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趙主父多活20年會怎麼樣?

開心每一天2064634236427


少校柳下惠,白話說歷史。

趙主父(他叫趙雍)就是歷史上搞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他的前半生英明神武,後半生昏招迭出,最後被他兒子活活餓死在沙丘,就是我們說的沙丘宮變。(主父在這就是太上皇的意思)



少校本人對於趙武靈王后半生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失望之極。先是廢了長子趙章的太子位,立次子趙何為太子,後來自己又覺得對不起趙章,又把趙章立為安陽君。如此的首鼠兩端,導致了最後趙章兵變。但被趙何打敗了。趙章就跑到沙丘找他爹來避難。然後就讓趙何把這爺倆一鍋給燴了。

現在我們回到問題中來,如果讓趙雍再活多20年,會怎樣?


主父趙雍是公元前295年去世的,再多活20年,那就是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75年是秦昭襄王32年。而趙國的主要對手永遠是秦國。

那個時候秦昭襄王的丞相范雎還沒到秦國,秦昭襄王還是個空架子。掌握清朝大權的是宣太后以及丞相穰侯魏冉,涇陽君,華陽君和高陵君(史稱四貴)。也就是說趙武靈王那個時候面對的對手並不是秦昭襄王,而是以宣太后為首,以四貴為輔的秦國朝廷。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趙武靈王,他再胡服騎射,趙軍再強大也打不過以這5個人為中心的秦國政權。

原因有兩個:

第一:宣太后的實力太強大。後世被稱為軍神的白起,是宣太后一手提拔起來的。丞相穰侯魏冉是宣太后的同父異母弟。宣太后那個時候,對於秦國的掌控如臂使指。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是一言既出,天下隨行。

第二:丞相穰侯魏冉。是一位能提筆安天下,上馬定乾坤的主兒,僅在公元前275年這一年中,他率兵攻打魏國,打到大梁,殺人奪城無數,最後魏國不得不割地求和;這一年他還帶兵打敗了,韓國派來救魏國的4萬兵,讓韓國割地求和。


那趙武靈王能不能通過合縱的方式,拉攏大家一起對付秦國呢?

答案依舊是不能。因為合縱的核心永遠是韓趙魏三國:

第一:公元前293年,韓魏兩國聯軍進攻秦國,被白起全殲對方24萬人。韓魏兩國精銳軍隊被付之一炬。

第二:公元前275年,韓魏聯軍再次被秦軍擊敗。死傷精銳軍隊不低於10萬。

第三:公元前275年,楚國與秦國握手言和。秦國沒有了後顧之憂。


所以我們假設再讓趙武靈王多活20年,依舊不能改變趙國被秦國擊敗的命運。


少校柳下惠


戰國,一個硝煙瀰漫,禮崩樂壞的時代;一個沒有公理,崇尚強權的時代。趙武靈王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他為了抵制北部異族的侵擾,推行了“胡服騎射”改革,使當時的趙國戰爭力暴增,趙武靈王本人竟然有了要吞併秦國的想法,這到底是狂妄自大還是勝劵在握?沙丘政變趙武靈王一死,這個問題答案變的撲朔迷離,假設不發生沙丘之變,趙武靈王不死,二十年後趙國是否真的能夠滅掉強秦,使歷史改寫?我認為趙武靈王可以滅掉秦國,下面我從以下四點進行闡述。


首次,大家都知道在冷軍器時代,騎兵是戰場上的超級殺傷性“武器”,從歷史上的五胡亂華也好,遼、金、元、清也罷,都是北方遊牧民族蹂躪欺侮漢民族,而遊牧民族之所以戰爭力強於漢民族,關健在於騎兵。人家來打你時,風馳電掣,打你個措手不及;等你打人家時對方跑沒影了,終究是兩條腿的人跑不過四條的馬,秦國雖然通過商鞅變法軍事實力提高了,但秦國軍隊的主力還是步兵,以秦國的步兵去戰趙國的騎兵,我想騎兵取勝的係數要大於步兵。


其次,騎兵也有優劣,步兵也分強弱,趙武
靈王在實在“胡服騎射”的次年就用趙國的訓練騎馬跟遊牧民族的騎兵進行對決,開始是向東北方的中山國發起攻擊,打完中山國又向西面的林胡,樓煩發攻擊,接著又打北面的匈奴,其中差點把中山國給滅了國,這說明趙國的騎兵的實力要強於遊牧民族的騎兵。

同時期的秦國也是戰功赫赫,佔了西南巴蜀少數民族不少的土地,從魏國人手中奪了軍事要塞函谷關,西面打敗遊牧民族義渠,其中魏國與巴蜀的軍隊主力是步兵,秦兵打魏國和巴蜀時打的很順溜,應當說秦的步軍要優於魏國和巴蜀的步兵,但在與義渠作戰中,秦的步兵不敢與義渠騎兵正面交鋒,秦惠文王採取謀士的燒荒的建議,先是將義渠通往秦國必經之路的數百里地上的植被都燒光光,由於義渠人沒有建立運輸後勤補給系統,不敢靠近秦國的原因竟然是怕馬匹捱餓。

上述可以看出趙國連續打中山,林胡,樓煩,匈奴四支遊牧民族還是綽綽有餘,打的很順溜;而秦國打一支遊牧民族的義渠時都不敢直接交兵,而採取燒荒的辦法讓對方害怕馬匹捱餓而貽誤戰機,最後秦國雖勝卻也是險勝,趙秦之間的戰爭力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再次,秦武王死後,宣太后本來打算讓自己的小兒子當國君,此時的趙武靈王突然出來發難,干預秦國內政,反對宣太后的小兒子繼承王位,提名要讓宣太后在燕國做人質的長子稷來當國君,宣太后無奈只好應允。試想要是秦國不畏懼趙武靈王,自己國家選新國君憑什麼要你趙國來插手管?宣太后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無非也是忌憚趙國的實力,懼怕與趙國發生戰爭。這也充分說明趙強秦弱的事實。


最後,宣太后與兒子秦昭襄王都是歷史赫赫有名母子政治家,他們的上臺是否能扭轉趙強秦弱的局面呢?在趙式靈王時期是辦不到的。我舉一個例子,秦國在對待西面遊牧民族義渠的問題上是打打停停,又拉又打,老是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後來沒辦法乾脆使出了美人計,以犧牲宣太后的色相來引誘義渠王上鉤,將宣太后的情郎義渠王送上黃泉路,義渠最終因群龍無首而被秦給滅掉。一個堂堂大秦,竟然齷齪到太后用身體出軌的方式達到目的,恐怕不是羋八子(宣太后的名字)寂寞難奈,紅杏出牆吧,而只能是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真的無計可施才使用的計策,可見秦國的軍事實力與趙國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如果趙武靈王在沙丘政變中不死,二十年後很有可能將秦國征服,那時宣太后的美人計是否能在趙武靈王身上奏效也未可知曉。
|


風雲濟會


不能 統一天下就必須滅秦 趙主父準備用他的騎兵繞道大草原進攻秦國;秦國是老牌強國 要想滅掉 趙國至少投入兵力在二十萬以上 當時每個騎兵都是配備兩匹戰馬 一匹坐騎 一匹馱物資 這樣一個龐大的軍事集團 供給極為困難 加之路途遙遠 再者當時的趙國舉國學騎射 農耕幾乎荒廢;一個小小的中山國 趙主父擁二十萬之眾都打了五年才勝利 何況一個老牌軍事強國 恐怕不等滅秦 自己就被拖垮了 還有國內政治明顯出現兩個派系 (公子章 公子何)內戰一觸即發 到時有沒有人供應軍備物資都是問題


wangming1314


趙主父即趙武靈王多活二十年,一不小心趙國一分為二,兩個兒子不戰不休,這也是趙主父被圍沙丘營無人救援之所在,沒有重臣願意趙國分裂。如果趙國不分裂為兩國,那麼趙國也無法僅憑“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壓倒商鞅變法多年後的秦國。


一梭煙雨江湖行


如果趙主父親不死,那說不定統一天下的是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