是一種跤龍。


●“隆隆”的雷鳴聲音就成了“龍”字的讀音,上古的龍是作怪的魔獸,稱為孽龍,讓世間生靈塗炭。相傳蛟龍生性兇猛,威力無強,危害性大,連猛虎也會被捲入潭中。龍常出沒於天邊海角池塘水邊,對海上漁船和河流上的渡船危害極大,傳說禹治水時降服過一隻孽龍。

●“龍的傳人”最早起源劉邦的身世傳說,劉邦自稱為天龍之子。據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記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當時,秦失天下,群雄逐鹿,他覺得要幹一翻大事業,一個農民出身要讓人服很難。因此,劉邦利用原始宗教、神話、五行、望氣、天象來神化自己。說有一天,他媽到田野勞作,幹活累了就躺在河岸邊休息,很快就熟睡了,睡夢中見到了神仙,神仙告訴她有龍體託身,忽然天空陰雲密佈,雷電交加風雨大作,他爹親眼看到一條巨大的蛟龍壓在他媽身上,經過一陣翻雲覆雨,他媽就醒過來了,醒後精神狀態變得非常好,此後不久他媽就懷孕,經過十月懷胎劉邦就出生了。

●司馬遷《史記》屬正史,這個故事如果不是劉邦自己編的話,作為一個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是不敢秉筆直書的。直接述說劉邦就是龍種,是天神派遣他來統御這個民族。從此,“龍的傳人”就這樣誕生了。飛龍在天,劉邦稱帝后便稱為天之子,身體稱龍身,皇座稱龍座,衣服稱龍袍。



●後世官方史學家為了圓他的特別身世,聽起來比較體面一些,則說劉邦是夏代御龍氏劉累的後人,這樣就成為貴族血統。是“龍的傳人”,因此歷史上關於劉邦的祖宗就含糊其辭了。


●《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九年秋,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御龍氏其實是傳說中抵禦孽龍、降服孽龍的人。據傳,劉累。御龍氏,,堯之裔孫,夏代人。

●《周易》乾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群龍無首,吉坤: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昇天曰蟠龍。《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時至今日,龍是綜合多種動物特點創造的,龍有“九似”,角似鹿、身似蛇、爪似鷹……

●在神話中主宰海底世界是龍王,在民間龍是祥瑞的象徵,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蛟龍若遇雷電暴雨,必將扶搖直上騰躍九霄,龍字的讀音則是雷聲“隆”的模擬音,古人視龍為雷雨之神。


●《三國演義》之“煮酒論英雄”曹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然龍之見也,皆為雷、電、雲、霧擁護其體,得見其全形者罕矣。

●潮汕民間還有“麒麟到此”的寓意傳說,麒麟是一種祥瑞動物,據說“鳳”騎乘“麒麟”求“凰”,因有火鳳凰就有火麒麟。因此,新婚門前或床頭貼上“麒麟到此”。“麒麟”一詞來於“騏鱗”,則是駿馬和龍的化身,龍兼有鹿角、蛇身、鷹爪。“麒麟”則為“鹿、馬、龍”的集合化身。騏指“駿馬”,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楚辭·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鱗”指“準龍”,即可能是龍的前身,有“鱗”的魚經過一番拼搏成功就變成龍,《增廣賢文》“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鯉魚躍龍門後就成為龍,龍成為偉大和成功的代名詞。“魚龍本是同種生,躍上龍門便成龍”,龍馬精神,“雲從龍,風從虎”。



●劉邦稱為漢族高祖,“漢”字因漢水而得名。 漢江又稱漢水,與長江、黃河、淮河一道並稱“江河淮漢”。漢水為長江第一大支流。秦末農民戰爭中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梁死後,項羽決定和劉邦一起西進漢中,並約定先入關為王。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因漢水而得名。漢中就是漢水中游地區。劉邦步步西進,大破秦兵而入關,被稱為漢王,後來建立的王朝就稱漢朝。因“漢中”一詞延生出“漢族”和“中國”。因此有了漢字、漢語、漢服等漢文化。


●在司馬遷《史記》記載中,劉邦自稱為天龍之子,又是漢族高祖,所以我們就稱為“龍的傳人”。


把茶臨風



一首《龍的傳人》曾火遍全中國,這首歌裡面“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引起全球華人的共鳴。無論江南還是塞北,國內還是國外,“龍的傳人”都是華人所接受的一個稱呼,也都是華人所引以為豪的一個稱呼。


那麼,華人為何都是“龍的傳人”?中國人對龍的迷戀又始於何時呢?



這就要追溯到幾千年前了。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時期,龍就已經成為生活在如今中國疆域裡的原始人的圖騰。


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中,在遼寧、陝西、河南分別出土了拘謹八千年、七千年和六千年的擺石塑龍,這說明在六千年之前,中國北方地區就已經形成分佈十分廣泛的龍文化。除此之外,在湖北、上海等地則出土了五千年前的塑龍和繪有龍鳳圖案的器物。這說明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時候,“龍”這一造型已經跨越長江,而被中國南方地區的人們所崇拜。這意味著龍已經成為整個中國地區所追捧的圖騰。



五千年之前中國境內就有一種如此普遍的圖騰了,夠了不起吧,單從這一點說,龍也足以作為中國的象徵了。那麼,中國的原始居民為何對龍情有獨鍾呢?這個問題就不好解釋了,因為通過考古發掘,我們往往只能夠知其然,如果沒有相匹配的文字記載,就不能知其所以然,而那恰恰是沒有文字的時候。


不過,還是有專家猜測其原因:龍的身子是蛇,又結合了牛、豬、馬、魚、鳥的特徵,所以,龍似乎是中國先民將他們最常見的幾種動物組合起來的結果,這樣包羅萬象的生物自然會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



當然,龍在中國能夠有今天的地位,並非拜先民所賜。隨著人們的腦洞越來越大,龍的內涵也就越來越豐富、多元。春秋的時候,孔子用龍來形容老子,表達老子學問廣博、無所不知,可見,那個時候,龍是神通廣大、高深莫測的形象。



秦朝建立以後,秦始皇說自己是“祖龍”,龍開始跟皇權聯繫起來,成為崇高、尊貴的統治者的象徵。之後的皇帝們紛紛效仿,比如漢高祖稱自己是龍生的,而後世朝代的皇帝也都稱自己是“真龍天子”,開國皇帝的故鄉也被稱作“龍興之地”。到了明清時期,龍已經成為一種幾近於神的存在,成為華夏的象徵。



既然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徵,又有那麼多美好的寓意,那麼中國人自然也就都自稱為龍的傳人了。這個“傳人”所表達的並非是民族的延續或是血脈上的一脈相承,更多的其實是一種文化上的相連:從如今到五千年前。在這段時期內,龍始終是中國人崇拜、祈禱的對象,也是中國人想要留存住的象徵,傳遞給下一代的信物。

參考文獻:

段寶林:《中華龍與龍的傳人》,《尋根》,2012年第1期。

田兆元:《“龍的傳人”文化符號形成的歷史依據》,《北京日報》,2017年11月27日。


生猛歷史


今天的中國人一提起中國的象徵,或者圖騰,第一反應多半是“龍”。而且我們經常很驕傲地說我們是龍的傳人

那麼問題來了。龍在中國,自漢代以來,大多數時候是皇家專用,是皇權的象徵,一個老百姓張口閉口說自己是龍的傳人,就不光是“你也配姓趙”的問題,而是要連累全家掉腦袋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的象徵是龍?為什麼不是熊貓或者小白兔?說起來,這個鍋還得一大半甩給外國人。



這個怪物不認識,不如叫蛇吧

1556年,葡萄牙修士加斯帕·達·克路士(Gaspar da Cruz,1520-1570年)來到廣州,回國後寫成了一本《中國志》,據說它是16世紀歐洲人記錄中國最全的報告文學。

在書中,克路士說他見到了穿著龍圖案衣服的省長。

每省有五位最高的官。五位大員及其助手胸前和背上有皇帝權力的記號,那是用金線織成的一種蛇形,其中許多到了葡萄牙,常常被交給教堂作裝飾之用。”

這段話信息量很大:一是說“蛇形”的龍圖案代表了皇帝的權力;二是說傳教士見到了龍圖案,不過描述時用的是“一種蛇形”;三是說這種龍圖案在他之前已經流行到了歐洲,成為了教堂裝修的圖案。

當時歐洲書籍中描繪的中國龍舟


受克路士的影響,西班牙的歷史學家門多薩隨後寫就的《中華大帝國史》,在碰到有龍的地方,都用蛇來背鍋。


譬如描寫省部級官員時,這樣說,“總督坐在一把用象牙和金製成的十分富麗的椅子上,上有一張華蓋,其中織有皇帝的紋章,那是些盤繞成一團的蛇(serpientes)”。


● 說起來,當時的中國人將官服上這種四爪的龍稱為“蟒”(龍為五爪),

官員會穿著“蟒袍”,所以說這是蛇,也誤打誤撞的不能算全錯……

該書無論是1585年的初版西班牙本,還是1588年法文版,所使用的“serpientes”抑或“serpens”,對應的意思都是蛇,可以表示“巨蛇”,不過,絕非“龍”。

想想也是,外國人到了異域風情的國家,碰到了一種古怪的動物圖案,知識一下子不夠用了,沒法子,只好用多多的形容詞來描述。


將中國龍對譯成dragon,最初的靈感來自於“孔子加耶穌”宣教方式的利瑪竇(Matteo Ricci,1522-1610年)。他在中國呆了近三十年,成績斐然,為了討好中國把中國畫在了世界地圖的中央。



利瑪竇寫了一本書,叫《利瑪竇中國札記》(實際上這本書的原名是“基督教遠征中國史”,非常霸氣)。


利瑪竇觀察入微,他注意到皇家服飾、瓷器、傢俱、建築等物件上都有龍的圖案,又發現大臣行君臣禮時,“供著雕有皇家標誌的金龍和其他圖飾的寶座”。


明代龍袍的龍紋


他還收集過與龍相關的風水知識、民間故事。這些涉及到龍的地方,利氏用的詞是“dragoni”或“dragone”。在1616年出版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法文版中,這個詞被一律譯成“dragon”。


這是中國龍與dragon的首次對接。


不過歐洲“dragon”在它們的活動區域名聲一般不太好,以吐火噴毒邪惡著稱。而且dragon有兩個翅膀,中國的龍則細長無翅。


不過,中國龍和歐洲龍還是分享了一些基本的特徵,比如巨大的,像蛇一樣的,能夠入地或潛水

,並永遠有神奇的傳說。


● 聖喬治屠龍圖,1435年,藏於芝加哥藝術學院


要說利瑪竇及其後的傳教士用“dragon”來抹黑中國龍,大概是冤枉他們了。

利瑪竇就曾說過,“龍在中國是皇權的象徵,除了皇室之外,誰都不準用龍來作為徽記。在皇宮裡,一切傢俱都飾有龍形,有的是浮雕的,有的是繡的或畫的”。


這說明,利氏知道龍在中國後臺很硬、背景很強大。他向歐洲同道介紹時,儘量語氣平緩、內容平實。他的有關龍形象的論述,也確實影響了西方人的最初認知。


● 歪果仁眼中的中國龍和西方dragon的區別


當然,利瑪竇的同道中也有人質疑中土龍的真實性。明末崇禎年間,來華傳教的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年)就說:“中邦之龍可得而見乎?抑徒出之載籍傳聞也?


又說:“中邦之言龍也,謂其能屈伸變化,詫為神物。敝邦向無斯說,故不敢妄對耳”。這位仁兄骨子裡壓根就不相信有真龍的存在。



中國龍的好日子

利瑪竇的書在歐洲流傳之後,中國的龍被翻譯成“dragon”基本就是定了。

之後一個詳細介紹龍的西方著作,是《中國圖說》。書的作者是17世紀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年)。



這哥們壓根就沒到過中國,卻於1667年用拉丁文寫了這部圖文並茂的暢銷書。

英譯本的翻譯工作者稱頌說,“該書出版後的二百多年內,在形成西方人對中國及其鄰國的最初印象方面,《中國圖說》可能是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著作”。


由於道聽途說,這部書的靠譜程度跟百度百科差不多。


該書集成了眾多教會兄弟的智力成果,在對中國龍的解說上,除引用利、曾兩人的觀點外,還參考了湯若望、衛匡國等人的著作。


<strong>

書裡中國龍的樣子,完全以西方龍來描摹↓

<strong>

● 《中國圖說》中的江西龍虎山,畫中有長翅膀的龍(1667年)


這哥們還配過大清順治皇帝的畫像↓

● 《中國圖說》中的順治皇帝像(1667年)


畫像幾近歐洲君主的扮相、歐洲人物的面孔,龍袍上的龍更像一頭長著鳥嘴的野豬。

對中國龍描繪得比較靠譜的,得說一位名叫李明(Louis Le Comte,1655-1728年)的傳教士。他稱頌康熙帝是“聖明的皇帝”、“亞洲最偉大的君主”、“宇宙間最強大的君主”,直至語無倫次。


1696年這位老兄出版了兩地書《中國近事報道》,扉頁即康熙皇帝像,像框用四條大龍和兩條小龍作為裝飾,表達對聖明皇上的敬服傾慕之意↓


這本書還介紹了不少有龍裝飾的氣象儀器,比如黃道渾儀↓


李明說,“儀器由四個龍頭託舉,龍身經幾番盤繞到達兩根呈十字交叉的青銅柱的頂端,以承受機器的全部重量。選擇龍這種動物,因為龍是組成皇帝紋章的動物。根據中國人對龍的概念,四龍在雲的環繞中,龍角上覆蓋著毛髮,下頜有濃密的鬍鬚,雙眼圓睜,牙齒長而尖利,龍嘴大張並不斷噴射著火焰”。


可以想見,他對中國龍下過一番觀察功夫。


上面說的這幾位傳教士老兄,都曉得了龍是皇家的標配,是帝王龍,並不是國家或者全體中國人的象徵


不過,要說把專屬皇上一人的龍昇華為全民享有的龍——“國龍”,還得感謝一位外國人。


他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年),儘管生平未曾來過中國,但該先生朋友圈很廣,很多到中國傳教的兄弟,給他寫信,介紹中國的情況。這些信件涵蓋了中華大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識,從而成就了由杜赫德編纂的,於1735年面世的四大卷本的《中華帝國全志》。


該書自從出版以來,至19世紀末,都是歐洲關於中國知識的標準著作,很受大眾的歡迎,並推出了多個語種的版本。這本書中明確說,龍無疑是中國人的國家象徵,正如鷹之於羅馬。


於是,龍是中國人的國家象徵的事,就這麼被硬點了。


老實說,那時的歐洲,政治尚未民主,經濟尚待發展,技術有待突破,當突然發現一個有儒家民本思想治國、科舉公平取士、並有一位禮賢下士的英明帝王來管理的國家時,內心沒有不觸動乃至崩潰的。


● 《中華帝國全志》中描繪的中國人物形象,非常端莊高大,跟後來猥瑣矮小的中國人形象對比鮮明


東方的月亮比西方圓。中國的服飾、瓷器、傢俱乃至建築,凡有龍圖案的,都得到了歐洲人的追捧。


本來西方人視龍為兇惡不吉之物,彼時卻對這個東方dragon產生了一種欣賞的美感。


● 當時流行的、用中國龍紋裝飾的英國瓷器


在17-18世紀,歐洲這股“龍時尚”的拉風的程度,比今天的“星條旗”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斷捱打,讓龍的形象深入人心


一直到19世紀,鴉片戰爭之前,歐洲貴族們依然非常迷戀中國風格


比如英國的攝政王喬治四世(George IV,1762-1830年),他把宮殿裝修成中國風格,使用了大量中國風的傢俱、龍紋的吊燈。



由於遲遲不能從中國貿易中賺到錢,英國平民正對中國不爽,就拿他的中國情結開涮。

有兩幅漫畫借用中國元素來諷刺這位英國統治者↓

● 漫畫家喬治·克魯克香克畫作《在布萊頓的中國行宮》,約1816年作品


● 羅伯特·西摩的《偉大的喬斯和他的玩偶》,作於1829年


這兩幅圖上方,都有模樣古怪的龍在盤旋,中國龍的形象開始堪憂了。

之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兩次鴉片戰爭。面對中國官員的愚昧腐敗,英國人開發出了豐富的“辱華表情包”。


蓄辮的“滿大人”(指清朝官員)和歐洲惡龍的形象攪和在一起,畫風就變成了這樣子↓

● 1860年英國《笨拙》(Punch)雜誌的漫畫《我們在中國應該做什麼》


約翰牛的後裔們把中國龍從帝王神壇趕下來,還踹了一腳。不過黴運還遠遠沒有結束。十年之後,山姆大叔也加入了整龍的行列。起因是大批中國勞工到美利堅去,搶了白人的飯碗。


於是,瞅瞅下圖,龍一下發配成了“群眾”↓

● 美國《黃蜂》(The Wasp)雜誌所刊《移民,東方與西方》(1881年)。左圖色調明亮,描繪白人舉著“農業”、“勞工”、“資本”、“工業”等牌子滿懷希望地走向東方;右圖背景黯淡,猙獰的龍頭上甩著辮子,身上寫著“中國移民”,長白斑的地方有“天花”等字樣,正恐怖地向西方白人女性撲來


再後來,甲午戰敗,日本也加入了踩龍一腳的行列↓

● 日本漫畫雜誌《團團珍聞》刊登《征服黃龍》(1895年),龍頭是面黃肌瘦、蓄辮的中國人面孔

● 《笨拙》雜誌上,日本武士砍向中國龍的漫畫


龍的“苦逼”日子還沒到頭,四年後義和拳民砍殺洋人和教民的行為,讓西方人勾連起了他們信仰中的惡龍形象,而他們自己變成了屠龍的聖喬治。


於是,群毆的場景出現了。


● 德軍明信片《列強徵服中國》,1990年。左上角為“來自北京的問候”

在這樣一連串痛苦的打擊中,中國和中國人的形象,與龍的形象緊緊聯繫在一起。


中國人有句話,叫“知恥而後勇”。


近代的中國文化人,比如聞一多,也接受了這個設定,將龍視為中國的圖騰,希望通過對龍的認同,來凝聚大眾,救亡圖存。



龍的“中國代言人”地位,終於開始轉正,並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通過歌曲、電視深入人心。


中國人全盤接受了“龍是中國的代表,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的設定。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西方哪一個國家不要看我們龍的眼色?


參考資料:1.李奭學:《中國“龍”如何變成英國的“dragon”?》,載《讀書》,2007年第5期2.施愛東:《中國龍的發明:16-20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3.張國剛:《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034.(法)李明著、郭強等譯:《中國近事報道》, 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出品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視知TV


中國人總想著自己是個無所不能的人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780000e813a2765d16f\

鄭曉奇


《龍行天下》

(安書楷)

滔滔黃河水奔流到天涯

五千年的夢孕育多少不朽神話

也曾有過風吹雨打

也曾有過辛酸苦辣

華夏兒女意氣風發

憑欄眺望江山如畫

多少英雄風雲叱吒

大浪淘沙巍巍中華

天也大 地也大

天大地大我闖天下

抒豪情盡瀟灑

山高路遠都不怕

天也大 地也大

天大地大我闖天下

堂堂正正大中華

龍的傳人就要龍行天下


薪火之路


因為中國在遠古時代的先民,崇拜龍圖騰。


高山流水999888


龍為聖靈,也是聖父(佛)聖子(基督)三位一體而降世,與福(紫微出東方)道教所有信仰為一個神,龍為黃帝軒轅氏轉世八月三十日降臨世間。福龍已降人世間。龍的傳人此為證也。



美食達人田志廣



神龍見首不見尾,相信龍的傳人不是空穴來風,看過魔幻手機電視劇的人可能會明白手機出現這樣的圖案是在預警人類有危險臨近,這張圖明顯傳給人一把正義之劍用來降妖伏魔,圖案的出現就是在我被幾個禍害利用摩托羅拉紅外線掃描槍放射紅外線暗中謀殺的時候出現的,意在預警避開被謀殺同時用正義之劍剷除邪惡的禍害,這只是個人根據託夢和圖案揣測神明的意思


淨化一杯水


首先要確定``龍``的含義。中國人有認祖歸宗的情結,為了能直觀地表達對祖國大地、對民族血脈的崇敬,於是塑造了龍這個形象來代表這種情結,``龍的傳人``並不是說中國人都是形象龍所繁衍出來的後代,(爾後按進化論才演變成了人形?)而是說中國人是中華大地上華夏民族的後代和傳承人。。把龍的傳說等同於含義,把龍的形象定位成祖先的模樣,那叫自欺欺人。


塞外失馬翁


傳說就是傳說!只有經考古發掘出土實物,才能證明傳說的正確。山西臨汾襄汾陶寺考古發現證實了堯舜禹年代的傳說。一,中國最早的城市。二,中國最早的龍盤,三,中國最早的文字,四,中國最早觀測節氣變化的觀象臺等等等等……。用實物證實了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