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低年級的成績重要嗎?每一次是不是都必須考滿分?

主旋律6943


看到有答友說“90分以上就可以了”我“微微一笑”——如果是一二年級這分基本上就是倒數了,如果是高年級,尤其是在語文這科上有可能就是年級第一了!

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們的成績高高的,甚至滿分、幾乎滿分的都會有很多,這個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有遇到過的吧?但是大家有見過小學高年級之後語文全年級沒有一個過90分的情況嗎?我見過,而且也有外地的一些朋友見過。這種情況都是發生在語文上,而扣分最多的,一是閱讀,二是文學常識,三就是作文了。

所以“90分”這個目標在有些地區、學校也是個高不可攀的成績啊……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認為:

“成績”是肯定很重要的,那些說不重要的要麼是沒有孩子在上學,要麼是自己孩子成績很差,還有就是他們的孩子成績非常好……

“滿分”也很重要,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反應出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跟孩子的仔細、穩定、全面、經驗甚至運氣等等都會關係。

成績很重要

“成績”的好與壞直接反應出的是孩子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學習的情況,雖不全面,但是可以“管中窺豹”,成績好基本可以說明過去的一段時間學習效果還不錯,成績不好那麼有多少人會相信考試恰恰只是考到了自己沒掌握的?相信沒人會覺得自己“運氣”有這麼差吧?

持續的成績不好會嚴重的傷害到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這點我相信大多數人應該會認同的吧?導致,持續的成績好,會提升孩子的自信和學習興趣!

“自信”和“興趣”對於學生而言,起影響力是巨大的!

你指望孩子“知恥而後勇”我覺得不太現實,會有這樣的孩子的但是概率很低;成績好的也會有“驕傲”的情況發生,這個概率其實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們往往看到的情況是——好的總是挺好,而差的也一直是挺穩定的差……

還有比成績更重要的

我認為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根據成績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無論你是成績差還是成績好,總是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中不斷的吸取經驗和教訓,那麼結合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在後面的學習讓孩子作出調整,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的取得進步,成績差的就有可能變得成績好起來,而成績好的才有可能不斷的穩定。

所以成績很重要,但是比成績更重要的你和你的孩子能在這樣的成績中收穫到什麼。

滿分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很好的態度和精神

我認為無論是做什麼事情,當一個人沒有了追求更好的這種態度和精神的話,那麼他一定會把這件事情做得特別好。

作為成年人,我們已經接觸和見識過,甚至經歷過很多這樣的事情,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很多家長在培養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非要教給孩子一種“無為而治”的思想。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他們會在孩子小的時候提出來各種的不重要,但是等到孩子大了之後,面對一些競爭和殘酷的淘汰時候,他們又特別在乎這些。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從一開始就把這些事情做好呢?只不過我們需要掌握好度就可以了,尤其是當孩子成績不好或者“不夠好”的時候,控制好我們的情緒,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具體問題即可。

我們在工作中會想辦法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那麼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想辦法把自己的學習做得更好,而學習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那麼那個目標起碼應該是“滿分”吧。

人有更高的目標並且為之付出努力,那麼才有可能做得更好,不是這個道理嗎?你衝著滿分去努力,和你衝著90分去努力,這裡面的差距會有多大?不要總覺得衝著滿分就一定很累,其實都是一樣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小學低年級成績很重要,是不是必須考滿分,因人而異。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因為現在的人比較重視教育,可能很多孩子通過補習班,超前學習,幼兒園學一年級的知識,一年級學二年級的知識,以此類推,所以滿分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一個班級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能力考一百分,因為有些孩子基礎太差,去補習班補課了也沒用,還是學不上。


我家孩子幼兒園同班同學,又一起去的同一所小學,前幾天碰見孩子家長,聊了一下孩子學習情況,她說她家孩子學習太差了,考試考二三十分,送去補課也沒用,老師不待見,老師喜歡學習好的孩子,問我怎麼辦?‘有沒有好的建議,我說孩子基礎太差,補課不一定有用,自己在家慢慢輔導,不要求他每次考一百分,但是要讓他每次有進步。


還有一類孩子90分一下,其實也算不合格了,她們往往不是學不上,也不是基礎太差,就是學習習慣不好。做題目粗心大意,寫字不認真,可能答案算對了,字寫的不好,老師看不清,直接判錯。寫完作業沒有檢查,錯題沒有及時改正,上課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都會影響成績,但是這類孩子通過父母監督,糾正學習習慣,考一百分是很容易的。

所以針對不同的孩子,我們需要區別對待,不能把目標定的過高,基礎差的要求低點,慢慢來。基礎好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家長及時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讓孩子爭取向一百分努力。最後,只要孩子學習有進步,考不考一百分不重要,因為人無完人,難免會有一些小小的失誤,如果讓你考,你敢保證每次都考一百分嗎?


陪讀媽媽談教育


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成績越來越重視了,確實如此,像我帶的就是低年級,班裡每次考試平均分都在90左右。有時100分就一大片,語數總分相差無幾,每學期班裡評獎我都很發愁,因為學校只給班裡三個名額,有一年我們班語數總分199的就有四個,我給學校好說總算四個孩子都領了獎,關鍵是還有幾個孩子總分198,家長找到我說給孩子發個獎吧,哪怕獎品,獎狀錢我們出,我又得給家長做工作。

說這麼多主要是想告訴大家現在低年級孩子成績真的很高了,要拿一半分評個一二三還真不容易。分數重要嗎?重要!但是作為一個低年級老師,我認為還有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

1、習慣。孩子小,正是培養各種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好習慣可能使孩子收益終生。比如說寫字習慣,坐姿,做事有計劃等等。

2、良好的素質。有的孩子學習很好,但是自私自利,吃不了半點虧,還有的蠻不講理,遇事大吵大鬧,還有的聽不進半點批評等等這些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極為不利。

3、各種技能的學習。我認為技多不壓身,多種技能或者愛好將來會多條路,也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比如說我們開班會,或者學校舉行文藝匯演,孩子沒有任何技能,是不是很尷尬!在社會上可能一種技能就是一個敲門磚。


桃子老師tz


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感覺受到對比刺激吧。

小學低年級的成績,當然重要,它反映孩子某一時段的學習狀況啊,可以通過此瞭解孩子此一段時間知識的掌握的程度,和平時學習的態度。

不過,是否要孩子必須每次考滿分,那得另當別論。畢竟,滿分不是人人能拿到的。

我家姑娘期中考試前,我也對孩子說:希望你能考三個A加呀!孩子一聽,不敢應聲。

其實,我並不是非得孩子必須滿分,只是心裡覺得孩子有這個能力考個A加。

不僅我這麼對孩子說,孩子爸也這樣對孩子直接表達了希望,甚至更刺激孩子,說要得了三個A加,就可以實現什麼什麼願望。

有時,家長要求低年級的孩子考滿分,一種是表達對孩子的要求和希望,另一種是自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優秀。

其實,作為家長,還是要學會慢慢接受自己孩子的普通與平凡。

前天,期中考試試卷發下來兩門,都是A,數學還因為一個特簡單的數字比較題做錯了沒得A加。我們看了孩子的試卷,只覺得特別遺憾。

剛開始,孩子給我們試卷時,還小心翼翼,生怕我們責怪她。但我們看了試卷後,先是跟她一起分析了出現錯誤的原因,並提醒她下次平時作業、考試時慢慢地認真仔細些。孩子過後,仍然很開心地拿著試卷去改錯了。

我相信,經過我們跟孩子一起分析錯題原因,孩子也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慢慢知道自己以後學習時要注意的地方。更通過此,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期望。

有時,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我覺得,不管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對於孩子來說,成績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它反映了一個時段孩子的綜合能力。既然作為一種檢驗手段,那我們就該重視,以此來改進以後的教育行為,幫助孩子更健康優秀地成長。

<strong>

超級飛俠說育兒


不可否認!當然重要!

現如今教育已經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無論何時,只要一提到教育,總會有很多家長產生共鳴感,可以說,現在很多時候一子上學,全家陪讀。

要麼陪讀寫作業,要麼陪讀接受孩子上下學,要麼陪讀孩子二課班,總之,不是在陪讀的路上,就是正在陪讀中。

當然,這種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不過,卻是真正的情況,這樣的例子,身邊太多了。

記得本學期剛開始,在班裡進行過一次統計,寒假有沒有未補課的,當時我就傻眼了,沒有人舉手,一個班啊,都補課。

而且,百八之九十左右,補的都是英語。

你說,成績重要不?如果不重要,家長們為何花錢讓孩子去補課呢?說來道去,還是想讓孩子成績有所提升!

所以,就算有人發表各種言論,成績是次要的,應該給孩子 一個快樂的童年,如果說,他孩子考了全班分數最低的,不知道還是否會這麼想?

當然,最後想說的是,成績很重要,但是成績卻不能代表一切,次次滿分可能有點苟求,但是次次高分卻是應該追求的。


說文寫作


我希望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是滿分,但是事實上不太好做到。

孩子的考試成績可以說是一個孩子平常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見證。但是,同樣也不能完全代表。

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心智、情緒等各個方面的都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一個狀態。比如說,有些孩子平常上課,作業情況一直都很不錯。那麼考試成績一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了考試的時候。他突然之間,有些莫名的煩躁或其它原因致使不能進入安靜的狀態。然後沒有正常發揮,導致成績不是很理想。難道就能說是孩子這些知識沒有掌握嗎?

所以,我認為看待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不要僅看考試結束後的成績,更要關注,孩子在吸收知識的平時。所以,不必每次都考滿分。

我認為小學生家長不用太在意孩子是否滿分的,重要的是看孩子的失分在哪個地方了?是知識點沒掌握,還是粗心,小學生考試的失分點一般都是粗心、大意,把加號看成減號了,少寫個點····孩子出現這些問題你能說孩子沒掌握嗎?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的做題時專注力情況了。

所以說,滿不滿分不重要,重要的怎麼看待失掉的分。


快樂兒童ing


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不僅僅是每個家庭的問題,也是國家的問題。我們的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

孩子的教育問題的確是每家每戶最關心的問題。學前三年有的家長就在暗暗的使勁,希望孩子將來在學業上有個良好的開端。

上了小學後,全家都圍著寶貝轉,孩子的成績的高低直接左右著家長的情緒,或喜或憂。成績好皆大歡喜,成績不理想全家陰雲密佈。

就連題主也發出了低年級學習成績重要嗎?每一次的成績都必須考100分嗎的疑問。

孩子的成績當然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萬丈高樓平地起,靠的是地基的牢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才可以在學業上建造自己的“高樓大廈”。

有一部分人自我安慰,相信逆襲,認為低年級的成績虛假,沒什麼,等待著孩子將來逆襲!

我還是要潑冷水的!逆襲的情況有,絕對的少之又少!大家都逆襲,那就不叫逆襲了吧!

根據我多年對學生的觀察。小學學習好的,到了高中學習有的依然會繼續優秀,有的在初中就明顯的成績下降了。這種情況有。小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大多混完初中,就混不下去了,去了職業學校,早早學技術招工去了,或者半路輟學的也不是沒有。逆襲成為優秀學生的幾乎沒見過。

你可以舉個自己身邊的特例來說明有這種情況,但是那絕對是特例,沒有普遍性。即使你所列舉的特例也不是學習特別差的,估計也在中游,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好好學習,知道學習後,發力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也是有的!

我現在教的是小學二年級。那些一年級裡經常考滿分的孩子,現在二年級也經常考90多分,滿分已經不像在一年級時那麼多了。

一年級小學生為啥考100分的特別多。這首先歸功於家長,他們很早就對孩子進行了學前教育,並且也有三年的幼兒園教育。一年級的知識,他們在學前掌握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一年級老師的精心教育指導,加上試題出的比較簡單。一年級孩子考滿分孩子大有人在。

不過我們這裡為了孩子從小學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卷面分5分,也就是答題部分滿分95分,並且不能卷面分人人都給5分,有一定的比例,這樣的話,即使你全做對了,也不一定是滿分。有的家長對此很不滿意。沒辦法規則就是如此,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規則定了就按規則走,你改變不了規則,就改變自己好了。認真書寫,字跡清晰,卷面乾淨整潔的,獲得滿分的可能性就大。

題主所問是不是必須每次都考滿分。低年級的題大人看來簡單。可是孩子畢竟還小,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就會失分。考100分,也不是那麼簡單。並且沒回都考滿分,也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不僅僅要求所有的知識點掌握的非常好,而且學習態度非常的認真,這樣才可以達到每次都考滿分。

看上面的試卷,最後一道題。這是我們期中試卷上的題。其實這道題在頭考試前,練習冊就有過類似的題。當時就我仔細的、重複的講了好幾遍。這次期中試卷就出現了。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做出來。這次考滿分的孩子非常少。

所以不要覺得孩子考個滿分那麼簡單,也不要過於看中孩子的100分,考個99分,回家還被家長埋怨為啥不考個100分回來,讓孩子覺得自己怎麼努力,都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有些氣餒也就不好了。

低年級裡成績非常重要,但是我認為還有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

對!優秀的家長一定猜得到!那就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一個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就到底有多大,能夠有多遠,除了跟他的智力因素有關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那些智力超群的別人家孩子,真的羨慕不來。因為他們學什麼都是那麼的輕鬆,上天給了他們傲人的大腦,可是如果只有這些先天的因素就可以了嗎?不學習就可以成就未來嗎?答案一定不是的。

學霸也好學神也好,他們除了先天的條件好,他們也都是非常自律的人群。有好的習慣和認真對待一切事物的好態度。所以成就了將來的高度,一點也不稀奇。

我們大多都是智力水平一般的人群,沒有上天給予的聰明大腦,但是我們要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勤奮,天賦不夠,努力來湊,一定也可以取得成功!


低年級的家長要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和好態度?

一、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對於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鼓勵孩子敢於向老師或者家長提問。

低年級的學生只有在上課時認真聽講,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才能更好的消化和理解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尤其要鼓勵孩子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內心裡知道答案是一回事,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自己的答案,卻是一種能力的提高和表現!

一二年級的學生由於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分散,所以他們有的時候上課愛做小動作,玩東西走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課堂的效果就會非常的差。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這個是最最重要的。

二、認真對待自己的家庭作業。能夠獨立完成。

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往往都是當天學習的重點,只有通過練習才可以知道孩子是否對於新學的知識點是否掌握了。

一定要孩子獨立認真地去完成作業,家長開始不要過多幹預,如果孩子實在做不出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看看孩子到底是哪裡沒有搞明白,先把道理搞懂,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不過家長還要多找幾個差不多的題型進行一下加深的練習來鞏固這個知識點!

三、培養孩子預習和複習總結的好習慣。

對於老師講過的內容要學會複習,因為孩子們現在的記憶特點就是記得快忘得快,為了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孩子要經常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並且還要學會對新知識進行預習,預習時裡面有不會的內容可以做記錄,第天上課時就要認真的聽講,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從一年級開始要孩子各種形式的讀書,不要把閱讀流於形式,要讀進心裡才會有效果,低年級可以讓孩子給你朗讀,因為朗讀出來,除了增強閱讀能力,還可以培養你的孩子的專注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並且到了中學後,隨著學業的加重,在沒有時間去大量閱讀了。所以小學階段的閱讀積累尤為重要!

五、培養量良好的書寫習慣。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學生的書寫要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要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同時要求書寫的正確。

在寫字的時候,家長要指導學生先觀察字形,漢字在田字格里邊的位置,告訴學生漢字的書寫順序,讓漢字的字形深深的紮根於學生的心中,這樣慢慢地他就會把漢字書寫好了。

現在各種考試的閱卷形式都是用電腦閱卷,而字跡清秀的試卷一定會為你的成績加分的。閱卷老師看到書寫工整的試卷,一定會給出他認可的高分。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幫到家長朋友們!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你留言分享!


心中百合靜靜開


小學低年級,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更不要要求每次都滿分。只要是不太差,90分以上就可以了。

千萬不要在該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時候,一味地去看重成績!

小學低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其中包括書寫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習慣、閱讀習慣、作息習慣等。

小學一二年級,字體不要求寫的太好,但一定要寫工整,寫不好撕掉重寫,不要怕耽誤孩子學習。孩子們的字體到五六年級再糾正就晚了,非常難糾正。字體不好,在學習上會很吃虧。再說寫一手好字,也能鍛鍊孩子們的耐心。

作業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會,忍不住給孩子說答案,這樣很不好,時間久了,孩子們就會產生依賴心理。

再說說閱讀習慣,多讀書可能在小學階段對孩子們成績提升作用不明顯,但到了初中高中就明顯不一樣了,愛讀書的孩子在初中成績普遍要高於不愛讀書的孩子。

最後再說說成績問題,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階段,考試的內容基本上全部都是老師課堂上講過的內容,只需要多記,就能考個很好的成績,但到中學就不一樣了,中學拼的是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就會有很多孩子小學成績很優秀,倒中學成績一般,而有些孩子在小學成績不太優秀,但到中學卻很突出。

這就是學習習慣上的差距。





小狐狸的燈


我認為小學成績很重要,但是不一定是必須滿分,每科滿分是苛刻要求,會增加孩子心理負擔。

在學校裡,成績好的孩子更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認可,同時會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一句話勝過家長100句,這樣孩子就會有有興趣學習,有了興趣比父母回去輔導和找家教的效果高上100倍,這樣的孩子會養成主動學習,預習等等的學習習慣,為以後高年級學習打下堅實的好習慣基礎。

俗話說小學靠記,中學靠方式方法,如果一個孩子平時成績就一般自然沒有多大的興趣學習,時間久了就會養成順其自然的懶惰思想,最後到了高年級成績還是平庸。

總結:小學成績很重要,可以樹立孩子追求第一,事事做好的人生觀,同時通過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可以讓孩子有主動學習的興趣。

如果家長要求自己孩子沒門課程都100分,我覺得這有點苛刻過頭了,數學可以100分,語文一般很難達到,因為語文有寫作,可以說寫作很難做到100分。

總結:我們要在學習上嚴厲要求,但不能過份要求,這樣回讓孩子適得其反,不想學習。



下午體檢


小學低年級的成績重要,但不可能,也沒必要要求孩子每一次都必須考滿分。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反映孩子這一階段的知識掌握情況,能考滿分當然孩子和家長都高興。但也不要太苛求,低年級的孩子有時學習成績會反覆也正常,我對孩子的要求是每一次考試都要認真細心對待考試,盡力就好,沒有要求他必須考滿分。應該讓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考試,家長如果苛求孩子每次都考滿分,反而給孩子太大壓力,導致考試時心態不穩,發揮失常那就得不償失了。

低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還是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上課認真聽講,做好作業、預習、複習、喜歡閱讀,獨立思考等等,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後,孩子的學習也會事半功倍,家長也會輕鬆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