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2009年韓國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後,我是衝著權相宇去看的,和很多青春期中二少女一樣,那些年我也深陷權相宇在《天國的階梯》中深情又專一的像極了真愛的模樣。後來,我還推薦給很多人看這部愛情電影,原因很簡單,這個愛情故事有不治之症癌症有愛你說不出口有為你殉情這些太悽美太虐心元素,我看哭了,而且李承哲演唱電影主題曲《再也沒有這樣的人》真是點題又催人聲淚俱下。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臺版截圖

10年後的今天,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內地上映,雖然選在3月春季檔這個春心騷動的季節,截至目前這部電影已成為票房冠軍好多天,但我恐怕得潑一盆冷水,很抱歉,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因為我老了,我老在當下,我不再歌頌為愛殉情的男男女女,我認為追求靈魂自由才是安身立命根本才值得歌頌。我已經無限趨近三十而立之年,我活在當下這個‘女性個性解放與經濟獨立自由意識’越來越成熟的時代,早已將‘愛自己、做自己、活出真實的自我’植入靈魂,我們這樣的現代女性對待愛情的態度應該是:若遇見就在一起,若沒緣分就一個人活得精彩,愛自己做自己才是最要緊的事,愛情應該是生活調味料而不再是生命必須供給,所以我實在是對‘癌症讓我愛你在心口難開又殉情自殺’這些經典催淚韓劇戲碼不再感冒。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臺版截圖

恕我直言,不管是韓版還是臺版,在整個劇情設定上都讓我這個90後老阿姨不能再買帳。女主和男主在同一屋簷下同居10多年,卻扭扭捏捏誰都不捅破我愛你那層窗戶紙,就算矯情也情有可原,畢竟,陷入愛情的人都是卑微又敏感的。可是,同居不同床10餘年,已經讓女主有足夠的機會對男主的一切心思都瞭如指掌,再加上她已經知道男主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為何還在扭捏還不抓緊所剩無幾的時間談一場轟轟烈烈不留遺憾的戀愛呢?

我認為,比起上演“陪男主一起演找個好男人把自己嫁了讓他死得安心”這種戲碼,不如上演“我知道你要死了,但我就要和你結婚,陪你走完最後一程留下美好回憶懷念你”更美好。都9102年了,單身貴族滿大街,多一個有偉大的愛情記憶做精神支撐堅強地活下去的可愛女人不比殉情更偉大更有正能量?

儘管我已不再買帳「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整個劇情設定,但若非要在臺版和韓國原版之間選一個,我還是認為韓國原版導演更懂得怎麼撩人更懂得怎麼賺你眼淚。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韓版截圖

無論是剪輯、畫面、音樂還是故事推進到高潮之間的選擇與安排,我不得不承認,還是2009韓國原版拍得更能打動人。可能是因為韓版導演元太淵一人身兼編劇與導演二職,能夠完整表達他的情感世界。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韓版截圖

同時作為一名詩人,元太淵還能把詩人優勢兼容到編劇導演身份裡,就會把影片整體處理得感情更細膩、思想更深刻。再加上他曾替無數流行暢銷歌曲作詞,再拍一個作詞人世界發生的悲傷愛情故事,那是他熟悉的世界也是優勢,因此可能在真實性方面刻畫處理更得心應手。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臺版截圖

相比之下,臺版則是導演林孝謙和編劇呂安弦聯手合作,處理男女主情感走向方面誠意有餘默契不足。不少觀眾評價本片給人留下三觀不正的印象,正是因為感情線處理出了問題。要知道,我們都可以對《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殺手和小姑娘的愛情產生共鳴希望他們永遠在一起,又怎麼會怪罪一個撬別人未婚夫的女主三觀不正?顯然是臺版拍法出了問題。

具體說來,2018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比2009年韓國原版差很多意思,起碼有三方面差距很明顯,如下:

1,臺版男主不如原版男主更像悲情男主

作為一個女影評,本著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原則,我就不對女主做過多評價。就男主而言,我個人更吃韓版男主扮演者權相宇的顏,他本身就是扮演《天國的階梯》中一臉痴情悲情男主而走紅,其長相和氣質顯然和悲情又深情男主十分吻合。有圖為證: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權相宇

再看臺版啟用新人演員劉以豪。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圖注:劉以謙

快速瀏覽一遍其出演作品《我可能不會愛你》、《沒有名字的甜點店》、《種菜女神》、快速《喜歡一個人》等,你會發現,其挑戰角色大多為走暖男路線的文藝青年。雖然「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也是文藝愛情片,但在人設上可能更傾向於強調憂鬱悲情風格。顯然,劉以謙長相不太悲情,更顯呆萌可愛,適合演寵物情人之類,有同感的麼?劉以謙確實有「灣灣最萌男友」之暱稱。

簡單說來,權相宇更深情更悲情,而劉以謙則虛呆萌暖男有餘憂鬱悲情欠缺。

2,臺版電影主題曲不如原版好聽

雖然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主題曲《有一種悲傷》很好聽,但和韓版《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一比,就有點小巫見大巫。《再也沒有這樣的人》由韓國‘抒情曲皇太子’李承哲演唱,其唱功和聲線都無比了得,達到過在韓國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張其專輯的傲人成績,去年他還為大熱韓劇《迷霧》演唱主題曲。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韓版在主題曲方面都這麼精心準備,可見,導演簡直是在不惜血本要讓「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死死地印記在觀眾心裡。不得不承認,儘管我已不再喜歡看這類有癌症死亡殉情戲碼的韓式經典催淚愛情片,但我還是會三五不時重溫一下《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中那細膩溫柔勾人心絃又無限惆悵的音符,聽完感覺就算有時候愛情再悲傷也美好也值得期待。

3,翻拍版超越原版本來就不太可能

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如韓國原版是大概率事件。

影視行業翻拍經典影片不是個新鮮事,因為有粉絲基礎就有票房保證,起碼不用冒血本無迴風險。君不見,無論是臺版《流星花園》,還是國版《一起又看裡流星雨》、抑或是韓版《花樣男子》,雖然都是翻拍自日本漫畫《花樣男子》,但只要翻拍版一出,不管口碑如何,都會捧紅一代偶像明星名利雙收,比如國版捧紅了張翰和鄭爽,韓版捧紅了李敏鎬和金賢重等等。

但選擇翻拍就要承擔永遠都不太可能超越原版巨大風險。畢竟,就算是一流導演製片團隊加上一流演員班底合作,也敵不過觀眾對原版一見鍾情那份難以逾越美好記憶。君不見,有些人就是對蘇有朋賈靜雯版倚天屠龍記讚不絕口,有些人就是對黎姿版趙敏念念不忘,有些人就是對李連杰和邱淑貞版張無忌和小昭的愛情故事更流連忘返。因此,臺版翻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也難逃影迷對其口伐的命運。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沒有遭遇翻拍車禍,沒有上演國版《深夜食堂》那迷之翻拍慘案。但豆瓣評分4.8不及格這個事實說明,這次翻拍也僅僅達到了票房大賣目的,並沒有為導演為演員積攢任何有意義的流量,更準確地表達應該是這電影拍得有點對不起觀眾出得票錢。

對不起,我不能再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樣的俗套愛情片了

已經有不少豆友放出狠話:“誰以後要推薦我看這種電影,對不起,我們還是不要做朋友了!”。

不過,如果是依然深陷韓式車禍癌症治不好為愛殉情經典催淚愛情片戲碼不可自拔的觀眾,你還是可以再看一次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再把自己感動到哭個一塌糊塗一次也無妨。如果你和我這個90後老阿姨一樣已經對這類韓式愛情片不再感冒,那就別去湊熱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