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平楊志和秦明的索超,為什麼十回合就敗給了關勝?

水西散人


關勝是五虎將之首,秦明也是五虎將,楊志在八驃騎裡第三,索超排第四。一般來說,八驃騎是肯定比不上五虎將的。但是,個人認為以楊志的武藝,並不在五虎將之下,證據就是他和林沖步鬥了四十合,不分勝負。

林沖與那漢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兩個又鬥了十數合,正鬥到分際,只見山高處叫道:“兩個好漢不要鬥了。”林沖聽得,驀地跳出圈子外來。《水滸傳第十二回》



所以,強如林沖也得跳出圈子,害怕停手了被楊志誤傷,可見楊志刀法的凌厲。因此,大飛熊騎士認為,楊志的武藝最多略遜五虎的關羽,林沖等人,最少和秦明可能是持平的。楊志排在八驃騎之三的原因是,前二花榮和徐寧都屬於特種部隊,一個是神射,一個專破馬隊的鉤鐮槍教頭。再看楊志和索超在校場比武。

當下楊志和索超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月臺上樑中書看得呆了。兩邊眾軍官看了,喝采不迭。陣面上軍士們遞相廝覷道:“我們做了許多年軍,也曾出了幾遭徵,何曾見這等一對好漢廝殺!”《水滸傳.第十三回》



楊志和索超的比武,在軍士們的起鬨下,越到後面越有表演的意味了,甚至聞達喊停了,二人還“意猶未盡”。要注意的是,楊志此時正想盡辦法要回“公務員”隊伍,所以才拒絕了王倫入夥梁山,因此在梁中書府上伺候,早晚殷勤,得到梁的認可和抬舉,這才有校場比武之事。而且,楊志在和索超比武前,先是和周謹打了一場,為了避免誤傷,去掉槍頭,蘸了石灰,結果如何?

看周謹時,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點點,約有三五十處。看楊志時,只有左肩胛上一點白。

這個戰果表明了二人相鬥至少在五十回合以上,要是換個真槍頭,周謹不知死了幾次了,楊志還怕周謹太丟臉,那一點白顯然是讓手了。而且,隨後的比箭,楊志故意不瞄周謹的後心窩,已經說明的問題。楊志的目的是為了在朝廷的前程,不想開罪太多同僚。再回到楊志和索超的比武,就更明顯了,楊志只是陪索超“演戲”,真實武藝至少要超過索超一籌以上。所以,此後不但梁中書十分愛惜楊志,連索超都覺得楊志手段高強,心中欽伏。再看索超和秦明的比武。

這個秦明,又是一個急性的人,聽了這話,正是爐中添炭,火上澆油,拍馬向前,輪動狼牙棍,直奔將來。索超縱馬直挺秦明。二疋劣馬相交,兩般軍器並舉,眾軍納喊。鬥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秦明綽號“霹靂火”,索超綽號“急先鋒”,二人都是性急之人,但二人交鋒,卻是秦明先性急了,這已經吃了虧。當然,索超的手段,本身也高強,要不然如何能和楊志交手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又和秦明打了二十回合。高手搏鬥,索超這二十回合也是精神高度集中,否則就不會被韓韜一箭射中,傷了手臂。所以,秦明武藝不是不能勝過索超,只是在二十回合內,是拿不下索超的,至於韓韜為何放冷箭,那是宋江要急著攻城,要殺對方銳氣,索超一傷,宋江三軍早就壓上了。



可是,索超又怎麼會十餘回合敗給了關勝呢?關勝原來在蒲東當巡檢,主要就是抓捕盜賊等等,和林沖,秦明對戰是第一次在戰場決鬥對陣,所以被打得很慘。再加上吳用故意激將,惹得連一向好脾氣的林沖都生氣了,一上場就盡全力,當然能贏關勝,這也和林秦本來就是五虎之選也有關係。隨後,關勝加入梁山,有了之前和林,秦高手的惡鬥,關勝經驗值竄升。而這邊索超呢?

這裡卻說梁中書在城中,正與索超起病飲酒,只見探馬報道:“關勝、宣贊、郝思文並眾軍馬,俱被宋江捉去,已入夥了。梁山泊軍馬見今又到。”梁中書聽得,唬得目瞪痴呆,手腳無措。只見索超稟覆道:“前者中賊冷箭,今番且復此仇。”

索超遇到關勝正好傷愈復出,雖然傷好不影響武藝發揮,但是對那一冷箭還心有餘悸呀。接下來,

兩個鬥不十合,李成正在中軍,看見索超斧怯,戰關勝不下,自舞雙刀出陣,夾攻關勝。

索超只是斧怯,還未落敗,所以戰關勝不下,李成一看索超的發揮有些失常,所以才上去幫忙。為何索超會斧怯失常,除了關勝本身武藝高強之外,當然和前面那一箭有重大的關係,導致這次不敢精神高度集中,誰知道什麼時候宋江這邊又放冷箭?


大飛熊騎士


結論其實很簡單,索超和關勝一戰,既體現了八驃和強虎的武力對比層級,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開了其他四虎與關勝的差距。

定義索超實力的一場打鬥就是在大名府與楊志的那場交鋒了,二人互毆了一陣子發現誰都拿不下誰,就握手言和。所以二人的交鋒表面上來看是平手,但楊志在與索超交手前已經和周謹有過交鋒,雖然周謹的實力上不了檯面,但楊志這個時候體現出了超高的情商,他不僅要顧及在場觀眾的面子,也不能丟了自己的威風,於是他在四五十回合之外才展現出自己的真實實力,把周謹捅成了白麵篩子。索超見一個罪人居然傷了自己的同事,就提著大斧要來鬥楊志,天王李成看楊志如此勇猛,就特意把自己的寶馬借給索超,所以索超這個時候不僅體力不錯,坐騎也有額外加成。即便如此,二人還是隻能打成平手,所以楊志的實力是稍高於索超的。在梁山大排位時,八驃裡楊志排第三,索超第四,官職排序既是實力排名,這也是施公的意思。

108將中暴脾氣的人不少,索超曾和秦明有過一次交手,但可惜的是二人只打了二十回合就被韓滔放冷箭“攪局”。但我們要感謝韓滔,不然幾十回合打下去索超可是吃不消的。

在中箭之後,索超就一直在養傷,因此他也高掛免戰牌。等到傷愈之後梁中書還擺酒宴為他慶祝,吃飽喝足之後索超提著大斧繼續去抵禦梁山軍,正好關勝此時剛剛投降梁山,關勝就出馬挑戰索超,結果讓人略感意外的是,僅僅十回合,索超就感到“斧怯”,迫使李成出馬相助。許多人覺得索超之所以迅速落敗是因為箭傷未愈,但施公已經明確表示索超傷好了,不要再提過去的事了,所以原因也就很直接了,那就是索超與關勝的勝利差距很明顯。

當然,索超只知道有個叫關勝的,但他和關勝並不熟,所以迅速下風可能也有輕敵的原因。而用“斧怯”或者“力怯”來形容下風的那方,並不是說下風方處於絕對的劣勢,邏輯文史姨就理解的是他是說在“怯”發生的開始,下風方就感覺到了費力,也能明顯體會到敵我之間的實力差距,可不是說關勝十來回合就能秒殺索超啊。我們再橫向做下對比,索超上限楊志,楊志不慫林沖,林沖、秦明、呼延灼武力在一個層面,可見關勝的實力是明顯高於林秦呼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林吹們依然覺得關勝不如林沖呢?


邏輯文史游


索超的戰術特點和秦明非常接近——性子急。

擁有這種戰術特點的人,有點接近《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在面對比自己弱很多的對手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到秒殺。而戰場殺敵首重氣勢,兩軍沒打開,這邊上去打死幾個人,顯然更容易立功。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一旦遇到實力比他們高的人,秒躺。

所以我們看到,作為梁山五虎將、八驃騎中的秦明、索超,大家都認為這倆人武功在各自的級別裡比較弱,但不妨礙他們官比較高。沒辦法,戰術特點決定他們更容易立功。

但是楊志和關勝不是,他們的功夫是《水滸傳》中比較”高明“的功夫,不是尋常的”江湖手段“。這種武功的特點是:

遇強不弱。

如果對方武功和自己相差太遠,做到秒殺沒有問題。所以關勝速勝索超,問題不大。

但是如果對方和自己差不多,或者對方比自己強,楊志、關勝、林沖這些人的戰術特點才能發揮出來——不容易輸。

所以我們看到,類似關勝、呼延灼這樣的武將,因為他們武功特別高,所以戰場直接把對手活捉了就完事了。

而林沖、董平這類的武將,一對一問題也不大,但是更多的是和其他人配合,二打一。比如梁山有個地煞星叫”醜郡馬宣贊“,這個人就可以做到同時打秦明、孫立,當然,被活捉了。

至於楊志這類的武將,特點就是平局王:和誰打都不分勝敗,顯得武功很高。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武功破綻少,不那麼容易輸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