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野生動物設計的公路天橋,正在世界範圍內被給予更多關注

为野生动物设计的公路天桥,正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更多关注

據《國家地理》報道,為野生動物專門設計的天橋與地下通道,作為解決公路上汽車與動物碰撞事故的一種有效方案,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採用。這種設計 20 世紀 50 年代第一次在法國建造,更多地流行於歐洲,而後在世界範圍內被規劃者重視,比如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及墨西哥。

這些橫跨公路的橋樑或隧道,通常看上去跟常規道路沒什麼區別,或許裝飾著植物群和柵欄——用於引導野生動物行走路徑,除非你特意留意到它們,否則並非特別明顯,但天橋的存在正在幫助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華盛頓州是將其加入規劃的一個新例子。靠近斯諾夸爾米山(Snoqualmie)公路東部的第一座野生動物天橋於 2015 年建造,橫跨 90 號州際公路,預計 2020 年秋天投入使用,但有人發現已經有鹿和土狼開始使用它了。

從西雅圖通往波士頓,90 號洲際公路上共擁有 20 個動物天橋。這些通道允許麋鹿、黑熊、山獅、鼠兔或鱒魚,穿越曾難以跨過的道路障礙,在此前,動物想要自北向南遷移,而東西向的高速公路成為障礙,這使得近親繁殖構成了潛在問題。

为野生动物设计的公路天桥,正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更多关注
为野生动物设计的公路天桥,正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更多关注为野生动物设计的公路天桥,正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更多关注

地下通道的使用也在展開,它們的設計通常更為緊湊,便於更小型的動物穿過——類似的有倫敦的水田鼠、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獾、或是巴西美洲獅。不過據《國家地理》此前描述,在肯尼亞,為幫助象群設計的地下通道會變得寬敞,有點像隧道。除此外,地下通道還服務於水生物種,華盛頓州 90 號洲際公路的地下通道就將溪流、溼地與亞基河(Yakima River)重新連接,這讓蠑螈、強壯紅點鮭(Bull trout)受益。

為了使得動物更成功地使用這些通道,野生動物生物學家認為建設前的長期監測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提前規劃好措施比後期改造更容易、也更便宜。

为野生动物设计的公路天桥,正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更多关注

美國西部運輸研究所(WTI)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 Tony Clevenger 監測動物天橋和地下通道長達 17 年,他表示不同動物有著各自的使用偏好,“像灰熊、麋鹿和駝鹿更喜歡開放式的大型通道結構,美洲獅和黑熊喜歡小而狹窄的結構,光線更少,覆蓋物多。”

因為黑熊和美洲獅的天然家園是森林,而非草地,所以對於開放的通道結構它們感覺並不舒適,為此規劃者會種植更多樹木與灌木。另一情況則將通道設計為開放區域,鋪上寬闊的草地。

而在橋樑通道上,類似用於引導的柵欄等輔助工具也有所幫助,可使動物遠離危險的高速公路,儘管對那些相較草原狼、鹿而言,學習曲線較長的灰熊、美洲獅來說,要花費幾年時間才能夠掌握對路線的熟悉認知。規劃者不想讓動物天橋只用於連接動物,而是創造一個生態系統,“這意味更小的動物也需考慮到,像田鼠、跳鼠(jumping mice)或鼠兔(pika),因此對應有一些岩石、乾草堆的引導設計”。

一些海外顧問正在幫助部分國家將野生動物通道納入新規劃。據《國家地理》描述,蒙大拿州大學的道路生態學專家 Rob Ament 打算與不丹合作,在高速公路規劃階段中為了當地象群加入新的結構建設。

題圖來自Jaromír KavanonUnsplash,配圖來自班夫國家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