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的長明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眷戀清晨


▲古敘利亞關隘遺址

公元527年,一對東羅馬士兵在古敘利亞一個破舊關隘壁龕中發現了一盞亮著的古燈。古燈被一個精美的防風罩子保護著,隨軍智者通過壁龕上的銘文得知,古燈點於公元27年,也就是說古燈在燃燒了五百年後才重見天日。

公元1400年,人們對古羅馬王子派勒斯的墓室進行發掘時,一盞長明燈仍在燃燒。學者經過簡單推算,發現古燈竟然燃燒了兩千餘年。一些人想要嘗試著熄滅古燈,結果發現無論是風吹還是水淹都無法讓古燈熄滅,只有將燈碗中的液體抽掉後,火苗才會自動熄滅,實在是頗是詭異。

▲教皇保羅三世畫像

無獨有偶,公元1540年羅馬教皇保羅三世在探查亞壁古道時,發現一座古老墳墓中存在一盞正在燃燒的古燈。教皇對此非常震驚,以為是神蹟,於是他下令樞機主教翻遍教會藏書,結果才得知墓主為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之女,死於公元前44年。也就是說,教皇發現的古燈竟然在狹小墓室中燃燒了1584年。

由於中國古代盜掘陵墓屬於重罪,因此極少能在正史中看到相應情況,偶爾有也是寥寥幾筆帶過,語焉不詳。不過在《隋唐嘉話》《十葉野聞》等筆記中卻多由記載,從一些盜墓賊的口供中也能得知長明燈不僅存在於西方,古代中國同樣也有。在《史記》中,司馬遷曾記載“(秦始皇陵)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搜神記》明代萬曆年間刻本

“人魚膏”來源於《搜神記》和《博物志》中所說的鮫人。“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古人得其屍體後熬煉成油,以此為燈,便可照明整整五千餘年。不過這畢竟是方家之言,並沒有其餘史料記載,也沒人親眼目睹,因此無法證明其真實性。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封閉的古墓中氧氣稀缺,古燈是如何持續照明的呢?它燃燒所需的氧氣來自哪裡?雖然世間已無長明燈實物存在,不過考古專家們仍可通過實驗加以模擬,並提供了一種新的解釋,非常簡單但也非常合理。

▲裕陵地宮

通過對馬王堆漢墓等墓穴地宮油燈的分析,人們發現燈油基本都是由黃磷和其他易燃物混合而成,用這種物質進行仿製的“長明燈”能夠燃燒兩晝夜不熄。不過隨著燃燒持續,氧氣含量會逐漸減低直到消失,因此油燈也會隨之熄滅。

不過在這樣的密閉環境下,由特殊物質做成的燈油就會在燈盞旁緩慢地揮發出一些具有可燃性的氣體,而一旦形成空氣對流或有氧氣出現,燃點極低的黃磷就會自燃。這對於古墓發掘而言無疑是成立的——當人們打開墳墓時,氧氣重回墓穴,黃磷自燃後可燃氣體隨即迅速燃燒,令人驚異的“長明燈”就這樣出現了。

▲明蜀王陵地宮

事實上,這個理由是目前為止最能自圓其說的解釋,不過也有人對其提出了質疑,認為模擬環境與古墓之中的環境並非相同。想要真正弄明白長明燈的原理,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隋唐嘉話》《十葉野聞》


趣觀歷史


我們通過影視劇還有小說都知道有“長明燈”這種東西,這是一種最常出現在各種與古墓有關的小說裡面的道具,顧名思義就是能夠長時間燃燒的燈,傳說這些燈有的已經燃燒了上千年,正因為是傳說,因此很多人也會更加地好奇,這種古墓中的長明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古墓都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危險,盜墓賊也都知道里面有很大的危險,但是為了裡面的金銀財寶紛紛鋌而走險,而在進入古墓的時候總會有一盞燈發出幽暗的光芒,像是要射人魂魄,使人心中不由產生一絲的恐懼感,想想都挺陰森可怕的,但是你知道嗎,這古墓裡的燈屬於千年不滅的燈,說到這有些人就好奇,為什麼古墓裡的燈可以千年不滅?
長明燈是中國古代達官貴人或者有身份的人死後陵墓中必須放的一個物品,在萬曆皇帝的定陵中就有一口青瓷大缸,內盛蠟質燈油,還有一個燈芯,這就是長明燈,傳說這長明燈的燈油是從深海人魚的體內膏脂提取出來的,價格十分昂貴,這種燈永生永世都不會熄滅,所以就叫長明燈,或者人魚燈。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就是秦始皇陵中用這種人魚膏脂做成的蠟燭放在地宮中長時間地燃燒,這魚脂應該是用鯨魚的油脂提煉的,提煉出的油脂可以用來照明,據說這油脂有巨大的能量,一平方米的魚脂可以提供大約五千天的照明需求。

但是按照常理說在密閉的地宮裡,氧氣用完時燈就會熄滅,這種長明燈為何不滅呢?


首先長明燈是經過特殊加工處理製成的,尤其是燈油,據說長明燈只要有空氣好燈油,不管是風吹雨打,它都不會滅,但是在墓道里那就不可能了,因為墓道里空氣稀薄,燈油有限。

其次,長明燈之所以能長明,是因為燈芯裡含有大量的白磷等一些遇氧自燃的化學物質,而密閉的墳墓是缺氧的,如果有人打開墳墓,大量含有氧氣的新鮮空氣就會湧入墳墓裡,這時就會引起白磷等化學物質自燃,使長明燈被點燃,這樣看來,長明燈並不是千年不滅,而是那些盜墓賊再次闖進古墓使其點燃。


永不熄滅的燈在學術界也成為爭論的話題,贊同的專家認為世界各國都有長明燈的記錄,確實存在一種不滅的燈,只是技術失傳,人們理解不了。

如公元1534年英軍挖掘羅馬皇帝康斯坦丁之父的墳墓時,亮著一盞燈,燈被精巧的擋風的罩子罩著,根據銘文可知康斯坦丁之父死於公元300年,這意味著這盞燈燃燒了1200年;還有人大膽推測秦始皇陵裡的長明燈,很可能就是水銀池,池裡看似燃燒的液體就是用來導電的水銀,這種用電的燈當然千年不滅。

還有在公元1400年古羅馬王子派樂斯的墓室裡也發現了一盞燈,根據推測這盞燈至少已經燃燒了兩千年了,而且詭異的是這盞燈沒有辦法將它熄滅,不管是風還是水,都沒有辦法將它消滅。

後來經過美國科學家30多年的研究給出了這樣一個解釋,就是古人墓穴里長明燈的製作是一種黃綾和其他易燃物的混合物質,古人下葬之後點燃長明燈,墓道封閉,長明燈的燃燒會將墓室裡的氧氣消耗殆盡,之後形成一個真空的環境,這樣一個密閉的環境,人的屍體會產生磷這樣的可燃氣體,氧氣沒有了,長明燈也就熄滅了。


反對的專家認為,雖然有很多長明燈的記錄,但現實中並沒有一盞長明燈擺在眾目睽睽之下,而且這種燈違背能量守恆定律,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無論是長明燈還是人魚燈,至今沒有人目睹過它的風采,如果真的有人魚,真的能提煉膏脂做燈,那永生永世不熄滅的長明燈也不一定能做到。



遺產君


長明燈,顧名思義,就是常燃不滅的燈火。

最早長明燈是人們在除夕夜點燃的。據傳除夕夜當晚,鬼門大開,那些被關押了一整年的鬼怪在這一天全部被放出。因為這些鬼怪久經地獄之苦的折磨,被放出來免不了為禍人間。所以人們就燃起長明燈,靠光亮來震懾這些惡鬼。



那作為驅逐惡鬼的長明燈為什麼會被大規模的用到古墓中去呢?

古代認為人的死只不過是通往了另一個世界,所以古人也希望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夠整日燈火通明。

就像秦始皇以陶俑代替百萬大軍在陰間替自己征戰一樣,長明燈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被大肆地用到了古墓中。



據傳秦始皇陵中以珍寶玉石作為山川,灌注水銀作為湖泊河流,更是有長明燈將整個墓室照耀的燈火通明,甚至現在還興起了那些長明燈到現在還沒有熄滅的說法。

那長明燈真的可以經久不滅?

我們的初中化學知識就已經告訴了我們,不考慮燃料的情況下,火燃燒的必備條件就是氧氣。

長明燈並不是簡單的一根蠟燭,它有專門的雙層容器,裡曾乘放燈油,外曾裝水。水德作用就是降低燈油的溫度,使它能夠燃燒更長的時間。



傳統的古墓,是一個全封閉式的墓葬結構,將墓室修築完成之後,就會蓋上厚厚的封土堆。雖然墓室內會有一些殘留的氧氣,但一部分鑽進了稀鬆的土壤空隙中,另一部分就是地宮內火的燃燒和陪葬品等的氧化而逐漸減少。

相信很多人在看一些探索紀錄片或盜墓題材的影片時,經常會看到在古墓打開後先是向墓中放一些火源,如果熄滅了就不能下墓。這就是因為古墓中缺少氧氣,火不能燃燒。

所以在古墓中點燃的長明燈,經過一段時間會由於缺少氧氣而熄滅,所以長明燈不“長明”。

長明燈是護墓之物?外人強行打開墓室長明燈會再次燃起?

不知是何時傳起,稱長明燈是墓主人的“看家護院”神器,甚至很多影視劇中更是上演了一出出“玄幻”情景:當盜墓者進入古墓後,那些墓道兩旁的長明燈就像裝了感應器一樣“呼”地再次燃起。



這根本就是為了影視效果而設計的場景,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出現。

雖然我們現在把打火機的火苗壓滅,幾秒鐘內還是可以讓它恢復燃燒,是因為它還保留著火源,接觸氧氣後會復燃。而我們前面說長明燈經過一段時間燃燒因缺氧熄滅,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間,除非再給它明火,否則它將一直暗下去。


摯潷畫畫紅塵


無論是“長明”還是“永動”都是有限度的,理論上來說,只要能量不是無盡的,自然會把勢、能洩盡。

免俗是不能的,按順序還是舉例、分析、答案。

先說咱們中國的秦始皇,《史記》等典籍中記載,在秦皇陵中,就有以“人魚膏”為“燃料”的長明燈。但可惜,都不知是真是假,畢竟我們無法直接穿越回去看,現在秦皇陵出於基本的保護考慮(沒有有效的手段保護古物)還在封閉著,秦始皇也還在美美的睡著,天知道皇陵中有沒有這樣一盞玄之又玄的神燈。

《異物志》-----“人魚似人形,長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入,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

有趣的是,某些記載中也稱為“鮫人”,聽著挺恐怖,既然稱之為鮫人,按語言習慣來說自然是人的一種嘍,我們來看看古籍中的記載是否支持這種說法-----

《搜神記》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述異記》捲上且雲:“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入水不濡。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太平御覽》卷八0三引《博物志》(今本無)亦云:“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如上,敘述的很熱鬧,但不知真實程度究竟有多高。

我們權當燃料是深海魚油或者人魚膏甚至我們可以按某種說法把它解釋為鯨魚油,總之這種油的特性是可以長時間持續不停的燃燒。

問題是,魚油可以支持多長時間的燃燒呢,好吧,我們就猜測一下整條鯨魚的魚油能燃燒多久呢,能有幾百年?根據無法查詢來源的實驗結論:1立方的鯨魚油做燃料可以連續燒5000天,按時間算,可長達15年之久。但現實情況是一噸鯨油只能燃燒大約14年(撇開特殊製作工藝因素)我們總是覺得古人科技很落後,但是有時候恰恰相反,老祖宗的東西丟了不少,而且在現代也無法實現)。

我雖然沒有鯨魚油可做實驗,但是平時卻燃過酥油燈,僅有幾個平方釐米,非常非常小的一盞燈也能燃燒8個小時。看來在燃料以外還有更多的持續燃燒因素,在這裡就不探討了。

印度、中國、埃及、希臘、南美、北美等很多國家都曾發現類似的例子,證明長明燈的應用並非空穴來風,而且方式方法的普及程度還很高。

如果上面的文字解決了幾百幾千年不曾熄滅的原因,那麼後續更為關鍵的問題是------支持燃燒的氧氣在封閉的墓穴中也是無窮無盡的?

我總結了兩個答案。因為墓穴也有封閉和非封閉的,也就是說某些墓穴有通風口。

帶有通風口的墓穴(不至於大風直接往墓穴裡灌哈)因為不缺乏氧氣又有強力燃料支持(不缺乏氧氣的話,棺槨也不可能是密封的,難道是怕屍身爛的太慢?殘念~),所以能支持很多年,那麼多國家都有發現,現實中卻模擬不來,有可能是技術失傳,這不是胡亂猜測,咱們中國的很多技術也都失傳了,比如武則天御賜給法門寺的一絹方帕,金絲比現代的極致工藝細了幾十倍。。。。。。比如秦皇時代就已經掌握的防鏽技術(有實物),在1950才被英國聯合法國科學家研究出來方法。


第二點,沒有通風口的墓穴,氧氣耗盡之後所謂的長明燈會熄滅,但是古人所做的燈芯是混合白磷製作,當墓穴被打開接觸氧氣的一剎那,白磷自燃,點燃燈芯,進去的人以為長明燈燃燒了N多年,其實,那是剛剛燃燒才對。(已被證明不實,因為白磷在幾百幾千年後早已失其物理特性,無法遇氧燃燒,而且即便燃點再低,也無法克服墓室溫度更低的情況(┬_┬),雖然美國人西蒙經過31年研發出來黃磷混合燃料燈,但其燃燒物沒有因為日久年深失去其物理特性,所以只能說實驗的模擬程度還不高)

綜上,還是第一點的可信度比較高,可惜我也同樣沒有能力來還原這種特殊的長明燈工藝。


古今通史


“長明燈”之說最早源於盜墓者之口,因為他們為了古墓中的財物,不得不潛入暗無天日的古墓之中。有些盜墓者在進入古墓之後可能會驚恐地發現,在漆黑的古墓中竟然會突然亮起一盞燈,猶如有人在此居住,在盜墓者進入後點亮燈一般。這盞燈就是所謂的長明燈,又叫續明燈。

那麼,這長明燈真的燃燒了千年而不滅嗎?還是另有隱情呢?

其實,長明燈並不像盜墓者所說的那樣已經燃燒了千年,也並不是不滅。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在墓門封閉之後,氧氣耗盡的情況下,長明燈一定是會熄滅的。而且如果是已經燃燒了千年的話,那得需要多數燈油呢?

當年在對明十三陵的定陵考古挖掘時,確實在裡面發現了一盞長明燈,但遺憾的是這盞燈卻是滅了的,而且燈碗裡的油竟然還是滿滿的,這足以說明,在古墓被封閉之後,長明燈因為缺氧熄滅了。


可是,盜墓者看到的長明燈為什麼可以繼續燃燒呢?是什麼原理呢?

經過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長明燈之謎終於解開了,原理非常簡單:在下葬之後,墓門關閉之前,長明燈是點燃著的,當墓門封閉之後,長明燈會燃燒掉古墓裡的所有氧氣,形成真空狀態,長明燈也會因為缺氧而熄滅。

時隔千年,當盜墓賊打開古墓之時,氧氣也隨之進入古墓之中,長明燈就會因再次得到氧氣而被點燃,也就是說,長明燈並不是一直燃燒著的,而是古墓被打開之後再次被點燃了而已。


這樣的長明燈又是怎麼製作的呢?

古人制作的長明燈非常的巧妙,在燈蕊的旁邊會有一層是用來專門放置白磷的,而且還有將白磷浸泡在水中,用來冷卻燈油和防止白磷自燃。白磷的燃點非常的低,即使是在潮溼有氧的空氣中,四十度就會自燃,甚至會不到四十度也會自燃。傳說中的鬼火其主要成分就是白磷,當然鬼火也是自燃才形成的。

經過千年的時間,外層中的水分已經全部蒸發掉,白磷就裸露出來了。當墓室被人打開,就會帶入新鮮的空氣,當然也就會帶來氧氣,此時,白磷就會發生自燃,進而點燃長明燈,這就是盜墓者為什麼一進入千年古墓,長明燈卻依然還亮著的原因,同時也給人一種已經燃燒了千年的假象。

不知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悟空八卦歷史


按現在的話來說,長明燈是違背科學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長明燈不可能做到真的“長明”。



長明燈要想真的長明有兩個必要的因素:充足的燃料和氧氣,二者缺一不可。

燃料

點長明燈是一種傳統習俗,最早是在除夕夜燃起,一旦點燃就不能熄滅,只能等到它油盡燈枯。而當人去世後一直也有為死者點長明燈的習俗,在逝者的腳邊放上腳燈,這個腳燈也就是長明燈,這是為逝者引路用,不能熄滅。在寺廟也會點燃有長明燈,放在佛像前面,晝夜不滅。不管是逝者的腳燈還是寺廟的長明燈想要晝夜不熄都是需要靠人打理,腳燈由守靈人照顧,寺廟的長明燈則是有工作人員看護。武當山出名的燃燒600年不滅的長明燈其實也是有工作人員不斷的更換燈芯和燈油,因為燈芯和燈油總有燒完的一天,想要一直保持不滅就需要反覆的添加。



在古墓中,不可能存在有人一直添加燃料,為了保持長明燈不滅,所以古代人們想出了不少辦法。有一種雙層的長明燈,裡層放燈油,外層加水,燈芯用醋泡過,這樣就能降低燈的溫度,減少燈內燈油的揮發從而延長燈照明的時間。

除了器具外,古代人也一直在尋找燃燒時間更加長的燈油,比如說《史記》裡就記載秦始皇的陵墓中“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著久之。”意思是用人魚膏做的蠟燭,就可以長久不滅。據後世的考察,這裡的人魚很有可能就是指鯨魚,而鯨魚油的確很耐用,據實驗表明一噸鯨魚油可以燃燒大約14年。按照這數據,重量充足的鯨油似乎有可能保持燃燒百年不滅,所以會不會真的有錢的大戶人家儲備大量的鯨油用於死後長明燈的使用?



氧氣

學過化學的都知道,燃燒需要消耗氧氣,而在密閉的古墓中長明燈保持不滅明顯是違反能量守恆的,那麼怎麼才能保持古墓中有氧氣讓長明燈燃燒呢?



1、保持通風

只有良好的通風才能保持有充足的氧氣,而氧氣會致使屍體腐爛,這與古人追求屍身不腐的做法是相違背的。在萬曆皇帝的定陵中就有一口巨大的青花龍缸,這口缸可以稱得上就是萬曆皇帝的長明燈,缸內有燃燒了一半的燈芯和燈油,這就證明墓內氧氣耗盡後,長明燈燃燒到一半就熄了,所以長明燈反而加速了墓內氧氣的消耗,使得古墓更早的進入無氧的環境,更好的保持屍身不腐。



古代人們為了防止被盜墓也是絞盡腦汁,如果為了使長明燈不滅而設計一個通風口的話那不是擺明了讓人來挖?這樣來說,不管是古人為了屍身不腐還是防止盜墓都否定了墓內通風的可能。

2、人為保持“長明”假象

後世的人們一直在研究長明燈不滅的緣由,後來有人提出了一種相對合理的解釋:長明燈的燈芯用含有黃磷也就是白磷的東西製成,墓內氧氣耗盡後長明燈熄滅,可當有人打開古墓後氧氣進入,燃點只有40度的白磷自燃,點燃了長明燈,使得進入古墓的人誤以為長明燈真的長明不滅,目的是為了嚇唬盜墓的那些人。

且不說墓內的溫度能不能達到40度讓白磷自燃,就說白磷只能燃燒一次,燃燒後就會產生白煙和白色固體,那就是說用白磷點燃長明燈的辦法只能用一次,如果是當盜墓的人走後下一波人進入時是不是長明燈就不會燃起了?



雖然說古今中外都有關於長明燈的傳說,可近代並沒有發現長明燈的實物,長明燈更多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東西,雖然很離奇,可信度卻實在不高。

在外國倒是有很多長明燈被發現的報道,可疑的是燈並沒有被保存下來,每一次都會機緣巧合的被損害。當然,說發現長明燈都是18世紀以前的事情了,就像上世紀經常出現的野怪和UFO一樣,如今的像素提高了就再也不見它們出沒了。



火對於遠古的人們來說意義是重大的,在很多國家的傳承裡都有對火的崇拜,很多神話故事裡都有對不熄之火的傳說,而在墳墓裡放一盞燈替替逝去的人照路也是許多地方的習俗。所以說古今中外對於長明燈的描述不僅僅是巧合,更多的是那時的人們對於不熄之火的渴望、訴求,可這並不能代表真的有永不熄滅的長明燈。

古墓中千年不滅的長明燈在盜墓小說裡,在民間故事裡,可不在科學實踐裡。


碼字不易,看到這裡的小可愛可否給個關注(ฅ>ω

寶阿寶呀


長明燈是真實存在的,並非虛構。

古人視死如生,因此極為重視死後的世界,希望死後所處的環境與生前並無差別。

古墓中的長明燈便是如此,照亮墓室,彷彿如同生前所居住之地的燈火通明。

在定陵的發掘工作中,曾發現過長明燈;明朝太監洪保墓也發現長明燈。

關於長明燈是否真的能長明,人們無從知曉。從定陵的發掘中發現,長明燈燃燒需要消耗氧氣,所以當陵墓封閉後,長明燈最終會熄滅。

據悉,長明燈所用之油為“人魚膏”,也就是鯨油。但除鯨油外,古人必然還是用其他燃油。


五味社


被文藝作品誤導了

近幾年盜墓題材的影視劇和動漫作品很是火熱,這些裡面表現出來很多牛X的古墓裡面多次出現長明燈的場景。這些題材作品很多改編自小說,很多該類型的小說裡面也充斥大墓裡面有長明燈的記載。

而且不僅僅是長明燈,包括那些那麼大的墓,那麼大的地下世界,裡面那麼多牛X的機關,這些不用想都知道是虛擬創造出來的作品。如果真的去相信這種事情是真的,那還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長明燈能長明嗎?

按照《史記》的記載,秦始皇陵下面有鯨油做的長明燈。至於能不能長明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密閉空間中的氧氣問題,若是墓裡面真的通風有氧氣,那麼結果就是裡面很多東西都被氧化了然後能保存下來的還真的就不多了。

然後就是原料問題,不說要燒2000多年這麼久,就算燒幾十年都要準備一個很大一堆的原料在那裡了,哪像影視劇中和常規的燈差不多。




若是長明燈真的能長明,那麼不僅會被死人使用,而是最先會被活人使用。遵照事死如事生的原理,長明燈早就被活人用上了,死人才會用。也沒有看見地上的建築有所謂的長明燈,不還是得經常添油加燈芯。所以這些“真正”的長明燈只存在虛擬的世界或者文藝作品中,但是未來會不會發明類似的是未來的事情。


淡看天上月


人們進入古墓,看到長明燈在燃亮,這是一種假象。在密閉缺氧的時刻,古墓的燈是處於熄滅狀態的。但凡有人進入,必然打破長明燈的密閉狀態,有大量空氣進入。燈芯頭部塗有高純度白磷,遇氧則自燃,從而燃亮了長明燈。在進入古墓的人們,不管是盜墓賊,還是非盜墓賊,均會產生長明燈長明的錯覺。只要比較燈油液麵的升降幅度,人們馬上會感受長明燈長期處於熄燈狀態的事實,當然要合理掌握燈油自行揮發的比例。

咸陽人


鄭秦雲


據我猜測,長明燈應該是採用了一種易燃物質製成燈芯。

當墓室封閉後,墓內的氧氣被消耗完,燈就熄滅了。等到再次打開墓室,氧氣進入其中,燃點低的燈芯就在此燃燒,給人一種燈火長明的感覺。

當然這對燈油的質量也有相當的要求,不然都沒辦法保存那麼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