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鰻可以瞬間釋放電,為什麼不能把電鰻的放電原理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上?

魚點湯圓


為什麼不把電鰻的放電原理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其實題主在題目中已經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為電鰻是瞬間放電,而不是持續放電,電鰻是一種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可放出高達300至800伏特的電壓,而他的放電原理也是非常的簡單,在電鰻尾部兩側的肌肉中生長著成千上萬個由神經控制的肌肉薄片,類似於我們常見的小電容


每個這樣的小電容僅能存儲100毫伏左右的電壓,但是卻有近萬個這樣的電容,當神經系統傳來信號時,便可以刺激離子流過肌肉薄片,所以電鰻可以發出幾百伏特的電壓,人類根據電鰻的放電原理,製作出來的東西就是電介質電池,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能源供給是強大的直流電,驅動電機使汽車運行起來,


電鰻雖然也能放出接近1安培的直流電流,但它放出的卻是脈衝電流,一秒鐘能放50個脈衝,放完之後需要休息才能進行下一次放電,所以完全依靠電鰻放電是不能給新能源汽車持續低供電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能不夠持久。畢竟你也沒有見過哪個汽車在公路上跑跑停停的吧。


零維立方體


電鰻那點電都是一次性釋放的,然後需要一段時間恢復,汽車不燒油弄這麼個玩意兒,怕是連動都動不了,況且得車上得裝多大個魚箱養電鰻啊,那這車到底是拉人還是拉電鰻呢?

現在純電新能源電車,都是用化學電池作為主要能量來源,電池內部化學反應是緩慢進行的,因此可以較長時間地為汽車共用電力,或者是用“超級電容”那樣物理形式的電池,也能維持一段時間放電,而電鰻則不行,電鰻產生電力是因為體細胞特殊,可以控制體內帶電離子的流動,使得身體兩邊有一定的電勢差,在遇到危險或者捕獵的時候,可以迅速地將帶電離子返回原本所在的地方,這樣就形成一過性的電流,電鰻放電最多可以釋放800V電力,但是卻是一過性的,細胞要再次移動體內離子,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積累能量和離子。

電鰻這樣的電力相比人類發明的各種能量獲取方式,實在是太低端了。新能源的意義在於可以減少汙染、減少化石能源的利用,目前已經在逐步地擴大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系熱能的應用,這些都可以持續地產生電力併網,送入千家萬戶,還有更科幻的新能源,比如可控核聚變,還有被稱之為“第五能源”的節能技術 ,哪一個也比養電鰻強得多,目前雖然也有“養細菌”獲取能源的技術,但是效率還很低,不足以應用於實際。用電鰻當電池驅動汽車,實在也不是好主意。

電鰻放電的原理,不管是從效率還是持續性,都比人類發明的電池、內燃機差得遠,汽車是代步的工具,自然還是要考慮到穩定性的,生物能源目前不能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穩定。


來看世界呀


這是想做生物電池啊,可惜功率和持續時間達不到要求。想要驅動新能源汽車,參照混動轎車的標準,大致要驅動50kW的電動機才能滿足低速行駛的要求。電鰻是由肌肉前體細胞轉變而來組成放電器官,雖然平均放電電壓高,可以達到300多伏,但釋放的電流很微弱啊。


電鰻放電時的電流約1~2安培,而且是脈衝式的放電,也就是說大約提供1kW的瞬時放電而已。因放電的是細胞組成的器官,達不到燃料電池的持續能力,存在持續放電時電流還會下降的情況。電鰻每秒放電約50次,但連續放電10多秒就要休息才能恢復,恢復時間和能力還不一定。哪怕只把發電細胞以技術手段組成細胞發電團,怎樣解決控制、生存和能量轉換等問題是個大問題,還不如用內燃機。

不會直接用活電鰻吧?想要驅動新能源汽車,車上養的電鰻比車都要重很多倍,並且怎麼聽指揮進行放電都是個大問題。別人是一鍵啟動,我們是坐電鰻旁吶喊助威,想想就醉了。



侶意


電壓高能等於能量多?你小時候做的尖端放電實驗怎麼來你不知道?況且靠生物獲得能量更是誇誇其談,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為1%,而且電鰻是第二營養級,從太陽處獲得能量不過萬分之一左右,況且它又把多少能量用來放電呀?!唯有之法,還是太陽能電池板,不過都是大量投入,極少量回報!化石能源用完之日,便是混亂之時,便是開戰之始!

對各種新能源的研究,不過是過於樂觀!風能、水能,在我們能量佔比中,不過九牛一毛;更別提氫能,多為石油催化脫氫而來;提及新燃料電池,大功率下,電池本身就是巨大耗能器件呀!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再提及各類新材料電池,真不能冠以節能之號,電能-化學能-電能的這一過程,簡直就是讓能量走向墳墓,能保全一半都是慶幸!所以,珍惜吧!正如《三體》推崇,可控核聚變,才是擺脫能源固限,擴張宇宙之法!


koswgd


以後汽車的油耗標準要改成每百公里消耗幾條電鰻🐟了。


看不見自己的鏡子


電鰻存儲電的原理就是人類第一個電池的開端。


星球碰撞


你怎麼不問太陽的核聚變原理應用到汽車上。怎麼不問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轉炭和氧氣。


瓊碧斯凱


電鰻:憑什麼?


鈉籣性急


原理不同,一個生物電一個物理怎麼苟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