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植物叫做“牛蒡子”,農村人經常用來燉肉吃,據說可以補身體,是真的嗎?

趣農圈


這種植物有兩個比較有用的部位:

一個是它的果實,通常叫做牛蒡子,是一味中草藥,其主要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所以當人們患風熱感冒、麻疹、臃腫瘡毒時,用牛蒡子有較好的治病作用;


另一個是它的根,題目所說的用來燉肉補身體指的是這個牛蒡根。在江浙一些地方以及臺灣,牛蒡根是被當做蔬菜在菜市場出售的。


它有這麼幾個作用:一是促進大腸蠕動,牛蒡根裡有一種植物纖維,能幫助促進大腸蠕動、通便,這樣能清除腸道垃圾;二是含有許多氨基酸,能補充身體營養;三是含有一些粘液質,能擴充血管降低血壓和血脂,所以,當地的人常用來燉肉以補益身體,這些都是真實可信的。

更有一些專家學者,對牛蒡根有更進一步的研究及實驗,說是牛蒡根在抗衰老、抗疲勞、調節脂代謝與糖代謝紊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也有將牛蒡根進一步開發出牛蒡茶等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又方便服用的產品問世。


昆明老蕭


牛蒡子是一味很常見的中藥,對於治療某些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

下面,咋們來看看這“牛蒡子”到底有什麼作用。


牛蒡子,中藥名。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乾。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於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現代研究,牛蒡子還可用於防治糖尿病腎病,牛蒡果實含牛蒡甙經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炮製】:牛蒡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炒牛蒡子:取淨牛蒡子,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略鼓起、微有香氣。用時搗碎。

【性味】:辛、苦,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腫瘡毒。


【注意】:本品能滑腸,氣虛便溏者忌用。《本草經疏》: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洩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洩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複方】:

1.牛蒡湯(《證治準繩·幼科》),用治小兒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啼,及諸瘡赤紫,丹毒,咽喉腫痛。

2.牛蒂甘桔湯(《外科正宗》),用治頤毒表邪已盡,耳項結腫,微熱不紅而疼痛者。

3.梔子清肝湯(《醫部全錄·頭門》),用治少陽經虛,肝火風熱上攻而致的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穴等處,或寒熱晡甚,胸滿口苦舌幹。

4.啟關散(《普濟方》),用治風熱客搏上焦,懸壅腫痛。

5.牛蒂解肌湯(《瘍科心得集》),用治頭面風熱,或頸項痰毒,風熱牙痛。

6.治頭痛方(《方脈正宗》),用治頭痛連睛,並目昏澀不明。

7.治風熱癮疹方(《養生必用方》)。

8.治喉痺方(《廣濟方》)。

9.治咽膈不利方(《本草衍義》)。


中醫藥適宜技術


此藥性寒,沒病不要瞎吃,不對症就是毒就會有副作用


子宮肌瘤15081579653


什麼東西都不能過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