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好體質!

長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不僅是現在人對長壽有要求,就是古代也是如此,所以古人們在養生經驗的總結上同樣也下了很多的功夫,比如食療滋補、中醫藥調理、針灸按摩等等,但這些均是外物,人長壽的根本是人的體質問題,一個人有好的體質自然就會比別人更長壽,而好的體質就在於自己的鍛鍊,那麼該如何鍛鍊呢?

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好體質!


估計大家都看到這樣的一幕:清晨,在公園裡,精神矍鑠的白髮老人繞著人工湖,大步健走,有人上前一問,老人說自己都80多了……,沒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簡單最有效的鍛鍊體質的方式就是健步走。有專家認為健步走是21世紀最被低估的運動,因為這項訓練根本不用藉助任何器械,而且每個人都明白如何做,幾乎從人會走路開始,健步走就是人類唯一的交通方式。

所以,對於現代缺少運動的人來說,健步走是最基本的運動方式,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即使最輕微的慢跑對於他們都屬於較劇烈的運動,很多老人都做不到經常的跑步,但健步走反而可以接受,而且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可以隨時調節,基本不受地形和環境的影響,可以滿足每個人的要求。

此外,由於走路是人的基本功能,只要可以行走的人,都可以長期、規律的運動,不會像跑步、游泳、打球等體育運動那些,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而且據研究發現,健步走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並且可以鍛鍊人的耐力。

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好體質!


健步走的好處還有可以提高免疫力,國外的一項研究,跟蹤了1千多名不同年齡段的男女,在秋、冬容易爆發流感的季節裡進行調查。發現,每週進行5天的健步走,每天至少走30分鐘的人,出現感冒、流感的比例,比起每週運動1次的人減少50%左右。而且,這麼鍛鍊下來的人,體質較好,即使患上了感冒,症狀也比較輕微,患病時間也會縮短,也就是成為了我們常說的“不生病的體質”。

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體質!

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好體質!


5種增加健步走效果的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有5種方法,來提升健步走健身效果:

1、固定時間,逐步增加配速。

固定時間其實就是給自己定的一個目標,可以督促自己完成。但在固定時間這個目標之下,需要逐步增加配速,來提高健步走的效果。比如,我們首先設定30分鐘的時間,從家裡出發走到15分鐘的時候,開始往回走,經過1周的適應以後,開始嘗試增加速度,15分鐘的時間裡,要比原來多走一段路程,以此類推,每週都會有所提高,隨後你就會發現自己走的距離越來越長。另外,健步走提高速度的時候,儘量在頻率上增加,步伐適中即可,否則會容易摔倒或受傷。

2、多嘗試不同地形。

根據醫學資料,我們人的身體里約有700塊左右的肌肉,而普通走路時會使用到200多塊肌肉,要多鍛鍊一些肌肉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走不同的地形。現在人幾乎只走平地,導致沒有訓練到可以應付各種不同類別的地形,因此只要一不小心踩到路不平的地方就容易扭到腳。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可以練習走不同的地形。剛開始,可以先從爬緩坡開始健步走,再挑戰有點難度的崎嶇路線,可以增強肌力,同時加強有氧運動的價值。

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好體質!


3、健步走要鍛鍊手腳協調。

走路的時候,手腿要同時進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通過手腳的協調來幫助身體保持平衡,也可以調整呼吸,提高人的適應力。手和腿配合的好,一方面可以讓人快速走路,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手腳運動多消耗能量,有利於減重的人。所以,健步走的時候,手不要插進口袋或放在背後,更不要邊看手機邊走路;有研究發現,健步走時玩手機,會打擾健步走的節律,還容易造成交通傷害。

4、健步走要注意姿勢。

走路的時候,不要低頭,要收下巴,眼睛也不要往下看;另外,腳要抬起來,不要拖著腳走路,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實、穩健,這樣可以更多的運動身體的肌肉,尤其是臀大肌,能起到更大的鍛鍊效果。此外,運動時要自然收腹,將腹部肌肉上提,這樣做可以鍛鍊腹部肌肉,同時保護脊椎。

長壽的人,早晨都愛做這1件事,每天30分鐘養出不生病好體質!


5、早上健步走更有益健康

其實,任何時間健步走都有很好的鍛鍊效果,但相比較來說,早上效果比晚上來得好,這是因為,早晨走路因為跟睡眠相關,更容易形成規律運動,而且早晨運動提升新陳代謝,空氣相對來說也比較乾淨清潔,含氧量也高,人體經過一夜的修復也是精神最佳的時候,老人不宜發生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